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瓦斯爆炸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斯派爾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屬于高瓦斯礦井,所開采的煤層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在瓦斯?jié)舛瘸^規(guī)定的區(qū)域范圍內,如遇違章、放炮火焰、明火、電器火花、煤炭自燃、金屬撞擊或摩擦火花等都可能引起瓦斯燃燒、瓦斯爆炸和人員窒息,因此必須加強對機電設備、瓦斯聚集、和放炮的管理工作。
一、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是一種能夠燃燒和爆炸的氣體。瓦斯爆炸就是一定濃度的瓦斯與氧氣在高溫火源的作用下,進行的劇烈氧化反應。這種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并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種熱量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迅速膨脹,開成高溫、高壓,并以極高的速度向外沖擊,形成沖擊波從而產生動力現象,這就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表現在三個方面:瓦斯爆炸產生的爆炸溫度可達1850∽26500C,不僅燒毀設備、燒傷人員,還能點燃可燃的木質支架、煤塵、引起火災和煤塵爆炸事故,擴大災情。瓦斯爆炸后的氣體壓力是爆炸前氣體壓力的7∽10倍,氣體壓力的驟然釋放,將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并以極高的速度向外沖擊,從而吹倒支架,損壞設備。瓦斯爆炸同時生產一氧化碳等大量的有害、有毒氣體,發(fā)生爆炸后,同時還會大大降低空氣中氧氣濃度,造成人員中毒、窒息死亡。
瓦斯爆炸的發(fā)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瓦斯?jié)舛忍幱诒ń缦迌?一般為5%∽16%;二是混合氣體中的氧氣濃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夠能量的點火源,點燃溫度不低于6500C,當量大于0.28mj,并且持續(xù)時間大于爆炸感應期。
瓦斯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相對空氣密度為0.544,其擴散性很強,會很快擴散在空氣中,本身無毒,但不能供人呼吸,高濃度的瓦斯聚集,會降低空氣中氧氣含量,可能引起人員窒息導致死亡。
一、井下各地點瓦斯?jié)舛纫?guī)定及處理措施
1、凡井下場所瓦斯積聚或超限,必須切斷該場所電源,停止作業(yè),撤離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因停電、停風導致的井下場所瓦斯積聚超限,按排放瓦斯措施進行排放處理。
3、因通風系統不合理導致的積聚、超限,必須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調整方案要報總工程師批準。
4、對冒落空洞、裂隙發(fā)育瓦斯涌出較大,造成的瓦斯積聚超限場所,采用充填法、引風法、風筒分支排放法、鉆孔抽放法或黃泥抹縫等進行處理。
5、運輸機底槽瓦斯積聚超限,要采用壓風排除或清暢底槽法處理。
6、瓦斯積聚超限現場處理,必須由瓦檢員、救護隊員按處理措施要求執(zhí)行。處理過程中嚴禁敲擊金屬物體,以免產生摩擦撞擊火花。
7、因瓦斯積聚超限導致人員窒息的,按救援窒息措施執(zhí)行。
8、只有瓦斯積聚超限處理好后,觀察一段時間,穩(wěn)定不再超限積聚后,經調度室允許才能恢復供電,進行正常生產。
9、加強局部通風管理,確保供電系統穩(wěn)定可靠。每臺局部通風機都必須實行專人掛牌管理,其他人員嚴禁隨意停開風機。確需停風時,必須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井礦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按措施執(zhí)行。
10、、井下各地點瓦斯超限的濃度及處理措施見附表1。
二、防止瓦斯積聚的技術措施
1、加強通風管理,嚴格通風管理制度:⑴加強掘進工作面的通風管理,啟動第二路供風系統。⑵加強采煤工作面的通風管理。
2、加強局部通風管理,確保供電系統穩(wěn)定可靠。每臺局部通風機都必須實行專人掛牌管理,其他人員嚴禁隨意停開風機。確需停風時,必須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井礦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按措施執(zhí)行。
3、加強瓦斯檢測與檢查管理。
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處瓦斯積聚的處理方法:⑴引導風流法。⑵沿流空巷法。⑶瓦斯抽放法。⑷充填置換法。⑸風壓調節(jié)法。⑹調整通風方式法。
(7)、風機吹排法。
5、巷道冒落空洞內瓦斯聚集的處理的方法
⑴導風板引風法。在巷道冒頂空間下的支架頂梁上釘擋風板,把一部分風流引導高冒處,吹散聚集瓦斯。
⑵充填置換法。在棚梁上鋪設一定厚度的木板或荊笆,再在上面冒落的空洞內填滿黃土或砂子,從而將聚集的瓦斯置換排除。
⑶風筒分支排放法。巷道內若有風筒,可在冒頂處附近的風筒上加三通或安設一段小直徑的分支風筒,向冒頂空洞內送風,排除聚集的瓦斯。
⑷壓風排除法。在有壓風管通過的巷道,可在管路上接出分支,并在支管上設若干個噴嘴,利用壓風將聚集的瓦斯排除。
6、巷道頂部層狀賦予的瓦斯處理方法。
⑴加大巷道內的風流速度,使風速大于0.5~1.0m/s,讓瓦斯與風流充分混合而排出。
⑵加大頂板附近的風流速度,如在頂梁下設置導風板,將風流引向頂板附近等;也可沿頂板鋪設鐵風筒,每隔一段距離接出一短管,或沿頂板鋪設鉆有小孔的壓風管等,這樣都可以將聚集的層狀瓦斯吹散。
⑶隔絕瓦斯來源。如果頂板裂隙發(fā)現有大量瓦斯涌出,可用木板和粘土將其背嚴、填實。
⑷鉆孔抽放瓦斯。如果頂板有集中的瓦斯來源,可向頂板打鉆接管抽放瓦斯。
7、采煤機附近瓦斯聚集的方法
根據瓦斯聚集形成的不同原因,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
⑴加大風量。在采取煤層注水濕潤煤體和采煤機噴霧降塵措施后,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可適當加大風速,但不得超過5m/s。
⑵降低瓦斯涌出量和減少瓦斯涌出量的不均衡性。可延長采煤機在生產班中的工作時間或每晝夜增加一個生產班次,使采煤機以較小的速度和截深采煤。
⑶當采煤機、綜掘機附近(或工作面中其它部位)出現局部瓦斯聚集時,可安裝局部小型通風機或水力引射器,措施排出聚集的瓦斯。
⑷抽放瓦斯。即采取煤層開采前預抽或開采過程中邊采邊抽的方法降低瓦斯涌出量。
三、預防瓦斯爆炸的安全技術措施
1、防止明火
⑴禁止在井口房、通風機房周圍20m以內使用明火、吸煙或用火爐取暖。
⑵嚴禁攜帶煙草、點火物品和穿化纖衣服入井;嚴禁攜帶易燃品入井,必須帶入井的易燃品要經礦總工程師批準。
⑶井下禁止使用電爐或燈泡取暖。
⑷不得在井下和井口房內從事焊接作業(yè),如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道和井口房內從事電焊、氣焊和使用噴燈焊接時,每次都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報礦長批準,并遵守《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回風巷不準進行焊接作業(yè)。
⑸嚴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變壓器油等。井下使用的棉紗、布頭、潤滑油等,必須放在有蓋的鐵桶內,嚴禁亂扔亂放和拋灑在巷道、硐室或采空區(qū)內。
⑹防止煤炭氧化自然,加強火區(qū)檢查與管理,定期采樣分析,防止復燃。
2、防止出現爆破火焰
⑴嚴格火藥、爆破管理,井下嚴禁使用生產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藝。
⑵瓦斯礦井要使用安全炸藥,不合格或變質的炸藥不準使用。
⑶炮眼深度和裝藥量要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炮眼黃泥裝填滿、要實,防止爆破打筒,堅持使用水泡泥。
⑷禁止使用明接頭或裸露的爆破母線;爆破母線與發(fā)爆器的連接要牢固,防止產生電火花;爆破工盡量在入風流中啟動發(fā)爆器。
⑸禁止放明炮、糊炮。
⑹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換牌放炮”制度。
3、防止出現電火花
⑴瓦斯礦井必須采用礦用安全型、防爆型和安全火花型的電氣設備。對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定期、經常檢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更換和修理;否則,不準使用。
⑵井口和井下電氣設備必須有防雷和防短路保護裝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井下雜散電流。
⑶所有電纜接頭不準有“雞爪子”、“羊尾巴”和明接頭。
⑷修理開關、接線盒等不準帶電作業(yè)。]
⑸局部通風機開關要設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裝置、檢漏裝置等。
⑹發(fā)放的礦燈要符合要求,嚴禁在井下拆開、敲打和撞擊燈頭燈盒。
?4、其他引火源的治理
?⑴礦井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塑料、橡膠、樹脂)等,其表面電阻應低于規(guī)定的值,抽放瓦斯用的管壁表面電阻應小于106歐母,以防止產生靜電火花。
?⑵要在摩擦發(fā)熱的部件上安設過熱保護裝置。
四、組織措施
礦井必須按要求成立礦井災害處理領導組織機構,并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明確部門、人員的分工、通知順序、方法和行動原則及步驟等。
1、礦調度室值班人員:
(1)負責接到瓦超后必須先做出處理并通知礦領導,落實通知處理意見,并做好記錄。
(2)利用考勤機,清點記錄超限工作面的所有人員各單、超量情況。
2、通防工區(qū):
(1)負責監(jiān)控中心超限瓦斯時的監(jiān)控工作和自動斷電工作。
(2)負責將超限情況上報礦調度室并通知當班瓦檢員做好現場處理工作。
(3)負責加強通風的監(jiān)督工作。
(4)負責壓風自救系統指揮使用工作。
(5)負責撤人監(jiān)督工作。
(6)、負責嚴格填寫瓦斯超限報表和瓦斯超限處理卡。
3、瓦檢員職責:
(1)當班瓦檢員應隨時監(jiān)測超限氣體情況,并及時上報礦調度和工區(qū)。
(2)有權制止作業(yè)人員施工,有權沒收放炮員鑰匙禁止放炮。
(3)負責組織指揮井下人員佩戴自救器和撤人工作。
4、各生產單位值班領導:
(1)負責通知井下作業(yè)人員停止工作、斷電工作。
(2)清點當班入井、升井的人員數量.各單工種記錄并核對井口檢身情況及時上報礦調度室。
5、機電工區(qū):
(1)負責瓦斯超限工作面的斷電監(jiān)督工作。
(2)負責啟動第二路供風風機系統工作。
(3)負責安排燈房核實記錄升井人員工作。
6、安監(jiān)處:
(1)負責井下人員撤人的監(jiān)督工作,統計升井人員各單數量工作。
(2)負責井下人員撤人時的安全秩序工作。
7、安監(jiān)員:
(1)負責井下停止工作的監(jiān)督工作。
(2)負責撤離人員的安全秩序工作。
(3)負責撤離升井人員的名單記錄工作。
8、施工單位副區(qū)長、班組長:
(1)負責安排人員停止施工,斷電源工作。
(2)負責組織清點撤離人員及組織指揮人員撤離安全秩序工作。
斯派爾煤礦預防瓦斯爆炸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調度室)
組?長:劉興平
副組長:劉?琳、楊其須、郭有為、張?濤
成?員:李時貴、徐百來、馬士永、咸成海、邢洪奎、范召遠、
劉建國、劉經濤、于振祥、滿昌成、楊?濤、邵思領
五、斷電撤人的安全技術措施
1、礦井必須按要求設置兩個及以上的安全出口,一旦發(fā)生事故時,確保人員能夠安全撤離。
2、井下要按要求設置齊全的巷道標志、各種避災路線標志牌和照明等,每一入井人員必須按要求進行專門培訓和學習,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安排下井工作。
3、礦井必須建有完善的通風系統,確保系統穩(wěn)定可靠,根據井下巷道的變化情況,要及時修訂避災路線。
4、每一入井人員必須了解礦井的避災路線、應急措施,熟練掌握通訊方法和順序,以便發(fā)現災情后能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和通知其它區(qū)域人員迅速撤離。立即按應急處理措施規(guī)定的路線,撤人路線即避災路線:迎頭工作面→井下避難硐室→地面,撤離到指定位置待命。
5、每一入井人員必須按要求隨身佩帶自救器和礦燈。
6、受災害威脅區(qū)域人員在接到撤離通知后,應由跟班管理人員帶領,迅速就近進入新鮮風流中,應著新鮮風流撤離危險區(qū)。撤離時,要時刻注意風流的變化情況,防止風流發(fā)生逆轉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處在回風側的人員,要及時戴上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或躲入躲避硐。
7、通防工區(qū)、機電工區(qū)接到災情通知后,立即根據自救器和礦燈的入井數量,將入井人數報告給礦調度室。
8、確實無法撤退時,應進入避難硐室或筑建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援。
9、接到領導安排斷電撤人的通知后,有當班施工隊長、班組長、安全員、瓦檢員負責組織指揮撤人工作。
10、撤退的方式、方法:班組長接到斷電撤人通知后按如下程序執(zhí)行:
(1)、立即清點本施工班組現場工作人員,傳達領導下達的撤退命令。
(2)、立即按應急處理措施規(guī)定的路線,撤人路線即避災路線:迎頭工作面→井下避難硐室→地面,撤離到指定位置待命。
(3)、撤退路線中,若需通過災害影響地區(qū)時,必須按規(guī)定用好隨身攜帶的個體裝備---自救器,濕毛巾,迅速通過災害影響的區(qū)域。其原則為:找最短路線進入壓風避難硐室和新鮮風流的安全區(qū)域,然后逆風撤到指定的安全地點,避開在災害影響的區(qū)域內行走或停留。
(4)、撤退過程中,若遇其他工作人員,應及時說明情況和撤退原因,并一同或協助進行撤退。
(5)、撤退到預定的待命位置或安全地點后,班組長應立即重新清點本班組的工作人數和撤退路線上一同撤出的人數、姓名、單位。
(6)、清理完畢后,立即匯報給調度室和本單位。
六、恢復生產
1、掘進巷道因停風、過老巷、及其它特殊區(qū)域瓦斯出現超限時,應立即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報告礦調度室和通防工區(qū)。
2、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瓦斯超限報告后,立即通知總工程師,由總工程師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門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后執(zhí)行。
3、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瓦斯前,必須根據瓦斯?jié)舛燃跋锏狼闆r,計算出瓦斯涌出量和排放時間,明確排放瓦斯流經的路線和方向,風流控制設施的位置、通訊電話的位置、警戒點及影響的范圍。
(2)、排放瓦斯可采用局部通風機控制風流得方法進行排放,確保排出的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jié)舛炔怀^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嚴禁局部通風機發(fā)生循環(huán)風和“一風吹”。
(3)、排放瓦斯時,必須首先切斷排放瓦斯流經回風巷的一切電源。
(4)、排放瓦斯必須由救護隊進行,并在排出的氣體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設專人檢查瓦斯。該處瓦斯?jié)舛瘸^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應指令調節(jié)風量人員減少向巷道送入的風量。
(5)、排放瓦斯時,警戒人員應站在進風側,沒有接到解除警戒命令,嚴禁人員進入排出的瓦斯氣體流經的巷道內。接到解除警戒命令后,方可撤人。
(6)、排放瓦斯后,井檢查證實整條巷道內瓦斯?jié)舛炔怀^1.0%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氧氣濃度不低于20%時,方可人工送電,啟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并對排出的瓦斯氣體流經巷道的電器設備及供電系統進行檢查,只有確保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符合規(guī)定后,方可恢復供電。
(7)、排放瓦斯后,救護隊必須做好記錄并簽字,交通防工區(qū)備查。
七、其他方面安全措施
1、各相關單位應組織人員學習瓦斯防治知識,并嚴格貫徹各項瓦斯治理措施,做到人人熟知。并做好學習考核簽名記錄工作。
2、由于井下瓦斯氣體異常超限的變化和處理經驗不足,本措施可以修改或補充。
斯派爾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二010年一月十日
篇2:某礦防瓦斯爆炸措施制度
一、建立健全礦井瓦斯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和制度,主要包括:健全專業(yè)機構,配合檢查人員,定期培訓和不斷提高專業(yè)人員技術素質,建立各級領導和檢查人員(包括瓦斯檢查工)區(qū)域分工巡回檢查、匯報制度;建立礦長、總工程師每天閱簽瓦斯日報表制度;建立盲巷、密閉啟封等瓦斯管理規(guī)定;健全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制度;健全排放瓦斯的有關規(guī)定及瓦斯監(jiān)測裝備的使用、管理有關規(guī)定。
二、建立完善合理的礦井通風系統,做到穩(wěn)定、可靠、連續(xù)地向井下所有用風地點輸送足夠數量的新鮮空氣,以保證及時排放和沖淡礦井瓦斯和粉塵,使井下各處的瓦斯?jié)舛确稀兑?guī)程》的要求,實行分區(qū)通風,各采區(qū)要有單獨的專用回風道,不得串聯通風。
三、加強盲巷和采空區(qū)瓦斯的日常管理
四、加強排放瓦斯的分級管理。凡因停電或停風造成瓦斯積聚的采掘工作面,恢復瓦斯超限的停工區(qū)或已封閉的停工區(qū)以及采掘工作面接近這些地點時,通風部門必須編制排放瓦斯安全措施。不編制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不準進行排放瓦斯工作。
五、加強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冗_到1%時,嚴禁放炮,放炮時,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六、加強瓦斯引爆火源的治理
1、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爆破作業(yè)和嚴格執(zhí)行瓦斯管理制度。
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以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fā)合格證后,方準入井;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必須確保完好,消滅失爆。
3、嚴格消除明火、電火花、電弧、井下火災以及機械摩擦火花等。
七、防止瓦斯爆炸災害擴大
1、礦井每年必須編制有針對性的、切合實際的“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每季度根據礦井變化的情況及時修訂和補充,并組織職工認真學習、貫徹,使每個入井人員都了解和熟悉一發(fā)生瓦斯爆炸時的撤出和躲避路線,每年由礦長組織一次實戰(zhàn)演習。
2、必須安裝防突風門、反風裝置、隔爆設施等安全裝置、每個入井人員必須隨身佩帶自救器。
篇3:某某煤礦瓦斯爆炸事故調查組組成
一、事故經過
20**年1月26日8時,某煤礦92人下井作業(yè),分四個組作業(yè),一個組到413采煤工作面17號眼出煤,2個組到17號切眼掘進。另外一個組去采面回風巷回收鐵棚子,他們8時左右到達工作場所開始進行回收作業(yè),完成任務后往外走,感到雙耳突然氣壓增大,約兩min聽不到任何聲響,他們感覺出事了,可能是413采煤工作面發(fā)生了瓦斯爆炸,立即報告調度室。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救護隊、醫(yī)院、礦領導及有關人員,煤礦組成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派救護隊進入413工作面進行搶救。救護隊連續(xù)工作20多個小時,先后發(fā)現28名遇難人員尸體,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考慮救護隊已非常疲勞,且遇難的29人中已有28人已找到,因此決定27日上午讓救護隊員休息半天,下午再繼續(xù)尋找另1名遇難者。27日12:00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安排救護隊到413工作面尋找另1名遇難者的同時,又安排26人到413工作面外進風巷清理維修,為尋找另1名遇難人員做準備,當救護隊和維修作業(yè)人員還未到達作業(yè)地點時發(fā)生了第二次爆炸,使走在前面的21人當場死亡,5人受傷。
問題:
一、事故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那兩方面的條件,具體到這起事故,主要需聘請哪方面的專家進行爆炸技術鑒定。
二、這起事故是由兩次事故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產作業(yè)時發(fā)生的事故,第二次時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故,兩次事故的性質不同,是否應該按兩次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
三、這起事故應該由哪一級的煤礦安全監(jiān)察機構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哪些部門參加。
參考答案:
一、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的條件:
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
2.與所發(fā)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這起事故應該聘請瓦斯爆炸方面的專家進行技術鑒定。
二、按照《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不能按兩起特大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三、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應當由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煤礦安全監(jiān)察機構、公安部門、煤炭管理部門、監(jiān)察部門和工會組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