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發電機火災事故措施
在檢修中,應嚴格執行《旋轉電機基本技術要求》、制造廠家技術要求、檢修工藝規程等,提高安裝、檢修質量,減少質量事故。在運行中嚴格執行規程、精心維護、嚴格監視、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嚴格操作規程,正確迅速處理事故,縮小設備故障范圍。為防止發電機損毀和火災事故,應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防止發電機定子絕緣擊穿
(1)嚴格交接驗收程序,機組交接驗收時及檢修中應仔細檢查定子槽楔是否打緊,定子端部綁環及各部墊塊是否與線團綁牢墊緊,機械緊因件是否擰緊鎖住,有無松動磨損現象,特別是采用黃絕緣的機組,發現磨損應及時處理。新機投產5000~8000h后,應抽出轉子對機組進行全面檢查。已經檢查和加固處理的機組應繼續加強監視,通過機組大修,應詳細進行復查,防止再發生絕緣磨損現象。
(2)對定子絕線老朽、多次發生絕緣擊穿事故的發電機應縮短試驗周期,加強監視,并對絕緣情況進行科學鑒定。對電氣和機械強度普遍低落,確實不能使用者,應提出鑒定報告,有計劃地進行恢復性大修。
(3)嚴格防止向發電機內漏油,以免線圈絕緣和絕緣漆由于受到油的侵蝕、溶解而降低絕緣強度和防暈性能。
(4)加強運行維護,嚴格執行規程,嚴防因誤操作、自動裝置誤動、非同期并列,以及小動物、金屬物體、漏水等在發電機出口處引起突然短路事故。
(5)加強絕緣預防性試驗工作。應按部頒《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定的試驗周期和電壓值,對發電機絕緣進行交直流耐壓試驗。
(6)應定期進行局部放電量試驗,放電量應小于10的平方pC,當放比量大于10的立方pc時,便可認為有故障征兆,應停機檢查處理。
(7)嚴格裝配、安裝和檢修工藝,提高制造、安裝、檢修質量,嚴防工具、螺釘、鐵(銅)屑、銅絲等異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端部線圈夾縫、上下層線棒之間,導致絕緣損毀,造成短路故障。
2.防止定子線圈接頭開焊、斷股
(1)運行中值班人員應加強對機組的監視,一旦聞到焦味,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2)檢修中,應仔細檢查接頭附近有無過熱變色、焦枯、流膠、流錫等現象,并應認真測量定子繞組各相(或分支)直流電阻。有時發電機定子繞組出現斷股、開焊缺陷,而直流電阻相間值比較及歷年值比較差均為1%左右,有的還不超過1%。因此必須仔細分析比較,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以免半故擴大。
3.防止燒壞定子鐵芯
(1)檢修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壞鐵芯并保持發電機內部清潔,特別要防讓將焊渣、工具及其他金屬物遺留在發電機內,造成短接鐵芯,損壞絕緣,引起接地故障。
(2)發電機系統中有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接地點。如接地點在發電機內部,則應立刻采取措施,迅速將其解列,以免擴大事故,燒壞鐵芯。
對絕緣已老化或嚴重磨損的發電機,其定子接地保護,原作用于信號的經批準也可作用于跳閘。
(3)機組大修中,都應注意檢查定子鐵芯壓緊以及齒壓指有無壓偏情況,特別是兩端齒部,如發現有松弛現象,應進行處理后,方能投入運行。對鐵芯絕緣有懷疑時,應進行鐵損試驗。
(4)運行中的發電機,如鐵芯溫度有顯著升高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抓緊進行處理,防止鐵芯損壞。
4.防止發電機轉子零部件松動、斷裂飛速
(1)在檢修中應檢查轉于各部位是否有裂紋、位移、接觸腐蝕等異常情況。如發現問題,應解體檢查處理。
(2)機組大修中,應對壓緊螺栓、引線固定螺栓等逐個進行細致檢查,如發現有松動或未鋇緊的應予以止動鎖緊;應對風扇葉片進行探傷檢查,如發現有傷痕和裂紋,應進行處理或更換。
(3)為防止發電機因超速而損壞,必須保證水輪機的調速系統動作良好,保證危急過速保護動作可靠。
(4)應加強機組電刷和滑環的運行維護和檢修工作。
(5)每次檢修都應該通過測量直流電阻,或拆開連接轉子引線的導電螺釘(桿),檢查其有無變形和松動,如發現變形、松動,應及時處理。
5.防止發電機轉子繞組過熱變形及損壞
(1)如發現轉子繞組有嚴重匝間短路(有明顯振動或無功出力降低),應設法消除。
(2)嚴格控制轉子過負荷,防止轉子繞組過熱。
6.裝設性能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
為保證發電機在異常運行工況下能與電力系統解列、停機、發出信號和報警,以便運行人員采取措施,保證發電機組安全和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發電機必須裝設性能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
(1)短路保護:發電機差動保護、發電機變壓器組差動保護、崗壓廠用變壓器差動保護、發電機匝間短路保護。
(2)接地保護:定于一點接地保護、勵磁回路一點接地保護、勵磁回路兩點接地保護。
(3)后備保護:復合電流速斷保護、阻抗保護、復合電壓啟動的方向過流保護、升壓變壓器高壓側零序保護。
(4)異常運行保護:對稱過負荷保護、不對稱過負荷保護、勵磁回路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過電壓保護、逆功率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斷水保護等。
(5)輔助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電流回路斷線保護、電壓回路斷線保護。
(6)發電機啟動過程中的特殊保護:發電機啟動過程中發生突然故障、突然加電壓、斷路器斷口閃絡、發電機主電流過大等故障應有特殊保護裝置。
7.加強運行監測和診斷
為保證發電機和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和正常供電,減少停電時間,汽輪發電機應裝設性能可指的運行監測和診斷裝置。
8.加強運行調整
要精心調整,使發電機在額定運行方式下及風溫、電壓、電流、周波變動時,發電機的各運行參數均應符合規程規定。
9.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認真進行發電機的試驗、啟動、并列、加負荷和停機等各項操作,嚴防發生非同期并列、帶地線合斷路器(隔離開關)、非同期啟動等惡性誤操作事故。
10.嚴格執行發電機異常運行和事故處理規程
(1)在事故時,允許發電機定子繞組短時過負荷,同時也允許轉子繞組相應的過負荷,但應嚴格遵守允許的過負荷倍數和時間。在規定過載時間內,運行人員應采用減少勵磁的方法,降低定子電流到正常值,但不得使功率固數過高和電壓過低。發電機在事故情況下,此時定、轉子繞組及絕緣的溫度均超過正常值,應盡量縮短故障運行時間。
(2)當發電機和其原動機發生需要立即切斷發電機的事故時(如發電機冒煙、著火、油系統故隨等),應立即先減負荷至零,再將發電機從電網解列。
(3)當發電機各部分的溫度與正常值有很大偏差時,值班人員應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4)如果發電機的過熱是由于冷卻水的中斷或進入冷卻器中的水量減少,應立即恢復供水,否則,應減負荷至零,并將發電機與電網解列。
(5)當勵磁系統發生兩點接地時,必須立即解列發電機,并用自動滅磁開關切斷勵磁。
(6)當發電機著火時,應立即停機并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投入發電機的滅火保護裝置。為避免發電機大鈾彎曲,禁止在火災撲滅前將發電機完全停止,而應保持發電機在額定轉速20%的轉速下轉動。
(7)當發電機變成電動機運行方式時,應將發電機加上有功負荷,使之脫出電動機運行方式。
(8)當發電機失掉勵磁時,機組應迅速將發電機有功負荷減至零,井與電網解列。
(9)發電機應嚴格控制三相電流不平衡的運行狀態,當發電機三相負載不對稱時,每相電流均不得超過額定電流,則可連續運行;發生不對稱故障時,振動應在容許范圍之內。否則,應立即將發電機與電網并列;發電機組發生非全相運行時,應立即與電網解列,避免發電機受到嚴重損害。
(10)在發電機進行不平衡短路試驗時,發電機定于繞組的最大電流一般不得大于額定值的25%,試驗時間應不超過制造廠的規定。
(11)發電機在事故時應按照事故處理規程,迅速正確處理。防止發電機在事故狀態下長時問運行,損毀發電機或發生火災。
(12)發電機出口電壓在額定電壓的105%滿載情況下,發生突然三相短路故障后,必須對發電機做全面檢查和試驗,以防止由于定子繞組和其他構件松動引起進一步損壞。從設計制造角度,發電機各部分結構強度應能夠承受這類故障情況下強大電流的沖擊。
11.火災檢測和滅火裝置應可靠
機組火災報警系統和滅火裝置系統要定期檢查,雨淋閥系統工作正常,噴水管出口水壓應保持0.05~0.1MPa。
篇2:某發電機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發電機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發電機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事件類型及危險性分析
2.1.1發電機內部著火、發電機附近電纜燃燒著火引燃發電機油系統、發電機氫氣系統氫氣著火、爆炸、發電機集電環著火等突發事件可能引發發電機火災事故。
2.1.2發電機火災事故可能造成集電環和電纜燒損、測溫和照明電纜燒損;發電機嚴重損壞被迫停運、對外少送電。
2.1.3發電機氫氣系統著火后可能發生爆炸傷及周圍人員及設施,產生的有毒煙霧會污染廠區空氣,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人身傷亡事故。
2.2事件發生的區域、地點
發電機火災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主要有發電機的油系統、氫氣系統、集電環區域,重點分布在下列幾個場所:
2.2.1300MW機組汽機房1號發電機,
2.2.2300MW機組汽機房2號發電機,
2.2.3600MW機組汽機房3號發電機,
2.2.4600MW機組汽機房4號發電機,
2.3事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分布在汽機房6m層、12m層;
分布在汽機房6m層、12m層;
分布在汽機房6.9m層、13.7m層;
分布在汽機房6.9m層、13.7m層。
2.3.1發電機內部絕緣損壞并發生短路或接地。
2.3.2集電環集碳發生環火。
2.3.3發電機區域電纜短路。
2.3.4發電機氫氣泄漏量大。
2.3.5發電機密封油系統外漏。
3應急組織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生產副廠長。
成員:發電部、設備部主任,值長,運行人員,點檢人員,安監人員,廠消防隊。
302
及、匕7Pu八j'0'f蟻.-l。鉀,、L且fl禾‰氣氌
3.2指揮部人員的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
3.2.2發電部、設備部主任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3.2.4運行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
3.2.5點檢人員的職責:及時趕赴現場,了解、分析現場狀況,組織消除設備缺陷。
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2.7消防隊的職責:接到火警時,迅速趕往事發現場滅火。
4應急處置
4.1應急處置程序
4.1.1最早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值長匯報,值長通知廠消防隊到現場滅火,同時報告指揮部領導,啟動本預案。
4.1.2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
4.1.3事故擴大時,撥打119報警電話請求市消防隊支援。報警內容:單位名稱、地址、著火物質、火勢大小、著火范圍。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
以便正確回答。打完電話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4.1.4事件擴大時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火災事故擴大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傷亡時啟動《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造成設備損壞時啟動《電力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值長組織將故障發電機隔離,通知設備部門迅速查明著火原因。
4.2.2投入發電機消防裝置。
4.2.3隔斷與制氫站管道聯系,排放發電機本體內的氫氣,防止發電機氫氣外漏引起的爆炸。
4.2.4當機組運行時出現密封油管路大面積泄漏可能引起軸承斷油并引發油、氫起火的事故時,運行人員應立即打閘,破壞真空停機,并立即通知當值值長、班長,組織安排作好切斷油源、置換氣體的安全措施,就地組織消防自救,通知廠消防隊、市消防隊進行滅火。
4.2.5發電部要采取悶缸措施,不準強行將油系統投入,不準組織強行盤車。
4.2.6處理油管焊縫前必須放空管中余油,氫管必須將兩端閥門關閉,并對管道進行吹掃,對焊縫進行打磨,但不能將管壁磨穿,防止金屬顆粒掉入管中;清理干凈油管外表面的油質,達到氬弧焊的施焊要求,并進行施焊。
4.2.7密封油系統、氫系統各閥門發生泄漏時可更換各緊固件的密封件,更換密封件前應清理干凈各密封面,必須保證無雜質掉入管中或油系統中,缺陷消除后迅速恢復氫、油系統;如為閥門的焊接部位泄漏可采用油管、氫管焊縫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4.2.8氫氣系統其他附件(氫氣除濕機)密封部件出現泄漏時可以更換各緊固件的密封件和各備件的方式進行消缺,檢修工藝應符合檢修規程的質量標準,缺陷消除后迅速恢復氫氣系統。
4.2.9如火勢無法控制,請求轄區消防隊支援。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開展滅火。
4.2.10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4.3事件報告流程
4.3.1?值長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
4.3.2火勢無法控制時由廠長決定報火警請求轄區消防隊救援。
4.3.3廠長在火災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單位速報突發事件信息。速報內容靜≯現功處直萬菜地奉
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報送、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4.3.4聯系方式
集控室:××××。
消防隊:119。
醫務急救:120。
上級主管單位聯系人:×××,電話:××××,傳真:××××。
所在地人民政府聯系人:×××,電話:××××,傳真:×'×××。
5注意事項
5.1應急處置時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觸電、燙傷。
5.2危險區設好警戒線,并掛好標識牌。無操作權限的人員不得亂動現場設備。
5.3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時注意檢查防護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檢驗期內;正確佩戴使用正壓式呼吸器、隔熱服、隔熱手套、絕緣靴等安全防護用具。?-
5.4現場自救和互救時不熟悉現場情況和滅火方法的人員不得盲目進入危險區域,救人前先確認自己的能力和現場情況是否能夠滿足對他人施救的需要。
5.5應急救援結束后要全面檢查,確認現場無火災隱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隱患。
5.6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救火導致人身傷害。
6附則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人員的聯系方式。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
按需要列出現場處置方案涉及的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6.3.1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
6.3.2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6.3.3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識。
6.3.4相關平面布置圖、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等。
6.4相關文件?.
6.4.1?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主要有《××公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公司人身
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4.2相關操作規程有《運行規程》、《消防規程》、《檢修規程》。
6.5其他
篇3: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1?總則
為了預防和應對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發生,提高各級人員對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消除事故隱患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及設備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
2?概況
***包含兩期風機,其中***一期總容量48MW,安裝***風能有限公司直驅式永磁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MW,共24臺,二期裝機容量49.52MW,安裝東氣風機33臺。
本應急處置方案的中心內容是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后的應急處理,重點是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發生后的事故擴大。重點在于發現風機著火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風力發電機組事故處理,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擴大。在發現風力發電機組著火事故后,必須按本應急處置方案要求迅速而有效地組織起事故搶修隊伍,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把風力發電機組火災的經濟損失控制在最小。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風力發電機組火災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值長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現場工作人員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先期應急處置工作。
安監人員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3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3.3.1在風力發電機組事故發生后,立即按本應急處置方案規定的程序,組織全公司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復變壓器送電和其它設備正常運行。
3.3.2負責向***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3.3應急救援隊在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保障需要停運的風機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其次要立即與調度聯系溝通,及時調整系統運行方式。
3.3.4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3.3.5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3.3.6完成風力發電機組著火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3.7負責宣布應急處置方案的啟動和終止。
3.4應急救援隊組成及職責:
3.4.1運行應急救援隊:變電站運行人員即為應急救援隊員,由當班負責人任隊長,休班運行人員作為補充力量,根據運行應急救援隊要求進入現場增援。
職責:熟悉掌握本應急處置方案危急事件的應對內容,事故發生時根據應急處置方案立即進行事故處理,確保不造成事故的擴大,保證設備的安全,恢復站用系統供電。保證消防設備正常完好,消防通道無堵塞,并做好的隔離措施。對現場存在的危險,組織運行和維護人員做好安全措施,保護好現場,事故處理結束后召集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事故分析。
3.4.2維護應急救援隊:變電站維護人員即為應急救援隊員,由當班負責人任隊長。
職責:接到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的通知后,隊長立即召集應急救援隊成員進入現場,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及時更換損壞或消除設備缺陷。了解保護裝置動作情況,對繼電保護設備進行檢查和修復。保證通訊聯系不間斷。做好設備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的處理準備,對事故處理提供人力支援。設立警戒線,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疏散人群,防止變壓器著火后發生爆炸,危及人員生命。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
3.4.3后勤保障應急救援隊
職責:接到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的通知后,隊長立即召集應急救援隊成員進入現場,了解物資的需求情況,隨時做好提供物資和設備備件的準備工作,保證物資的及時供應。聯系對負傷人員進行救治,和運送傷員轉院,組織車輛進入現場待命,搶修單位需要時,立即配合工作,直到事故處理結束。
3.5應急通訊
***場管理人員:
變電站控制室:
**中心醫院急診:
**縣醫院:
3.6危急事件的預防
3.6.1基建階段預防
(1)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發生,應逐項落實《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關規定。
(2)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各項規章制度、應急處置方案,并定期組織火災應急處置方案演練,堅持設備定期巡視檢查,巡檢項目中應包括風機防火檢查。
(3)在風機內醒目部位懸掛“嚴禁煙火”的警示牌
(4)***機組廊道內,每60米劃分防火隔段;***機組豎井每8米劃分一個防火隔段;控制***機組和動力***機組分層布置;控制***機組和動力***機組分豎井布置;控制***機組和動力***機組間應設置耐火隔板;***機組的敷設應整齊;***機組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工藝規程要求;敷設過程中,***機組不應存在損傷;***機組溝應留出足夠人行通道。
(5)所有***機組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采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機組封堵厚度不小于8厘米。
(6)多個***機組頭并排安裝時,***機組頭間應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7)***機組頭制作安裝應符合工藝標準要求,***機組頭應用耐火防爆盒封閉。
(8)***機組刷涂防火材料,***機組防火涂料厚度應達到1~2毫米。
3.6.2運行中預防***機組著火的措施
(1)應建立全站***機組清冊,***機組清冊應標明***機組接頭位置。
(2)***機組溝不積水,***機組夾層安全電壓照明充足,不堆放雜物。
(3)加強***機組感煙、感溫火災報警系統維護、試驗,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4)定期開展***機組溫度的紅外線檢測工作,重點對***機組接頭處進行監測,尤其在高溫大負荷期間加強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按規程規定定期開展動力***機組的絕緣試驗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逐步對混敷部分***機組進行整理或改造。
(7)每半年對***機組溝道、每季度對***機組架進行清掃。
3.6.3物資儲備
(1)每季度進行一次通信設備、站內房消防報警系統的檢查維護。
(2)每季度進行***機組場所消防器材的檢查、維護,及時清點補充過期、丟失、損壞的消防器材。
(3)加強車輛維護,隨時保證有應急備用車輛。
(4)儲備部分動力***機組、***機組接頭制作材料,放置在變電站備件庫房內準備搶修時急用。
(5)儲備部分保護***機組、保護元件,放置在變電站備件庫房內準備搶修時急用。
4?應急處置
4.1應急處置方案啟動
4.1.1本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的啟動以值班員和其他現場人員檢查確認***機組著火為啟動條件。
4.1.2應急報告和指揮
(1)生產現場人員發現***機組冒煙、著火后,應立即報告值班負責人,并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
(2)值班負責人接到報告但未發現異常信號,不能明確判斷是否著火的,應立即安排值班員到現場進行確認,并同時緊急通知其它人員待命。
(3)發現明顯著火現象,值班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撲救,并向救援指揮部報告。
(4)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根據現場情況宣布啟動應急處置方案。
①各崗位人員接到指令后,按照本應急處置方案處理要點進行處理。
②應急救援隊人員接到指令后,及時進入現場按應急處理要點進行處理。
4.2危急事件應對
4.2.1值班負責人應急處理要點:
(1)緊急調集2名運行人員現場查找著火點;判斷著火部位的***機組類型和走向;檢查著火部位***機組對應的開關是否跳閘,未跳的應將其手動跳開。采取措施切除著火部位電源進行滅火。
(2)立即向救援指揮部報告情況。如火勢增強,需要將著火設備進行停電隔離的,應事先聯系調度,按調度命令迅速隔離設備,如果***機組火勢較大,無法撲滅,則使用緊急逃生裝置逃生。
(3)著火范圍明顯時,故障設備一經隔離,即可恢復其它設備送電;
(4)滅火人員應穿絕緣鞋、工作服,用滅火器對著火部位進行滅火。并注意因著火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完全切除,人員應與***機組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將部分***機組系統停電,有漏電危險處掛地線。
(5)對受傷人員,除在現場進行臨時處理外,應及時聯系救護車送醫院治療。
(6)應急處理以滅火和人員救護完成為終結點。
4.2.2滅火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
4.2.3組織制定事故設備檢查方案,確認***機組損壞程度。
4.2.4組織制定事故***機組搶修方案,調集資金、物資、人力開展***機組搶修工作。
4.2.5組織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制定和落實防范措施,確保在運設備安全運行。
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5.1安排加強***機組溝道、夾層的供風和抽風,排除***機組溝道、夾層的有毒有害氣體,搞好***機組溝道、夾層的工作環境。
5.2滅火完成并恢復***機組溝道、夾層的環境后,恢復正常值班工作秩序。
5.3***機組搶修完畢,應制定完善的***機組恢復后的試驗、操作方案,開展***機組的恢復工作,避免在恢復過程中造成設備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