首頁 > 職責大全 > 連續輸送機械安全技術規程

連續輸送機械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6 閱讀 5682

2.10.1連續輸送機械包括皮帶式、板式、斗式輸送、斗式提升機等。

2連續輸送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結構性能、安全防護設施。

3非本崗位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操作室或操作崗位。

4操作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扣緊袖口,禁止將衣服敞開,禁止用繩、線綁扎衣、褲和袖口,必須戴工作帽,發辮應罩在帽內。

5開車前,操作人員必須發出信號,所有人員應撤離輸送機械,多臺輸送機械聯合運行時,應等各輸送機返回信號后,方可開車。

6開車前,應進行空車試運轉,檢查確認各部件無問題后,可正式開車。

7皮帶機應空載啟動。停車前,必須把料卸盡,禁止超負荷、超速運行。

8操作人員在輸送機運行中,不得脫崗、串崗、必須精心操作。運行結束后,應進行信號聯系,拉下電閘、切斷電源,關好操作室后,方可離開。

9移動式臨時皮帶輸送機,必須采取止退、止動措施。固定牢靠,保持平衡、穩固、防止自重或自重引起移動傾倒。停車后應切斷電源、鎖上電門或取下保險。其電源閘盒必須符合臨時電源安全要求。其線路必須完好,絕緣符合規定要求,電線不得栓掛在金屬物體上。

10斗式提升機運行中,禁止將頭、手伸入機內,檢查內部構件應停車進行。

11輸送機械運行中,禁止進行檢修。如發生異常:必須停車檢查。檢修前,應辦理安全檢修許可證,認真交接,并切斷電源,取下保險,并在電門上掛“禁止合閘”的警告牌。輸送機械檢修,要按檢修規程作業。

12校正輸送帶跑偏、打滑,清理輸送帶滾筒、托輥、各運轉部件時,必須停車處理。在輸送機械運行中,嚴禁用手、用木棍、竹片、鐵鏟及其它物件鏟、刮、清理或掃帚清掃。

13禁止任何人在輸送帶上行走或坐臥休息。跨越輸送帶應從“天橋”上通過。禁止從輸送帶上通過。禁止在輸送帶上任意放機具、材料、物件。

14連續輸送機械的鏈輪、齒輪、蝸輪、聯軸器等運轉,活動部分必須有安全罩加以保護。人員經常工作或靠近的所有易挾、擠部位都必須裝設防護罩、網。

15低架的輸送機械牽引部分、負載部分、外露的輸送帶的設計、安裝、必須符合有關安全規定,輸送帶兩側留有足夠的通道,以便于托輥的檢修、調校、加油等。設備安裝要符合國家有關規范。

16高架輸送機械下方,必須鋪滿防護板,以防物料墜落傷人。

17多條運輸帶組成的連續輸送機械流水線上,要求做到:

17.1多臺設備電氣驅動裝置應有合理的邏輯功能,沿著輸送機人行通道上應安設拉線開關,較長的皮帶機每隔20米設置“停止”按鈕,便于事故狀態緊急停車。開車時應按流程順序由后向前開,停車時反之。

17.2裝有明顯清晰的音響報警信號裝置。

17.3張緊裝置和增面輪穿越樓板部位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墜物及人員傷害。

18供巡視、檢修的梯子平臺,應裝有l.05-1.2米高的防護欄桿,輸送帶速度超過設計規范,帶兩側應加防護欄桿。

19輸送機械的長廊、給料口、機頭、機尾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篇2:輸送機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輸送機械在開動前應檢查皮帶輪、傳動軸、鏈輪、爬斗連結處是否牢固可靠。各限位裝置、緊急開關、聯鎖保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待空車上下運轉一次,運轉正常,再進行工作。

2.機械設備轉動部位的防護罩、平臺欄桿應符合安全要求。室外輸送設備的電機防雨罩應能防止雨雪或曝曬,定期請電工測試絕緣電阻應符合安全要求。

3.輸送機械物料卡塞,應停車檢查、排除。檢查排除故障及修理時,在電氣控制開關拉閘后應上鎖、掛警示牌并有人監護。

4.輸送機械必須有專人操作,熟悉設備性能及安全操作方法,其他人不得操作或干預輸送機械的開、停車,防止誤啟動。

5.在電源閘刀處,制動裝置及緊急停車開關附近不得堆放障礙物,以方便開、停車及事故處理。操作者要每周至少應會同有關人員試驗輸送機械的各種安全防護(保護)裝置一次,并記錄歸檔。

6.輸送機械在傳動時不得用手摸;用工具撬翻物料時,不許貪便道橫跨輸送線,應由專用的棧道通過,防止運轉時跌倒。皮帶運輸機皮帶低于2.5米,沒有屏護網罩,不得從下面穿過。應設護欄防止人員行走。

7.巡視檢查地下隧道隱蔽或半隱蔽式輸送生產線,至少應有2人同時進行,不得單人進行。

8.泥料、產品運輸時,堆放應放置在指定地點,不得占用安全道和堆放過于集中。堆放應分類置放穩妥,并使用工位器具進行。

9.對傳動軸、輪、銷釘、鋼絲繩等應經常檢查。如果磨損嚴重,如心軸磨損10%,鋼絲繩磨損超原(單絲)直徑40%,均應檢查報廢,不得繼續使用。

10.遵守電瓷工一般安全操作規程。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連續輸送機械安全技術規程

2.10.1連續輸送機械包括皮帶式、板式、斗式輸送、斗式提升機等。

2連續輸送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結構性能、安全防護設施。

3非本崗位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操作室或操作崗位。

4操作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扣緊袖口,禁止將衣服敞開,禁止用繩、線綁扎衣、褲和袖口,必須戴工作帽,發辮應罩在帽內。

5開車前,操作人員必須發出信號,所有人員應撤離輸送機械,多臺輸送機械聯合運行時,應等各輸送機返回信號后,方可開車。

6開車前,應進行空車試運轉,檢查確認各部件無問題后,可正式開車。

7皮帶機應空載啟動。停車前,必須把料卸盡,禁止超負荷、超速運行。

8操作人員在輸送機運行中,不得脫崗、串崗、必須精心操作。運行結束后,應進行信號聯系,拉下電閘、切斷電源,關好操作室后,方可離開。

9移動式臨時皮帶輸送機,必須采取止退、止動措施。固定牢靠,保持平衡、穩固、防止自重或自重引起移動傾倒。停車后應切斷電源、鎖上電門或取下保險。其電源閘盒必須符合臨時電源安全要求。其線路必須完好,絕緣符合規定要求,電線不得栓掛在金屬物體上。

10斗式提升機運行中,禁止將頭、手伸入機內,檢查內部構件應停車進行。

11輸送機械運行中,禁止進行檢修。如發生異常:必須停車檢查。檢修前,應辦理安全檢修許可證,認真交接,并切斷電源,取下保險,并在電門上掛“禁止合閘”的警告牌。輸送機械檢修,要按檢修規程作業。

12校正輸送帶跑偏、打滑,清理輸送帶滾筒、托輥、各運轉部件時,必須停車處理。在輸送機械運行中,嚴禁用手、用木棍、竹片、鐵鏟及其它物件鏟、刮、清理或掃帚清掃。

13禁止任何人在輸送帶上行走或坐臥休息。跨越輸送帶應從“天橋”上通過。禁止從輸送帶上通過。禁止在輸送帶上任意放機具、材料、物件。

14連續輸送機械的鏈輪、齒輪、蝸輪、聯軸器等運轉,活動部分必須有安全罩加以保護。人員經常工作或靠近的所有易挾、擠部位都必須裝設防護罩、網。

15低架的輸送機械牽引部分、負載部分、外露的輸送帶的設計、安裝、必須符合有關安全規定,輸送帶兩側留有足夠的通道,以便于托輥的檢修、調校、加油等。設備安裝要符合國家有關規范。

16高架輸送機械下方,必須鋪滿防護板,以防物料墜落傷人。

17多條運輸帶組成的連續輸送機械流水線上,要求做到:

17.1多臺設備電氣驅動裝置應有合理的邏輯功能,沿著輸送機人行通道上應安設拉線開關,較長的皮帶機每隔20米設置“停止”按鈕,便于事故狀態緊急停車。開車時應按流程順序由后向前開,停車時反之。

17.2裝有明顯清晰的音響報警信號裝置。

17.3張緊裝置和增面輪穿越樓板部位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墜物及人員傷害。

18供巡視、檢修的梯子平臺,應裝有l.05-1.2米高的防護欄桿,輸送帶速度超過設計規范,帶兩側應加防護欄桿。

19輸送機械的長廊、給料口、機頭、機尾必須有足夠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