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棒材加熱爐爐體拆除方案
本預案使用于棒材加熱爐爐體拆除。
一、危害因素:
1、壓傷;2、擠傷;3、砸傷;、4、高處墜落;5、坍塌;6、灼燙。
二、防范措施:
1、作業前進行現場風險排查;
2、與行車操作工做好信息溝通,并要求工作票簽字確認;
3、檢查割炬、皮管及壓力表等用具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4、檢修人員必須系好有效的安全帶,并安全使用安全帶;
5、勞保用品穿戴整齊,做好互保工作;
6、檢查工具是否完好,確認后使用,工具妥善放好;
7、檢修人員的站位準確,注意人員站位只能在主梁上,嚴禁在上爐體灌漿層站立、行走等;
三、檢修準備材料及工具:
1、割炬6套
2、常用檢修工具
四、檢修步驟:
1、軋鋼人員將東側爐體進行拆除,維修人員預先與軋鋼人員進行信息溝通。(20分鐘)
1、現場環境排查,在加熱爐上方主梁位置尋找灌漿澆筑的膨脹節點(10分鐘)
2、在每兩組膨脹節點位置上方,用割炬將20組鋼管割斷。(8小時)
人員分配:a、兩組人分別從加熱爐兩側往加熱爐中間進行拆除
b、人員站位在主梁上方使用割炬,嚴禁站在上爐體灌漿層作業。
c、從主梁中間往兩側逐步進行割除。
3、割除主梁與鋼管連接的U型螺栓,要求從中間往兩側拆除。(8小時)
4、拆除連接螺栓后,維修人員撤離現場,確認人員撤離后告知生產單位現場人員。(20分鐘)
5、由軋鋼負責將爐頂灌漿層進行破碎拆除。(工作時間由軋鋼定)
五、突發性故障應急處理:
1、在割除頂梁鋼管時,如遇頂部灌漿層發生坍塌,人員必須做到及時撤離。
六、相關記錄
車間、班組做好相關進度及拆除記錄。
篇2:某棒材加熱爐爐體拆除方案
本預案使用于棒材加熱爐爐體拆除。
一、危害因素:
1、壓傷;2、擠傷;3、砸傷;、4、高處墜落;5、坍塌;6、灼燙。
二、防范措施:
1、作業前進行現場風險排查;
2、與行車操作工做好信息溝通,并要求工作票簽字確認;
3、檢查割炬、皮管及壓力表等用具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4、檢修人員必須系好有效的安全帶,并安全使用安全帶;
5、勞保用品穿戴整齊,做好互保工作;
6、檢查工具是否完好,確認后使用,工具妥善放好;
7、檢修人員的站位準確,注意人員站位只能在主梁上,嚴禁在上爐體灌漿層站立、行走等;
三、檢修準備材料及工具:
1、割炬6套
2、常用檢修工具
四、檢修步驟:
1、軋鋼人員將東側爐體進行拆除,維修人員預先與軋鋼人員進行信息溝通。(20分鐘)
1、現場環境排查,在加熱爐上方主梁位置尋找灌漿澆筑的膨脹節點(10分鐘)
2、在每兩組膨脹節點位置上方,用割炬將20組鋼管割斷。(8小時)
人員分配:a、兩組人分別從加熱爐兩側往加熱爐中間進行拆除
b、人員站位在主梁上方使用割炬,嚴禁站在上爐體灌漿層作業。
c、從主梁中間往兩側逐步進行割除。
3、割除主梁與鋼管連接的U型螺栓,要求從中間往兩側拆除。(8小時)
4、拆除連接螺栓后,維修人員撤離現場,確認人員撤離后告知生產單位現場人員。(20分鐘)
5、由軋鋼負責將爐頂灌漿層進行破碎拆除。(工作時間由軋鋼定)
五、突發性故障應急處理:
1、在割除頂梁鋼管時,如遇頂部灌漿層發生坍塌,人員必須做到及時撤離。
六、相關記錄
車間、班組做好相關進度及拆除記錄。
篇3:油氣處理崗位風險評估:加熱爐回火傷人
1.風險預想:加熱爐回火傷人
2.風險危害:
(1)爐膛內產生正壓、防爆門頂開,火焰噴出爐膛傷人;
(2)回火傷人或爐膛內發生爆炸而造成設備的損壞。
3.原因分析:
(1)燃料氣大量帶液;
(2)煙道擋板開度過小,降低了爐子的抽力,使煙氣排不出去;
(3)開工時點火發生回火,主要是燃料氣閥門不嚴,使燃料氣串入爐內,或因一次點火不著,再次點火前爐膛吹掃不凈,造成爐膛爆炸回火。
4.預防措施:
(1)檢查燃料氣分離器分離效果及排污情況;
(2)加強巡回檢查,注意火嘴燃燒情況,調整好風門和煙道擋板開度;
(3)搞清煙道擋板的實際位置,以防在調節煙道擋板時將其關死或開度太小;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開度太大,造成熱量損失,降低爐子的熱效率;
(4)人員在檢查時,不要正對加熱爐的防爆門、風門等部位,以防受傷。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低
(3)環境
(4)影響
6.應急措施:
(1)一旦發生回火,要立即關閉燃料氣閥;
(2)用蒸汽重新吹掃或通風1小時以上再按點爐程序重新點爐;
(3)如出現回火傷人,要及時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