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情檢查制度處置制度
糧情檢查制度:
一、具體工作要求:
1、嚴格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保糧方針,認真遵守市、縣規定的各種儲糧測化制度,按期進行測溫、化水、查蟲、測氣,認真填寫糧情記錄,不涂改,不弄虛作假,保證其資料真實完整,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為儲備糧輪換提供依據,測化記錄必須當天完成,如果第二天被查了的要進行處罰。
2、保管員必須掌握倉位糧情,做到每日查倉,每日與糧食見面,對自己保管的糧食情況,包括品種、數量、質量、等級、水份、雜質、價位、入庫年限、糧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數,領導檢查匯報時要“一口清”。
3、保管員對自己所管的糧食發現異常要立即查明,分析原因之后上報區片長再報科里,查明解決,不得隱瞞和拖延,若不及時自己查明,由科里查出的并造成壞糧的,一定要嚴肅處理。
二、測溫制度
1、糧溫檢查:
(1)、中儲糧:每周一檢測一次。
(2)、市儲備:
糧溫15度以下時,安全糧15天內至少查溫一次;半安全糧10天內至少查溫一次;危險糧5天檢查一次。
糧溫15度以上時,安全糧7天內至少查溫一次;半安全糧5天內至少查溫一次;危險糧每天檢查一次。
對檢查糧溫時出現的異?,F象,應視為半安全糧或危險糧,對于發熱糧應每天查溫一次。新入庫糧后三個月內適當增加查溫次數。
1、檢查:與糧溫檢查同時進行。
2、氣溫檢查:與糧溫檢查同時進行。
一、水份、濕度檢查:
1、糧食水分的檢查:
(1)安全糧:每季至少測定一次水分。
(2)半安全糧:每月至少測定一次。
(3)危險糧:隨時采樣檢測,發現溫度異常點要及時采樣測定該部位水分。
2、倉內空間濕度測定:與糧溫檢查同時進行。
3、倉外大氣濕度檢查:與糧溫檢查同時進行。
四、查蟲制度:
1、本著認真負責態度做到有倉必查,查必徹底。
2、根據儲糧害蟲的傳播途徑與危害方法進行檢查防治。
3、蟲害檢查期限:糧溫在15度以下,一個月至少檢查一次。
?糧溫在15—25度,每15天內至少檢查一次。
?糧溫在25度以上時,7天至少檢查一次。
?危險糧在處理后的至少三個月內7天內至少檢查一次。
4、“雙低”儲糧,規范化倉儲糧,低藥量儲糧等科保項目,在科保期間每月檢查一次蟲害,科保解除后,按照常規檢查期限檢查蟲害。
5、物品和場所每月檢查一次蟲害情況。
懲處制度:
在今后的倉儲工作中,凡因出現下列不合格服務之一的對當事責任人處以50元以上罰款并對區片長處以當事責任人罰款的20%罰款。
1、指令執行到位率低于100%;
2、倉儲保管賬、卡、物相符低于100%;
3、因保管不善造成顧客財產完好率低于100%;
4、單據完好率低于100%;
5、為認真執行測化制度的;
6、出入庫工作中,不在現場、脫崗或在現場未履行職責的;
7、儲糧區有工人作業,未在現場監督的;
8、服務態度不好與顧客發生沖突或遭遇到顧客投訴的;
9、機械通風或化學藥劑熏蒸沒有記錄的;
10、用測溫儀不能提供現場測溫記錄的。
收貨部制度
篇2:餐廚廢棄物處置制度模版
1.企業負責人負責監測單位餐廚廢棄物的處置管理,并對處置行為負責。食堂安全管理員負責餐廚廢棄物的處置、收運、臺賬管理工作。
2.與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經營協議。
3.禁止將餐廚廢棄物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
4.禁止亂堆亂放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5.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
6.廢棄物應當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設備和容器應當具有餐廚廢棄物標識,整潔完好,運輸中不得泄漏、撒落。
7.不得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喂養畜禽。
8.建立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并定期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及環保部門報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篇3:煤礦事故自救互救與應急處置培訓考試試卷
事故自救互救與應急處置培訓考試試卷注:考試時間為90分鐘,滿分100分,80分及以上為合格單位__________姓名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合計得分一、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每題2分,共10題)1.自救就是礦井發生意外災變事故時,在災區或受災變影響的區域的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2.互救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為了妥善地救護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3.當井下發生災變時,在災區或受災變影響的區域,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的行為,稱為(礦工自救)。4.災害事故發生后,處于災區內以及受威脅區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5.災區人員撤出路線選擇的正確與否決定了(自救)的成敗。6.如無法撤退(通路被封堵、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點等)時,應迅速進入預先筑好的或就近地點快速建筑的(臨時避難硐室),妥善避災,切忌盲動。在避災過程中要維持和改善躲避點的生存條件,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救援。7.礦工在采煤工作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員迅速向(進風側)撤離。8.采煤工作面冒頂時,工作人員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到木垛處避災。9.如透水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10.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要充分發揮高度政治責任心,勇敢地擔負起(現場救災)職責。二、判斷題(正確的請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每題2分,共10題)1.二氧化碳滅火器可以撲滅各種固體和油類的火災。(√)2.使用干粉滅火器應特別注意堵管現象。(√)3.打開二氧化碳滅火器開關后,二氧化碳氣體就噴向燃燒物體,惰化周圍的空氣,使明火因缺氧熄滅。(√)4.發現有人觸電,應趕緊拉他脫離電源。(×)5.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分鐘大約要吹10次。(×)6.自救器除使用時間有限制外,其他方面沒有限制要求。(×)7.壓縮氧自救器佩用后,要重新充氧和更換二氧化碳吸收劑。(√)8.斜井人車發生跑車時,乘車人員要迅速跳車逃生。(×)9.被爆震傷耳道和鼻出血者要沖洗,迅速止血。(×)10.被埋壓傷員救出后,應迅速升井,不得停留檢查。(×)三、單選題(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每題3分,共5題)1.對觸電后停止呼吸的人,應立即采用(A)法進行搶救。
A.人工呼吸B.清洗C.心臟按壓2.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氣時感到干燥且不舒服,(C)。
A.脫掉口具吸口氣B.摘掉鼻夾吸氣C.不可從事A項或B項3.創傷急救,必須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則,對出血抱病人應該(A)。A.先止血后搬運B.先送醫院后處置C.先搬運后止血4.礦工自救時,佩帶自救器后,若感到吸入的空氣干熱應(A)。A.不得取掉口具,堅持使用,脫離災區B.可以取掉口具,均勻行走,脫離災區C.可以取掉口具,等待救援,脫離災區5.當受災現場不具備事故救援的條件,或搶救事故可能危及人員安全時,應(C)。A.及時報告B.安全撤離C.妥善避災四、簡答題(每題15分,共3題)1.礦工互救的基本原則是什么三先三后的原則:①對窒息的傷員,先復蘇,后搬運;②對出血的傷員,先止血,后搬運;③對骨折的傷員,先固定,后搬運。2.在避難硐室避難時應注意哪些事項(1)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便救護隊發現。(2)待救時應保持安靜,不急躁,盡量俯臥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減少氧氣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氣體。(3)充分、合理地選用水、食物和壓縮空氣,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救援。(4)硐室內只留一盞礦燈照明,其余礦燈全部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5)間斷敲打鐵器或巖石等發出呼救信號。(6)全體避災人員要團結互助、堅定信心。(7)被水堵在上山時,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頂時,也不要急于出來,以防SO2、H2S等氣體中毒。(8)看到救護人員后,不要過分激動,以防血管破裂。3.采煤工作面發生冒頂事故時,如何自救(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2)遇險時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到木垛處避災。(3)遇險后立即發出呼救信號。(4)遇險人員要積極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