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送機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輸送機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6197

1.輸送機械在開動前應檢查皮帶輪、傳動軸、鏈輪、爬斗連結處是否牢固可靠。各限位裝置、緊急開關、聯鎖保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待空車上下運轉一次,運轉正常,再進行工作。

2.機械設備轉動部位的防護罩、平臺欄桿應符合安全要求。室外輸送設備的電機防雨罩應能防止雨雪或曝曬,定期請電工測試絕緣電阻應符合安全要求。

3.輸送機械物料卡塞,應停車檢查、排除。檢查排除故障及修理時,在電氣控制開關拉閘后應上鎖、掛警示牌并有人監護。

4.輸送機械必須有專人操作,熟悉設備性能及安全操作方法,其他人不得操作或干預輸送機械的開、停車,防止誤啟動。

5.在電源閘刀處,制動裝置及緊急停車開關附近不得堆放障礙物,以方便開、停車及事故處理。操作者要每周至少應會同有關人員試驗輸送機械的各種安全防護(保護)裝置一次,并記錄歸檔。

6.輸送機械在傳動時不得用手摸;用工具撬翻物料時,不許貪便道橫跨輸送線,應由專用的棧道通過,防止運轉時跌倒。皮帶運輸機皮帶低于2.5米,沒有屏護網罩,不得從下面穿過。應設護欄防止人員行走。

7.巡視檢查地下隧道隱蔽或半隱蔽式輸送生產線,至少應有2人同時進行,不得單人進行。

8.泥料、產品運輸時,堆放應放置在指定地點,不得占用安全道和堆放過于集中。堆放應分類置放穩妥,并使用工位器具進行。

9.對傳動軸、輪、銷釘、鋼絲繩等應經常檢查。如果磨損嚴重,如心軸磨損10%,鋼絲繩磨損超原(單絲)直徑40%,均應檢查報廢,不得繼續使用。

10.遵守電瓷工一般安全操作規程。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拌和站操作工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齊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離崗。

2.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V以下照明;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

3.在瀝青罐頂作業前,必須檢查罐頂的安全防護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4.必須檢查安全防護裝置和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開機。

5.檢修、保養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監護。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

6.石粉供應安全要求

(1)球磨機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巡檢人員應隨時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和設備操作人員聯系,并采取相應措施。

2)作業人員聽到第一次開機信號后,必須迅速離開危險部位。

3)作業人員必須在安全線以外進行監控操作。

4)開機準備就緒,必須發出開機信號,待發出第二次信號后方可開機。

5)作業人員應隨時與本班組及相關班組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6)旋轉部位發生故障,必須停機。

7)作業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

(2)石粉輸送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石粉罐中存有石粉時,嚴禁進罐檢查。

2)氣力輸送石粉裝置的氣壓不得超過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值。

3)螺旋輸送裝置的螺旋輸送機、提升機在運行中嚴禁清理雜物。

7.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操作安全要求

(1)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隨時與本班組及相關班組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開機準備就緒,必須發出開機信號,待發出第二次信號后方可開機。

3)作業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關閉燃油總截門。

4)自動點火設備兩次點火不成功,應立即停機,嚴禁繼續點火。

(2)巡檢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聽到開機信號后必須迅速離開危險部位。

2)采用裝載機供料時,清理料倉必須設專人監護。

3)人工點火時應按規定程序操作,嚴禁將身體正面對著點火口。

4)必須在運行中調整的部位、部件(干燥筒、皮帶輸送機等),調整作業時必須設專人監護。

5)應隨時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和操作工聯系并采取相應措施。

6)每周必須檢測一次皮帶輸送機的緊急停止裝置。

7)干燥筒內有積油時,必須及時與操作工聯系,嚴禁點火操作。

8)觀察燃燒工況時,必須距觀察孔50cm外,并不得將身體正面對著火焰觀察孔。

9)采用推土機供料時,清理供料口必須將料口坡度降至45°以下,并設專人監護。

8.乳化瀝青生產設備操作安全要求

(1)作業人員不得直接接觸乳化劑、加熱的乳液、瀝青及其管道。

(2)取樣作業時,必須緩慢開啟取樣截門。

(3)嚴禁提升設備載人,并不得超載。

(4)嚴禁在提升設備下停留、穿行。

(5)在平臺上作業時,不得將身體探出護欄。

(6)操作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開機前必須對操作盤儀器儀表、瀝青上液位開關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開機。

2)車間內作業時,必須啟動通風裝置。

3)維修瀝青攪拌罐前,必須將罐內瀝青放空,待罐內溫度降至45℃以下時,方可進罐維修。

4)嚴禁采取瀝青泵反轉的方式清理過濾器。

5)啟動前必須先對電磁閥門手動試驗,正常后方可進入自動生產。

篇3:質量責任制:項目操作工人

項目操作工人質量責任制

⑴在班組長的帶領下;在班組質檢員的指導下,擔負每一道工序操作質量的責任。

⑵努力學習操作技術,做到"二懂三會",即懂操作規程,懂質量標準;會看圖紙,會施工操作,會檢測方法;堅持按圖紙、按技術交底施工、按質量標準操作。

⑶做好個人質量自檢和班組內質量互檢工作,對不合格的檢驗批或分項工程,堅決返工重做,直至符合質量標準。

⑷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精心操作"的思想,嚴格把好工程質量關,切實做到"三不":即不合格材料不使用,不合格工序不交班,不合格的分項工程不交工。

⑸虛心接受施工員、質檢員和班組長的檢查和指導,努力提高操作水平,保證做好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