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預制工作危害分析JHA與控制措施
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可能性L嚴重性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1臨時用電、施工用電準備電擊、觸電及電弧燒傷造成人員傷亡危害身體健康損壞機械設備2481.制定臨時施工用電管理規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預制點五臺以上的設備作業要編制臨時用電方案。2.臨時用電設施的設置、防護及漏電保護符合規范要求。3.吊裝作業時鋼絲繩避免與供電電纜、電焊把線纏繞。4.施工機具、活動板房、電焊機房等電線敷設合理、架空距離符合要求,接地良好。2材料裝卸、場內運輸搬運、裝卸材料時存在不安全因素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交通事故2361.作業人員在搬運管道材料前穿戴好PPE,作業過程中要互相關照,碼堆/車載的管子嚴禁使用滾落的方法拿取。2.吊裝前,檢查吊帶、鋼絲繩、卡環、手拉葫蘆等吊裝索具,保證其性能良好,不得超載使用。3.吊裝作業人員不得站在吊物的下方。4.管道裝車嚴禁超載、超限,管道在運輸前要牢固封車,超長管道在運輸時車體上要有警告措施和標志。3磁粉、滲透、光譜、超聲波等檢測作業,材料檢驗及施工過程檢測接收和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材料,材料追蹤號移植錯誤、標識、記錄錯誤等造成質量事故,危害員工身體健康,污染環境2481.施工方案中技術安全措施要全面具體。2.按照設計文件、材料標準、施工規范檢驗管道加工質量。3.材料接收記錄及時齊全,做成電子文檔資料。4.按照色標規定進行標識,現場記錄員、錄入員認真核對。5.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有隔離措施,未整改合格嚴禁使用。6.穿戴好相應作業的防護用品。4噴沙作業噪音、粉塵造成職業傷害和環境的危害危害身體健康、污染環境等3261.噴沙作業的地點必須采取局部圍護/隔離措施并保證自然通風良好,室內噴沙要用軸流風機等進行強制通風。2.作業人員必須戴耳塞、面罩和頭盔等個人防護用品。3.采取輪班作業的方法以減輕對作業人員造成的危害。4.作業場所應保持清潔,作業結束后應將殘存的可燃及雜物清理干凈,堆放到指定的固定區域。設備隱患及操作方法不當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機械設備損壞等3261.噴砂罐應定期進行液壓實驗及氣密性試驗,所用的壓力表、安全閥等應在校驗合格期內。2.砂子要有合格證,砂粒干燥。3.用電設備接地良好,裝漏電保護器。4.施工機具應使用導電性能良好的膠管,并進行靜電接地。5.噴嘴堵塞時,應關閉氣源,不得帶壓處理或用彎折膠管的方法處理。6.噴砂時,嚴禁噴嘴與工件垂直,噴嘴的噴射角應在30o—75o之間。5噴漆作業長時間吸入油漆揮發氣體、油漆傷害皮膚造成職業病危害身體健康4281.油漆作業期間作業人員必須穿戴面罩,手套等勞保用品。2.作業人員不得用手擦摸眼睛和皮膚,當生漆灑到皮膚上時,應用肥皂水擦洗,嚴禁使用汽油擦洗。3.作業地點保持通風良好,作業人員應間歇/輪流操作,限制工作時間。油漆引發火災,油漆垃圾影響環境火災事故,破壞/污染環境4281.油漆庫房必須是全密閉非木結構,不得與其他物資、設備混放,室內保持空氣通暢。2.油漆庫房專人管理,建立消防制度,設置干粉滅火器等滅火設備。3.噴漆場地保持通風良好,噴漆點應在噴砂場地的下風處。4.噴漆場地嚴禁煙火,作業點設置干粉滅火器,與焊接、氣割等動火作業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5.作業場所保持整齊、清潔,廢棄的油桶要集中回收至指定地點,嚴禁就地焚燒。6預制作業(搬運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組對等)搬運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組對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造成燙傷、劃傷、碰傷、電焊煙塵、電弧灼傷眼睛等人身傷害3261.預制階段作業人員要穿戴好與作業內容相應的PPE。2.切割機的砂輪片要安裝要固定緊,操作者不能站在砂輪片的正前方,切割機的前方用擋板隔離,防止火花飛濺。3.焊接人員戴防護面罩、長袖皮手套、作業點設置遮光板,防止弧光傷及周圍作業人員。4.檢查焊機,確認其狀態良好,做好接零保護和漏電保護。設焊機棚并要有防雨措施。5.剛焊接、切割完畢的管子統一整齊堆放,防止其他人員觸摸燙傷。6.打磨砂輪片的線速度不得小于磨光機的轉速,打磨時作業人員必須戴防護面罩,不得面向其他人員進行打磨作業。7*射線/γ射線探傷作業*/γ射線輻射危害員工身體健康2481.合格的操作人員,γ/*射線探傷機性能良好,按操作手冊進行探傷作業。2.操作人員要穿射線作業防護服、佩帶個人劑量儀,隨時檢測射線的輻射量。2.在探傷作業的最小防護距離外設置警戒區和警告牌并有監督人員以確保射線源安全范圍內無人進入。3.應盡量安排在射線探傷室內或夜間進行探傷作業。4.探傷機工作時,應使用“定向防護罩”,工作人員不得靠近探傷機和探傷焊口。8暗室工作顯影液、定影液、顯像劑及沖洗污水等化學危害危害身體健康,污染環境2241.操作人員要戴好保護手套、護目鏡,探傷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2.對沖洗污水進行無害處理,定點排放。9閥門檢驗準備準備工作不足導致事故隱患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2241.制定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機具設備經過校驗且都合格。3.設立單獨的檢驗作業區并進行圍護警戒。10閥門檢查不合格的閥門在試壓和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事故3261.執行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2.所有的閥門應有出廠合格證和制造銘牌,標識應完整清楚,高壓閥門、合金鋼閥門、特殊閥門應有產品質量證明書。3.閥門不應該有裂紋等外傷缺陷,要按照技術規范允許的抽查比例進行質量檢驗抽查,不合格的成批閥門嚴禁使用。4.做低溫密封實驗的閥門,應有低溫密封性實驗合格證書。5.設計要求做晶間腐蝕實驗的不銹鋼閥門,要有制造廠家的腐蝕實驗合格證書。6.閥門的手柄或手輪要操作靈活輕便,開閉不得有卡澀現象,閥桿的全開與全閉位置要符合要求。7.對有缺陷的閥門,做出標記,嚴禁使用。11加壓介質引入沒有按照閥門特點引入介質加壓造成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3391.規定了介質流通方向的閥門(如截止閥等)應按規定介質流通方向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2.沒有規定介質流通方向的閥門(如閘閥、球閥和碟閥等),應分別沿每端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3.有兩個密封閥的閥門也可以向兩個密封之間的體腔內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4.止回閥類閥門應沿使閥瓣關閉的方向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12閥門壓力實驗壓力實驗過程中超壓、帶壓敲打閥門、使用了有缺陷閥門等造成人員傷亡、閥門損壞、設備損壞等事故2241.閥門壓力實驗必須嚴格執行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2.實驗用的壓力表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其精度不應低于1.5級。3.閥門實驗時,應排凈閥門內部的空氣。4.實驗過程中,嚴禁對閥門進行敲打或修補缺陷,應卸壓檢修,遇有缺陷的閥門,做出標記,嚴禁使用。5.按時保壓、穩壓,分級逐步升壓。6.設立警戒區,專人值守。卸壓操作不當造成人身傷害事故試壓介質在壓力下傷害作業人員2241.閥門實驗達到保壓時間,合格后及時卸壓。2.實驗完畢,及時排除閥門內的(水)積液。3.閥門的手柄/手輪要緩慢打開,不能瞬間開閥。13存放混淆存放,錯誤領用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2241.實驗后合格的閥門作好標記。2.閥們做好封口,整齊存放。14安全閥定壓閥門結構不清,無定壓資質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1111.執行定壓方案。2.有專業資質的單位和人員定壓。3.執行閥門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
篇2:管道預制工作危害分析JHA與控制措施
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可能性L嚴重性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1臨時用電、施工用電準備電擊、觸電及電弧燒傷造成人員傷亡危害身體健康損壞機械設備2481.制定臨時施工用電管理規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預制點五臺以上的設備作業要編制臨時用電方案。2.臨時用電設施的設置、防護及漏電保護符合規范要求。3.吊裝作業時鋼絲繩避免與供電電纜、電焊把線纏繞。4.施工機具、活動板房、電焊機房等電線敷設合理、架空距離符合要求,接地良好。2材料裝卸、場內運輸搬運、裝卸材料時存在不安全因素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交通事故2361.作業人員在搬運管道材料前穿戴好PPE,作業過程中要互相關照,碼堆/車載的管子嚴禁使用滾落的方法拿取。2.吊裝前,檢查吊帶、鋼絲繩、卡環、手拉葫蘆等吊裝索具,保證其性能良好,不得超載使用。3.吊裝作業人員不得站在吊物的下方。4.管道裝車嚴禁超載、超限,管道在運輸前要牢固封車,超長管道在運輸時車體上要有警告措施和標志。3磁粉、滲透、光譜、超聲波等檢測作業,材料檢驗及施工過程檢測接收和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材料,材料追蹤號移植錯誤、標識、記錄錯誤等造成質量事故,危害員工身體健康,污染環境2481.施工方案中技術安全措施要全面具體。2.按照設計文件、材料標準、施工規范檢驗管道加工質量。3.材料接收記錄及時齊全,做成電子文檔資料。4.按照色標規定進行標識,現場記錄員、錄入員認真核對。5.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有隔離措施,未整改合格嚴禁使用。6.穿戴好相應作業的防護用品。4噴沙作業噪音、粉塵造成職業傷害和環境的危害危害身體健康、污染環境等3261.噴沙作業的地點必須采取局部圍護/隔離措施并保證自然通風良好,室內噴沙要用軸流風機等進行強制通風。2.作業人員必須戴耳塞、面罩和頭盔等個人防護用品。3.采取輪班作業的方法以減輕對作業人員造成的危害。4.作業場所應保持清潔,作業結束后應將殘存的可燃及雜物清理干凈,堆放到指定的固定區域。設備隱患及操作方法不當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機械設備損壞等3261.噴砂罐應定期進行液壓實驗及氣密性試驗,所用的壓力表、安全閥等應在校驗合格期內。2.砂子要有合格證,砂粒干燥。3.用電設備接地良好,裝漏電保護器。4.施工機具應使用導電性能良好的膠管,并進行靜電接地。5.噴嘴堵塞時,應關閉氣源,不得帶壓處理或用彎折膠管的方法處理。6.噴砂時,嚴禁噴嘴與工件垂直,噴嘴的噴射角應在30o—75o之間。5噴漆作業長時間吸入油漆揮發氣體、油漆傷害皮膚造成職業病危害身體健康4281.油漆作業期間作業人員必須穿戴面罩,手套等勞保用品。2.作業人員不得用手擦摸眼睛和皮膚,當生漆灑到皮膚上時,應用肥皂水擦洗,嚴禁使用汽油擦洗。3.作業地點保持通風良好,作業人員應間歇/輪流操作,限制工作時間。油漆引發火災,油漆垃圾影響環境火災事故,破壞/污染環境4281.油漆庫房必須是全密閉非木結構,不得與其他物資、設備混放,室內保持空氣通暢。2.油漆庫房專人管理,建立消防制度,設置干粉滅火器等滅火設備。3.噴漆場地保持通風良好,噴漆點應在噴砂場地的下風處。4.噴漆場地嚴禁煙火,作業點設置干粉滅火器,與焊接、氣割等動火作業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5.作業場所保持整齊、清潔,廢棄的油桶要集中回收至指定地點,嚴禁就地焚燒。6預制作業(搬運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組對等)搬運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組對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造成燙傷、劃傷、碰傷、電焊煙塵、電弧灼傷眼睛等人身傷害3261.預制階段作業人員要穿戴好與作業內容相應的PPE。2.切割機的砂輪片要安裝要固定緊,操作者不能站在砂輪片的正前方,切割機的前方用擋板隔離,防止火花飛濺。3.焊接人員戴防護面罩、長袖皮手套、作業點設置遮光板,防止弧光傷及周圍作業人員。4.檢查焊機,確認其狀態良好,做好接零保護和漏電保護。設焊機棚并要有防雨措施。5.剛焊接、切割完畢的管子統一整齊堆放,防止其他人員觸摸燙傷。6.打磨砂輪片的線速度不得小于磨光機的轉速,打磨時作業人員必須戴防護面罩,不得面向其他人員進行打磨作業。7*射線/γ射線探傷作業*/γ射線輻射危害員工身體健康2481.合格的操作人員,γ/*射線探傷機性能良好,按操作手冊進行探傷作業。2.操作人員要穿射線作業防護服、佩帶個人劑量儀,隨時檢測射線的輻射量。2.在探傷作業的最小防護距離外設置警戒區和警告牌并有監督人員以確保射線源安全范圍內無人進入。3.應盡量安排在射線探傷室內或夜間進行探傷作業。4.探傷機工作時,應使用“定向防護罩”,工作人員不得靠近探傷機和探傷焊口。8暗室工作顯影液、定影液、顯像劑及沖洗污水等化學危害危害身體健康,污染環境2241.操作人員要戴好保護手套、護目鏡,探傷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2.對沖洗污水進行無害處理,定點排放。9閥門檢驗準備準備工作不足導致事故隱患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2241.制定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機具設備經過校驗且都合格。3.設立單獨的檢驗作業區并進行圍護警戒。10閥門檢查不合格的閥門在試壓和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事故3261.執行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2.所有的閥門應有出廠合格證和制造銘牌,標識應完整清楚,高壓閥門、合金鋼閥門、特殊閥門應有產品質量證明書。3.閥門不應該有裂紋等外傷缺陷,要按照技術規范允許的抽查比例進行質量檢驗抽查,不合格的成批閥門嚴禁使用。4.做低溫密封實驗的閥門,應有低溫密封性實驗合格證書。5.設計要求做晶間腐蝕實驗的不銹鋼閥門,要有制造廠家的腐蝕實驗合格證書。6.閥門的手柄或手輪要操作靈活輕便,開閉不得有卡澀現象,閥桿的全開與全閉位置要符合要求。7.對有缺陷的閥門,做出標記,嚴禁使用。11加壓介質引入沒有按照閥門特點引入介質加壓造成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3391.規定了介質流通方向的閥門(如截止閥等)應按規定介質流通方向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2.沒有規定介質流通方向的閥門(如閘閥、球閥和碟閥等),應分別沿每端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3.有兩個密封閥的閥門也可以向兩個密封之間的體腔內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4.止回閥類閥門應沿使閥瓣關閉的方向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12閥門壓力實驗壓力實驗過程中超壓、帶壓敲打閥門、使用了有缺陷閥門等造成人員傷亡、閥門損壞、設備損壞等事故2241.閥門壓力實驗必須嚴格執行閥門檢驗與試壓方案。2.實驗用的壓力表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其精度不應低于1.5級。3.閥門實驗時,應排凈閥門內部的空氣。4.實驗過程中,嚴禁對閥門進行敲打或修補缺陷,應卸壓檢修,遇有缺陷的閥門,做出標記,嚴禁使用。5.按時保壓、穩壓,分級逐步升壓。6.設立警戒區,專人值守。卸壓操作不當造成人身傷害事故試壓介質在壓力下傷害作業人員2241.閥門實驗達到保壓時間,合格后及時卸壓。2.實驗完畢,及時排除閥門內的(水)積液。3.閥門的手柄/手輪要緩慢打開,不能瞬間開閥。13存放混淆存放,錯誤領用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2241.實驗后合格的閥門作好標記。2.閥們做好封口,整齊存放。14安全閥定壓閥門結構不清,無定壓資質人員傷害,機械設備損壞1111.執行定壓方案。2.有專業資質的單位和人員定壓。3.執行閥門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
篇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方案
根據《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3號)等規定,按照省政府安委辦明電《關于立即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和省政府安委會轉發國務院安委會通知的工作要求,決定在全市開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現將檢查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檢查時間及方式:
按照《亳州市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關于開展全市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與安全生產檢查同時計劃、同時部署、同時檢查。檢查采取日常檢查、定期檢查(20**年3月、7月、10月、11月的下旬)、重點檢查和抽查、暗訪等方式。
二、檢查重點:
要將當前開展的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貫穿于全年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行動,重點以粉塵危害嚴重的石材加工、礦山開采等行業和高毒物品(苯)危害嚴重的制鞋、箱包、家具制造、化工等重點行業,以及這些行業中職業健康管理基礎薄弱的中小企業、重點行業。
三、檢查的內容:
(一)企業方面
檢查的具體內容包括:
1、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
2、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規程的建立,落實及公布情況;
3、主要負責人、職業危害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情況;
4、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申報情況;
5、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檢測及結果公布情況;
6、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設置、檢修、維護情況;
7、從業人員勞動防護情況;
8、職業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情況;
9、職業危害事故報告情況;
10、依法應當監督檢查的其他情況。
(二)政府方面
1、職業健康劃轉、交接,安全監管部門職業健康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情況;
2、職業健康工作開展情況。
四、有關要求:
1、各縣區安監局要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執法大檢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擺上工作日程,真正把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列入安全生產檢查計劃,切實把大檢查工作落到實處。
2、檢查人員在檢查前,應當了解被檢查單位及作業場所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經濟類型,所屬行業,主要產品,生產原輔料,生產工藝,存在或者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種類及危害程度,職業危害申報情況,接觸職業危害人員情況,職業健康管理水平等。
3、加大對生產經營單位檢查復查力度,執法文書必須經被檢查單位有關人員核對確認簽名,對不符合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按照規定進行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依法給予行政和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