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輸管理制度范本
1目的在產品的運輸過程中,規范搬運、保護和交付等活動,以防止影響產品的質量。
2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外購原輔料、半成品和成品。
3職責
3.1供銷部負責產品的運輸和交付。
3.2倉儲部門配合實施。
4程序
4.1搬運要求
4.1.1使用與產品特性相適應的容器和搬運工具,防止產品損壞和變質。
4.1.2對搬運工具進行適當的維護保養。
4.1.3防止超高搬運,以免物品墜落砸傷員工。
4.1.4運輸車輛必須清潔干凈經儲運人員確認后方可裝運產品。如果車輛未清洗干凈出貨品管員有權拒絕裝貨。
4.1.5搬運中,注意保護產品標識,防止丟掉或被擦掉。
4.1.6對搬運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以熟悉搬運要求。機動叉車、吊車操作者,需持證上崗。
4.1.7運輸車輛衛生標準:運輸車輛底板平坦、潔凈,無泥沙、灰塵、鐵銹、水漬和油漬等,車廂內無異物,無異味。
4.2產品的交付
4.2.1本公司送貨時,應做到合理堆放,規格正確,不遺漏數量,不搞野蠻運輸和裝卸。
4.2.2委托外部運輸時,應對運輸單位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驗證,雙方簽訂不少于3年的《運輸合同或協議》,明確保護產品的質量責任。
4.2.3運輸車輛裝貨結束后由儲運專人負責加鉛封,鉛封一旦封上運輸過程中未經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開啟。
4.2.4運輸工具應具有防雨防塵設施,并符合衛生要求。
4.2.5運輸作業要防止污染,不能與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裝、混運。
4.2.6運輸過程做好產品的安全防護工作,不得有淋雨情況,或因顛簸造成紙箱破碎等情況。
4.2.7在運輸過程中,司機應注意道路狀況,避免急停、急拐和顛簸路面對產品造成的損壞,并及時注意天氣的變化,對產品進行防塵、防雨、防曬管理。
4.2.8以出貨通知單的到貨時間為準,保證貨物及時無誤到達公司指定地點。貨物到達指定地點后,由廠家確認貨物無誤簽收后,運輸結束。
4.3成品庫管理員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車輛,應拒絕給其裝卸貨,并通知供銷部調換運輸車。
篇2:產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
本規定對運輸產品車輛衛生安全及其控制的管理要求作出明確規定,適用于承擔本公司產品裝運、交付車輛的衛生安全監督管理。
2.職責
本規定由質檢部歸口管理,相關部門配合執行。
3.產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管理
3.1衛生安全組織管理
3.1.1公司成立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小組。設組長一名,副組長兩名和相關成員,其中明確一人為專職車輛衛生安全監督員,對車輛衛生安全實施專項管理;
3.1.2公司成品交付運輸車輛以冷藏車為主,條件許可時,經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小組組長批準方可用廂式貨車;
3.1.3成品交付運輸車輛原則上由各營銷區域經理聯系,區域經理有困難的,由營銷服務部協調車輛,其車輛必須符合衛生安全要求;
3.1.4對于進入廠區裝載成品或者承裝包裝盒、原料等運輸車輛進行卸貨的,必須由衛生安全管理小組相關人員檢查其衛生狀況:
1)凡檢查發現裝過化學品、危險品的車輛,對食品存在潛在危害的(如有不良氣味、易污染食品包裝等物質)一律不許裝車或卸貨;
2)對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切車輛,嚴禁放其駛入廠區,更不得在廠區內進行沖洗或消毒;
3.1.5衛生安全管理小組對車輛衛生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對于進入廠區裝貨或卸貨的一切車輛,必須經衛生安全監督員簽字確認符合衛生安全條件后方可實施。
3.2.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要求
3.2.1運輸車輛應達到無異味,無污染物危害,混裝物品無倒塌的危險。
3.2.2冷藏車的制冷效果須良好,經消毒后按規定堆放高度裝車;廂式貨車須采取保溫措施(塑料布、棉被等),且干凈整潔、無異味,經消毒后按規定高度裝車;
3.2.3運輸車輛未裝過化學品、危險品等對食品存在潛在危害的情況(如有不良氣味、易污染食品包裝等物);
3.2.4運輸車輛車廂內、外表面潔凈、無污染、無破漏;
3.2.5駕駛員及其運營作業證件齊全并對應相符且有效,車輛設施等狀態完好
3.3成品承運車輛進出廠程序
3.3.1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申報
1)凡承接本公司成品裝運任務的車輛,在進廠前駕駛員應向本公司申報車輛衛生安全狀況;
2)填寫《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出示相關證件,接受門衛核對審查;
3.3.2門衛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審查《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內容是否填寫完整、清晰、明確;核查證件與車輛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現場檢查車輛衛生安全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3)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同意車輛進入,并將該確認表傳遞給倉庫保管員;若不符合,則謝絕其車輛進入;
3.3.3保管員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查車輛制冷系統設施狀態、制冷效果;
2)查車輛保溫措施是否滿足要求,保溫物品是否干凈無異味;
3)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準備
開啟庫門;若不符合,則將不符合情況向衛生安全監督員報告裁定;
3.3.4裝卸隊長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查車廂內有無化學品及其遺棄、遺跡、異味,確認有無潛在危害;
2)查車輛載重噸位與卸貨單是否匹配;
3)查車輛設施完好狀態,無漏,無損傷,其衛生安全行駛條件是否滿足要求;
4)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同意啟動搬裝;若不符合,則將不符合情況向衛生安全監督員報告裁定;
3.3.5衛生安全監督員確認
1)若門衛、倉庫、裝卸隊對車輛衛生安全檢查符合,則對貨載車的衛生安全進行全面核查鑒定,并確認所裝物品有無倒塌危險等。若完全符合,則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簽署符合性意見;
2)若發現車輛衛生安全條件或狀態有欠缺,或門衛、倉庫、裝卸隊在檢查中發現有不符合的情況,質檢部應協助衛生安全監督員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評議,并記錄現場評議的結論意見;
3)衛生安全監督員將車輛衛生安全狀況告知營銷部或國際貿易部,協調辦理承運手續;
4)門衛憑簽署符合性意見的《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及營銷部等出具的相關證件放行車輛出廠。
4.記錄管理
4.1承運車輛、公司門衛、倉庫、裝卸隊等負責人,對《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的填寫,應按YCD/C*002-2008《記錄控制程序》中“5.2條記錄的填寫”要求執行,否則所產生的一切后果,責任自負;
4.2記錄填寫人、評議人均應在確認表的對應欄內簽名,并注明日期;
4.3記錄表格由門衛保管分發,填寫后的記錄仍由門衛收集,按月裝訂成冊,送
交成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監督員收存備查,并按《記錄控制程序》規定執行管理。
5.本作業文件所涉及的表格
5.1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
6.本作業文件所形成的記錄
6.1車輛衛生安全狀況申報記錄;
6.2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記錄;
篇3:某輕紡產品運輸安全預案
為了加強本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制訂本應急救援預案。
一、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
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體現以人為本的方針,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到實處,一旦發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維護本公司內的安全和穩定。
二、本單位的基本情況
我公司是紡紗、織布、染整、加工一條龍的小型企業,占地8畝,染整設備一套,紡紗設備一套,織機24臺,4T鍋爐一臺,職工50人,安全生產小組成員5人。
三、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本公司的生產安全事故主要發生在火災、機械傷害兩大類,主要原因可分為職工違章操作、疏忽大意和設備缺陷。
針對事故不同類型,我們采取了不同的處置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滅火、報警和及時組織救援。
四、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一)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我公司成立了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組織實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二)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職責:
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到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并及時、如實上報生產安全事故的基本情況、事故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初步損失預算。
五、應急救援
發生事故后,公司主要負責人按照本公司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撥打119、120等急救電話求助,并立即報告當地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
(一)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滅。針對火災的特點,積極采取統一指揮、堵截火勢、防止蔓延、分割包圍、速戰速決的滅火戰術。
2、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3、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4、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燃燒產物是否有毒等。
5、正確選擇最合適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
6、對有可能發生爆炸、坍塌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一的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撤退信號應格外醒目,能使現場所有人員都看到或聽到,并應經常演練)。
7、火災撲滅后,仍然要派人監護現場,消滅余火,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協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消防監督部門調查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責任,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消防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二)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在場負責人(車間主任或班組長)立即撥打120請求援助,在等候救援車輛到來的過程中,首先簡單為傷者處理傷口,將傷者放在比較平穩且出入方便的地方,使救護人員可以直接將傷者送上救護車,然后,通知企業主要負責人(法人代表或總經理)。
2、在發生事故后2小時內,主要負責人將事故基本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和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在未經允許時,不移動現場。
3、主要負責人和當場負責人要積極配合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如實提供事故當時的有關情況。
六、附則
本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單位為*****毛紡織染有限公司,每兩年修訂一次,每半年組織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必要時及時修訂,本廠每位領導、員工必須嚴格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