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遵守隧洞洞內工作的各項安全規定,用電規定。
2.必須遵守機械運輸和拆卸安裝的各項安全規定。
3.水泥灌漿的安全規定。
(1)必須積極做好防塵設施和正確穿帶防塵保護用品。
(2)灌漿工作每段都要確保連續灌注,不得中途停止,因此灌漿前除對機械、管路系統進行認真檢查外,還必須進行10-20mim該灌注段最大灌漿壓力的耐壓試驗,對高壓調節閥,膠管連接處應設防護措施。
(3)壓力表的使用范圍在最大刻度的1/4-2/3之間,并應經常校對,超出誤差允許范圍的不準使用。
(4)攪漿時,必須先加水,等正常開動后再加水泥。中途處理故障,傳動皮帶必須卸下或切斷動力。
(5)漿中需有專人全神貫注的看壓力表和變形儀表,防止壓力突變和過量變形。
(6)灌漿塞下孔遇阻,必須排除后再下,不得強下。
(7)在運轉中安全閥必須保證靈活可靠,不得任意調整。
(8)調節和檢查閥、蓋、必須減壓并戴眼鏡。
(9)檢查運轉部分時,必須由一人單獨進行且不得一手操作傳動部分,一手伸進運動部分進行試探。
(10)如采用帶腐蝕性的外加劑,必須遵守化學防腐蝕的安全規定。
(11)預應力灌(壓)漿時,應嚴格按規定壓力進行,輸漿管道應暢通,閥門接頭要嚴密牢固。
(12).壓漿時,所有人員不得站或從孔道正面通過,以防水泥漿噴傷人。
篇2:灌漿堵漏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學員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2.樹脂類防腐蝕工程中的許多原料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或刺激性,使用時或配制時要有良好的通風。操作人員應在施工前進行體格檢查,患有氣管炎、心臟病、肝炎、高血壓者以及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者均不得參加施工。研磨篩分、攪拌粉狀填料最好在密封箱內進行。操作人員應穿戴防塵口罩、防護眼鏡、手套、工作服等防護用品,工作完畢應沖洗淋浴。
3.施工過程中不慎與腐蝕或刺激性物質接觸后,要立即用水或乙醇擦洗。采用毒性較大的材料施工時,應適當增加操作人員的工間休息。施工前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應遵照安全技術及勞動防護制度執行。
4.在配制使用乙醇、苯丙酮等易燃材料的施工現場,應嚴禁煙火并應備置消防器材,還要有適當的通風。
5.配硫酸時應將酸注入水澡,嚴禁將水注入酸中。在配酸現場應備有10%堿液和純堿水溶液,以備中和灑出的酸液之用。配制硫酸乙醇時,應將硫酸慢慢注入酒精中,并充分攪拌,溫度不可超過60℃,以防止酸霧飛出。配制量較大時應設有間接冷卻裝置(如循環水浴槽)。
6.生漆毒性較大,能使接觸者產生過敏性皮炎。嚴重者手腳、面部形成水腫、生出瘡疹,即所謂漆疹。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嚴防生漆接觸皮膚,面部可涂防護油膏保護。
7.使用毒性或刺激性較大的涂料時,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執行有關安全技術及勞動保護制度外,現場應注意通風,并適當采取操作人員輪換、工間休息、下班后沖洗、淋浴等安全防護措施。
8.施工現場應注意防火,嚴禁吸煙和使用電爐等。
9.材料庫應能適當通風并備置消防器材。
篇3:灌漿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灌漿工負責操作泥漿泵等機具給采空區和火區注漿。
2.制漿前所用各種設備應完好;各閥門應處在正確的開關位置;供水系統應暢通;照明設備應齊全;各崗位人員應到齊上崗。
3.制黃泥漿前應將沖土用的水槍放到合適位置,并連接好供水管路。
4.制漿前,首先將漿池底清理干凈,將遺存的臟雜物清掃出去,關閉下漿孔、泄水孔閘門。
5.用水槍沖士時,水槍操作人員要不斷擺動水槍;采土要均勻,使沖下的士充分濕潤,防止大塊土進入泥漿池。采土結束后,將水槍及管路中的水放凈,并放到固定的地方,以便下次再用。
6.下漿孔要提前設置好篦子,灌漿過程中要隨時清理草根、樹皮、石子及其他臟物,防止下漿時堵孔、堵管。
7.接到井下準備灌漿的電話后,首先給水沖洗管路(或鉆孔),當井下第二次來電話通知井下管路流水已暢通時,方可開始灌漿。
8.接到井下停漿電話后,要立即關停攪拌機,并關好灌漿管路的閥門,然后給水沖洗管路(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清理、沖刷灌漿池。冬季要把水槍和管路中的水放凈。
9.工作結束后,要核實本班灌入的實土量(或矸石量),并將本班工作情況詳細記入“灌漿日志”,及時交給班長或送交指定地點。
10.下班前應做好場地整理工作,并按規定要求管理好設備,保持貯水池有足夠的水量。
11.灌漿工要了解工作范圍內的管路系統(包括管徑、接頭方式、閥門型號及安裝地點等);準備管鉗、扳手、絲錐、鉗子、鐵絲等工具材料。
12.灌漿工到達工作地點后,首先檢查管路系統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然后檢查灌漿地點的頂、幫支護情況,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匯報區隊領導,禁止蠻干。
13.準備工作就緒后,打開閘門,用電話與制漿站聯系,先要清水,待管路暢通后,第二次打電話要漿,并根據本班工作量及區隊布置的任務確定注漿量。
14.應先由瓦斯檢查員檢查工作地點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溫度等,符合有關規定時,再進入工作地點。根據區隊值班人員安排的灌漿孔號及每個鉆孔應灌的漿量進行作業。
15.灌漿前,先進行沖孔,水量應逐漸加大,每孔沖水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進水暢通后安上灌漿管,將各處閘閥打開并記下流量計的讀數,然后向制漿站要漿。
16.灌漿期間,灌漿工應密切注意管路及各處閥門的情況,發現堵孔或管路漏漿時,應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漿,同時派人關閉上一道閥門,然后進行處理。正在灌漿的鉆孔,如發現進漿不正常,應暫停灌漿進行給水。
17.班中倒孔時,必須先打開改灌鉆孔的閥門,然后關閉欲停灌鉆孔的閥門。人員應站在孔口兩側,禁止面對孔口。
18.灌漿時,不要在高壓膠管附近停留,以防止管子崩壞傷人。
19.盡量在無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特殊情況需在有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時,平接的先松下方的螺絲、吊掛的管子先松靠幫的螺絲,并用膠皮等蓋住法蘭盤,防止噴水傷人。
20.灌漿的鉆孔,無閥門控制時要用閘板(蓋子)或木楔子將孔口堵好。
21.灌漿過程中要做好下列檢查
(1)檢查泄水處出水的大小、水溫的高低,有害氣體等,并做好記錄;
(2)檢查泄水閘門完好情況、水溝的暢通情況等。
22.每個工作班在下班前,必須先通知地面制漿站停止下漿,然后將管內存漿全部灌入鉆孔內。鉆孔停止灌漿時應用水沖孔,沖孔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先小水后大水),沖孔后將各處管路、閥門等處理好。
23.在回風系統灌漿時,必須隨身攜帶瓦斯檢測儀或瓦斯檢定器,應連續檢查工作區域內瓦斯情況,隨時檢查二氧化碳情況。
24.灑漿前,在確認膠管和輸漿管連接嚴密牢固后,打開主管路(工作面順槽內)的閥門,用電話同制漿站聯系要水,水流暢通后再要漿。
25.在綜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在支架下方沿工作面傾向鋪設軟管,每隔2~3個支架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每個三通閥門處接一根1~2米的短管伸入架子后尾處;
(2)灑漿過程中,應有專人看守管路和閥門,有異常情況時立即關閉閥門;
(3)工作面看守小閥門的人員,在泥漿到達工作面以后,應注視現場,并不斷擺動管子,以灑滿所有角落、不留死角,將浮煤全部覆蓋后方可開動下一級閥門(每次開閥數量一般2~4個)。灑到距工作面下端30米時,應通知制漿站停止送漿,然后漿管內所存泥漿全部放完。管子內不應存漿,并用水沖管,先小水后大水;
(4)工作結束后應將閥門關嚴,在檢查管路無其他情況后方可離開現場。
(5)工作面灑漿一般應每個循環進行一次。
26.在普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灑漿人員要站在頂板完好的安全地帶,如遇頂板不好或有懸矸時,要處理好;
(2)工作面灑漿管由上出口鋪到工作面下出口。灑漿時,約每隔20米站一個人拉管子;
(3)應沿工作面自上而下由采空區向外均勻地灑漿,以保證冒落的矸石被泥漿均勻覆蓋;
(4)每1~2個循環灑一次漿。
27.放頂前,應沿回風巷在采空區預先鋪好灌漿管,灌漿管末端距采煤工作面煤壁保持10~15米的距離。埋管可用50毫米的鋼管,鋼管上要有拉管用的拉頭。
28.采煤工作面放頂后,灌漿人員用電話通知制漿站開始送漿;運輸巷有水流出時,即認為采空區已灌好漿,這時方可停止灌漿。
29.隨著采面推進應及時拉出埋管,拉管時必須將繩套子牢固地固定在埋管的拉頭上,要求各根繩子的長短一致、受力均勻,待所有工作人員撤到絞車以外的安全地帶后,再開動絞車向外拉管。
30.開工前應檢查使灌漿設備及管路完好,運轉正常、潤滑油充足等。
31.灌漿時,泥漿要均勻、沙泵運轉應正常,遇碹縫跑漿時要及時堵塞。如果沙泵距泥漿地點較遠,應設直通電話。
32.看鉆孔人員根據鉆孔壓力大小負責發出開灌或停灌通知;制漿人員負責掌握水量大小及泥漿濃度。
33.碹后灌漿時,漿管上口要超過碹頂最凸出位置,碹頂越空,管口位置越高。
34.停漿后,要用清水沖洗沙泵和管路,沖洗時間長短應根據灌漿地點遠近而定。
35.無論是灑漿、還是灌漿,上井后都必須將當班的工作情況向區隊值班人員匯報,并將灌漿量及其他情況記入“灌漿日志”。
36.地面無制漿池,下漿濃度不好測定時,要在井下出漿口定期取樣測量泥漿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