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檢驗中電磁干擾分析預防措施
隨著電梯的廣泛應用,電梯的安全運行也日益成為相關單位所關注的重點。電梯的控制系統是電梯運行的核心,但是控制系統很容易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而發生故障或是事故,所以必須要對電梯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受到的電磁干擾。
電梯的控制系統采用變頻器等電力電子器件,尤其是高頻開關器件的應用,這些電力電子裝置在工作時,因為其電壓和電流的波形都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上升和下降的,這些具有陡變沿的脈沖信號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干擾。電力電子裝置的高頻化和在容量化不僅導致器件所承受到的電應力增加和開關損耗增加,而且會產生難以抑制的寬帶電磁干擾,威脅到電梯安全運行本身及至與其相關的其他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
電梯控制系統中的電磁干擾
當前的電梯控制系統通常都是采用調壓調頻控制,具有運行性能好、節約能源,調速性能好的優點。歸納起來通常有以下4種情況的電磁干擾:
(1)工頻諧波干擾。變頻器的功能是將工頻電流通過整流電路轉換成直流電流,然后通過逆變電路,把整流后的直流電逆變為頻率和電壓可變的交流電。由于變頻器中大量使用了三極管、智能模塊等電力電子器件,變頻器以斷續的脈沖方式從電網吸收連續的正統波能量。這種脈沖電流在電網阻抗上形成了脈動的壓降疊加在工頻電壓上,造成了電網電壓產生畸變。對于同一供電系統的其他用電設備,特別是對電梯的控制系統來說是很強的干擾源。
(2)浪涌干擾。當有感應電或是雷電進入到電梯系統,或者與電梯共用電源系統的其他大型設備的接通和斷開瞬間,都有可能在電梯的電源系統中形成浪涌干擾。這是一種能量比較大的干擾,具有較高的幅度和較陡的電壓上升速率。這種高能量的浪涌干擾,對電梯的控制系統有著極大的威脅,會使電梯的控制系統出現指令性錯誤,甚至造成事故的發生。
(3)射頻性質的電磁干擾。變頻器的輸出部分通過高速晶體管開關來產生一系列寬度不同和極性一定的PWM矩形電壓波,這種具有陡峭邊沿的脈沖信號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干擾。
(4)泄漏電流干擾。系統中變頻器的輸出動力線與大地之間的分布電容,使對地泄漏電流通過接地線流入變頻器與外部設備,可使剩余電流斷路器、剩余電流繼電器產生誤動作。變頻器輸出動力線之間的分布電容,使得高頻泄漏電流通過,可使變頻器外接熱繼電器誤動作,變頻器過流跳閘。
抑制電磁干擾的措施
按抑制電磁干擾工作的類型,可把預防措施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設置濾波器與電抗器。主要是抑制高次諧波干擾,在靠近變頻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安裝濾波器,輸入濾波器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源產生的高次諧波電壓;輸出濾波器則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變頻器產生的高次諧波電壓。
在電源與輸入濾波器之間安裝輸入交流電抗器,能限制電源電壓突變與操作過電壓而引起的電流沖擊,抑制變頻器輸入電網的諧波電流。在輸出濾波器與電動機之間安裝輸出交流電抗器,掏抑制變頻器輸出的諧波電流。
(2)處理好各類連接導線。主要是抑制電磁噪聲干擾。電機的動力線纜要單獨放入金屬管內,且金屬管通過金屬機架接地,起屏蔽干擾的作用。動力線要盡量短,通常情況下不要超過50m,大功率電梯也不能超過100m。使用4芯電纜的動力線時,其地線兩端分別接變頻器的PE端與電動機的接地端。
電梯系統的信號線要使用帶屏蔽層的雙絞線,各路信號分別各自絞合,絞合節距不大于15cm;信號線長度不應大于20m,且盡量縮短;信號線與動力線及外部設備的控制線分開成束,各自屏蔽,屏蔽層良好接地,信號線與動力線、控制線不要平行布置,并且信號線與動力線的距離最好不小于20cm以上,相交時應成直角。
(3)做好接地工作。主要包括直流地、安全地與防雷地。直流地的作用是掏電磁噪聲干擾,安全地的作用是掏泄漏電流干擾。
直流地是針對電梯控制系統的控制部件(PLC或PC)系統的接地,實際上是為各處理部件而建立的等電位點,通常被稱為信號地或邏輯地,目的是消除或掏耦合性干擾。
TSG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規定:
(1)供電電源自進入機房或者機器設備間起,中性線(N)與保護線(PE)應當始終分開。
(2)所有電氣設備及線管、線槽的外露可以導電部分應當與保護線(PE)可靠連接。
由TSGT7001-2009的規定可知,電梯的電源可采用TN-S,或TN-C-S系統。電梯的接地要優先使用TN-S系統。但是當采用TN-C-S系統時,在系統進入機房后,在總開關箱處將PEN線分成N線和PE線。
在采用TN-S或TN-C-S系統時,為了增加保護的可靠性,還應進行重復接地,而且要求接地線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在采用TN-C-S系統時,還必須確認在機房以外的PEN線上沒有裝設可能斷開PEN線的電氣裝置。
PE線只是在電氣設備發生絕緣損壞、搭殼等故障時,提供一個阻抗較小的故障回路,要切斷故障電源還必須靠自動切斷裝置。一般是利用電路的短路保護裝置,即熔斷器或自動空氣斷路器,在故障電流的作用下切斷故障電源。
筆者在本文詳細闡述了電梯控制系統可能受到的電磁干擾的各類,以及對這些電磁干擾的預防措施,并且通過實踐證明,這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篇2:建筑起重機械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一、施工安全技術問題
1、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和頂升作業存在違規行為
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及頂升過程是發生事故的高風險階段。一些安拆單位在安裝拆卸、頂升起重機械設備時,違反有關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或沒有按照廠家提供的起重機械說明書的有關要求進行作業。
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裝置缺失或處于失效狀態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室保障起重機械正常運行,防止事故發生的最重要的基本保障。(力矩、重量、高度、變幅、回轉,大鉤保險、滾筒防脫繩保險,小車斷軸,風速儀,高度警示燈等等)
3、建筑起重機械違規維修或日常保養缺失
發生故障后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相關單位應定期對建筑起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
二、設備質量問題
造成建筑起重機械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直接原因,就是生產廠家生產的設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三、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
(1)安拆單位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不規范、審核部嚴謹、交底落實不到位
起重機械安拆作業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按照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安拆單位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與建筑起重機械性能要求編制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由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
(2)施工總承包單位未能切實履行總承包安全管理責任
一些總承包單位未能認真履行總承包單位安全管理職責,將安拆及頂升業務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或個人,以包代管。在塔吊安拆及頂升施工過程中,也未認真審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技術交底制度和檢查等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在施工現場得到有效落實。總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不在現場履職,對于違章作業行為不能及時制止。
(3)監理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及作業環節監督不嚴
監理單位在對設備進場時監理單位審查核驗把關不嚴,進場的設備未辦理進場驗收手續,使用前未組織聯合驗收,未有效核查起重機械合格證等相關文件,未認真核查特種作業人員人證相符情況,出現病態設備進場、無證人員上崗的現象,安拆現場監理往往缺失。
2、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和專業技能低下
安裝和拆卸人員資格證書,操作人員證書(熟手)。
3、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及檢查制度等不完善
定期維護保養時保持建筑起重機械設備良好技術狀態和正常運行的必要措施。定期檢查時發現設備故障,排除安全隱患的必要手段。
4、對于建筑起重機械租賃市場管理不到位
目前部分租賃企業規模小,人員配置和機構部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私營、個體租賃企業占建筑租賃市場的主導部分,致使設備掛靠現象較為普遍,設備雖通過產權備案歸屬到產權備案企業,但實際所有權仍歸屬個人。部分租賃的設備質量部過關,以次充好,以無充有。重租賃輕維護、只使用不保養,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建檔、報廢、流轉等制度規定落實不到位。個別企業私自改裝建筑起重機械設備,不經過檢測投入使用,或通過更換標準節等手段將已淘汰的設備重新使用,違規使用不合格的產品。
四、預防措施
1、嚴格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市場的準入控制,從源頭上確保設備質量安全。
2、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安拆、使用和日常維護的安全管理
首先,強化建筑起重機械安拆隊伍管理。
其次,加強安裝、頂升、拆卸等環節管理。
3、加強總包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的全過程安全管理
總包單位要加強對產權單位起重機械采購和租賃管理制度的審核,杜絕質次價廉的起重機械設備及其配件進入工程現場,切實提高機械的本質安全。總包單位應加強對起重機械在選購、配置、安裝、使用、維護、保養、改造、報廢等整個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的管理,注重過程控制,嚴把驗收關、檢測關、檢查關,使起重機械的使用過程處于有效控制和監管之下。總包單位要加強對安拆人員的資質審核,杜絕無證操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
4、監理單位應切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
5、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安全培訓
6、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全過程安全管理
篇3:液氧安全預防措施
氧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空氣中約l/5是氧氣。正常壓力下,達到-183℃(-297℉)的低溫時,將被冷凝成液體,液態氧呈淺藍色。氧本身不可燃,但是它能迅速加劇可燃物質的燃燒。
遠離易燃物及火源
很多在空氣中一般不燃燒的物質,在富氧的情況下,微小的火花或一定的熱量就能使其燃燒;一些在空氣中只緩慢燃燒的物質,在氧氣濃度大的情況下,會劇烈燃燒。
在貯存、處理或使用液氧的現場,嚴禁吸煙及明火。所有有機物及其它可燃物質應避免與液氧接觸。能與氧起強烈反應的物質包括油、潤滑油、煤油、織物、木材、油漆和含有油和潤滑油的污物。在某些情況下,已經滲透了液氧的可燃物質對撞擊十分敏感,可能會引起爆炸。
保持現場及設備表面清潔
工業生產產生的油煙、污垢一般都含有易燃物質,因此所有設備表面必須保持十分潔凈。不能將氧氣貯罐放置在瀝青地面上;在貯罐附近的工作臺或混凝土地面上,也不能有油脂或油垢:同時,用清潔劑清洗貯罐及附近地面時,注意不能讓清潔劑中的有機物殘留在貯罐及地面上。操作液氧貯罐及相連設備時,必須戴上潔凈的手套或洗凈雙手的油污。
維持適當的通風
安裝了用氧設備的空間應通風良好,以防止氧氣積聚,降低燃燒的危險。
預防凍傷
皮膚、眼睛不小心接觸到液氧或是極冷的氣體,可能會造成凍傷,因而在處理液體時要避免飛濺和噴射、保護好眼睛和可能會接觸到液氧、冷管路、冷設備或冷氣體部位的皮膚。如果有可能發生液體噴射、飛濺,或是冷氣體噴射,還必須戴上面罩或防護眼鏡、建議穿褲角寬大的長褲,遮住鞋子,避免液體濺落到腳上,如果衣服沾上液體或已被氣體浸透,應立即脫下,置于通風處,至少在30分鐘內,浸有飽和氧氣的衣物是十分易燃的。
更換的零件必須適合氧氣場合很多材料,特別是一些非金屬墊圈和密封件,用于氧氣場合時都含有易燃物質,盡管它們可能適用于其他低溫氣體,只能使用推薦的備件,并確保已經根據相關的標準進行清洗,滿足氧氣場合。安裝用氧設備應遵守安全法規安裝氧氣設備前,要全面熟悉國家的防火法規及標準。
警告:在現場裝配管路時要確保在截止閥之間的每段管路道上安裝一個合適的泄放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