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發電機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發電機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發電機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事件類型及危險性分析
2.1.1發電機內部著火、發電機附近電纜燃燒著火引燃發電機油系統、發電機氫氣系統氫氣著火、爆炸、發電機集電環著火等突發事件可能引發發電機火災事故。
2.1.2發電機火災事故可能造成集電環和電纜燒損、測溫和照明電纜燒損;發電機嚴重損壞被迫停運、對外少送電。
2.1.3發電機氫氣系統著火后可能發生爆炸傷及周圍人員及設施,產生的有毒煙霧會污染廠區空氣,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人身傷亡事故。
2.2事件發生的區域、地點
發電機火災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主要有發電機的油系統、氫氣系統、集電環區域,重點分布在下列幾個場所:
2.2.1300MW機組汽機房1號發電機,
2.2.2300MW機組汽機房2號發電機,
2.2.3600MW機組汽機房3號發電機,
2.2.4600MW機組汽機房4號發電機,
2.3事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分布在汽機房6m層、12m層;
分布在汽機房6m層、12m層;
分布在汽機房6.9m層、13.7m層;
分布在汽機房6.9m層、13.7m層。
2.3.1發電機內部絕緣損壞并發生短路或接地。
2.3.2集電環集碳發生環火。
2.3.3發電機區域電纜短路。
2.3.4發電機氫氣泄漏量大。
2.3.5發電機密封油系統外漏。
3應急組織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生產副廠長。
成員:發電部、設備部主任,值長,運行人員,點檢人員,安監人員,廠消防隊。
302
及、匕7Pu八j'0'f蟻.-l。鉀,、L且fl禾‰氣氌
3.2指揮部人員的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
3.2.2發電部、設備部主任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3.2.4運行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
3.2.5點檢人員的職責:及時趕赴現場,了解、分析現場狀況,組織消除設備缺陷。
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2.7消防隊的職責:接到火警時,迅速趕往事發現場滅火。
4應急處置
4.1應急處置程序
4.1.1最早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值長匯報,值長通知廠消防隊到現場滅火,同時報告指揮部領導,啟動本預案。
4.1.2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
4.1.3事故擴大時,撥打119報警電話請求市消防隊支援。報警內容:單位名稱、地址、著火物質、火勢大小、著火范圍。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
以便正確回答。打完電話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4.1.4事件擴大時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火災事故擴大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傷亡時啟動《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造成設備損壞時啟動《電力設備事故應急預案》。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值長組織將故障發電機隔離,通知設備部門迅速查明著火原因。
4.2.2投入發電機消防裝置。
4.2.3隔斷與制氫站管道聯系,排放發電機本體內的氫氣,防止發電機氫氣外漏引起的爆炸。
4.2.4當機組運行時出現密封油管路大面積泄漏可能引起軸承斷油并引發油、氫起火的事故時,運行人員應立即打閘,破壞真空停機,并立即通知當值值長、班長,組織安排作好切斷油源、置換氣體的安全措施,就地組織消防自救,通知廠消防隊、市消防隊進行滅火。
4.2.5發電部要采取悶缸措施,不準強行將油系統投入,不準組織強行盤車。
4.2.6處理油管焊縫前必須放空管中余油,氫管必須將兩端閥門關閉,并對管道進行吹掃,對焊縫進行打磨,但不能將管壁磨穿,防止金屬顆粒掉入管中;清理干凈油管外表面的油質,達到氬弧焊的施焊要求,并進行施焊。
4.2.7密封油系統、氫系統各閥門發生泄漏時可更換各緊固件的密封件,更換密封件前應清理干凈各密封面,必須保證無雜質掉入管中或油系統中,缺陷消除后迅速恢復氫、油系統;如為閥門的焊接部位泄漏可采用油管、氫管焊縫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4.2.8氫氣系統其他附件(氫氣除濕機)密封部件出現泄漏時可以更換各緊固件的密封件和各備件的方式進行消缺,檢修工藝應符合檢修規程的質量標準,缺陷消除后迅速恢復氫氣系統。
4.2.9如火勢無法控制,請求轄區消防隊支援。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開展滅火。
4.2.10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4.3事件報告流程
4.3.1?值長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
4.3.2火勢無法控制時由廠長決定報火警請求轄區消防隊救援。
4.3.3廠長在火災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單位速報突發事件信息。速報內容靜≯現功處直萬菜地奉
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報送、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4.3.4聯系方式
集控室:××××。
消防隊:119。
醫務急救:120。
上級主管單位聯系人:×××,電話:××××,傳真:××××。
所在地人民政府聯系人:×××,電話:××××,傳真:×'×××。
5注意事項
5.1應急處置時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觸電、燙傷。
5.2危險區設好警戒線,并掛好標識牌。無操作權限的人員不得亂動現場設備。
5.3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時注意檢查防護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檢驗期內;正確佩戴使用正壓式呼吸器、隔熱服、隔熱手套、絕緣靴等安全防護用具。?-
5.4現場自救和互救時不熟悉現場情況和滅火方法的人員不得盲目進入危險區域,救人前先確認自己的能力和現場情況是否能夠滿足對他人施救的需要。
5.5應急救援結束后要全面檢查,確認現場無火災隱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隱患。
5.6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救火導致人身傷害。
6附則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人員的聯系方式。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
按需要列出現場處置方案涉及的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6.3.1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
6.3.2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6.3.3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識。
6.3.4相關平面布置圖、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等。
6.4相關文件?.
6.4.1?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主要有《××公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公司人身
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4.2相關操作規程有《運行規程》、《消防規程》、《檢修規程》。
6.5其他
篇2:電纜火災預防和撲救措施
一、電纜火災發生的常見原因
1.電纜本身故障引發火災。
(1)電纜頭制作質量不良,導致運行中電纜頭過熱爆炸起火。
(2)電纜經長期運行絕緣老化,運行中擊穿短路引起火災。
(3)電纜長期過負荷運行造成電纜過熱、損壞,運行中造成短路引起火災。
(4)電纜受外力機械損傷,造成絕緣損壞,短路引起火災。
(5)充油電纜漏油引起火災。
2.外部火災引燃電纜。
(1)電氣設備故障起火,導致電纜著火。
(2)電纜周圍雜物起火,導致電纜著火。
二、防止電纜火災的措施
1.保證施工質量,特別是電纜頭的制作質量一定要嚴格符合規定要求。
2.加強電纜運行監視,避免電纜過負荷運行。
3.按期進行電纜測試,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
4.電纜溝、隧道要保持干燥,防止電纜受潮,造成絕緣下降,引起短路。
5.定期清掃電纜上所積粉塵,防止所積粉塵自燃引起電纜著火。
6.加強電纜回路開關及保護的定期校驗維護,保證其動作可靠。
7.電纜敷設時要保持與熱管路有足夠距離,控制電纜不小于0.5米;動力電纜不小于l米。控制電纜與動力電纜應分槽、分層并分開布置,不能層間重疊放置。對不符合規定的部位,電纜應采取阻燃、隔熱措施。
8.安裝火災報警裝置及時發現火情,防止電纜著火。
9.采取防火阻燃措施。電纜的防火阻燃措施有:(1)將電纜用絕熱耐燃材料包扎,當電纜周圍著火時,包扎的電纜被絕熱耐燃材料與火隔離可免遭燒毀。如果電纜自身著火,因包扎體內缺少氧氣可使火自熄,避免火勢蔓延到包扎體外。(2)將電纜穿過墻壁、盤底、豎井的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嚴密,防止電纜著火時,高溫煙氣擴散和蔓延造成火災面擴大。(3)在電纜表面涂刷防火涂料。(4)用防火包帶將電纜需防燃的部位纏包。(5)在電纜層間設置耐熱隔火板,防止電纜層間竄燃,擴大火情。(6)在電纜通道設置分段隔墻和防火門,防止電纜竄燃,擴大火情。
10.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和設施。架空電纜著火可用常用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但在電纜夾層、豎井、溝道及隧道等處宜裝設自動或遠控滅火裝置,例如1301滅火裝置、水噴霧滅火裝置等。
三、電纜火災的撲救
電纜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電纜火災撲救需特別注意防護。撲救電纜火災時注意事項如下:
1.電纜起火應迅速報警,并盡快將著火電纜退出運行。
2.火災撲救前,必須先切斷著火電纜及相鄰電纜的電源。
3.撲滅電纜燃燒,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130l等滅火劑,也可用黃土、干砂或防火包進行覆蓋。火勢較大時可使用噴霧水撲滅。裝有防火門的隧道,應將失火段兩端的防火門關閉。
4.進人電纜夾層、隧道、溝道內的滅火人員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以防中毒和窒息。在不能肯定被撲救電纜是否全部停電時,撲救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撲救過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觸電纜外皮。
5.在救火過程中需注意防止發生觸電、中毒、倒塌、墜落及爆炸等傷人事故。
6.專業消防人員進人現場救火時,需清楚帶電部位、高溫部位及高壓設備等危險部位情況。
7.撲救結束后,應及時對著火現揚進行記錄、拍照、錄像,并保存起火處電纜殘留段,以便對起火原因進行分析。吸取教訓,防止再發生類似事故。
篇3:低壓系統接地故障火災預防措施(3)
防接地故障火災漏電保護器的使用如圖1所示。總進線配電箱的漏電保護器動作值為300mA,并帶若干毫秒的延時,以便與插座回路瞬動的30mA漏電保護器實現選擇性配合,避免不必要的整個建筑物停電。一般住宅配電多采用此方法。對于大型建筑物,因其正常用電量大,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泄漏電流也大,這時可按圖2增加一級防火漏電保護器,其動作電流設定不宜大于1A,延時設定不宜大于1s,且最好采用分離的電流互感器與漏電繼電器組成漏電保護器。
圖1一般住宅的安裝漏電保護器示意圖
圖2大型建筑物安裝漏電保護器示意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物低壓配電系統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接地故障火災發生幾率大,接地故障比較隱蔽,危害性也大。所以,應采取有效的電氣預防措施和防火措施,應重視防接地故障火災漏電保護器的安裝使用并在國家電氣標準中作出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