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灌漿站燒焊措施模版
1、施工前通知通放隊將灌漿孔內瓦斯進行處理,并經機電科和調度同意方可施工。
2、電焊機、氧氣瓶、乙炔瓶、動火點四者相互間距大于10m,氧氣瓶、乙炔瓶必須豎直放立,并用鐵絲綁扎牢固,割具應配有防回火裝置,并置于不影響車輛通行處,氧氣瓶、乙炔瓶及管線等相關設備做好保護防止其受到破壞。燒焊前檢查儀表及各膠管連接頭是否正常牢固。
3、電焊機要求保護齊全并置于干燥處,電源線、鉗把線、接地線應用線鼻子彈簧墊子接緊。如要移動電焊機、氧氣瓶、乙炔瓶及其相關設備必須做到輕拿、輕放,置于安全處,不準強行移動,做好保護工作,防止其受到傷害。
4、施工地點2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大于0.5%,經通風放炮隊測氣員現場測定,并在現場簽字允許燒焊后,燒焊地點懸掛瓦斯便攜儀,方可施工。
5、施工地點20m范圍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把施工地點20m范圍內的雜物清理干凈,灑水濕透。并做好對電纜、管子的保護,用不燃性材料掩護,以防損壞電纜及管子。
6、燒焊人員必須佩戴面罩,工作服穿戴整齊。
7、燒焊由燒焊工攜帶點火物品,燒焊工要持證上崗,嚴禁他人燒焊。燒焊時,灌漿孔下口應通風放炮隊留人觀察。
8、操作人員需登高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生根牢固兩腳站穩,在搭建的二平臺或搭設的腳手架上作業時人員必須佩戴上保險帶,以防跌落,檢查無誤后方可施工。底坑周圍應設置警戒。
9、施工地點20m范圍內設專人灑水滅塵,備有2只滅火器、0.5立方米黃沙,并有專門供水管路供水。供水管路水源必須充足,否則嚴禁燒焊。施工時,必須有一名副經理以上現場跟班,做好監督工作。
10、施工結束后再次灑水,并留專人檢查一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并向調度匯報。
11、其它未及之處,均按<;>;和<;>;的有關規定執行施工前,貫徹本措施到每位施工人員,并簽字留存。
篇2:自動燒焊機操作點檢管理細則
1目的1.1使ROBOT的操作方法規范化、合理化、統一化。1.2有效進行火嘴管理,確保品質、提高生產力。1.3便與問題點的查找,預防不良的產生。2適用范圍本公司機器人燒焊機的調試,火嘴管理和原點確認。3術語原點確認—指在地面和滑臺上各按裝一個ф2.2的圓孔,用與機械手確認位置,確認機械手與地面、機械手與滑臺的相對位置。ф2.2圓孔為倒梯形,不得有斜度,機械手焊絲可伸入孔內5-7mm。4引用文件質量記錄控制程序5職責與權限5.1作業員負責操作、清理火嘴、更換火嘴、原點確認及異常提報。5.2現場干部(班、組長)負責督導、燒焊條件確認、更換火嘴、備品管理及異常狀況處理。5.3現場檢驗員負責對品質進行督導。確認現場對燒焊條件,火嘴清理、更換、檢查、原點確認的執行情況6工作流程6.1燒焊機操作6.1.1打開穩壓器主電源開關和熔接機的電源,再打開電源輸出開關,然后打開熔接機電源,打開操作盒開關并進入管理模式,打開滑臺開關。選定ROBOT程式編號,可查《ROBOT程式編號與產品工程對照表》。6.1.2擰開CO2瓶蓋,查CO2氣體流量計的流量,壓力是否在標準內(流量10~15L/m壓力表0.04↑Mpa)。6.1.3氣體更換前,必須放出少量的氣體,以防瓶內的雜質,影響CO2的質量,會產生氣孔等不良品。6.1.4在使用CO2的情況下,周圍的風速必須在1.5m/s以下,防止焊道出現氣孔現象(注意風扇、門窗的距離)。6.1.5按照《燒焊機作業查檢表》(也稱作業自主檢查表)進行如下內容檢查。l火嘴清理和更換lCO2流量和壓力l焊絲伸出量l原點確認l周圍環境確認l電流l電壓6.1.6條件確認完畢后,開始生產按相應工程的《品質重點書》進行首三件檢查,若首件產品不合格時,必須停線報告班、組長,待異常處理后再生產。6.2火嘴管理6.2.1更換流程6.2.2操作員在每天作業時應進行火嘴檢查6.2.3火嘴使用要求:不應粘有焊渣.異物等附著物,火嘴直徑大于等于1.5mm或檢規插入深度大于3mm時,判為報廢。6.2.4火嘴清理時間為每2小時一次,視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頻率。6.2.5每更換一次或清理一次火嘴需記錄于”燒焊機作業檢查表”中,并簽名。6.2.6換下的火嘴應放置于規定的容器中,由現場班長每天收集,確定報廢的火嘴應集中放置,填寫”火嘴周報廢統計單”,統一報廢。6.2.7現場班長每天應確認火嘴數量,每臺機臺應配備3Pcs火嘴。6.2.8”燒焊機作業檢查表”和“火嘴周報廢統計單”應按質量記錄要求歸檔。6.3原點確認6.3.1確認時間:●每天上班開機時。●燒焊機槍頭受外力撞擊時。●其它特殊情況必需調整時。6.3.2確認方法l將焊絲伸出火嘴20mm左右。l用鉗子將焊絲頭部剪除約5mm-10mm,使焊絲伸出量在10-15mm左右。l伸出的焊絲不得變形.彎曲,焊絲頭部成尖狀。l輸入原點確認程序。l啟動自動按鈕確認,注意安全。6.3.3判定方法l經過輸入確認原點之程序,機械手作動一遍后,確認焊絲如有歪斜,則判定NG,如焊絲筆直,判定OK.可以進行作業,否則應校正原點。6.3.4操作員原點確認完成后,記錄于”燒焊機作業檢查表”中6.3.5如有偏離,應停止作業,由班長進行原點校正,并將校正結果記錄在”燒焊機原點校正表”中。6.4所有發生異常,均應通知班長和現場品管進行處理,并對異常發生時的批產品進行評審確認。6.5現場班長每天依”自動燒焊機專項點檢表”內容進行確認,并記錄。7支持性文件7.1《燒焊機作業查檢表》7.2《燒焊機原點校正表》7.3《火嘴周報廢統記單》7.4《燒焊機專項點檢表》
篇3:燒焊作業安全規定范文
為進一步加強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理順工作關系,明確責任,結合公司實際,制定《井下燒焊作業管理規定》,要求如下:
一、允許燒焊范圍
1.主斜井、副斜井、運輸大巷、采區軌道上山。
2.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點嚴禁燒焊。
二、燒焊措施的編制
燒焊安全技術措施由施工單位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編制。
燒焊措施的內容:應包括燒焊地點、燒焊項目、燒焊時間、施工單位、施工單位負責人、措施編制人、施工負責人、燒焊工、施工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項等內容。
三、燒焊一般規定
1.燒焊是指電焊、氣焊、氣割、噴燈焊接、使用噴燈作熱縮電纜頭等作業的一種或幾種。
2.燒焊工應由受過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擔任,并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
3.電焊機絕緣必須良好。電焊機的電源線應使用良好的橡膠絕緣線,電源線的長度應盡量短。如因生產急需確需采用較長的電源線時,應離地面2.5米以上布設。
4.禁止將氧氣瓶和可燃氣體放在一起。氧氣瓶應離明火10米以上。
5.禁止在離乙炔瓶10米以內進行明火作業,乙炔瓶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橫躺臥放。
6.氧氣瓶、乙炔瓶不用及運輸時應擰緊瓶帽,檢查瓶口不得漏氣,運輸時必須分車放置,單獨運輸,并應有可靠的防撞、防震措施。
7.氧氣瓶、乙炔瓶使用時相距5米以上,氧氣、乙炔膠管不得混用。
8.燒焊前必須將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的易燃物清理干凈,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9.現場應有與該地點作業內容相符的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10.氧氣、乙炔瓶應放置在進風側,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11.燒焊后清理現場,用水噴灑消滅火種,并有施工負責人或由其指明一人在現場監護2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現場。
12.燒焊施工作業完工后,應聯系當班及時升井,嚴禁井下存放氧氣、乙炔瓶。
13.在高處燒焊作業,燒焊工及施工人員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的引繩系在合適的地點生根牢固。氣瓶、電源線、膠管應妥善固定。燒焊過程中,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14.特殊措施:
(1)檢查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頂板及兩幫支護是否安全可靠,并清理干凈易燃物品,確實無法清理的應采取防燃燒措施。
(2)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沖塵,嚴禁煤塵堆積。
(3)燒焊前瓦檢員檢測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應小于0.5%,并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內物瓦斯積存,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燒焊。
(4)對燒焊設備及相關設備停電掛牌。
(5)燒焊過程中,瓦檢員隨時監測風流中瓦斯濃度,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5%,立即停止燒焊,消滅火種。
(6)燒焊過程中,禁止任何人接觸電焊機。需要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停掉電源。
(7)燒焊過程中有施工負責人或由其安排專人監視火花,采取措施防止引燃膠帶或其他易燃物。
四、燒焊措施的審批
燒焊安全技術措施應提前編制,并報分管業務部室及通風區、調度室、安監處、分管副總工程師、通風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燒焊措施審批后,報調度室、通風區、安監處各一份,燒焊現場留有一份,以備檢查。
五、燒焊措施的落實
1.燒焊工作,應提前一個班通知調度室、通風區、安監處以便于工作安排協調。
2.現場施工中瓦檢員負責燒焊前、燒焊過程中的瓦斯檢查,燒焊工作結束后在燒焊審批書上簽字。
3.現場施工中安監員負責監督檢查燒焊前、燒焊過程中及燒焊結束后各項燒焊措施的落實情況,燒焊工作結束后在燒焊審批書上簽字。
4.施工負責人負責燒焊措施在現場的落實。
5.現場施工中瓦檢員、安監員不在現場嚴禁燒焊。
6.其它特殊地點嚴禁燒焊。
7.現場施工必須由隊領導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