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范本

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范本

2024-07-17 閱讀 1985

第一條?為了更好地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臺食安委辦[2010]8號文件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鎮人民政府。

第三條本制度所指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是指公務人員在執行食品藥品安全公務時,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規范性文件,造成一定后果的行為需被追究的責任。

受行政機關委托,執行有關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或規范性文件的機構工作人員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也適用本制度。

第四條?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的追究形式分為通報批評、責令作出檢查、誡勉、紀律處分。

第五條?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必須堅持下列原則:

(一)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追究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相關法律、法規為準繩,客觀、公正、準確地認定過錯事實,恰當地追究責任。

(二)從嚴執政、有錯必糾原則。堅持有錯必糾、有錯必究,不姑息遷就任何過錯責任人,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監督檢查與改進工作相結合。

第六條?鎮人民政府有關人員和政府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有失職、瀆職情形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本規定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一)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對事故進行隱瞞、謊報、緩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緩報,阻礙他人報告,信息報送不及時的。

(二)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積極有效的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的;拒絕、阻礙、干涉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調查工作正常進行的。

(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失察、監督不力和監管不到位,造成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嚴重后果的。

(四)未及時完成上級部門和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交辦的工作,造成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嚴重后果的。

(五)索賄受賄、包庇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中違法行為的。

(六)對食品藥品安全舉報、投訴未及時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在行政許可、認證、檢查、處罰等行政行為中不遵守法定條件和程序,甚至失職、以權謀私、徇私枉法的。

(八)其他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失職行為。

第八條?對責任人需被追究的責任,根據其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理或處分:

(一)情節輕微、損害和影響小的,或尚未造成損害后果的,對責任人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二)情節較重、損害和影響較大,責令責任人書面檢討,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

(三)情節嚴重、損害和影響重大,對責任人給予記大過或降級處分。

(四)故意違法執法、徇私舞弊、嚴重失職的,除情節惡劣、損害和影響極其重大已構成犯罪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對責任人按情節給予降級、撤職直至開除的處分。

第九條?對重大或較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防范、發生和被媒體曝光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失職、瀆職情形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責任人需追究責任的,應從重處理。

本制度所指的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包括:

(1)疾患者超過30人或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

(2)學校、幼兒園等公共餐飲場所和地區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3)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產生重大影響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第十條?經確認需追究責任的,按以下規定確定責任人并劃分責任:

(一)因徇私枉法、超越或濫用職權、不履行法定職責、違反法定程序需被追究責任的,由直接承辦人員承擔主要責任,直接主管人員承擔次要責任。?

(二)需被追究責任的行為是由主管人員批準的,由主管人承擔主要責任,承辦人員承擔次要責任。

(三)由于承辦人員隱瞞事實、偽造證據等故意行為,導致工作錯誤或上級決定改變,造成需被追究責任的,由承辦人員承擔全部責任。

(四)領導不采綱相關承辦人員意見,另行作出決定,造成需被追究責任的,由作出決定的領導承擔全部責任。

(五)應當經過合議、審核、審批而未經合議、審核、審批作出行政行為,造成需被追究責任的,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主要責任。

(六)經集體研究、討論作出的決定,造成需被追究責任的,由集體共同承擔責任。

(七)承辦人員在執法活動中直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需被追究責任的,由承辦人員承擔責任。

(八)兩人以上共同發生的行為需被追究責任的,職務高的承擔主要責任;職務相當的,共同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負責對食品藥品安全責任事故的調查、協調和督辦工作,可建議有關部門對有關行為、事件進行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有關部門應將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的辦理情況和行政追究結果定期通報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據實向市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報告重大食品藥品安全隱患,有權向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舉報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不履行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或不按規定履行職責的情況。接到報告或舉報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必須立即組織對食品藥品安全隱患進行查處,或對不履行、不按規定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三條?市行政監察機關依照有關規定,對轄區內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情況實施監察。

第十四條?本制度由鎮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并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教育安全穩定工作責任追究制范本

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全力維護我鎮教育的安全穩定,有效防范各種安全穩定事故、事件的發生,嚴肅追究各種安全穩定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責任,保障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原則

(一)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

(二)堅持有錯必糾、處罰適當的原則。

(三)堅持教育為主、懲戒為輔的原則。

(四)堅持誰主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范圍

學校所有教職工,依據其工作崗位和職責,因工作失職、瀆職等均應追究相應的責任。

三、各類人員工作責任

(一)校長:是安全穩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負總的領導責任。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工作負有組織、管理、監督、檢查、獎懲的權力和責任。第一責任人要定期組織召開學校安全工作調協例會,調度和協調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齊抓共管,檢查和解決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重大問題。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落實安全工作的各項規定和上級工作部署,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經常檢查安全工作落實進度,保障學校的安全穩定。

(二)分管副校長:是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直接責任人是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直接組織和領導者,要把安全穩定工作作為第一要務,集中精力抓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直接責任人要健全分管工作各項管理制度,對分管的安全工作實施有效管理,及時向校長報告工作。要抓好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認真、徹底解決排查出來的各種問題、隱患和苗頭。

(三)副校長:是所轄學校工作安全穩定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所轄年段、班級、學生、處室安全穩定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副校長要切實承擔起對所轄部門安全穩定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責任,層層落實各部門、師生安全穩定責任,經常向分管副校長溝通情況,共同分析解決問題。認真落實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師生安全教育活動,深入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態,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認真、徹底解決排查出來的各種問題、隱患和苗頭。

(四)政教主任:是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的直接組織和責任人。負責學校師生安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制訂具體的安全教育工作計劃,抓好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負責教師和家長安全知識培訓,檢查學校各方面安全工作落實情況,及時向分管副校長報告工作。

(五)教務主任:是學校教務安全工作的直接組織和責任人。負責學校教務安全工作的管理,組織實施教務安全工作管理要求,抓好課堂、課間活動及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活動的安全管理。發現教務工作安全問題必須同政教處取得聯系,并向分管領導匯報,及時做好落實整改。

(六)總務主任:是學校后勤保障及飲食衛生安全的直接組織和責任人。對學校校舍及各種設施和學校食堂、宿舍等安全負直接管理責任。組織實施學校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管理,定期檢查、維修校舍及各種設施,檢查食品衛生質量,發現學校后勤保障及飲食衛生安全問題必須同政教(德育、未保)處取得聯系,并向分管領導匯報,及時做好落實整改。

(七)其它處室主任:是本處室學校安全工作的直接組織和責任人。配合政教處對本處室所管轄的安全工作,經常性的進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組織實施安全隱患的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同政教處聯系,向分管領導匯報,并及時落實整改。

(八)年級組長、班主任:是所在年級、班級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生學習、生活、課間活動、課外教育等方面的安全,應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常規教育和檢查,定期開展安全排查,發現學生身心安全問題及時向分管副校長、政教處匯報,并根據學校安排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積極做好家校溝通,采取多種措施防止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九)任課教師:是任課時段學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任課教師主要職責:遵守職業道德、操作規范和安全工作相關規定;不擅離崗位、私自串課;加強課間管理,不提前下課、滯留學生;及時發現缺課、逃課學生,并報告班主任;不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不組織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活動;關注有特異體質或特殊疾病學生;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對有危險性行為的學生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制止;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和相應的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

(十)寄宿生管理員:是在校寄宿生非正常學習時段學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寄宿生管理員教師主要職責:遵守職業道德、操作規范和安全工作相關規定;不擅離崗位、私自調班,堅持在生管值班室住宿;不在宿舍樓留宿他人;加強寢室管理,制止不衛生行為;發現不及時就餐、就寢學生,及時查找并報告班主任;不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關注有特異體質或特殊疾病學生;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對有危險性行為的學生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制止;經常檢查安全設施,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

(十一)其它崗位人員:門衛、炊事員、電工、校醫、值周、值日教師等,均為相應崗位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人,應嚴格執行校園安全管理制度,認真履行相關安全職責,共同保障校園的安全穩定。

四、安全事故的處理及懲戒

1、凡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視情節輕重,依照《福建省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暫行規定》,分別給相關人員以相應行政處分。當事人該年度考核還要確定為不合格,不能作為各種評先評優的推薦對象,必要時調整崗位并予以解聘。對因工作失職造成學生傷害責任事故的,責任教師還要依法賠償受害學生的經濟損失。對造成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將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①侮辱或體罰學生;

②發現安全隱患不報告,造成安全事故或延誤搶救時機造成重大損失的;

③集體外出活動未按規定審批的;

④班主任(課任教師)對學生缺乏安全教育,且發生安全事故的;

⑤安全工作責任人因官僚主義、玩忽職守釀成安全事故的;

⑥發生有責任安全事故的。

2、凡學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學校年度考核、安全工作單項考核實行“一票否決”或降等級。

①一學年發生1人及以上學生非正常死亡的;

②學生在校期間,發生1人及以上非正常死亡的;

③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一次性10人以上群體性中毒的;

④學生在校期間,發生多人次感染某疾病,且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密切關注,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的;

⑤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一次性2人以上重傷或5人以上輕傷的事故;

⑥教師或學生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查處的;

⑦學校與社會各界、與他人有矛盾糾紛,處理不力,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

⑧因失職造成學校一次性1萬元以上財產損失的。

⑨其它造成重大負面社會影響的安全事故。

五、安全事故的認定

教育局將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相關科室人員為組員的學校安全事故鑒定小組,對學校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鑒定,經局務會討論確定懲戒級別。

本辦法由**鎮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篇3:財務處責任追究制度(范本)

1、凡在個人職責范圍內能夠解決而不解決,上推下卸,不負責任,造成不良影響的,要追究責任,并在財務處內部給予告誡。

2、對不屬于個人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請示、不報告,私自辦理,影響財務處形象,造成重大影響的,責成責任人寫出書面檢查,并在財務處內部給予警告處理。

3、對所辦事項,引起師生員工強烈不滿、有違“公平、公正”原則的,要在財務處內部作出深刻檢查,寫出悔改保證書并與年度工作考核、崗位津貼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