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管理公司文書管理標準作業規程(5)

物業管理公司文書管理標準作業規程(5)

2024-07-17 閱讀 5902

物業管理公司文書管理標準作業規程(五)

1.0目的

規范文件分類、編號、擬制、審批、用印、收發處理工作。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下屬管理處各部門的文書管理工作。

3.0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所有發文審批。

3.2部門經理負責本部門文件的擬制與審核。

3.3行政部主管負責公司文件格式及內容的審核,用印管理。

3.4行政部文員負責公司文件收發及歸檔。

3.5管理處經理負責管理處文件審批。

3.6行政部負責文件的打印及文號的管理工作。

4.0程序要點

4.1公文格式。

4.1.1公文種類。

a)按《國家行政公文管理與處理辦法》有關規定要求,常用行政文書包括:命令、指令;決定(決議);指示;公告、通告(布告);通知;通報;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計劃;總結。

b)根據物業管理特點,可引人以下文件類別:

--上行文:請示、報告、計劃、總結;

--下行文:批復、決定、通知、通告、通報;

--平行文:函、會議紀要。

4.1.2文件標題:

a)行政發文統一使用以上文件類別,字間距要適當,以清晰、美觀為原則;

b)標題統一使用2號黑體字,放在公文紙間隔線以下,文號上方居中位置。

4.1.3發文字號。簡稱文號,包括機關代字、年號和順序號三項內容。

a)根據發文順序及發文時間對文件編號。

b)物業管理公司文號作為以下統一規定。

--物業公司文號:

××發[×××××]××號

文件序號

發文日期,前兩位為年份

公司代號

如:物發[000430]15號,是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4月30日所發的公司第×個文件;物管發「001121」92號,是指物業管理處2000年11月21日所發的管理處第92號文件。

c)文號統一使用5號宋體字,放在文件標題下一行的偏右位置。

d)公司文號由行政部統一管理。

e)發文部門需到以上部門登記領取文號后,方可發文。

4.1.4秘密等級和緊急程度,用來確定公文發送方式及辦理速度:

a)普通文件不加注明;

b)秘密文件必須在文件的左上角位置注明"秘密"字樣;

c)急件必須在文件的左上角位置注明"急件"字樣;

d)為示區別,一般用紅色字體進行標注,統一使用2號宋體字。

4.1.5主送機關。是指用來處理或答復公文中有關問題和有關事項的機關:

a)應放在文號下方,正文之上,專行頂格,結尾用"冒號,';

b)主送機關不止一個時,要按其機關級別的高低、職權范圍大小依次排列,中間用"頓號"隔開;

c)根據文件內容量,一般選擇使用4號或小4號宋體字。

4.1.6正文。是文件的主體部分。文件制發的目的和根據,講述什么事情,解決什么問題以及辦法和要求,都要在正文中闡述清楚:

a)正文文字一律自左而右橫排;

b)要合理地劃分段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每段開頭空兩個字;

c)正文字體與主送機關保持一致。

4.1.7附件。通常指隨正文發出的補充說明材料:

a)如果該文件有附件的,應在正文之下、機關落款的左上側,專行空兩格注明"附件:×××"字樣;如果附件較多,還須編上序號1、2、3……末尾用分號,最后一個附件用句號結束;文件無附件的,無須注明;

b)要寫明附件的全稱;

c)附件字體與正文相同。

4.1.8落款。指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的簡稱。以總經理的名義發出的,要用負責人姓名(前面冠以職務身份)署名:

a)落款一般放在正文(或附件標記)的右下角,相當于書信中具名的位置;

b)如果正文恰好占滿全頁,落款必須放在另頁空白紙上時,并在其上面加注一行"(此頁無正文)"字樣;

c)落款字體與正文相同。

4.1.9日期:

a)一般應寫發文日期;

b)會議通過的文件應寫會議通過的日期;

c)重要的文件應寫簽發的日期;

d)日期的字體與正文相同,放在落款下面正下方位置。

4.1.10蓋章。是發文機關對文件負責的標志,是文件合法生效的標志,一般情況下文件都應加蓋印章(單位經理署名除外):

a)蓋章應在公文打印校對完之后進行,由管理印章的工作人員經手并登記;

b)印章應蓋在落款和年月日中間,即"騎年蓋月"位置。

4.1.11公文文尾。指落款以下的頁面部分,位于末頁下端,包括:抄送機關、印刷機關、印刷時間和印刷份數等內容:

a)公文文尾與文件日期中間應有間隔,一般需用一直線分割以示區別;

b)公文文尾字體與正文相同,另行頂格;

c)抄送機關是協助或配合主送機關執行任務或需要知道文件內容的機關。對上級機關的抄送叫抄報。先寫抄報機關,再寫抄送機關;

d)印刷時間指開印的時間,印刷機關和印刷時間排在一行,通常用兩條黑色橫線夾住,與版頭遙相呼應;

e)印刷份數指的是印刷的總份數,位于底線的偏右側位置。

4.2發文辦理。包括交擬、擬議、撰寫、審核、簽發、裝訂、蓋印、發放等工作。

4.2.1交擬和擬議。

a)經理將撰寫文書的任務和意圖明確具體交代給負責草擬文稿的具體部門或人員。

b)擬稿人員接受任務后,對所要撰寫的文書進行醞釀和構思:

--深人領會意圖,掌握其精神實質;

--注意提煉觀點,選擇材料;

--安排文稿的結構、搭好文件的骨架;

--如對原交擬意圖不清或需有重大修正時,須征得交擬人同意,不可擅自做主。

4.2.2撰寫和審核(正規文件須打印,一般情況下,由公司行政部負責打印,擬稿人進行校對)。

a)擬稿人在擬議的基礎上,按照擬議的設計撰寫文稿,撰寫時應注意:

--不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違背;

--把握各種文書的特點、規律和寫作方法;

--堅持觀點與材料相統一。

b)交擬人對擬稿人的文件進行審核:

--審查文稿內容,看其主旨是否符合交擬原意,是否違法;

--所提的任務、措施或方法是否切實可行;

--所規定的步驟和期限是否恰當;

--主送和抄送單位規定的是否恰當;

--文字中的引語、事例、數字以及專用術語是否正確。

c)行政部主管審核文件以下內容:

--文稿體式和格式是否完備、規范;

--所用文種和名義是否恰當;

--文件的密級和緊急程度是否恰當;

--文字表達是否通順、清晰、嚴密,符合標準的,附上《發文審批表》交擬稿部門簽署后報總經理審批;不符合的退回擬稿部門。

4.2.3簽發:總經理對簽發的文件負有完全責任,應本著負責精神,仔細閱讀文實事求是地擬寫批語。同意簽發的,注明"同意發文"字樣后按正常手續辦不同意的寫出具體意見返還行政部或管理處重新撰寫。

4.2.4蓋章和發放:

a)蓋章部門管理人員(一般為行政部經理/管理處經理)依據總經理簽準的意印:

--總經理未簽準的公文一律不能蓋章;

--蓋章的份數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印發的份數要求蓋章;

--須將蓋章文件至少保留一份存檔(對特殊約定的按約定處理);

--對一頁以上的重要文件還須加蓋騎縫印章。

b)發放。發放(裝封和發送)工作要迅速、準確、安全:

--發文登記:由行政部將要發放的文件進行登記后,依據范圍(包括:主送單位、抄報部門、抄送部門)填寫《文件發放登記表》;

--采用快捷方式(電子郵件、信件或親自送達)發放文件,并落實收到情況;

--將發放情況登記在《文件發放登記表》中;

--次年二月底將當年的《文件發放登記表》與所發文件底稿移交檔案室保管;--重要文件接收方需簽收。

4.3收文辦理。一般包括:收拆、登記、擬辦、批辦、承辦、催辦、歸檔等工作

4.3.1收拆。指文書的收進和拆封。

a)公司行政部或管理處公共事務部為收拆工作的主要部門。

b)凡封套上寫明給本機關或辦公室收啟的文件由行政部拆封;寫明為具體部門或具體人收啟的信,信部門/人拆封,拆封時應注意:

--檢查信封內文件是否齊全,發現問題,要做出必要的記載和及時處理;

--取凈封內的文件及附件,注意保持封套和文件的完好;

--急件拆封后要立即登記分送,密件一般交由部門經理拆封。

4.3.2登記。

a)凡重要、保密、有指導意義、要求承辦、需要辦復、有保存和查考價值、期限長的公文,都要登記。

b)以下文件無須進行登記:

--各種無機密性的出版物;

--一般性的簡報、資料;

--告之性的廣告;

--事務性的便函等。

c)文書管理人員(一般為行政部文員或公共事務部相關人員)將文件登記在《收文登記簿》內,內容包括:總流水號、收文日期、發文機關、發文標題、發文字號、發文日期、份數、處理情況、備注等,登記時應注意:

--要將收到的文件編列總流水號,每年編一次;此編號應與《收文登記簿》上的總流水號相同;

--需要辦復的文件,還要填寫《公文處理單》,夾在文件前面,一并送有關人員或部門辦理;

--字跡要清晰整潔;

--及時登記,不錯登、漏登、積壓。

4.3.3擬辦與批辦。

a)擬辦是對收文如何處理提出初步意見,供領導或業務部門主管審核裁決:

--擬辦工作一般由行政部門主管;如果來文內容專業性很強,也可以直接由相關部門主管擬辦;

--擬辦時要仔細閱讀來文,同時要掌握本機關各部門的職責范圍、業務分工和工作情況;

--擬辦意見要準確恰當,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簡明扼要;

--擬辦意見要填寫在《公文處理單》的"擬辦"欄內,并簽署姓名,寫明日期。

b)批辦是總經理或管理處經理針對擬辦意見做出的批示意見:

--屬公司文件的,由總經理批辦;屬管理處文件的,由管理處經理批辦;

--批辦意見應當比擬辦意見更明確、具體、肯定;

--對擬辦意見中內容不全面、不妥當的地方,應加以補充和修改;

--要求幾個部門合辦的,應指明由哪個部門牽頭主辦;

--需要傳閱的,應當寫出傳閱的對象和范圍;

--需要傳達貫徹的,應寫出由誰傳達和傳達范圍;

--如果擬辦意見有兩種以上方案,批辦時應有所裁決;

--批辦意見應寫在《公文處理單》的"批辦"欄內,并簽署姓名、日期。

4.3.4承辦和傳閱。

a)承辦是有關部門根據批辦意見對收文的處理。包括辦文與辦事兩種情況。辦文是整理文字材料、制發文件;辦事是以實際行動落實收文內容,如召開會議、電話聯系、當面洽談、現場調查等:

--承辦時應認真閱讀來文和批辦意見,有時還要提出承辦方案送有關領導審核指示后再著手辦理;

--屬本部門獨立承辦的,要及時認真辦理,不能推諉、拖拉;

--由本部門牽頭主辦的,應準備好有關文件和辦理意見,主動與有關部門協商,整理、綜合協商意見,報送有關領導審批;

--承辦完畢,把承辦情況填寫在《公文處理單》的"處理結果"欄內,并簽署--姓名及日期。

b)傳閱工作一般由公司行政部辦理:

--安排傳閱應先主后次,對主要領導、主管應優先安排閱讀;

--傳閱范圍要適當,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

--各閱讀人收退文件均應直接與行政部或公共事務部聯系,切不可在閱讀人之間傳遞和交接;

--閱讀人在閱讀后應簽署姓名、日期。

4.3.5催辦包括對內催辦和對外催辦兩種情況:

a)催辦可以當面催詢、電話催辦、派人催辦、發信催辦、用催辦單催辦等;

b)催辦時應注意催辦的時機和方式,講究禮貌,表示對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4.3.6歸檔:

文件辦理完畢后,由行政部文員或公共事務部文員將文件報檔案室按《檔案管理標準作業規程》辦理歸檔工作。

5.0記錄

6.0相關支持文件

6.1《印章管理標準作業規程》。

6.2《檔案管理標準作業規程》。

篇2:文書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1、目的與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文書檔案的歸檔、整理、保管、鑒定、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原則們及其管理方法,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文書檔案的管理。

2、工作內容

2.1文書檔案的歸檔

2.l.l各部門承辦完畢需要歸檔的文件材料,由辦公室分類保管,第二年年初立卷移交歸案。

2.1.2各部門兼職檔案員都必須嚴格執行歸檔制度,不得私自留存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工作調動不得私自帶文件到其它單位。

2.1.3凡需歸檔的文件材料必須做到字跡工整,嚴禁用圓珠筆、鉛筆、純藍和紅墨水書寫。

2.1.4移交歸檔的案卷應編寫部己,由交接雙方在移交目錄上簽字。

2.1.5歸檔的案卷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2.1.5.1案卷必須用統一的卷皮裝訂。

2.1.5.2標題要文字概括、簡潔、準確,而且標題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50個字,統一用黑筆寫案卷。

2.1.5.3根據保管期表規定,注明該卷的保管期限。

2.1.5.4卷內文件要逐張編號,填寫好卷內目錄和備考表。

2.2文書檔案的整理和保管

2.2.1本單位全部檔案統一用一種分類文法,系統地加以分類整理、編號、立卷、登記入庫保管,

2.2.2要做到檔案卷冊存放條理、整齊,便于查找和檢索。

2.2.3檔案要編號、分保管期限保存,并制訂案卷目錄。

2.2.4為確保檔案的安全,其檔案庫房和存儲設備必須防火、防盜、防塵、防潮、防光、防鼠、防蟲的七防要求。

2.2.5檔案保管要按照永久、長期、短期分類保管,重要檔案要加鎖妥善保管。

2.2.6檔案管理人員對庫房存檔要進行定期檢查清點,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研究解決。

2.3文書檔案的簽定和銷毀

2.3.1企業組織鑒定小組,負責對檔案材料的鑒定工作。

2.3.2檔案材料鑒定工作的原則和方法,應對照上級和本單位的保管期限進行審查,根據案卷對本單位現實工作和長遠工作的參考價值,確定保管期限。

2.3.3對確實推動保管價值的檔案,列出銷毀清單,經有關領導審核。

2.3.4銷毀時必須多人以上監銷。銷毀人和監銷人均應在銷毀單上簽字,銷毀清單和有關領導的簽署材料永久保存。

2.4文書檔案的統計利用

2.4.1檔案室要定期或不定期編制有關統計表、主要內容、時間、案卷段、鑒定、銷毀、借閱、復制等。

2.4.2檔案人員要根據工作需要,編制各種檢索工具,如案卷目錄、索引等。

2.4.3文書檔案和借閱必須履行借閱手續,借閱人對借閱的檔案注意愛護、保密,嚴禁私自涂改和銷毀。

2.4.4對帶有保密性重要檔案,要經廣級領導審批,方可借閱,且只能在檔案室借閱,不準持出,以防丟失,且不得擅自查閱與自己無關的部分。

篇3:X縣人民醫院醫療文書書寫質量管理方案

縣人民醫院醫療文書書寫質量管理方案

各科室:

為了減少醫療爭議中因病歷書寫不規范而引起的醫療糾紛,提高醫療文書書寫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1、認真執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以及省衛生廳下發的《病歷扣分標準》之規定。

2、病歷文書的書寫所有項目必須填寫齊全。

3、書寫內容要求:⑴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⑵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語句通順,標點正確。⑶書寫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應當用雙橫線劃在錯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來字跡。上級醫生在審查修改下級醫務人員書寫的病歷時,應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員簽名,并保持原記錄清晰、可辨。上級醫生及帶教老師修改錯字每頁不超過二個,錯句不超過一句。

4、認真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管床醫師及上級醫生查房制度。

⑴新入院病人的入院記錄應當于入院后24小時內完成。

⑵首次病程記錄由具有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的醫師書寫,不允許進修、實習醫生代寫。并在患者入院8小時內完成。

⑶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時間記錄要具體到分鐘,一般病人須在24小時內完成,急診8小時內完成,重危病人科主任要隨請隨到。上級醫師查房內容包括:上級醫師的姓名、專業技術職務、病史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對預后的判斷,上級醫師簽名不得由他人代簽,以示負責。

⑷新入院患者的病程記錄,連續三天,每天記錄一次;對病危患者應當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記錄,每班至少一次;記錄時間具體到分鐘;對病重患者至少每天記錄一次;病情穩定后3天記錄一次;對病情穩定慢性患者,至少5天記錄一次;住院時間較長的病人,由經治醫師每月作階段小結;會診、交接班、轉出、轉入均應有記錄。病危的病人,病程記錄中應有與家屬談話記錄,并有家屬簽名。

⑸死亡病人要有死亡搶救記錄及死亡討論。死亡討論在七天內完成。

⑹住院3天以上,對確診困難或療效不確切病例,應有疑難病例討論記錄。

5、凡手術、麻醉、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前,經治醫生向患者告知擬施手術、麻醉及特殊檢查和特殊治療的相關情況,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字樣。患者本人失去行為能力或不具有行為能力時,可由近親屬簽名。患者因特殊情況無法簽字時,應填寫受權委托書,由被委托人簽名。

6、凡是手術病人,必須實行手術分級管理,一類手術必須書寫術前小結(除小清創外)、手術同意書、手術記錄單;二類及二類以上手術要有術前討論、手術同意術、手術記錄單。有可能影響生育能力的手術、重大疑難手術、危險性較大的手術、破壞性手術、新開展的手術,要執行手術報批制度。術前必須完成相關檢查,如:血液分析、電解質、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血凝等。

7、手術記錄應由手術者書寫,應當在術后24小時內完成,特殊情況下由第一助手書寫,手術者簽名。

8、手術后三天內必須有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9、凡每次輸血或血漿治療前,必須填寫輸血同意書,并由患者本人簽名,如患者本人失去行為能力或不具有行為能力時,可由近親屬簽名。

10、麻醉科醫生須按有關規定完成麻醉術前訪視、術后24小時隨訪,記錄要真實、完整,字跡要清晰。

11、凡在本院住院的病人必須按規定進行相關檢查,病人拒查者,必須在病程記錄中說明原因、后果,由病人簽名,因病情需要而又未查者,缺一項或病人拒查未記錄未簽名扣5分,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醫療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全部由當事人負責。

12、凡出現以下情況者,均按丙等病歷處理:

(1)、評分≤74.9分為丙級;

(2)、有一處涂、刮、粘、貼、擦者;

(3)、缺住院病案首頁者;

(4)、缺出院記錄或死亡記錄者;

(5)、缺住院志者;

(6)、缺首次病程記錄者;

(7)、缺上級醫師首次查房記錄者;

(8)、缺轉科記錄者;

(9)、缺搶救記錄者;

(10)、缺術后首次病程記錄者;

(11)、缺死亡病例討論記錄者;

(12)、缺術前小結或者術前討論記錄或未按手術規則書寫術前小結及術前討論者;

(13)、缺輸血同意書或未按規定簽字者;

(14)、缺手術同意書或未按規定簽字者;

(15)、缺麻醉同意書或未按規定簽字者;

(16)、缺麻醉記錄單者;

(17)、缺手術記錄者;

(18)、缺手術護理記錄者或器械數目不符者;

(19)、缺病檢報告單或手術標本不按規定送病檢者;

(20)、缺特殊檢查、治療知情同意書或未按規定簽字者;

(21)、缺臨時醫囑單者;

(22)、缺長期醫囑單者;

(23)、缺體溫單、首次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者;

(24)、缺新生兒記錄單或產婦拇指印、新生兒足印者等;

(25)、不經病人或家屬簽字同意,切除所備手術之外的組織或器官者;

(26)、住院病歷中五大常規檢查全缺者;

(27)、未認真履行告知義務或違反診療程序,引起醫療糾紛者;

(28)、缺首次護理記錄單或未按規定簽字者。

12、以下情況按乙等病歷處理:

(1)、凡評分74.9<分數≤89分的病歷;

(2)、傳染病漏報者;

(3)、缺主訴者;

(4)、缺現病史者;

(5)、缺體檢者或體檢漏陽性體征而造成誤診者;

(6)、住院志缺病史小結者;

(7)、住院志未按時完成者;

(8)、首次病程記錄不及時者;

(9)、日常病程記錄缺三次者;

(10)、術后未及時書寫病程記錄者;

(11)、手術記錄由其他醫師(除術者、第一)代寫者;

(12)、未按時完成手術記錄者;

(13)、缺階段小結者;

(14)、不具備相應資格的進修、實習學員書寫相關記錄者;

(15)、手術同意書增加條款處患者未簽字者;

(16)、知情同意書使用不當,與告知內容不符者;

(17)、缺輸血及抗生素分級使用審批單者;

(18)、醫囑單未使用藥品通用名者;

(19)、凡進手術室做手術缺授權委托書者;

(20)、告病危缺與家屬談話記錄及家屬簽名者;

(21)、三日內未完成五大常規檢查者。

13、扣5分的項目

(1)、出院記錄24小時內未完成

(2)、死亡記錄24小時內未完成

(3)、出院或死亡記錄無本院經治醫師簽名或冠簽。

(4)、缺既往史者

(5)、缺個人史者

(6)、缺婚育史者

(7)、缺月經史者

(8)、缺家族史者

(9)、病史記錄無陳述者簽字或陳述者與簽名不符者

(10)、體檢缺專科情況者

(11)、搶救記錄、未在6小時內完成者

(12)、缺上級醫師首次之外的查房記錄者

(13)、缺對診斷、治療起決定性作用的輔助檢查者

(14)、手術病人缺手術前一天的記錄者

(15)、輔檢陽性結果缺分析、記錄、處理及復查者

(16)、更改醫囑,病程記錄中無更改理由記錄者

14、扣3分的項目

(1)、主訴與現病史不符者

(2)、住院志缺初步診斷者

(3)、住院志缺住院醫師簽名者

(4)、危重病人及日常病程記錄未按時間要求書寫,缺一次者及術后連續三天記錄每缺一次者。

(5)、日常病程記錄缺出院前一天病程記錄者

(6)、手術特殊醫用材料標識未標明者

(7)、手術記錄無手術者簽名者

(8)、麻醉記錄單和麻醉記錄填寫不全每項

(9)、疑難病例討論不及時者

(10)、死亡病例討論不及時者

(11)、會診未在病程記錄中記錄者

(12)、階段小結未按要求書寫、描述不準確或漏項每處

(13)、轉科記錄未按時完成或未按要求記錄者

(14)、缺交接班記錄者或交接班記錄未按要求書寫者

(15)、手術護理記錄單漏填或錯填每處

15、扣2分的項目

(1)、現病史缺項每處

(2)、門診資料項目中主要檢查項目、檢查醫院、檢查日期及結果缺一處者

(3)、病情變化和治療措施改變時未記錄者

(4)、日常病程記錄重點不突出者

(5)、交接班記錄未按時完成者

(6)、知情同意書未按要求填寫,缺項每處

16、扣1分的項目

(1)、使用中文醫學術語一處不符要求者

(2)、出院記錄內容缺一項

(3)、死亡記錄內容缺一項

(4)、主訴不精煉或不完整者

(5)、現病史描述不準確每處

(6)、家族史記錄不全每處

(7)、體檢缺項或遺漏主要體征每處

(8)、住院志初步診斷不完整者

(9)、首次病程錄缺內容每一項

(10)、日常病程記錄上級醫師無冠名每處

(11)、日常病程記錄書寫不完整每處

(12)、術前小結未按要求書寫或內容缺陷每處

(13)、術前小結無醫師簽名者

(14)、術前討論未按要求書寫或內容缺陷每處

(15)、術前討論無醫師簽名者

(16)、手術經過和客觀所見內容不全每處

(17)、疑難病例討論未按要求記錄每處

(18)、急會診時間未記錄到分鐘者

(19)、交接班記錄描述不準確或漏項每處

17、扣0.5分的項目

(1)、上級醫師72小時以內修改病歷缺陷,并注明共修改多少處,簽全名,修改不及時、未簽全名、簽名不能辨認者,以每處計算。

(2)、病歷未按規定標注頁碼,每空一項者

(3)、病案首頁空一項或填錯一項

(4)、住院志一般項目填寫不全每處

(5)、體檢描述不準確每處

(6)、住院志住院醫師簽名不能辨認者

(7)、上級醫師日常查房記錄不全每處

(8)、手術記錄缺項每處

(9)、會診單缺項每處

(10)、醫囑內容不規范,不清楚每處

(11)、醫囑和簽名不能辨認每處

18、扣0.1分的項目

輔助檢查申請報告單一般項目填寫缺一處者。

19、凡出現以下情況,按每項10元罰款:

⑴、病歷中缺少五大常規者每項(孕婦不行胸透檢查,7歲以下兒童要求必備血、尿、糞三大常規)。

⑵、對輔檢結果未作記載和分析者;陽性結果缺治療后復查者。

(3)、住院48小時以上病歷中無故缺血、尿、糞等常規化驗結果者。

(4)、非本科或本專業疾患而不請相關科室會診者。

(5)、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無上級醫師簽名者。

(6)、麻醉記錄單缺麻醉師簽名、缺蘇醒評估、缺麻醉隨訪、缺術后交接記錄及簽名。

(7)、住院志缺審閱醫師簽名者。

(8)、手術前未完成相關檢查每項。

(9)、手術通知單未按規定簽發而行手術者,麻醉科及手術通知科室同時處罰。

(10)、醫技科室各種報告單必須填寫準確、完整,符合質量要求,填寫不符合要求,漏填或錯填每張扣10元。

(11)、醫囑未執行,未簽名或特殊治療、護理措施無落實記錄者;

(12)、未按護理級別正確使用護理記錄單者。

20、門(急)診病歷記錄應由接診醫師在患者就診時及時完成,未完成者扣款10元。對收入觀察室的患者,應當書寫留觀期間的觀察記錄。急診病歷書寫就診時間應當具體到分鐘。搶救危重患者時,應當書寫搶救記錄。病情危重而病人及家屬又拒絕住院治療者,必須由病人及家屬在門診工作日志及門診病歷上簽字,保存備查,未記錄發現一次從當月工資中扣款20元,因未寫門診病歷而引起的醫療糾紛,按《zz縣人民醫院醫療糾紛處理辦法》及相關規定處罰。

21、凡手術病人,包括:口腔科、皮膚科等術前必須書寫手術同意書或特殊治療同意書,由病人

本人簽名(由各科妥善保管以備查)。違犯者處罰同11條。

22、認真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醫師開具處方和藥師調劑處方應當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處方項目填寫完整、規范;藥品名稱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名稱書寫,沒有中文名稱的可以使用規范的英文名稱書寫;輸液必須分組開,并注明輸液滴數;藥名書寫須字跡清晰,易于辨認;如有更改,更改處須有醫師簽名;特殊情況需要超劑量使用時,應當注明原因并再次簽名;內容完整;包括藥品、劑型、規格、劑量、用法;醫師、藥司簽名須簽全名。不合格處方(醫保處方、新農合處方第二聯不清晰者也視為不合格處方),每張扣2元。

23、醫療各種申請單必須填寫準確、完整,符合質量要求,填寫不符合要求,漏填或錯填每張扣2元。

24、凡屬我院醫保或農合對象的醫療文書有關要求,按醫保或農合有關規定執行。

25、藥師調劑處方時違背“四查十對”、不能正確書寫藥袋、丟失處方者等,每張處方扣5元。

凡是不執行本方案,違犯以上條例,出現丙等病歷者,從浮動工資中按200元/份扣款到科室;出現護理丙等病歷,按每份50元扣款到科室;出現乙等病歷者,從浮動工資中按20元/份扣款到科室;運行病歷未在規定時間完成或缺大項者,扣款50元/份。凡丙級病歷限期10天內整改完善,若逾期拒絕整改者,繼續按丙等病歷處罰,并停班整改,直至完善為止。

以上方案請全院醫務人員認真學習執行,每月檢查后,當月從浮動工資中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