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交通局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為認真落實省交通運輸廳、市政府、市安委會關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促進全市交通安全生產形勢的進一步穩定,努力實現交通安全生產再上新臺階,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安陽市交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深化交通安全生產“四項機制”,全面排查治理交通行業安全隱患,狠抓隱患整改工作,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落實,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基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組織機構
成立安陽市交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路明軍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馬俊吉市交通局副局長
陳保安市交通局副局長
侯愛民市交通局副局長
韓瑞國市交通局紀委書記
閆永和市交通局總工程師
李文順市交通局副局長
成員:劉森林王勇王雙順馮景忠袁伯民王廣亮孔凡池王錫玲趙哲巫利亞邱西安郭志剛任新鋒李蘭保高明俊王培和李志堅劉炳霞齊吉忠王躍豐馬忠新劉生明緱明志尤三德郭志強馮昌軍王宏嶺孔德明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運管科,孔凡池兼辦公室主任。
三、隱患排查治理的范圍、內容和分工
(一)排查治理范圍。水上交通安全、道路運輸企業、交通基本建設施工企業、道路養護企業以及汽車客運站(場)、渡口渡船、危橋、危險路段、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等。
(二)排查治理內容:全面排查治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隱患,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事故查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具體內容如下:
1.各類企業和單位自查自改共同的重點內容:
(1)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企業和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及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各職能機構、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2)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技術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執行情況;隱患排查整改、重大危險源監控、作業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情況;外來施工隊伍(承包商)安全監管情況等。
(3)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風險抵押金繳納、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等情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依法履行“三同時”制度情況。
(4)安全培訓教育情況。企業和單位建立健全安全培訓教育制度、保證經費情況;全員(包括農民工)培訓教育及考核情況;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5)應急管理情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相關應急救援隊伍簽訂協議情況;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應急救援預案制訂及演練情況。
(6)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情況。事故報告制度建立情況;已發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要求,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和落實整改情況。
(7)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消防責任制落實情況;“三會一標”建設情況;消防設施設備設置情況;以及消防會議和檢查情況等。
2.水上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內容:
按照水上交通安全“三關一排查”的要求,全面排查水上交通安全隱患。
(1)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強化鄉鎮船舶安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水上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督促縣鄉政府落實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責任,海事部門監督檢查和檢驗發證責任。健全責任制,齊抓共管,嚴格把關,把管理落實到班組和船舶,落實到人。
(2)進一步加大鄉鎮渡口渡船整治力度。落實渡口“五定”要求(定渡口、定渡工、定渡船、定載額、定制度),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渡口渡船,要責令立即停航整改并跟蹤落實。要堅決制止超載渡運、無證駕駛、利用“三無”船舶載客等違章現象,對由于安全管理和監督工作不落實,整治工作不力,導致鄉鎮船舶群死群傷惡性事故發生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3)進一步規范航運市場經濟秩序。對達到報廢年限的船舶要堅決予以報廢。經營客船、旅游船的,要經常督促檢查,落實企業安全管理責任。
(4)加強水上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加強對鄉鎮運輸船舶船主、船員、鄉鎮渡船渡工等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通過召開安全宣傳專題會、安全例會、船員座談會、加強培訓和檢查督促等形式,對船主、船員進行廣泛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
(5)做好節假日重點時段的安全工作。重視節假日期間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早準備,精心組織,加強值班和現場監管、監護,避免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3.道路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內容:
按照道路運輸安全“三關一監督”的要求,突出旅客運輸和危險貨物運輸,全面排查治理道路運輸企業安全隱患。
(1)全面審查道路運輸企業經營資格。根據《安全生產法》、《道路運輸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全面審查道路運輸企業經營資格,審查的重點是人員素質、車輛和設施、企業管理等情況;在安全管理方面,檢查企業安全生產作業條件、安全生產組織、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經費投入和車輛、人員管理措施等方面情況。
嚴把運輸企業市場準入關。清理個體掛靠車輛,加強對“掛靠”經營的個體運輸戶、私營運輸企業的安全管理。運管處要制定清理方案,新準入的車輛必須實行公司化經營,嚴禁前清后進。對新申請開業的道路運輸企業,嚴格按《道路運輸條例》和相關規定進行審批,把安全生產資質條件作為經營許可審批的重要內容,并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對申請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業務的當事人,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不得審批或者核準。在客運線路審批或招投標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或發生重大以上事故的企業,一年內不得審批新的客運線路。
(2)全面清查營運車輛技術狀況。對營運車輛進行全面清查,確保所有營運車輛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要重點抓好營運客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技術狀況的檢查,確保符合營運要求。所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一級要求,罐車必須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手續,并配備應急處理器材和防護用品,對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取消營運資格。
(3)全面檢查運輸企業從業人員資格。對運輸企業營運駕駛員的從業資格,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駕駛人員、裝卸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的上崗資格進行全面檢查,監督運輸企業把好從業人員資格關,確保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發現不符合資格條件的從業人員,要責成運輸企業予以清退。
(4)加強運輸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運輸管理部門要督促運輸企業加強包車客運、超長班線客運、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的管理,建立健全包車運營管理制度和安全行車日志制度,制定切合本企業實際,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和辦法,確保安全監管落到實處。加強對長途客運和危險品運輸車輛及駕駛員的監管,落實沿途休息制度;加大安全管理手段的投入,積極推行客運車輛安裝GPS裝置,加強對行車過程動態監管。
加強源頭管理,杜絕客車超載。要認真落實交通部《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的規定,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和“五不出站”制度。
4.交通基本建設工程安全排查治理的主要內容:
(1)建設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安全生產責任是否落實到位;
(2)現場施工人員是否全部經過安全教育培訓;“三類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全部持證上崗;
(3)存在重大施工危險的分部分項工程是否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并按規定程序進行論證和審批;是否嚴格履行安全技術交底程序;
(4)臨邊、洞口是否按規定進行防護,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安全有效;
(5)建筑起重設備安拆是否符合規定程序要求;
(6)各類施工機械、電氣設備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
(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系統是否符合規范標準;
(8)腳手架、基坑(槽)支護及其他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作業環節和部位是否存在事故隱患;
(9)職工宿舍、工棚等臨時設施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10)消防設備是否按規定配置;
(11)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是否有專人管理,分類存放;
(12)拆除工程施工是否由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是否經過備案;
(13)以橋梁、隧道為重點的所有在建和投入使用的交通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治理情況。
5.縣鄉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內容:
(1)在建的公路工程?;窘ㄔO程序、項目管理、工程實體質量、工程原材料、施工工藝,易有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在建及在用的縣鄉公路隱患排查治理情況。
(2)投入使用的橋梁。明確橋梁養護管理的責任單位和監管單位情況;對橋梁定期進行技術檢測,并建立完整的管理檔案資料情況;對已確認的危橋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及落實情況;建立橋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情況等。
(3)開展路況安全檢查。對橋梁、涵洞和高邊坡、高擋墻、高路堤及易出現塌方地段等進行檢查,發現異?;虼嬖诎踩[患的,及時設立醒目的安全隱患警示標志,并組織力量盡快整改。
(4)加強公路設施檢查。重點是加強對臨水臨崖、高落差、急彎陡坡、連續彎坡和長大下坡、危險病害橋梁、事故多發點段、危險路段等安全防護設施及在建養護維修工作安全施工情況的督促檢查等。
(5)對已確認的縣鄉公路危險路段的整改情況等。
(三)排查治理職責分工
交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行“條塊結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
市運管處負責道路運輸企業、客運站(場)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市海事局負責水上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市農村處負責縣鄉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市質監站負責交通基本建設在建工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局事務處負責交通大廈、局家屬院的相關安全管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組織,加強領導。
局屬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和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特別要全面落實行政一把手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抓好此項工作。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負起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負總責,組織開展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制訂隱患監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我們要把責任不落實視為重大隱患,如發現這方面的情況,要立即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二)突出重點,全面排查治理各類隱患。
隱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四個重點,即道路運輸、水路運輸、交通基本建設工程、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多發、易發的重點地區;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的重點企業;同時,要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個結合”:
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深化安全專項整治結合起來,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日常安全監管結合起來,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和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加強應急管理結合起來。
(三)標本兼治,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各級交通部門要以隱患排查治理為契機,不斷加強和規范安全管理與監督。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監控制度,實現隱患登記、整改、銷號的全過程管理。要認真分析近年來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預防和杜絕同類事故的發生。要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治本之策,加快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四)成立組織,落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責任。
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各單位要成立安全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并將小組人員名單于6月20日前報局運管科備案。按照職能分工,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認真排查隱患,重要情況及時上報。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日
安陽市交通局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由村委會、鄉安監站聯合組織進。
二、村委會準確掌握本轄區易發生安全隱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規范現場管理。
三、各村駕駛員要經常進行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強化從業人員識別事故隱患的責任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監控事故隱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五、鄉安監站要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在事故隱患排查中,要不間斷巡回組織排查,并進行自排。
六、職能部門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重點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對下一級
職能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定期抽查。
七、負有安全生產職責部門要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向事故單位或個人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
(一)事故隱患基本情況;
(二)可能影響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集中檢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檢查前要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檢查的方法、地點、分工情況、檢查后要及時匯總、并報告鄉安監站;
十、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凡能當場處理的應立即予以處理。當時不能處理,要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責任人的三定原則發出整改通知書,并按時進行復查,凡未按規定整改的,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重處,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檢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切忌走馬觀花,走過場;
十二、檢查中相關領導和人員必須密切配合,不得推諉、扯皮、或無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