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運煤炭防自燃須知

裝運煤炭防自燃須知

2024-07-18 閱讀 8603

煤炭目前是被作為具有潛在危險性質的貨物來運輸的,雖然尚未被國際海事組織正式作為危險貨物列入到國際危規名細表中,但是作為一種大量運輸的貨物,必須認真研究其運輸特性,制訂出防止其自燃和爆炸的有效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一)裝運前:

(1)了解煤運知識,主要弄清煤種、特性、燃點、岸上堆存時間、煤堆溫濕度開采季節等,盡量裝運干燥和新開采的煤,若煤溫已達35℃以上或過分潮濕含水量大,應拒絕裝船.

(2)檢查貨艙內電器、電纜等電氣設備,符合安全規定并備妥安全燈;檢查船上CO2滅火系統(包括煙霧探測器),貨艙管系、CO2鋼瓶、CO2站的照明燈和門鎖等,保證使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有關人員必須會熟練使用這種滅火系統。

(3)裝船前應消除貨艙內殘存的垃圾雜質,同時要注意所裝煤中不能混有雜草、糞便、廢油渣之類的有機物質,以免產生自熱導致自燃;

(二)裝貨和運輸中:

(1)裝貨時,在靠近機艙艙壁處,采用斜坡式裝載,以減少機艙對煤的傳熱增

溫,裝塊煤一般容易集中在一個地方,最好在上面覆蓋煤粉,以減少空氣對流。

(2)煤炭易散發以甲烷為主的易燃氣體,該氣體在裝貨過程中,雖數量不多,

但容易進入桅房、油漆物料間、起貨機、配電室等處所,所以要注意在裝貨期間或裝完后不久的一段時間內。對以上處所進行通風,禁止吸煙和動明火,杜絕各種引火源。如船上配有測爆儀,應經常測量貨艙處所的瓦斯含量。

(三)為防止煤炭粉塵爆炸,應做到:

(1)貨艙內所有電器設備均應是防爆型的。

(2)在天氣不良而關閉通風時,凡裝有煤炭的貨艙上的甲板區域內,所有非防爆型電器設備均應切斷電源。

(3)人員進入裝有煤炭的艙室時,不得穿著含有化纖成分的衣著,以防人體

帶電,進入艙室之前應先消除身體的靜電,如扶摸接地的金屬板棒等;

(4)煤炭運輸途中,必須經常測量煤溫,并將所測溫度記錄航海日志中。

(5)航行中如煤溫較低且穩定,要保持連續不斷通風,及時開啟通風筒和道門進行自然通風;如天氣良好及風浪較小時,則可將貨艙開啟進行艙間通風;有機械通風裝置更應按時開啟;煤在裝運過程中,一般經驗認為煤炭裝船后,先采取表面通風4-5天,然后每隔一日進行表面通風6小時即可,這樣不僅排除了煤炭發散的可燃氣體,又可避免大量空氣進入艙內促使其氧化自燃。?

(6)航行中可根據不同季節、地區特點、外界氣溫,采取甲板噴水降溫措施,如散裝船有上邊柜者,甲板噴水對貨艙降溫作用甚微,在艙蓋密封條好時可采用艙蓋噴水降溫。?

(7)縮短煤運時間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故應快裝船,快啟航,不封港,快卸貨,縮短貯運時間,避免自燃(根據目前的實際經驗,煤運時間超過40天就有發生自燃的可能)。

(四)煤溫升高和自燃后的消防措施:

(1)大艙內煤溫已升到接近45℃時,就不允許采取正常的通風方式,更不能開貨艙通風,應立即停止通風、封艙、關閉道門,盡量隔絕空氣,防止空氣對流使氧氣進入加速氧化,以延緩煤炭自燃時間。?

(2)如果從多方跡象判明大艙煤溫繼續升高且有大量煙霧滲出,煤已開始自燃,應進一步封閉所有通向大艙的開口道門,最好在艙蓋接逢處及其四周用封艙膠布密封,然后有步驟地施放足夠數量的二氧化碳。?

(3)除萬不得已時不用海水澆灌滅水,如卸貨時發現部分煤炭自燃或有明火,應迅速將燒著的煤塊用抓斗卸去,然后以傾注方式澆灌淡水加以撲滅,灌注淡水數量要足夠將艙內約二米深度的表面層濕透為止,否則只會發生助燃作用。

篇2:探巷預防自燃發火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現開采3#、15#煤層,現1501探巷工作面位于15#煤層北部,巷道長度為910m,采用局部通風機供風,風量為270m?/min。根據初步設計要求,判定該煤層自燃傾向性等級為I級,屬于易自燃煤層。火災是煤礦生產中較為嚴重的自燃災害之一,因15#系統處于基建之中,該系統管路環節未完善,故臨時將該工作面進行充填,為了防止煤層自燃和火災事故的發生,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自燃發火的標志性氣體一般為CO,施工中工作面的瓦斯檢查員24小時不間斷檢查巷道中的CO、CH4、CO2、溫度氣體濃度,若發現有毒有害氣體增高和其它情況變化較大時,立即撤出人員并向礦調度室和通風科匯報。

2、該工作面安裝局扇FBDNO5.6型,功率11KW×2臺,風筒選用Φ600mm阻燃柔性風筒。每班由專職電工對局扇進行檢查,保證局扇正常運行。并且每天由專職電工、專職瓦檢員、井下監控維護員三人同時在場對局扇通風機進行至少一次切換,確保局扇主扇、備用局扇切換運轉正常。除此之外,任何人嚴禁隨意開停、切換局扇風機。

3、為保證工作面的正常供風,對工作面的風筒管理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管理,風筒吊掛要平、直、逢環必掛,出風口距工作面不得超過5m。每班瓦檢員必須仔細從局扇開始至工作面的風筒進行檢查,發現有破口、跑漏風的風筒必須當班立即處理,風筒百米漏風率控制在5%以內。

4、巷道內安設CO傳感器、CH4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各一個,當CO濃度超過24ppm、瓦斯濃度超過0.8%或巷道內溫度超過26℃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匯報礦調度室。

5、巷道內鋪設1.5寸靜壓管路,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按規定進行除塵灑水,并定期做出檢查,保證供水系統正常使用。

6、在距離工作面迎頭50m處安設防滅火設施,包括兩個8kg的干粉滅火器、沙箱、消防桶、消防釬、消防鉤、消防水管消防斧等設施。

7、在矸石運輸過程中,各隔4小時要打開各個轉載點防塵噴霧,使矸石保持濕潤狀態,防止掉落過程中碰撞產生火花。每班瓦檢員在迎頭處對矸石堆進行灑水。

8、施工隊在充填過程中,矸石堆不得低于原巷道的20cm。

9、定期對該工作面、巷道進行灑水防塵。

10、在工作面或者巷道中發現有溫度過高、濕度過高、出現霧氣、煤壁掛汗、有煤油味、汽油味等自然發火征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報礦調度室。

11、在充填過程中,每充填300m構筑一道永久密閉墻,在回撤完成以后,最后一道密閉墻,在密閉右上方預留觀測孔和灌漿孔。

針對以上安全措施,由各科、隊監督完成,發現有不足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通風科

2015年5月31日

篇3:裝運煤炭防自燃須知

煤炭目前是被作為具有潛在危險性質的貨物來運輸的,雖然尚未被國際海事組織正式作為危險貨物列入到國際危規名細表中,但是作為一種大量運輸的貨物,必須認真研究其運輸特性,制訂出防止其自燃和爆炸的有效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一)裝運前:

(1)了解煤運知識,主要弄清煤種、特性、燃點、岸上堆存時間、煤堆溫濕度開采季節等,盡量裝運干燥和新開采的煤,若煤溫已達35℃以上或過分潮濕含水量大,應拒絕裝船.

(2)檢查貨艙內電器、電纜等電氣設備,符合安全規定并備妥安全燈;檢查船上CO2滅火系統(包括煙霧探測器),貨艙管系、CO2鋼瓶、CO2站的照明燈和門鎖等,保證使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有關人員必須會熟練使用這種滅火系統。

(3)裝船前應消除貨艙內殘存的垃圾雜質,同時要注意所裝煤中不能混有雜草、糞便、廢油渣之類的有機物質,以免產生自熱導致自燃;

(二)裝貨和運輸中:

(1)裝貨時,在靠近機艙艙壁處,采用斜坡式裝載,以減少機艙對煤的傳熱增

溫,裝塊煤一般容易集中在一個地方,最好在上面覆蓋煤粉,以減少空氣對流。

(2)煤炭易散發以甲烷為主的易燃氣體,該氣體在裝貨過程中,雖數量不多,

但容易進入桅房、油漆物料間、起貨機、配電室等處所,所以要注意在裝貨期間或裝完后不久的一段時間內。對以上處所進行通風,禁止吸煙和動明火,杜絕各種引火源。如船上配有測爆儀,應經常測量貨艙處所的瓦斯含量。

(三)為防止煤炭粉塵爆炸,應做到:

(1)貨艙內所有電器設備均應是防爆型的。

(2)在天氣不良而關閉通風時,凡裝有煤炭的貨艙上的甲板區域內,所有非防爆型電器設備均應切斷電源。

(3)人員進入裝有煤炭的艙室時,不得穿著含有化纖成分的衣著,以防人體

帶電,進入艙室之前應先消除身體的靜電,如扶摸接地的金屬板棒等;

(4)煤炭運輸途中,必須經常測量煤溫,并將所測溫度記錄航海日志中。

(5)航行中如煤溫較低且穩定,要保持連續不斷通風,及時開啟通風筒和道門進行自然通風;如天氣良好及風浪較小時,則可將貨艙開啟進行艙間通風;有機械通風裝置更應按時開啟;煤在裝運過程中,一般經驗認為煤炭裝船后,先采取表面通風4-5天,然后每隔一日進行表面通風6小時即可,這樣不僅排除了煤炭發散的可燃氣體,又可避免大量空氣進入艙內促使其氧化自燃。?

(6)航行中可根據不同季節、地區特點、外界氣溫,采取甲板噴水降溫措施,如散裝船有上邊柜者,甲板噴水對貨艙降溫作用甚微,在艙蓋密封條好時可采用艙蓋噴水降溫。?

(7)縮短煤運時間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故應快裝船,快啟航,不封港,快卸貨,縮短貯運時間,避免自燃(根據目前的實際經驗,煤運時間超過40天就有發生自燃的可能)。

(四)煤溫升高和自燃后的消防措施:

(1)大艙內煤溫已升到接近45℃時,就不允許采取正常的通風方式,更不能開貨艙通風,應立即停止通風、封艙、關閉道門,盡量隔絕空氣,防止空氣對流使氧氣進入加速氧化,以延緩煤炭自燃時間。?

(2)如果從多方跡象判明大艙煤溫繼續升高且有大量煙霧滲出,煤已開始自燃,應進一步封閉所有通向大艙的開口道門,最好在艙蓋接逢處及其四周用封艙膠布密封,然后有步驟地施放足夠數量的二氧化碳。?

(3)除萬不得已時不用海水澆灌滅水,如卸貨時發現部分煤炭自燃或有明火,應迅速將燒著的煤塊用抓斗卸去,然后以傾注方式澆灌淡水加以撲滅,灌注淡水數量要足夠將艙內約二米深度的表面層濕透為止,否則只會發生助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