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運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吊運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650

1、操作人員在作業前,要明確任務,制定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班組長和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督促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妥善加以解決。

2、作業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和調配,要分工明確,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保證吊運工作的順利進行。

3、吊運前對各種機具(如鋼絲繩、千斤頂、滑輪、卡環等)進行檢查,發現有缺陷,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準使用。

4、起吊用的吊鉤、吊環、鏈條等要符合標準要求,嚴禁超負荷使用。

5、物件起吊前要檢查綁點是否可靠,重心是否準確,并應進行試吊,起吊機具受力后要仔細檢查卷揚機、鋼絲繩索、安全制動等變化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

6、起吊時操縱桿不要扳得太緊,防止由于過緊而卡住,吊物(起重臂)下嚴禁站人,作業區要有警戒標志。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

7、起吊作業現場夜間要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和暢通的道路,應與附近設備,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防止發生碰撞。

8、不準起重機去吊拔埋在地下或凍結在地面上的物體,吊重鋼絲繩應垂直地面,不得斜吊。

9、起升卷筒的鋼絲繩、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少于3圈。

10、吊重行走時,要平穩起步,要慢速、均勻,不能急剎車,司機不準離開駕駛室。

11、每班工作前,對起重設備進行一次空載試驗,檢查各部件是否靈活可靠,發現問題應提早處理,工作時不能對設備進行維修和調整。

12、吊裝大、中型及重型構件(設備)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吊裝方案,批準后應認真貫徹執行。

13、起吊用的鋼絲繩,吊鉤等機具,不得和電氣線路交叉接觸,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14、起吊工作要做到六不吊:指揮信號或手勢不明確不吊;質量和重心不清不吊;超過額定負荷不吊;工作線視不清不吊;掛鉤方式不對不吊。

15、登高作業使用的工具、工件、上下傳遞時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準用甩拋的方法傳遞,防止出現事故。

16、不準用大直徑的繩索捆綁小設備或構件,對薄壁圓柱形容器等特殊構件捆扎時,要采取加固措施。

17、使用撬杠時,不準騎在上面,當重物升高后,要墊實墊牢,嚴禁將手伸入重物底面。

18、千斤頂要直立使用,不得放倒或傾斜使用,油壓千斤頂油缸內不得少于規定的油量,螺旋千斤頂螺紋磨損率不得超過2%。

19、吊運作業現場周圍,如有易燃易爆危險品時,要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以保證人員設備和機具的安全。

20、從事起吊作業人員,要身體健康,符合登高作業要求,并熟悉本工種操作規程,同時具備作業知識和技能,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勝任此工作。

21、起重吊裝指揮人員,要由技術熟練,作業經驗豐富,懂安裝工藝和機械性能,頭腦清楚,有一定應變和判斷能力的人來擔任。

22、登高作業時要檢查登高和安全用具是否齊全,有無損壞,不合格品不準使用,要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使用梯子時,中間不得缺檔,下部要擺平、栓牢。

23、采用吊籃、吊筐登高時,必須由專人指揮升降,指揮信號要準確、可靠,吊籃、吊筐在空中不得碰撞。

24、設備或部件運輸時,要正確選擇運輸方法和機具,路面要保證,障礙物要及時清理,捆綁要符合要求,在搬運過程中要分工明確,統一指揮,動作要相互協調。

篇2:垂直吊運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1行車必須經過上海市建設機械?測?心進行驗收合格,發證后方可使用。

2行車司機必須具備技術質量監督部門發放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前必須經過專項安全教育。

3行車的各項安全裝置(包括變速箱、制動裝置、滑輪片、電動葫蘆等)完好齊全,定期進行檢修;安全裝置齊全檢查內容為:升降和運行限位、緩沖器、夾軌鉗、接地裝置,安全信號和安全警告裝置、行車防人員傷害保護裝置。

4行車運輸系統的良好(行車基礎、行車軌道壓板螺栓),每班進行檢查;

5行車的電纜線加強保護,在盤線處設置防磨橡皮,保護電纜線的絕緣層。

6起重索具(包括鋼絲繩、卸克等)配備安全合理。定期檢查更換;檢查內容為:起重吊運采用的鋼絲繩、卸克、和吊環。鋼絲繩是否斷絲、銹蝕、破損,安全系數是否>k8。卸克是否配備合理,是否變形,插銷是否松脫。吊環是否嚴重磨損。土箱的吊攀上,制作專用拉手。

7行車司機必須嚴格遵守起重“十不吊”制度,與起重指揮密切聯系,相互配合。

8行車起步時應發出信號,在吊運重物時要避開施工人員作業點。在井口吊運時必須發出信號,示意井下人員迅速遠離吊物下方。吊物在等待狀態,必須停留在安全可靠的位置。

9行車司機必須定期會同起重指揮工一起嚴格檢查吊具、索具,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并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10六級以上大風,必須采用夾軌器,做好防風措施。行車停用時如遇大風,必須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11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建立行車運行記錄簿,在施工作業完畢后必須切斷電源。

篇3:大件吊運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目的

為了確保船舶及海洋工程建造項目大型鋼結構分段(以下簡稱大型分段)的吊運、翻身以及大型設備的吊運作業安全,避免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使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船舶及海洋工程建造大型物件吊裝作業的管理。

第三條定義

大型物件:是指重量大于等于30噸的大型分段和設備;或重量達到起重設備額定起重載荷80%以上;以及形狀較大、重心不確定的物件(包括首尾線形分段)。

第四條職責和分工

1、技術部負責大型物件吊裝工藝、方案的制定。

2、生產管理部負責常規分段吊裝方案的審定,并按照吊裝方案和本規定要求實施大型分段吊裝(分段的下胎、吊移、翻身、轉向、總組、合攏)的施工及管理工作。

3、項目經理負責召集相關人員對存在疑問的分段吊裝方案進行討論修改。

4、大型設備、形狀不規則的分段由項目經理召集相關人員討論制定吊裝方案。

5、總裝部編制大型分段、設備吊裝作業指導書并執行。

6、機裝科負責設備吊裝過程中的配合與監控。

7、施工單位按照圖紙要求領取吊耳并安裝。

8、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和考核。

第五條管理內容

1、吊裝工藝、方案的制定

1.1分段吊裝、翻身工藝(方案)由技術部根據船舶、海洋工程項目的分段劃分圖、分段的重心和線型、施工區域的起重設備起重能力等因素制定,分段重量不允許超過載重設備額定負荷的95%。

1.2吊耳的選用按照《船體吊環及安裝要求》選用合適的吊耳。

1.3所在分段吊裝、翻身工藝(方案)中選用的吊裝工具必須要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鋼絲繩、吊耳、卸扣的選用必須匹配。根據鋼絲繩夾角安全系數參考取值如下:

作業夾角(θ)安全系數參考取值

θ≤30°安全系數值不得小于5

30°<θ≤60°時承重增加15%安全系數值不得小于6

60°<θ≤90°時承重增加41%安全系數值不得小于7~8

90°<θ≤120°時承重增加100%安全系數值不得小于10~12

鋼絲繩夾角禁止>120°

1.4分段吊裝、翻身工藝文件中要明顯標記分段的重心位置:吊耳的位置、噸位、數量;分段結構加強措施:以及卸扣、鋼絲繩的型號和其他輔助工具的數量和噸位。

1.5分段吊裝、翻身工藝文件必須在吊裝、翻身之前二周指導完畢,總裝部根據工藝(方案)文件提前準備和布置起重索具。

1.6所有的分段吊裝、翻身工藝文件除配發相關部門外,還須配發安全環保部和質檢部。

1.7大型設備的吊裝工藝(方案)原則上由廠家制定,超過公司起吊能力的設備吊裝工藝(方案)由廠家、項目組、設計、起重人員根據公司起重機械吊裝能力共同研討決定。吊裝專用工具由廠家提供,吊裝過程中廠家盡量派專人進行指導。若廠家未制定吊裝方案,由項目經理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廠家、專業起重人員共同研討制定吊裝方案。

1.8使用兩臺以上起重設備吊裝時,原則上應按起重設備的額定載荷平均分配重量,但最多不超過起重設備額定載荷的80%。

1.9租用設備必須經設備保障部、安全環保部及使用部門聯合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操作者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證書。

2、大型物件吊裝審批權限

2.1大于等于30噸,低于等于80噸或大于公司所有起重設備額定負荷80%小于90%的大型物件由項目主管申請,經技術主管、探傷員、起重指揮、項目經理、安全組長確認簽字,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審批后方可吊裝。

3、分段吊裝、翻身前的起重作業檢查

3.110噸以上所有分段、設備每次吊裝和翻身由吊裝人員均要按照此規定要求進行檢查和確認,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吊裝。

3.2其他檢查確認項目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增加。

4、大型物件吊裝、翻身作業過程一般安全要求

4.1總裝部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大型鋼結構分段吊運及翻身起重作業安全實施指南》以及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分段吊裝和翻身施工。

4.2分段吊裝作業禁止出現超負荷和強令冒險作業現象。

第六條:本規定由安全環境衛生科負責解釋。

第七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