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火災事故預防培訓知識
廚房火災引起的事故
廚房內常有各種電器,管道和易燃物品,是火災易發地區,火災危害顧客和職工生命,造成財產損失。因此廚房防火是非常必要的。廚房防火除了要有具體措施外,還應培訓廚師及輔助人員,使他們了解火災發生的原因及防火知識。
火災發生的三十基本條件是火源、氧氣和可燃物質。當這三個因素都具備時,火災便發生了。廚房發生火災的具體原因有許多,通常食油極容易導致火災,廚師在油炸食物時,山于某些食物中含有較多水分,造成油鍋中的熱油外溢,引起火災。煤氣灶具也容易引起火災,當煤氣灶具小的火焰突然熄滅時,煤氣就從燃燒器中泄露出來,遇到火源后,火災便發生了。廚房中的電線超負荷工作常引起火災,其他物質也是引起火災的原因。
火災分為三種類型:A型、B型和C型。
A型火災表示由木頭,布、垃圾和塑料引起的火災。撲滅A型火災適用的物質有水、干粉和干化學劑。
B型火災由易燃液體引起,如油漆、油脂、石油等,撲滅B型火的物質有二氧化碳、十粉、十化學劑。
c型火災山電動機、控電板等電設備引起,撲滅c型火適用的物質與B型相同。
廚房常用的滅火工具有石棉布和于提滅火器。石棉布在廚房非常適用。當烹調鍋中的食油燃燒時,可將石棉布蓋在鍋上中斷火焰與氧氣的接觸以撲滅火焰,這樣不會污染食物。手提式火火器配有泡沫、二氧化碳和干化學劑等類型。滅火器應安裝在火災易發地區,而且要避免污染物品。要經常對滅火器進行檢查和保養,應每月稱一下滅火器的重量,檢查滅火器中的化學劑,看其是否揮發掉。不同的手提滅火器,其噴射距離不同。如,手提滅火器的噴射距離是2~]米,泡沫類手提火火器的噴射距離是10~12米。
發現火災應立即向上級管理人員報告,熟悉滅火器存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經常維修和保養電器設備,防止發生事故。定期清洗排氣罩的濾油器,控制油炸鍋中的熱油高度,防止熱油溢出鍋外。廚房內嚴禁吸煙,注意煤氣燈的工作情況并經常維修和保養,培訓職工有關防火和火災知識;控制火勢措施有,使用滅火水器滅火;發現火情從時報告消防部門;切斷電源。
篇2:廚房電器設備造成事故及其預防規程
預防電器設備造成的事故,應做好下面關鍵的安全工作:
1、員工必須熟悉電器設備,學會正確拆除、組裝和使用各種電器設備。
2、采取預防性保養。酒樓應有一名會檢測各種電器設備線路和開關等的合格的
電工,以作為正常情況下開展預防性保養規劃的組成部分。
3、設備需接地線,酒樓內所有的電器設備,必須有安全的接地線。
4、遵守操作規程。員工在操作電器設備時,須按照廠家的規定、說明進行。
5、謹慎接觸設備。濕手或站在濕地上,切勿接觸金屬插座和電器設備。
6、更新電線包線。已磨損露出電線的電線包線,切勿繼續使用。要使用防油防水的包線。
7、切斷電源清潔設備。員工在清潔任何電器設備時,必須先拔去電源插頭。
8、避免電路超載。未經許可,不得任意加粗保險絲,電路不得超負荷
篇3:廚房燙傷事故及預防規程
餐飲業中燙傷事故時有發生。在廚房經常會發生員工被高溫燙傷,被高溫、高壓的蒸氣燙傷,被高溫的設備、用具燙傷等事故;服務人員和客人也常會被菜肴中高溫的油、湯汁、小型桌上炊具等燙傷。
因此,廚政部員工必須對燙傷事故要加以預防,其主要措施有如下幾點:
1、熟悉烹飪設備、工具及原材料或菜點的基本情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工具、設備。
2、通道里不得存放炊具,避免繁忙擁擠時燙傷腳。
3、容器中注料要適量,不要將罐、鍋或水壺裝的太滿。
4、在顧客就餐桌上加熱烤煮菜肴不要過頭,以防濺出鍋外,燙傷顧客。
5、攪拌熟燙食物要小心,通常使用長柄勺或攪拌器,手不要離食物太近。
6、預先準備。從爐灶或烤箱上取下熱鍋或烤盤前,必須事先準備好合理的位置來放置,減少端鍋、盤的接觸時間。事先準備好足以耐燙的抹布或手套。從蒸箱內取出食物前,要先關氣降壓。
7、使用合格的鍋。保證提鍋的手柄折不斷,原料不會滑出鍋。
8、冷卻廚房設備及用具。清洗廚房設備、用具時要先進行冷卻。
9、懂得怎樣滅火,如果鍋內食物或油脂著火了,將鹽或小蘇打撒在火上,不要用水澆。必須學會使用滅火器和其他安全裝置。
10、謹慎使用打火機及火柴,點燃煤氣設施時必須按照商品說明書進行操作。
11、安全使用大油鍋,如準備將大油鍋里的高溫油進行過濾或更換時必須注意安全(建議帶上手套)。如往大油鍋內注入油加熱,必須注意注入油量不能太滿。
12、靜止嬉鬧,不容許在操作間隨便亂跑,這往往會造成事故。
13、訓練員工,服務人員也應接受訓練,學會桌上炊具燒煮的正確方法和菜肴,點心出品時規范的端、托手法。
14、張貼“告誡”標識,在高溫的設備、設施旁需張貼“告誡”標識,以告誡員工注意安全。
15、定期清洗廚房設備,防止爐灶表面、爐頭和通風管帽蓋積油污。烹制加工規范。油炸時,先將食物瀝干水分,避免水油飛濺;食物應沿鍋邊或近臨油面輕輕滑下,不可猛力投放,以防高溫油、水濺出,燙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