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板梁預應力T梁安裝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必須與起重工、指揮人員密切配合,開機者必須得到指揮信號后,鳴鈴示意,開始動作,并嚴格遵守指揮信號(哨聲、旗號或手勢)。操作機械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有權拒絕執行,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對安全人員發出的危險信號,開機者應注意和聽從,以免發生事故。起重工和指揮者應熟悉所指揮的起重機械性能。
(二)施工中,如遇大雨、大霧、冰雹和六級以上的大風,影響安全時停止起重工作。
(三)構件、重物在起吊和落吊過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員停留或通過。
(四)工作中,操作場所禁止非操作人員入內,并注意機械的運轉情況。
(五)嚴禁各種起重機吊運人或手抓吊鉤升降,以防機械系統失誤而發生事故。
(六)各種起重機械不得起吊運人員超過規定的重量和不明重量的物件。
(七)嚴禁用各種起重機械進行斜吊、拉吊和起吊地下埋設物,以免荷載過大而發生事故。
(八)起吊構件時應綁扎平穩、牢固并在構件的棱角處,加墊橡皮襯物,以保構件和工索具。禁止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構件起吊平移時,其底部至少應高出所跨障礙物0.5米以上。
(九)吊落構件到位點應墊實穩妥,防止歪斜傾倒。
(十)雨霧天氣工作,為了防止制動器受潮失效,應稱先經試吊,證明制動器可靠后,方可操作。
(十一)在運行中,如遇緊急險情時,應立即停車。在降落重物過程中,制動器突然失靈時,可將重物稍微上升,再降落,反復動作后,使重物安全落地。
(十二)起吊時,吊鉤中心應垂直于構件中心,構件在離地面20-50cm時應停車檢查。
1、起重機械、龍門架的穩定性;
2、制動器的可靠性;
3、構件的平穩性;
4、綁扎的牢固性。
篇2:建筑工地預應力鋼筋張拉工安全操作規定
1、一般規定
①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掌握預應力張拉的安全技術知識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②必須按照檢測機構檢驗、編號的配套組使用張拉機具。
③張拉作業區域應設明顯警示牌,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
④張拉時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要求讀表。油壓不得超過安全技術交底規定值。發現油壓異常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
⑤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應戴護目鏡。
⑥作業前應檢查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⑦鋼筋張拉時,嚴禁敲擊鋼筋、調整施力裝置。
2、先張法
①張拉臺座兩端必須設置防護墻,沿臺座外側縱向每隔2~3m設一個防護架。張拉時,臺座兩端嚴禁有人,任何人不得進入張拉區域。
②油泵必須放在臺座的側面,操作人員必須站在油泵的側面。
③打緊夾具時,作業人員應站在橫梁的上面或側面,擊打夾具中心。
3、后張法
①作業前必須在張拉端設置5cm厚的防護木板。
②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操作。千斤頂頂力作用線方向不得有人。
③張拉時千斤頂行程不得超過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值。
④兩端或分段張拉時,作業人員應明確聯系信號,協調配合。
⑤高處張拉時,作業人員應在牢固、有防護欄的平臺上作業,上下平臺必須走安全梯或坡道。
⑥張拉完成后應及時灌漿、封錨。
⑦孔道灌漿作業,噴嘴插入孔道口,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必須緊壓在孔口上,膠皮管與灰漿泵必須連接牢固。
⑧堵灌漿孔時應站在孔的上面。
篇3:螺旋橋預應力施工操作要點措施
螺旋橋預應力施工操作要點
1、預應力筋的下料和穿束
1.1鋼絞線按要求采購后,應根據標準要求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1.2鋼絞線的下料長度根據本方案的計算值進行,計算值中未包括每個張拉端工作長度800mm。
1.3鋼絞線的下料采用砂輪切割,全長度段上不得有任何機械損傷,下料區域應遠離有電焊的地方。
1.4鋼絞線下料后進行編束,每隔3m綁扎一道鋼絲,鋼絲扣向里,確保每根鋼絞線的順直、盡量不相互相纏繞。
1.5鋼絞線編束后應進行編號,防止混亂。
1.6蓋梁采用先澆混凝土,后人工與塔吊配合穿束的方式進行,注意在孔道預埋時應每孔先穿入一根鋼絞線,以備孔道漏漿時通孔或引導穿束用。蓋梁鋼束穿入前先搭設一工作平臺:沿蓋梁長度方向4m長,寬3m。要求平臺承載力4kN/m2,并設安全護欄。
1.7中橫隔梁的一端為固定端錨具,擠壓制束成型后人工穿入波紋管預埋。
1.8箱梁鋼絞線先穿入波紋管,再采用人工穿入腹板鋼筋中,波紋管就位檢查無誤后澆筑混凝土。
2、孔道安裝定位
(1)預應力鋼束的成孔采用金屬波紋管,波紋管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接縫數量盡可能保持最少,其接頭采用套接法,套管長不小于30cm,管紋互相轉接吻合,接頭處使用塑料膠布纏繞緊密,并仔細
檢查波紋管有無破損情況,有小孔洞的修補好后,再投入使用,以防止漏入水泥漿。
(2)根據對應的孔道坐標用粉筆在鋼筋架上標記定位,并沿長度方向用直徑φ12的井字型鋼筋電焊在主筋上,確保管道在混凝土澆注時不上浮,不變位。管道容許偏差縱向不大于10mm,橫向不大于5mm。點焊鋼筋時注意保護波紋管,避免焊渣燒壞波紋管。
(3)箱梁孔道的曲線波峰處設置排氣管,排氣管安裝前,在波紋管上鉆一直徑φ20mm的孔,放上一塊海綿,再把塑料波紋管扣上,用鋼絲綁扎后接縫處塑料膠布密封。安裝好后,用塑料膠管將排氣孔引出,并高出箱梁頂板200mm。
(4)箱梁穿束、定位的順序為:先穿N3波紋管→N3波紋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鋼筋→穿N2波紋管→N2波紋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鋼筋→穿N1波紋管→N1波紋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鋼筋→穿N3鋼絞線束→穿N2鋼絞線束→穿N1鋼絞線束,同一排波紋管先外側后內側。
(5)澆筑混凝土前派專人檢查波紋管有無破損情況,發現破損即進行修補至滿足要求后,再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張拉預埋件的安裝
(1)鋼束定位后,箱梁應綁扎底板上層鋼筋,中橫隔梁鋼筋,端部鋼筋,安裝側板,內模,安裝端頭模板時進行張拉端預埋件的安裝。
(2)蓋梁張拉端預埋件在孔道定位后,鋼筋骨架、側板安裝后,與端頭模板同時進行安裝。
(3)張拉端安裝時,先安裝螺旋筋,再安裝錨墊板,錨墊板的端部平面應與鋼束軸線垂直,必要時可將螺旋筋、錨墊板與周圍鋼筋焊接在一起。錨墊板安裝時注意灌漿孔應朝上布置。
(4)錨墊板與波紋管連接處用海綿或棉紗將縫隙填充密實,并用塑料膠布纏繞密封,防止水泥漿漏入。
(5)中橫隔梁P錨的固定參照張拉端的施工工法進行。
4、混凝土澆筑
(1)預應力孔道、鋼束、錨墊板、排氣管、螺旋筋以及鋼筋、模板等全部安裝完畢后,先進行自檢,填寫施工隱蔽驗收記錄,向監理工程師報驗,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2)混凝土振搗時,振動棒不能接觸波紋管和預埋件,以防止波紋管變形或破裂。
(3)構件混凝土的振搗應密實,特別應注意梁端預埋件下的混凝土密實度,要求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平坦,泛漿。
(4)箱梁、蓋梁的混凝土澆筑時間較長,張拉時的混凝土強度以最后一次混凝土澆筑部位取樣試件混凝土強度為準,早期強度混凝土試件不少于2組。
5、預應力鋼束的張拉
(1)張拉作業前應將千斤頂配套壓力表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定,檢定的范圍和頻次滿足施工規范要求。
(2)張拉前進行錨頭孔道的檢查,人工清理有漏漿的孔道、鋼絞線上的鐵銹和油污。
(3)箱梁在張拉之前,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孔道摩阻測量,交設計院復算每根預應力鋼絞線的理論伸長值。
(4)在混凝土強度達到90%的設計強度后,即可進行預應力張拉。
(5)根據VLM預應力設計施工手冊的有關要求安裝錨板、夾片、限位板、千斤頂工具錨板、工具夾片,各部分應止口對準,軸線同心。
(6)張拉程序:將鋼鉸線略微予以張拉,以消除鋼鉸線松弛狀態,并檢查孔道軸線、錨具和千斤頂是否在一條直線上,注意使鋼鉸線受力均勻。張拉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程序按圖3-7進行。
圖3-7張拉程序圖
考慮到預應力鋼束為低松弛鋼絞線,在實際張拉過程中,除非實測孔道摩阻系數大于設計值、孔道延伸量小于設計要求或孔道出現漏漿等現象的情況下,才采取超張拉應力控制,否則不需超張拉。
預應力加至設計規定值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錨固鋼鉸線,并在錨具和鋼鉸線不受振動的方式下解除千斤頂的壓力。張拉過程中密切觀察,發現導常情況及時報告,盡快處理。
(7)特長預應力束張拉前先用單孔千斤頂逐根預緊調平衡,預緊應力為10%~20%控制應力。
(8)箱梁的延伸量較長,而后澆帶處只有900mm的張拉空間,張拉時每張拉一次行程倒頂重新安裝后,需切除一次外露鋼絞線,以保證下一行程張拉的空間要求。
(9)在張拉過程中,邊張拉邊測量伸長值,在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的總張拉力的作用下,鋼鉸線的伸長值與同意的計算伸長值相差不應超出±6%。如果計算伸長值與實際伸長值有明顯的出入,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確定處理方案后才繼續張拉施工。
6、孔道壓漿
(1)本工程除箱梁采用真空輔助灌漿外(真空灌漿方案另附),其余預應力結構采用普通壓漿,壓漿在張拉后48h內進行。
(2)孔道壓漿材料應按規定的要求采購,并經驗收合格,壓漿前應已進行水泥漿配比試驗,實際攪拌時應嚴格按照配比計量。
(3)配比后的水泥漿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灰比不大于0.4,可按規定參入適量的減水劑和膨脹劑。
2)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應在24h內重新全部被漿吸回。
3)水泥漿加入膨脹劑后的自由膨脹率應小于10%。
4)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間。
(4)壓漿前應對孔道、排氣孔和灌漿孔進行清潔處
理,必要時可用水沖洗后再壓漿。對孔道清潔較好的情況可直接壓漿。
(5)壓漿前應將孔道兩端錨頭部分用特快硬高強水泥封錨,覆蓋層厚度≥15mm,防止壓漿時漿體漏出。
(6)壓漿按照先下層后上層的順序,平緩、均勻的連續進行,并將所有最高點的排氣孔依次一一放開和關閉。
(7)本工程壓漿采用一次壓漿法,壓漿使用活塞式壓漿泵,壓漿的最大壓力為0.5~0.7MPa,孔道較長的可為1.0MPa,壓漿應達到
孔道另一端飽滿和出漿,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為保證孔道中充滿灰漿,關閉出漿口后應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個穩壓期,該穩壓期不少于2min。水泥漿自拌制至壓入孔道的延續時間一般應控制在30~45min,水泥漿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連續攪拌。為保證孔道一次灌注完畢,儲漿罐體積要大于預應力孔道所需漿體的體積,儲漿罐上應放一個1.2mm篩網過濾漿體。本工程預應力孔道最大的所需漿體體積為1.1m3。
(8)壓漿時每一工作班應留取3組70.7mm×70.7mm×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天,其抗壓強度不應低于結構自身的混凝土強度。
7、封錨
壓漿后將錨頭多余的鋼絞線切除,并用水沖洗干凈錨端部分,鑿毛梁端混凝土,設置鋼筋網片,澆筑封錨混凝土。
8、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1)張拉過程中,預應力鋼鉸線的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誤差應在±6%范圍內,否則應:
測試鋼鉸線實際彈性模量;
根據標準規定的方法測試孔道摩阻值;
按公式復算理論伸長值;
必要時可灌注對預應力筋和管道無腐蝕的中性洗滌劑或皂液。
(2)張拉后錨固時發生滑絲現象,則先放松鋼鉸線,待采取以下措施后再重新張拉、錨固:用汽油清洗該股鋼鉸線內側,以防因油污填塞齒縫間隙而影響錨固;
用鋼絲刷或細砂紙打磨鋼鉸線表面,以防銹蝕層影響錨固性能;
對該股鋼鉸線的夾片硬度測試,如因硬度太低而導致夾片齒紋磨平,則更換夾片。
(3)張拉過程中發生滑絲現象,如某股鋼鉸線中的某一根或幾根鋼絲,其斷絲總數未超過每孔一根鋼絲,且同一個截面斷絲總數未超過該截面鋼絲數的1%,則視為允許。
(4)灌漿后若發現端部錨具處內部波管段內有因水泥漿泌水引起的空段,可用硅膠槍等擠壓工具將水泥凈漿從壓漿孔壓入,以使空段被填充密實。
(5)灌漿過程中,若壓漿泵發生故障或遇停電,如30min內不能恢復壓漿,則將清水注入壓漿孔,以使孔內部沖冼干凈,待恢復壓漿時,再壓入水泥漿,趕出清水,使整條孔道充滿水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