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庫停復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基本情況概述:
根據礦上安排,南豐井下爆炸材料庫將于月號點班驗收停工,于月號點班驗收復工。為保證停工期間各系統正常有序運行、并按計劃正常復工,根據生產科安排,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作業組織:
根據南豐井下爆炸材料庫現場情況在停產期間不安排看守人員。
三、停工前安全技術措施:
1、停工前必須完成工作面的澆筑封口工作,并對澆筑的拱架進行檢查,確保穩固。
2、停工前必須將混凝土輸送管進行清洗,確保不會堵管。
3、停工前,必須對所有機電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設備完好無缺,杜絕電氣設備失爆,保證排水供電線路安全可靠。
4、停工前,必須對巷道進行全面的清理,保證巷道內干凈整潔。
5、停工前,要切斷巷道內的動力電源,各電氣設備的開關要打到零位并閉鎖。
6、停工前,巷道內的材料要靠幫堆放,不得影響通行。
7、停工前,要對巷道內的監測監控設施及通訊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保證設備靈敏、可靠。
8、停工前,要將巷道內排水坑中的水排凈。
9、停工前,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具備停工條件并經礦相關部門同意后,方可停工。
10、停工前進行停工驗收。
四、復工工前安全技術措施:
1、復工工前,機電維護工要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保證設備的正常啟動運轉。
2、設備檢查前,必須對設備周圍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再啟動設備。
3、復工工前,巷道內所有積水要全部排干凈。
4、復工工前,對施工區域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進行作業。
5、復工工前,必須對巷道內各種設備及施工工器具進行空載運轉,確認無異常方可正常作業。
6、復工工前,要先對澆筑的砼全面檢查,無異常后,再進行繼續澆筑。
7、復工工前,要檢查是否具備復工工條件,經礦相關部門驗收同意后,方可復工工。
五、避災路線
1、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時,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立即佩戴好自救器,按以下路線撤退:
工作面→中央軌道大巷→南豐井井底車場通道→南豐井底車場→南豐井升井。
2、發生水災時,工作面所有人員按以下路線撤退:
工作面→中央軌道大巷→南豐井井底車場通道→南豐井底車場→南豐井升井。
(附:避災路線圖)
六、本措施未提及部分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崗位標準化作業標準》、各工作面專用施工作業規程及礦相關規定執行。
八、事故案例
案例1:焦煤集團某某礦2009.4.23工作面煤墻片幫傷人事故
事故經過:5031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層厚度在1.5m?.5m之間,工作面走向長度715m,傾斜長度93m?13m,傾角12°;工作面為頂層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傾斜分層采煤方法,ZC6000/17/33型液壓支架支護頂板,采高3m,循環進尺0.8m.
2009年4月23日零點班6時30分,15031工作面正在進行收尾作業。工作面已經割過一刀煤,煤墻聯網高度1.5米,十幾名工人正在煤墻側進行聯網作業。突然,78#-81#架發生片幫,將李某和王某淹埋。班長王某立即帶領人員進行搶救,最終造成李某、王某嚴重工傷事故。
事故原因:1、工作面煤壁受頂板壓力影響,導致煤壁片幫傷人致死,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職工自主保安意識不強,安全防范能力差,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未能做到“一人監護,一人作業”,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3、職工工程質量意識差,執行措施不到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案例2:五陽煤礦2009.2.5冒頂傷人事故
事故經過:2009年2月5日14時30分左右,五陽煤礦綜掘二隊在7801工作面回風巷掘進期間,在距工作面13~25m范圍內,過構造帶處發生冒頂事故,造成兩人死亡事故。
事故原因:1、7801工作面回風巷在過完斷層時,巷道圍巖條件發生變化,直接頂由砂質泥巖變為泥巖,泥巖厚度突然變厚,圍巖應力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巷道圍巖變形、頂板離層,這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客觀因素。
2、在7801工作面回風巷掘進過程中遇到斷層時雖然及時制定了安全技術措施,但是施工隊組在落實規程、措施上執行不力,未嚴格按照規程、措施進行支護,現場煤溜邊未支設木點柱,部分錨桿預緊力不足、補強錨索支護位置不規范等情況。
3、對支護器材入礦入井把關不嚴,證件不齊全,自產錨固劑生產工藝簡單,裝備落后,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致使局部支護質量達不到有關標準要求,構造區域支護強度不足。
4、施工隊組對構造區頂板管理的認識不足,作業規程規定工作面出勤18人,而當班實際出勤8人,在出勤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部分工序難以有效實施。
篇2:預防井下火藥庫發生爆炸事故措施
預防井下火藥庫發生爆炸事故措施
1、保持火藥庫內風流暢通,并配足所需的風量。
2、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內,庫內工作人員嚴禁穿化纖衣服,任何人不得配帶礦燈入庫,入庫前將礦燈存放在指定地點。
3、裝卸爆破材料要輕拿輕放,嚴禁扔摔、拖拽。認真檢杳核對數量,辦好交接手續,做到準確無誤。嚴禁無關人員、煙火、易燃物品接近火藥庫及爆炸物品車輛。
4、雷管進行導通試驗時,必須在導通室操作臺上進行。操作臺要有防護板、防護箱,不得將雷管露出防護箱外。
5、火藥、雷管的庫存量不許超過規定。操作臺上雷管數量不得超過100發,操作室內不得超過100發。對超期失效及不合格的爆破物,要按規定程序定期銷毀,并做好可追溯記錄。,
6、庫內按要求備齊滅火器材,定期檢查,對失效的滅火器材要及時更換。
7、每班定期檢查庫內照明線路、設施及電氣設備是否有失爆現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并做好記錄。
篇3:井下火藥庫雷管箱存放點起底擴幫安全技術措施
因井下爆炸材料庫壓力顯現,地鼓、幫鼓量大,造成爆炸材料庫內雷管箱存放硐室變形,硐室目前寬度為0.95米,拱基線以下1.6米,由我隊進行人工風鎬或手工支鑿進行起底、擴幫,施工后要求凈寬1.2米,拱基線以下凈高1.7米。為確保安全順利施工,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質量要求
開挖時,應采用人工支鑿的方法逐段進行人工開挖,盡量減小對圍巖穩定性的破壞,開挖至設計要求后,用水沖洗,清除殘余煤巖粉,使混凝土與巖體緊密結合。
施工時首先進行挑頂工作,再進行擴幫,最后進行起底。
擴幫后,對巷壁抹一層薄混凝土。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對作業地點進行清理,所有與作業無關的物料及設備全部回收或轉移到安全位置,準備好作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施工前,認真檢查工作地點頂幫支護情況,及時處理頂幫的活體煤矸,確保工作地點頂板安全。
3、施工地點必須保證通風良好。必須保證爆炸材料庫每小時能有其總容積4倍的風量。
4、人工將支鑿漿皮搬運至礦車時,必須隨時注意巷道內行車情況,必須設專人警戒或停止運輸,以防止發生意外。
5、在人力運輸物料人抬肩扛時,要動作協調一致,配合默契,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6、施工人員不得隨意進入爆炸材料庫內其它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