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灌漿安全技術措施
為使井下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在部分巷口打設臨時密閉或永久密閉,為確保作業期間安全及工程質量,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技術措施:1、黃泥灌漿防滅火主要是針對采空區進行黃泥灌漿。1、灌漿系統本次設計在地面工業場地設集中灌漿站,為全礦灌漿服務,灌漿方法采用隨采隨灌,即隨采煤工作面推進的同時向采空區灌注泥漿。在灌漿工作中,灌漿與回采保持有適當距離,以免灌漿影響回采工作。灌漿站做法:主工業場地建2個灌漿池,池深1.8m,直徑2m,一側設500mm×500mm×1800mm下液泵坑,池四周采用MU100機磚M75砂漿砌筑,墻體厚度370mm,池內壁采用3mm的鋼板制作75×75角鋼護角。2、灌漿方法采用埋管灌漿法,在地面設置灌漿站,灌漿管路沿副立井敷設,在井底落底后沿軌道大巷至回風順槽,在放頂前沿回風順槽在采空區預先鋪好灌漿管(一般預埋5~8m鋼管),預埋管一端通采空區,一端接膠管,膠管長一般為20~30m,灌漿隨工作面的推進,用回柱絞車逐漸牽引灌漿管,牽引一定距離灌一次漿,要求工作面采空區能灌到足夠的泥漿。3、灌漿參數的選擇a、工作制度:與礦井工作制度相匹配,但需注意以下原則:灌漿工作是與回采工作緊密配合進行。設計灌漿為三班灌漿,每天灌漿時間為10h,若礦井自燃發火嚴重,且所需灌漿的工作面較多,宜采用四班灌漿,每天灌漿時間為15h。b、灌漿所需土量日灌漿所需土量按下式計算:Q土=K·G/γ煤式中:Q土—日灌漿所需土量,m3/d;G—礦井日產量,根據設計,日產量均為2160t;γ煤—煤的容重,根據地質報告,5號煤層容重為1.3t/m3;K—灌漿系數,為灌漿材料的固體體積與需要灌漿的采空區容積之比,參照大同局的經驗,取0.15。則:Q土=0.15×2160/1.3=249.2(t)c、日灌漿所需實際開采土量Q=αQ土式中:Q—日灌漿所需實際開采土量,m3/d;α—取土系數(考慮土壤含一定雜質和開采,運輸過程中的損失);取1.1。Q=αQ土=1.1×249.2=274(t)d、灌漿泥水比的確定灌漿泥水比應根據泥漿的輸送距離,煤層傾角,灌漿方式及灌漿材料和季節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參照大同局經驗,一般情況下為1:5,冬季時為l:6。e、每日制泥漿用水量每日泥漿用水量按下式計算:Q水1=Q土·δ式中:Q水1—制備泥漿用水量,m3/d:δ—泥水比的倒數,取5。則:Q水1=249×5=1245(m3/d)f、每日灌漿用水量每日泥漿用水量按下式計算:Q水2=K水·Q水l式中:Q水2—灌漿用水量,m3/d:K水—用于沖洗管路防止堵塞的水量備用系數,取1.1。則:Q水2=1.1×1245=1369.5(m3/d)g、每日灌漿量Q漿1=(Q水1+Q土)M式中:Q漿1—日灌漿量,m3/d:M—泥漿制成率,取0.93其余符號同前。則:Q漿1=(1245+249)×0.93=1477(m3/d)4、對灌漿材料的要求a、顆粒要小于2mm,而且細小顆粒(粘土:≤0.005mm者應占60~70%)要占大部分。b、主要物理性能指標比重為:2.4~2.8t/m3塑性指數為9~11(亞粘土)膠體混合物(按MgO含量計)為25~30%:含砂量為25~30%,(顆粒為0.5~0.25mm以下)容易脫水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c、不含有可燃物表5-4-1黃泥灌漿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設備型號單位數量1水泵ZBA-6B臺22泥漿攪拌機自制臺23管路(無縫鋼管)φ108×6米220044寸膠管DN100米2005泥漿泵ZHJ-130/1.2G臺26供水管(軟管)φ30米200安全措施:1、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2、砌筑墻體時,除上、下操作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在2m外等待,嚴防操作器械或矸、磚傷人。3、作業期間班組長、跟班隊長和安全員及其他安管人員都必須在現場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不定時使用瓦斯檢測儀和一氧化碳檢測儀檢測有害氣體濃度,看好施工期間的安全及工程質量。4、密閉前要設置柵欄、警標、管理牌板。5、在回風流中施工時,必須在施工地點懸掛便攜式瓦檢儀。6、施工結束后,要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保證施工現場范圍內干凈整潔、無污泥、雜物。7、對該巷的安全工作必須落實責任到人,認真負責。整個作業期間,必須加強現場管理,保證施工質量,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8、本措施未及之處按《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上有關規定執行。9、本措施執行學習簽字制度,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學習、簽字后方可上崗作業。
篇2:崗位責任制:黃泥灌漿
1、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灌漿安全技術措施。
2、認真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和灌漿安全技術措施。
3、負責組織灌漿供水、灌漿供料、制漿、灌漿、清洗灌漿管道、保護灌漿設施的保溫、保暖工作,并做到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不凍壞任一部灌漿設備。
4、認真做好每一班的灌漿量、土方量、灌漿時間等記錄。
5、積極和黃泥灌漿指揮部聯系,促進灌漿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6、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7、做好交接班記錄和考勤等記錄。
8、有其他異常情況及時匯報指揮部。
9、經常檢查灌漿供水管路,供電照明系統,制漿,灌漿系統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匯報。
10、負責制漿、灌漿、供水、供電系統的設備安裝維修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