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火災安全控制措施

預防火災安全控制措施

2024-07-17 閱讀 9532

一、施工防火措施

1、經常檢查滅火器材的狀況,看消防水池水量是否足夠,水壓力是否達到要求,消防水龍頭是否正常,滅火器壓力是否足夠等。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并做好記錄;

2、經常檢查,及時發現火險隱患并作出正確處理。隨時清理施工現場,可燃物不隨意堆積,如有堆積必須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

3、施工現場不得隨意吸煙,在生活區飯堂、門衛室外設吸煙區,同時設煙頭桶,桶中盛適量水,煙頭及時丟入煙頭桶中,不得隨地亂扔;

4、禁止攜帶易燃物品、火種進入施工現場;

5、電動機具不允許超負荷運行,如外殼過熱,電流超過額定電流值時,立即停止作業,并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能進行作業;

6、隨時對電氣線路進行檢查,防止因短路、過載和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生電火花或引起電線電纜溫度過高而引發火災。同時電動機機殼必須裝有良好的接地保護;

7、經常清除附著在機具上的可燃污垢,經常對機電設備防進行檢查,防止產生火花;

8、做好防雷措施,防止雷電產生的火災;

9、臺風等災害到來前對電源線路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切斷各機具電源;

10、使用電焊機進行作業前,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施焊時先檢查電源線、焊鉗線、地線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操作時戴好防護罩、手套,以避免燒焊強光對眼傷害及燒焊火花對身體灼傷,做好保護措施。施焊場地周圍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備滅火器材才能施焊;焊件下方設接斗接住火花,保證安全施工,作業結束,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作業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才離開;

11、易燃易爆物品倉庫設在遠離其他臨時建筑的地方由專人看管。倉庫周圍不堆放其它可燃物體,進入倉庫不準攜帶火種。倉庫周圍如須動火,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

12、木作業時隨時注意防火,長時間木材切割作業或切割時有冒煙現象及時對切割機淋水降溫處理;

13、不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進行金屬切割,切割時要接住火星,不讓火星亂濺;

14、地下室施工時,由于地下室較為封閉,如遇火災不易發覺且撲救困難,因此安全員將加強對該區域的巡查。地下室不得堆放可燃物,模板拆除后要及時清運。如有動火,要嚴格執行“三級”動火作審批制度;

15、裝飾工程時,對可燃的裝飾材料用多少運多少,做到不亂放、不堆積。油漆作業和焊接作業不同時進行,且油漆作業時要盡量通風,嚴格執行防火規定,確保安全。

二、施工現場防火規定

1、積極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立足于自防自救,落實各項防火安全措施。

2、建立健全防火領導小組,義務消防對,配備防火檢查員,落實各級防火責任制崗位防火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

3、員工進場必須進行上崗前防火知識、防火安全教育、并經常對員工進行消防法規、防火安全的宣傳教育、培訓、考核。

4、班組實行班前班后檢查、現場定期不定期檢查,及時消除火險隱患。

5、宿舍內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嚴禁使用電爐、氣化爐具,嚴禁生火、燒香拜佛,不準使用電熱器具。

6、動火作業必須經審批同意才動火。

7、嚴格執行有關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8、及時清理易燃雜物,保證疏散通道暢通。

9、按有關規定制定消防方案或措施。

10、定期總結防火工作經驗,獎罰分明。

篇2:預防火災事故措施(2

預防火災事故措施

火危險的地點要進行封堵處理,煤與半煤巖巷道用不燃性材料封閉的地點要留有防火觀測孔。

⑿、利用束管監測系統,加大對防火觀測點的取樣密度,加強防治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

(二)、地面其它火災的預防措施

1、礦成立專門消防火委員會:

主任:王安毅

副主任:田發成

成員:朱云龍金玉華劉耀宗王樹臣張寶森康林康成

曲寶張德軍侯巍王兆輝謝玉紅孫愛國張學元鄧成軍王曉偉楊軍

消防火辦公室設在武保科。定期檢查,查出隱患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如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對單位黨政正職進行處罰。

2、加強管理,對易燃易爆物資應分類存放,加強對職工的防火教育,重點防火部位設專人看護,有效控制火源,防止各類火災的發生,對閑散人員加強防范。

3、防火重點放在要害部位和重點部位,如:主井、副井、主要通風機房、壓風機房、坑木場、油庫、供應科倉庫、地面瓦斯泵站等。

4、油庫院內嚴禁煙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5、在加油時禁止任何人撥打手機,工作人員禁止穿化纖服裝及帶釘子鞋。

6、凡進入油庫加油的車輛,加油前必須熄火。

7、對油庫院內的消防器材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定期更換,做到完好無缺。每名工作人員必須會使用滅火器材。

8、油庫只對集團公司通勤車及礦屬車輛加油,沒經領導同意,嚴禁對外來車輛及人個體車輛加油。

9、值班人員班中不許睡覺,嚴禁脫崗。班中要經常對油庫進行巡視檢查,發現火源等隱患及時處理。

10、建立車輛加油記錄及班中隱患檢查處理記錄。

11、加油機不用時必須上鎖。

12、對油庫的電氣設備及電線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立即停電并及時匯報處理。

13、坑木場內嚴禁明火作業,嚴禁吸煙。如確因需要動用火、電焊時,要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并報有關領導審批。

14、坑木場區內下班后,必須切斷場內動力電源,做到人走電斷。

15、經常對坑木場內所有電氣設備、線路及照明設施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16、對坑木場內的各種滅火器材要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及時更換,保證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17、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班中不許喝酒、不許睡覺。實行現場交接班,建立外來人員登記簿和班中記錄,并執行交接班簽字

篇3:預防火災事故措施(1

預防火災事故措施

(一)、礦井火災

1、外因火災

⑴、礦成立防火組織機構。各科室、隊有防火負責人及防火管理制度,并經常組織防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認真落實礦井防滅火制度和措施。

⑵、選煤廠、車隊、坑木場、庫房,都必須有完善的防火制度,井下機電硐室、火藥庫、膠帶輸送機頭等要害地點,都必須按規定備有足夠的滅火器材。

⑶、主要通風機反風設施及反風門,由機電科組織,保安區和運轉隊參加每季度進行檢查,保證完好狀態。

⑷、加強機電運輸和火工品管理,消滅電氣設備失爆和火藥殘爆,防止外因火災發生。

⑸、各單位的廠房要安排專門的防火負責人,對防滅火設施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

⑹、武保科要加強地面消火設施的管理和檢查,以保證應急救災。

⑺、有機電設備的單位要加強機電設備的完好檢查,防止電氣設備失爆。

⑻、井口房、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嚴禁堆放易燃物,嚴禁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嚴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間、休息間。

⑼、井下、井口房內、主要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井口房內、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長審批后執行。

⑽、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由專人押運送至使用地點,剩余的汽油、煤油、變壓器油必須運回地面,嚴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仍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和峒室內。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硐室進行,并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

⑾、井下峒室和皮帶輸送機機頭、機尾不準存放易燃物。必須按附件規定設置防火器材,明確防火負責人。

⑿、健全防火管路系統,消防管路按規定設置三通和閥門,皮帶輸送機巷道消防管路管徑不小于Φ50mm,皮帶頭配備一根20米以上防火膠管。皮帶輸送機要設置過載、過熱及防偏自動保護,各種保護裝置要靈敏可靠。加強對皮帶輸送機司機等人員的管理,落實其責任,嚴禁脫崗,及時清理浮貨,防止摩擦著火。

⒀、井上、下必須設置消防器材庫,儲存的材料和工具應符合有關規定,并定期檢查和更換。任何人不得隨意動用消防器材庫中的器材和工具。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職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

⒁、嚴格入井檢身制度,嚴禁易燃品及火種帶入井下,入井嚴禁穿化纖衣服。井口檢身人員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2、內因火災

⑴、每年要根據采場接續情況,編制年度的防止自然發火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匯審后貫徹實施。

⑵、每個采掘工作面都要有防止煤層自然發火措施、防滅火設計,并納入采掘作業規程。

⑶、正確選擇礦井的開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區和工作面,加強頂板管理,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每月回采速度不小于60米)。采煤工作面要隨時調整采高,防止丟煤造成自然發火。

⑷、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制風流的設施,加強通風防火管理。礦井通風負壓控制在2940Pa以下。

⑸、掌握自然發火預兆規律,確定自然發火標志性氣體,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進行發火預測預報,把自然發火消滅在萌芽階段。

⑹、采煤工作面的運回順必須在終采線以外按設計要求位置用不燃性材料砌筑防火門墻,并儲備足夠數量的封閉防火門的材料,并按序號排好。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45天內(以不出煤之日起記算)進行永久性封閉。

⑺、對中央注砂系統、W2注砂系統、W3注砂系統每月進行一次充填實驗,充填管路每旬進行一次檢查,并有記錄可查。

⑻、對煤層漏風通道,采用噴涂砂漿、注阻化劑、注白泥、煤體加固等防火技術進行處理。

⑼、加強對采空區、密閉、采掘工作面的煤層防火檢測分析,發現有自然發火預兆及時處理。

⑽、廢舊的溜煤眼和上風眼必須及時放空存貨,用水泥砂漿、黃土等進行封堵,嚴禁用煤填堵。

⑾、受自然發火威脅嚴重的煤和半煤巖巷道、硐室,當服務期超過煤層自然發火期時,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對巷道進行全封閉。對巷道局部高頂和綜采工作面運、回順巷道頂板要設防火觀察站,對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