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堵漏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學員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2.樹脂類防腐蝕工程中的許多原料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或刺激性,使用時或配制時要有良好的通風。操作人員應在施工前進行體格檢查,患有氣管炎、心臟病、肝炎、高血壓者以及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者均不得參加施工。研磨篩分、攪拌粉狀填料最好在密封箱內進行。操作人員應穿戴防塵口罩、防護眼鏡、手套、工作服等防護用品,工作完畢應沖洗淋浴。
3.施工過程中不慎與腐蝕或刺激性物質接觸后,要立即用水或乙醇擦洗。采用毒性較大的材料施工時,應適當增加操作人員的工間休息。施工前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應遵照安全技術及勞動防護制度執行。
4.在配制使用乙醇、苯丙酮等易燃材料的施工現場,應嚴禁煙火并應備置消防器材,還要有適當的通風。
5.配硫酸時應將酸注入水澡,嚴禁將水注入酸中。在配酸現場應備有10%堿液和純堿水溶液,以備中和灑出的酸液之用。配制硫酸乙醇時,應將硫酸慢慢注入酒精中,并充分攪拌,溫度不可超過60℃,以防止酸霧飛出。配制量較大時應設有間接冷卻裝置(如循環水浴槽)。
6.生漆毒性較大,能使接觸者產生過敏性皮炎。嚴重者手腳、面部形成水腫、生出瘡疹,即所謂漆疹。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嚴防生漆接觸皮膚,面部可涂防護油膏保護。
7.使用毒性或刺激性較大的涂料時,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執行有關安全技術及勞動保護制度外,現場應注意通風,并適當采取操作人員輪換、工間休息、下班后沖洗、淋浴等安全防護措施。
8.施工現場應注意防火,嚴禁吸煙和使用電爐等。
9.材料庫應能適當通風并備置消防器材。
篇2:灌漿堵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灌漿堵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分項
工程工種
1.裝卸、搬運、熬制、配制灌漿堵漏材料時,必須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品,皮膚不得外露。
2.灌漿施工前應嚴格檢查工具、管路及接頭處的牢靠程度,以防止壓力爆破傷人。
3.有機化工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操作人員在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漿液誤入口、眼中和濺至皮膚上。
4.在氰凝配制及灌漿施工中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橡膠手套等,以防漿液碰到皮膚上或濺到眼睛上。如碰到皮膚上,可先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再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洗滌凈,涂上油脂膏,濺至眼睛里,需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通風不良的地方進行灌漿施工時,應有通風和排氣設備、以保證安全。
(3)氰凝是由有機材料制成,具有易燃性,故施工現場要遠離火源和禁止吸煙,并設置消防器材,注意防火。
5.丙凝粉劑及漿液具有一定毒性,如經常與之接觸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丙凝漿液聚合成凝膠后無毒性,除非凝膠中尚有少量未起聚合反應的材料。因此,要求接觸粉劑的人員戴口罩及橡皮手套,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穿工作服和膠靴,避免皮膚接觸。如已沾上粉末或漿液,應立即用肥皂水洗滌。
6.過硫酸銨能使衣服褪色和破壞纖維,刺激皮膚,腐蝕鋼鐵,應引起注意和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7.補充交底內容: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3:灌漿堵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裝卸、搬運、熬制、配制灌漿堵漏材料時,必須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品,皮膚不得外露。
2.灌漿施工前應嚴格檢查工具、管路及接頭處的牢靠程度,以防壓力爆破傷人。
3.有機化工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操作人員在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漿液誤入口、眼中或濺至皮膚上。
4.在氰凝配制及灌漿施工中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橡膠手套等,以防漿液碰到皮膚上或濺到眼睛上。如碰到皮膚上,可先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再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洗凈,涂上油脂膏。濺到眼睛里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通風不良的地方進行灌漿施工時,應有通風和排氣設備,以保證安全。
3)氰凝是由有機材料制成,具有易燃性,施工現場應嚴禁火種、嚴禁吸煙,以防火災發生。
5.丙凝粉劑及漿液具有一定毒性,如經常與之接觸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丙凝漿液聚合成凝膠后無毒性,除非凝膠中尚有少量未起聚合反應的材料。因此,要求接觸粉劑的人員戴口罩及橡膠手套,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穿工作服和膠靴,避免皮膚接觸。如已沾上粉末或漿液,應立即用肥皂水洗滌。
6.過硫酸銨能使衣服退色和破壞纖維,刺激皮膚,腐蝕鋼鐵,應引起注意和采取相應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