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凍傷事故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凍傷事故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2024-07-16 閱讀 1161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理本企業凍傷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凍傷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

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害程度分析和事件類型

凍傷事故是由于天氣寒冷時工作人員室外作業或人員操作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

液體、氣體而引起的人身凍傷事件。

事件類型分為兩類:一類稱非凍結性凍傷,是由lOoC以下至冰點的低溫,潮濕引起如凍瘡;另一類

為凍結性凍傷,由冰點以下低溫所造成,’如局部凍傷和全身凍傷。

2.2事件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容器和存放地點,室外場地、生產現場。

2.3事件可能發生的季節和危害程度

凍傷事故多發生在冬季。

凍傷對腦功能有一定影響,使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時間延長、作業失誤率增多,甚至產生幻覺,對

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也有一定影響。會造成體溫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2.4事前征兆?,

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液體氣體容器、管道發生泄漏。?.

冬季進行室外作業。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組織機構及職責

總指揮:廠長。

成員:事發部門負責人、值長、現場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安監人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3.2.2事發部門負責人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3.2.4現場工作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凍傷傷亡人員的先期急救處置工作。

3.2.5醫護人員的職責: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245

{

發電企業典型應急預案范本(第二版)

——》》》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4應急處置,一

4-1現場處置程序

4.1.1?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發生后,值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4㈡2該方案由廠長宣布啟動。

4:1.3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4.1.4凍傷傷亡事件進一步擴大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4.2處置措施7

4-2-1?當發生凍傷事故后,用溫水(38℃~42℃)浸泡患處,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軟的干布進行局部按摩。

4.2-2患處若破潰感染,應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潔爾滅消毒,吸出水泡內液體,外涂凍

瘡膏、樟腦軟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時應用抗生素及破傷風抗毒素。

4-2.3對于全身凍僵者,要迅速復溫。先脫去或剪掉患者的濕冷的衣褲,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

30℃的溫水進行淋浴或浸泡10分鐘左右,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但應防止燙傷。

4_2.4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傷員的體溫盡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

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

4.2.5發生凍僵的傷員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

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后迅速脫去傷員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員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浴;如果衣

物已凍結在傷員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皮膚,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后取下。

4.3事件報告

4-3-1值長立即向總經理匯報人員凍傷傷亡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

4-3.2凍傷傷亡事件擴大時,由總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

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監察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最遲不超過1小時。

4.3.3事件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晰;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時間、

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等。

4.3.4聯系方式

集控室:××××。

醫務急救:120。’

上級主管單位聯系人:×××,電話:×××*。

所在地人民政府聯系人:×××,電話:××××。

5注意事項

5.1注意凍傷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熱水加熱,所有凍傷部位應盡可能緩慢地使之溫暖

而。恢復正常體溫。切忌直接用雪團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則會使傷口糜爛,患處不易愈合。

5.2如因人員操作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液體氣體而引起的人身凍傷事件,必須先

隔離危險源,同時搶救人員須采取防止凍傷措施。

6附件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人員的聯系方式。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

按需要列出現場處置方案涉及的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

246

6.4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示。

相關平面布置圖、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等。

6.5相關文件

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主要有《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相關操作規程有《化水運行規程》、《輔控運行規程》、《檢修規程》。

6.6其他

i辮精

247

篇2:凍傷事故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理本企業凍傷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凍傷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

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害程度分析和事件類型

凍傷事故是由于天氣寒冷時工作人員室外作業或人員操作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

液體、氣體而引起的人身凍傷事件。

事件類型分為兩類:一類稱非凍結性凍傷,是由lOoC以下至冰點的低溫,潮濕引起如凍瘡;另一類

為凍結性凍傷,由冰點以下低溫所造成,’如局部凍傷和全身凍傷。

2.2事件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容器和存放地點,室外場地、生產現場。

2.3事件可能發生的季節和危害程度

凍傷事故多發生在冬季。

凍傷對腦功能有一定影響,使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時間延長、作業失誤率增多,甚至產生幻覺,對

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也有一定影響。會造成體溫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2.4事前征兆?,

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液體氣體容器、管道發生泄漏。?.

冬季進行室外作業。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組織機構及職責

總指揮:廠長。

成員:事發部門負責人、值長、現場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安監人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3.2.2事發部門負責人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3.2.4現場工作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凍傷傷亡人員的先期急救處置工作。

3.2.5醫護人員的職責: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2.6安監人員的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245

{

發電企業典型應急預案范本(第二版)

——》》》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4應急處置,一

4-1現場處置程序

4.1.1?凍傷傷亡突發事件發生后,值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4㈡2該方案由廠長宣布啟動。

4:1.3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4.1.4凍傷傷亡事件進一步擴大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4.2處置措施7

4-2-1?當發生凍傷事故后,用溫水(38℃~42℃)浸泡患處,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軟的干布進行局部按摩。

4.2-2患處若破潰感染,應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潔爾滅消毒,吸出水泡內液體,外涂凍

瘡膏、樟腦軟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時應用抗生素及破傷風抗毒素。

4-2.3對于全身凍僵者,要迅速復溫。先脫去或剪掉患者的濕冷的衣褲,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

30℃的溫水進行淋浴或浸泡10分鐘左右,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但應防止燙傷。

4_2.4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傷員的體溫盡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

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

4.2.5發生凍僵的傷員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

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后迅速脫去傷員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員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浴;如果衣

物已凍結在傷員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皮膚,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后取下。

4.3事件報告

4-3-1值長立即向總經理匯報人員凍傷傷亡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

4-3.2凍傷傷亡事件擴大時,由總經理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信息,如發生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

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監察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最遲不超過1小時。

4.3.3事件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晰;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時間、

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等。

4.3.4聯系方式

集控室:××××。

醫務急救:120。’

上級主管單位聯系人:×××,電話:×××*。

所在地人民政府聯系人:×××,電話:××××。

5注意事項

5.1注意凍傷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熱水加熱,所有凍傷部位應盡可能緩慢地使之溫暖

而。恢復正常體溫。切忌直接用雪團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則會使傷口糜爛,患處不易愈合。

5.2如因人員操作氨氣、液氯、二氧化碳、氮氣等化學低溫液體氣體而引起的人身凍傷事件,必須先

隔離危險源,同時搶救人員須采取防止凍傷措施。

6附件

6.1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人員的聯系方式。

6.2應急設施、器材和物資清單

按需要列出現場處置方案涉及的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3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

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

246

6.4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

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示。

相關平面布置圖、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等。

6.5相關文件

與現場處置方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主要有《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相關操作規程有《化水運行規程》、《輔控運行規程》、《檢修規程》。

6.6其他

i辮精

247

篇3:餐廳廢棄物處置細則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一

  為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保障公眾餐飲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與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經營協議。

  二、安排專人負責餐廚廢棄物的處置、收運、臺賬管理工作。

  三、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

  四、禁止亂堆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公共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五、廢棄物應當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設備和容器應當具有餐廚廢棄物標識,整潔完好,運輸中不得泄漏、撒落;

  六、禁止將餐廚廢棄物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

  七、不得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喂養畜禽。

  八、建立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并定期向餐飲監督部門及環保部門報告。

  九、發現餐飲服務環節違法違規處置餐廚廢棄物的,應第一時間向當地餐飲監督部門及環保部門舉報。

  十、企業負責人應實時監測單位餐廚廢棄的處置管理,并對處置行為負責。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二

  為加強我校食堂餐廚廢棄物的管理,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置,杜*品安全隱患,保障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特別制定賀州高級中學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員要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責任人職責,嚴格執行學校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規定。

  二、食堂必須按要求將餐廚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倒入公共廁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三、餐廚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分別處理。食品原料粗加工產生的垃圾(菜葉、根須、動物內臟、毛皮等垃圾物)按生活垃圾處理,即倒入垃圾桶加上蓋子,運往學校垃圾站,由環衛工人轉運處置;泔水類垃圾(食物殘渣、飯、菜、湯水、鍋底、留樣處理物等)按規定倒入專用泔水桶,回收給養殖戶。

  四、泔水類垃圾按要求要與回收方簽訂回收協議書,注明泔水類垃圾回收僅限于養殖用,不得另作他用。

  五、餐廚廢棄物處置安排專人負責,建立完整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定期報告總務處,并接受監督檢查。

  六、總務處加強對食堂餐廚廢棄物處置工作的檢查監督,對不按規定處理餐廚垃圾的食堂,責令立即改正,并給予相關人員一定的處罰。

  ××中學

  20*年2月8日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三

  1、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

  2、設置符合標準的餐廚廢棄物收集容器。

  3、餐廚廢棄物與非餐廚廢棄物分類收集、單獨存放,并按照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設置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設施。

  4、餐廚廢棄物由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餐飲服務提供者應與處置單位或個人簽訂合同,并索取其經營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

  5、保證餐廚廢棄物收集容器、污染防治設施完好、密閉和整潔,并保持周邊環境干凈、整潔。

  6、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由餐廳設置專人負責,餐廳負責人監督執行效果,并定期向監管部門報告。

  7、在餐廚廢棄物產生后24小時內將餐廚廢棄物交給與其簽訂協議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

  8、建立《污水檢查記錄表》,并及時對隔油池清理,餐廳設置專人負責,餐廳負責人監督執行效果。

  9、不得將餐廚廢棄物排入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河道、湖泊、水庫、溝渠和公共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