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葫蘆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安全,電動葫蘆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裝置以及與安全有關的相應措施。
一、相應的安全措施
(1)電動機的安全保護措施
①提高繞組的絕緣等級,由以往常用的E級絕緣提高到F級絕緣,如引進的AS型葫蘆電動機絕緣等級為F級,耐熱性能好,采用的浸債漆保證能耐高溫(155℃)、又防潮。
②電動機繞組間可裝有溫度監控器(過熱保護元件),如在繞組間裝有鉆金屬溫度監控器(或裝有熱敏電姐)以防止電動機過熱。當繞組溫度超過允許的極限溫度時,溫度監控器自動作用,切斷上升電力回路,迫使電動機停止向提升方向旋轉,但可以向下降方向旋轉。
③電動機的風扇輪必須裝防護罩加以保護。
(2)減速器的保護措施使制動力矩與載荷大小有關,減速器第一級齒輪采用斜齒輪嚙合,并使由載荷引起的嚙合軸向力也能產生制動力矩來制止重物墜落,即制動力矩與載荷大小有關,起到一定的安全制動作用。
(3)制動裝置
電動葫蘆的起升機構必須設有制動器,運行機構原則上也應有制動器。制動器有錐型或平面型等,根據用戶要求或安全的重要程度還可以加設第二制動器,當第一制動失效時,第二制動器動作近年來,國外先進的電動葫蘆上出現了緊急時能制動卷筒的安全制動器。
(4)鋼絲繩的安全措施
①鋼絲繩必須用可靠的壓繩板牢固地固定在卷筒上,當吊鉤下降至下極限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保證有不少于2圈的安全圈。
②為了防止亂繩,單層纏繞的卷筒上必須設置有導繩器。
(5)護鉤裝置
吊鉤應設有防止吊載意外脫鉤的保護裝置,即采用帶有安全爪式的安全吊鉤。
(6)阻進器與緩沖器
電動葫蘆運行的軌道兩端或其極限位置處必須設有阻進器,以防止葫蘆撞擊墻壁或其他障礙物,在阻進器上或葫蘆運行小車上應裝有緩沖器以減緩碰撞力。
(7)超載限制器
為防止超載起吊重物造成事故,目前在電動葫蘆上設有不同類型的起重量限制器,其中有采用彈簧加電氣開關的,也有采用拉力傳感器加時間繼電器型式的。有的在鋼絲繩固定端塞塊處利用一杠桿加上時間繼電器的超載保護開關來限制超載,有的當載荷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時,能發出提示性報警信號(指示燈、蜂鳴器)等,有的電葫蘆還在手電門上裝有起重量數字顯示器。
(8)起升限位器
當載荷上升到上極限位置,如果不能自動停止,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危險,如卷筒外殼被擠傷,打裂減速器外殼,鋼絲繩被切斷等事故。為此要采用起升限位開關加以控制。為了防止電源相序接錯,目前又出現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具有相序保護的限位器。引進的AS型葫蘆采用的限位器不僅具有相序保護,還具有上、下極限位置上的雙向限位保護。
(9)電氣保護
目前的電動葫蘆已逐漸地采用低壓控制(低壓常為36伏),使手電門的操縱電壓變為安全電壓,并且電氣裝置還具有短路保護和接地保護以及在手電門上設置電鑰匙等保護措施。
(10)IP54保護
IP保護為世界性防護保護,即防塵防水方面的保護,IP54是指電動葫蘆能達到防塵和防濺水的防護方式。國外有的公司對手電門的防護要求已提高到IP65。
(11)防墜落裝置
在運行小車上設置掛軌裝置,以防運行小車從軌道上掉落下來。
二、使用維護
1.新安裝或經拆檢后安裝的電動葫蘆,首先應進行空車試運轉數次。但在未安裝完畢前,切忌通電試轉。
2.在正常使用前應進行以額定負荷的125%,起升離地面約100毫米,10分鐘的靜負荷試驗,并檢查是否正常。
3.動負荷試驗是以額定負荷重量,作反復升降與左右移動試驗,試驗后檢查其機械傳動部分,電器部分和連接部分是否正常可靠。
4.在使用中,絕對禁止在不允許的環境下,及超過額定負荷和每小時額定合閘次數(120次)的情況下使用。
5.安裝調試和維護時,必須嚴格檢查限位裝置是否靈活可靠,當吊鉤升至上極限位置時,吊鉤外殼到卷筒外殼之距離必須大于50mm(10t,16t,20t必須大于120mm)。當吊鉤降至下極限位置時,應保證卷筒上鋼絲繩安全圈,有效安全圈必須在2圈以上。
6.不允許同時按下兩個使電動葫蘆按相反方向運動的手電門按鈕。
7.工作完畢后必須把電源的總閘拉開,切斷電源。
8.電動葫蘆應由專人操縱,操縱者應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嚴禁歪拉斜吊。
9.在使用中必須由專門人員定期對電動葫蘆進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采取措施,并仔細加以記錄。
10.調整電動葫蘆制動下滑量時,應保證額定載荷下,制動下滑量S≤V/100(V為負載下一分鐘內穩定起升的距離)。
11.鋼絲繩的報廢標準:
鋼絲繩的檢驗和報廢標準按CB/T5972-1986《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執行。
12.電動葫蘆使用中必須保持足夠的潤滑油,并保持潤滑油的干凈,不應含有雜質和污垢。
13.鋼絲繩上油時應該使用硬毛刷或木質小片,嚴禁直接用手給正在工作的鋼絲繩上油。
14.電動葫蘆不工作時,不允許把重物懸于空中,防止零件產生永久變形。
15.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故障,應立即切斷主電源。
16.使用中應特別注意易損件情況。
17.10~20噸葫蘆在長時間連續運轉后,可能出現自動斷電現象,這屬于電機的過熱保護功能,此時可以下降,過一段時間,待電機冷卻下來后即可繼續工作。
18.使用與管理按JB9009-1999《鋼絲繩電動葫蘆安全規程》中第4條執行。
19.檢查與維修按JB9009-1999《鋼絲繩電動葫蘆安全規程》中第5條執行。
三、安全注意事項
在了解操作說明的基礎上,還請注意下列事項:
1.請對使用說明書和銘牌上內容熟記后再操作。
2.請將上、下限位的停止塊調整后再起吊物體。
3.在使用之前請確認制動器狀況是否可靠。
4.使用前若發現鋼絲繩出現下列異常情況時,絕對不要操作。
(1)彎曲、變形、腐蝕等。
(2)鋼絲繩斷裂程度超過規定要求,磨損量大。
5.安裝使用前請用500V兆歐表檢查電機和控制箱的絕緣電阻,在常溫下冷態電阻應大于5MΩ,方可使用。
6.請絕對不要起吊超過額定負載量的物件,額定負載量在起吊鉤銘牌上已標明。
7.起吊物上禁止乘人,另絕對不要將電動葫蘆作為電梯的起升機構用來載人。
8.起吊物件的下面不得有人。
9.起吊物體、吊鉤在搖擺狀態下不能起吊。
10.請將葫蘆移動到物體正上方再起吊,不得斜吊。
11.限位器不允許當作行程開關反復使用。
12.不得起吊與地面相連的物體。
13.請不要過度點動操作。
14.不要用手電門線前拉其它物體。
15.在維修檢查前一定要切斷電源。
16.維修檢查工作一定要在空載狀態下進行。
17.使用前請確認楔塊是否安裝牢固可靠。
篇2:電動葫蘆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預案
為加強對電動葫蘆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公司電動葫蘆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本預案的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電動葫蘆安裝現場或維修保養的電動葫蘆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一)由于墜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二)由于觸電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三)其它安全事故。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一)成立電動葫蘆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參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二)設立現場救援組,由各安裝、維修班組人員兼職組成。。
三、應急救援組織的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負責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
(3)搶救現場傷員;
(4)搶救現場物資;
(5)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四、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一)培訓
按計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1)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1)解救
(2)更換和割短鋼絲繩
(3)施工用電常識
(4)墜落保護
(5)電動工具的安全使用;
(6)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7)事故報警;
(8)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9)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二)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人員有效的培訓,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接到報告后及時向指揮長報告,指揮長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110、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二)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六、應急處理
(一)接報事故后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公司主要領導,由總經理批準,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執行本預案。當指揮長不在時,由副指揮長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2)立即組織或通知就近網點,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設備。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二)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制定搶救方案,迅速投入開展搶救行動。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在救助行動中,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八、應急總結與獎懲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規定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獎懲。
九、其它事項
(一)本救援預案針對有可能發生的電動葫蘆安全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文件,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年月日
篇3:電動葫蘆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1.新安裝或經拆檢后安裝的電動葫蘆,首先應進行空車試運轉數次。但在未安裝完畢前,切忌通電試轉。
2.在正常使用前應進行以額定負荷的125%,起升離地面約100毫米,10分鐘的靜負荷試驗,并檢查是否正常。
3.動負荷試驗是以額定負荷重量,作反復升降與左右移動試驗,試驗后檢查其機械傳動部分,電器部分和連接部分是否正常可靠。
4.在使用中,絕對禁止在不允許的環境下,及超過額定負荷和每小時額定合閘次數(120次)的情況下使用。
5.安裝調試和維護時,必須嚴格檢查限位裝置是否靈活可靠,當吊鉤升至上極限位置時,吊鉤外殼到卷筒外殼之距離必須大于50mm(10t,16t,20t必須大于120mm)。當吊鉤降至下極限位置時,應保證卷筒上鋼絲繩安全圈,有效安全圈必須在2圈以上。
6.不允許同時按下兩個使電動葫蘆按相反方向運動的手電門按鈕。
7.工作完畢后必須把電源的總閘拉開,切斷電源。
8.電動葫蘆應由專人操縱,操縱者應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嚴禁歪拉斜吊。
9.在使用中必須由專門人員定期對電動葫蘆進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采取措施,并仔細加以記錄。
10.調整電動葫蘆制動下滑量時,應保證額定載荷下,制動下滑量S≤V/100(V為負載下一分鐘內穩定起升的距離)。
11.鋼絲繩的報廢標準:
鋼絲繩的檢驗和報廢標準按CB/T5972-1986《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執行。
12.電動葫蘆使用中必須保持足夠的潤滑油,并保持潤滑油的干凈,不應含有雜質和污垢。
13.鋼絲繩上油時應該使用硬毛刷或木質小片,嚴禁直接用手給正在工作的鋼絲繩上油。
14.電動葫蘆不工作時,不允許把重物懸于空中,防止零件產生永久變形。
15.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故障,應立即切斷主電源。
16.使用中應特別注意易損件情況。
17.10~20噸葫蘆在長時間連續運轉后,可能出現自動斷電現象,這屬于電機的過熱保護功能,此時可以下降,過一段時間,待電機冷卻下來后即可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