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線道岔換裝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安全職責
1.1保證設備轉換正常,并確保聯鎖關系正確。
1.2負責既有線道岔換裝作業施工中的人員安全、設備安全、小型機械使用安全及列車運行安全。
1.3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和操作規程實施作業。
2、崗位任職條件
2.1接受過專業安全技術及技能培訓。
2.2持證上崗。
3、上崗作業準備
3.1清楚施工時間、施工地點及要點范圍和施工影響范圍;道岔安裝作業的各項技術標準。
3.2檢查發電機燃料、潤滑油、冷卻水是否充足,不足時應予添加;在添加燃油時嚴禁吸煙及接近明火,以免引起火災。
3.3檢查電鉆及電鉆架工作是否正常,保證其正常工作。
3.4檢查電動轉轍機電線路絕緣和各接觸點是否良好、轉動是否正常。
3.5檢查道岔換裝作業施工用的材料、設備及工器具是否齊全。
3.6施工命令下達后,經防護人員確認無誤,方可開始工作。
4、安全操作規程
4.1嚴格執行登記、要點、消點制度。
4.2每次道岔換裝施工前駐站聯絡員應在車站運轉室施工作業登記簿上進行登記,須注明以下幾點:
A、登記時間;
B、施工內容及范圍;
C、施工負責人及本人姓名。
4.3登記完畢得到允許施工命令后,駐站聯絡員應及時通知施工現場負責人,為防止聽錯,必須執行復誦制度。
4.4施工結束后,應對現場進行仔細清理,確認線路狀態完好后向駐站聯絡員進行匯報,駐站聯絡員在接到施工結束后進行消點。
4.5拆除既有轉轍設備時,應首先在室內把啟動電源和表示電源切斷。
4.6拆除后的既有轉轍設備及安裝裝置應放到遠離線路的地方,不得侵限。便于新轉轍設備及安裝裝置的安裝。
4.7進行安裝新轉轍設備及安裝裝置時,要輕拿輕放;不得使各種桿件配件及設備彎曲變形。
4.8施工結束后,進行聯鎖試驗,室內外共同確認道岔位置。然后交給設備管理單位進行聯鎖試驗,對工程進行驗收。
4.9驗收合格后,進行消點,消點后施工人員不要立即離場,待道岔定位反位分別走過列車設備正常后方可離場。
4.10離場前,應打掃施工現場,嚴禁施工垃圾污染道床的現象發生。
5、其他注意事項
5.1既有線道岔換裝作業施工給點前,嚴禁移設既有設備,杜絕提前松動任何固定螺絲、零部件的現象發生。
5.2既有線道岔換裝作業施工結束消點后,嚴禁移動設備,杜絕亂動、亂改正使用中設備配線的現象發生。
篇2:確保既有線道岔大修施工安全做法
2009年,按照鐵道部、鐵路局對京廣線實施道岔大修計劃的要求,新鄉橋工段將組織對京廣線七里營、宜溝、寶蓮寺站3個站區41組道岔進行更換。我段克服既有繁忙干線施工難度大、開通速度高、整修時間緊等困難,從施工組織、作業標準、現場監控、設備整修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既有線道岔大修施工安全。
1.明晰任務,迎難而上,堅定必勝信心
1.1施工任務重。按照部、局施工計劃要求,2009年10月9日至10月31日,我段管內京廣線實施第二次集中修,期間需完成道岔大修、線路大修、線路搗固、道岔搗固、道岔打磨等施工任務。其中,10月9日至10月24日,我段還要完成京廣線寶蓮寺、宜溝站2個站區22組道岔的更換任務,施工時間緊、任務重。
1.2施工標準高。這次成組更換道岔均為砼枕60kg/m鋼軌12號可動心軌單開道岔,設備技術含量高,對施工改造、維修養護、設備管理都提出新的課題。與以往施工相比,這次道岔施工的復雜性更大、要求更高。
1.3施工難度大。一是確保安全壓力大。本次道岔大修涉及的京廣線是運輸最繁忙干線和既有線列車速度較高的區段,且施工中臨線通過列車速度高,客車運行速度都在120至160km/h及以上,確保施工安全難度極大。二是施工組織難度大。大量集中的工作量對既有線密集要點高。同時,參戰施工人員多,一個施工點內現場有400人左右,有時甚至高達一千多人。三是設備管理難度大,這次道岔大修施工后線路設備穩定性差,要保證施工地段24小時后恢復列車常速需要,使設備管理的難度大大增加。
面對困難和挑戰,我段迎難而上,迅速動員,認真研究,周密部署,把全段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起來,發揚工務系統職工攻堅克難、拼搏奉獻的精神,全力奪取施工的全面勝利。
2.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筑牢安全屏障
新鄉橋工段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京廣正線無小事”的安全理念,突出重點,卡控關鍵,分工包保,嚴格考核,認真把好施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
2.1施工管理組織網絡“密”。我段把強化組織領導和聯系協調作為保證施工安全的首要任務,成立了以段長、黨委書記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的領導、協調、管理和監督工作。同時,我們下設施工技術、安全、質量、后勤保障、宣傳報導等專業工作組,明確每一組具體領導負責人和所擔負的責任。各個參與施工的車間也分別成立了施工領導小組,加強施工組織。我段自上而下,建立起嚴密的施工組織網絡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確保上情下達、及時準確,實現了統一指揮、協調動作,為施工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組織保證。
2.2施工方案制定“細”。每次施工開始前,我段抽調技術人員成立了測量小組,對需要進行更換的道岔一組不漏地進行測量,為施工提供精確詳實的技術資料。每一次施工前,都由主管科室制定全面詳細的安全技術組織措施,一處一處地制定施工方案,特別對施工“登記要點、施工防護、施工準備、料具侵限、巡查整修、放行列車”等六道關鍵環節,周密考慮,超前預想,明確標準。我們還規定,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由段主管領導審核并簽字后方可實施,同時,我段建立責任追究制,制定人在安全技術組織措施上簽字,凡因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制定不詳細而影響施工或發生安全問題的,對措施制定人進行責任追究,確保施工方案細致嚴謹。
2.3施工現場盯控把關“嚴”。每次施工前,我段由施工負責人組織召開施工協調會,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做到“八不準”:即沒有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準施工,沒有簽訂施工安全協議不準施工,沒有召開現場技術交底會不準施工,施工人員沒有進行培訓和持證上崗不準施工,施工負責人和包保干部沒有到崗不準施工,施工配合人員沒有到崗不準施工,施工防護人員不到位不準施工,安全、質量監督人員沒有到崗不準施工。施工中,我段嚴格落實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做到“四嚴禁”,即嚴禁搶點、偷點施工;嚴禁點前超挖、超卸、超范圍準備;嚴禁作業不登記;嚴禁在條件不具備情況下冒險搶點放行列車。每次施工,我們從段領導到技術、安全等相關業務部門的專業人員,都親自到現場盯控包保,在慢行點前到崗,消點放行列車檢查設備無問題,并安排好設備巡養后才能離開工地,卡死施工關鍵環節。同時,我段還明確規定了負責施工車間領導、施工負責人所擔負的責任,做到人人負責、層層把關,把安全和任務的壓力層層傳遞下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確保了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實。
3.科學管理,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施工
新鄉橋工段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嚴格標準,精益求精,強化對施工質量的全過程控制,努力打造精品施工。
3.1嚴把技術標準關。按照部、局有關道岔施工的規定,我們本著“高一點、嚴一扣”的原則,制定了段成組更換道岔施工技術標準和驗收標準。將段施工技術標準和驗收標準進一步細化至每一道施工作業環節,做到“六明確”,即明確點前慢行時段作業項目、標準;明確道床開挖深度,凈砟深度必須達到300mm以上;明確道岔到位后搗固、整修作業標準;明確線路開通時幾何尺寸應達到的標準;明確開通后慢行點內的檢查、整修標準;明確慢行點結束后線路應達到的標準。
3.2嚴把作業過程控制。我段要求施工質量組、技術組人員每次提前到達施工現場,逐項檢查現場準備工作;施工中我們嚴把作業程序和作業標準,加大對作業過程的監控;施工后,我們抓好現場的質量驗收。對現場出現的技術難點,及時組織攻關。在道岔更換施工中,卡控挖砟深度,道岔到位后,我們對線間距以及道岔標高、大平、大向等重點控制數據進行全面檢查測量,使每一個點都達到設計標準,通過卡控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來保證整個施工作業質量。
3.3嚴把后期整修關。我段突出抓好施工后設備穩定前的巡養工作,結合部、局有關規定制定巡養管理辦法。首先,我們成立設備加強組,在線路開通后至次日封鎖點結束時段,實行24小時現場監護,每2小時對施工地段線路檢查一遍,觀察過車動態情況,做好有關檢查數據記錄,并實行“記名修”,每個工點誰檢查、誰消滅,落實到人,及時整治問題。其次,我們在次日封鎖點結束后,由段組織驗收,交線路保養車間負責。此外,我們還要求車間組織專業整修隊,堅持“要求高、檢查細、整治全”的原則,做好施工地段的檢查、加強和養護,確保設備質量穩定。
3.4突出動態檢查控制。為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我段施工動態檢查組堅持每天添乘不同車次對各施工地段進行添乘檢查,及時發現靜態不易查出和動態變化中出現的病害,把動態檢查信息及時通知相關車間,并督促車間抓好添乘病害的檢查整治。同時,我們要求車間及時將三級、二級病害的整修情況回復檢查組,檢查組做好追蹤落實,確保病害整治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地段晃車,以良好的設備質量保證了行車安全。
4.結束語
新鄉橋工段干部職工在京廣線集中修和道岔大修的主戰場上,團結拼搏、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科學施工,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努力,截至10月24日,新鄉橋工段在京廣線七里營、宜溝、寶蓮寺站3個站區累計完成41組道岔的更換任務,未發生任何事故和施工延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