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違章行為管理措施
1.加強駕駛員的安全、守法意識教育
駕駛員駕車之所以發生超速違章行為,就是因為頭腦中安全觀念淡薄,守法意識薄弱,沒有意識到超速違章的嚴重后果。因此,加強對駕駛員的科學知識學習,安全觀念、法制觀念的教育,是減少超速違章行為的根本措施之一,各專業運輸部門,各駕駛員管理部門,都要進行定期的強化培訓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從而指導駕車行為。
2.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尤其是限速標志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雖然也規定了一些道路上的速度限制,但是駕駛員駕車的時候,并不一定總在心里想著。在每一條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都以醒目的提示牌,提醒駕駛員前方路段的最高限速,尤其是急彎路或接近路口、人持橫道等處,都要提前做好標志,給一個提醒,駕駛員好提早做好準備。這樣才能在當慢的時候慢下來,當快的時候快上去,反車速靈活地掌握好。
3.設立流動性車速測站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強路面管理,用雷達測速等設備建立一些車速監測站,對超速違章行為嚴格取締,執法要嚴,處罰要重,切實對駕駛員的超速心理產生一種威懾,同時,在準間或警力不足情況下,可制做一些"假人",周圍警燈閃爍,并顯示"交通民警向您提示:注意車速,保證安全"等提示性標語。這樣可使駕駛員以假當真,真真假假間錯開,使駕駛員駕車時心中時刻警覺,不敢再以身試法,超速違章。
篇2: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安全檢驗要求
國家標準《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7588—2003)中規定:曳引驅動的電梯應裝設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包括速度監控和減速元件,應能檢測出上行轎廂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電梯額定速度的115%,上限GB7588—2003中9.9.3規定的速度,并應能使轎廂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對緩沖器的設計范圍;該裝置動作時應當使一個電氣裝置動作,切斷電梯主電源,使空載制停時,其減速度≤1g;該裝置應作用在轎廂、對重、鋼絲繩系統或曳引輪上。并且已強制執行,所以我們應該對電梯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類型、特點及檢驗方法要有所了解。
(1)根據電梯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作用的位置,目前常見的可分以下4種
①作用于鋼絲繩系統的制停或減速裝置,靠彈簧或液壓系統驅動來夾持鋼絲繩系統以制停轎廂,如WRB系列的鋼絲繩夾繩裝置等。該裝置的動作觸發方式分為機械觸發和電氣觸發兩種,采用機械觸發一般都在限速器與鋼絲繩夾繩器之間通過閘線連接,當上行超速時限速器機械動作拉動閘線使鋼絲繩夾繩器動作,從而使轎廂制停或減速;采用電氣觸發,一般都通過限速器開關信號,使鋼絲繩夾繩器動作,從而使轎廂制停或減速。該裝置保護功能較為全面,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超速都能使轎廂可靠制停或減速。
②作用于曳引輪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輪且與曳引輪同軸的部件上的裝置。這里面又有兩種情況,一種為獨立于曳引機的附加裝置;另一種是直接制停與曳引輪直接相聯的制動輪廓的制動器。近年來,永磁同步電動機技術逐步廣泛地應用于電梯行業,使無齒輪曳引機開始走向了普及,此種結構也越來越多地被使用(第一種較為少見,本文主要探討第二種)。該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由兩部分組成;限速器和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的制動器。當電梯上行超速時,限速器的電氣開關動作,切斷安全回路,從而切斷制動器線圈回路的供電。制動器失電動作使電梯減速制停。當然該制動器要由兩組獨立控制的制動部件組成,通過兩套獨立的臂式制動閘瓦作用于同曳引輪固定在一起的制動輪上,靠制動閘瓦制動輪的摩擦力產生制動力矩作用于曳引輪上,減速和制停電梯。這種上行超速保護裝置不能保護由于曳引繩打滑造成的超速。
③裝設在電梯轎廂上的雙向安全鉗,其也有兩種類型即雙向分體式安全鉗和雙向一體式安全鉗。轎廂的上、下行超速時,由限速器觸發動作,制停轎廂,當然該限速器應該是雙向的。其保護功能也較為全面,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超速都能使轎廂可靠制停或減速。
④裝設與對重架上的安全鉗和限速器。如果加上安裝在轎廂的安全鉗(下行),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超速都能使轎廂可靠制停或減速。
(2)檢驗方法
轎廂空載以額定速度上行,并通過模擬方法使超速保護裝置的速度監控部件動作,檢查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是否動作,電梯轎廂是否可靠制停,同時電氣安全裝置動作是否使電梯曳引機立即停止轉動。下面分別就上述4個類型的檢驗方法做具體的探討:
①鋼絲繩夾繩裝置。如果是采用機械觸發的,將空載電梯調到1層,斷電,松閘,此時由于對重比轎廂重很多,即轎廂與對重之間的質量差產生的位勢能引起電梯發生溜車(上行),隨著速度越來越快,直至電梯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動作,即夾繩器動作,把鋼絲繩夾住,使電梯停止。采用電氣觸發的,首先將空載電梯調到1層,斷電,松閘,此時電梯發生溜車(上行),當速度超過設定的超速范圍時。觀察限速器上的離心塊是否打到電氣開關(機械動作);然后再將空載電梯調到1層,以額定速度向上運行,人為動作限速器的電氣開關,夾繩器應動作(電氣動作)。
②作用在曳引輪的上行超速保護裝置(這里指采用永磁同步電動機驅動的電梯)。由于將符合《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7588—2003)第9.10.4d的裝置(制動器)作為電梯的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一個部件,則按照9.10.11條規定.該裝置被認為是安全部件,需要根據F7的要求進行型式實驗。所以安裝驗收時安裝公司首先必須提供該永磁同步曳引機的上行超速保護型式實驗報告;其次制動器上應設置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銘牌;再通過以下兩個步驟來驗證:第1,將空載電梯調到1層,斷電,松閘,此時電梯發生溜車(上行),當速度超過設定的超速范圍時,觀察限速器上的離心塊是否打到電氣開關(機械動作)。第2,轎廂空載以額定速度上行,人為動作限速器的電氣開關,檢查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是否動作,電梯轎廂是否可靠制停,同時電氣安全裝置動作是否使電梯曳引機立即停止轉動(電氣動作)。
③裝設與電梯轎廂上的雙向安全鉗和裝設與對重架上的安全鉗和限速器。在機房操縱電梯以檢修速度空載上行,人為動作限速器,使限速器電氣安全開關動作,此時電梯應停止運行。將限速器安全開關短接后,再在檢修速度空載上行時人為動作限速器,使限速器繩拉動安全鉗提拉裝置,此時安全鉗裝置的電氣安全開關應先動作使電梯停止運行。然后再將安全鉗裝置的電氣安全開關也短接后繼續檢修上行,再次人為動作限速器,使安全鉗裝置機械動作,使轎廂可靠制停。檢查安全鉗在導軌上的制停痕跡是否一致。
(3)除了現場檢驗條件必備外。在檢驗電梯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電梯應是空載。對裝設安全鉗的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要以檢修速度來實驗。
②如果作用在曳引輪的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是由限速器和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的制動器兩部分組成的,那么該制動器的電磁線圈的鐵芯應視為機械部件,而電磁線圈則不是,即電磁線圈可以只有1個,鐵芯分兩個裝設。即兩個鐵芯必須相互獨立,當1個鐵芯被卡住時,另1個鐵芯仍能動作,仍有足夠的制動力使載有額定載荷以額定速度下行的轎廂減速下行。
③松閘溜車(上行),一旦開關動作(指機械動作),應立即松手停車。另外要注意的是溜車(上行)過程中,時刻判明轎廂所在的位置,一旦到達最高層,機械仍未動作應停車。特別是對于低樓層,有些由于上行溜車距離不夠,未能超過設定的超速范圍(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此時應立即合閘,使電梯停止運行。這時可以考慮用限速器測試儀EC-900來驗證。
④人為動作限速器開關時,轎廂不會制停,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如切斷主電源開關或打急停開關),等故障排除后再實驗。
⑤通過限速器動作開關來實現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其調節部位應有封記,封記不應有移動痕跡。封記移動或動作出現異常的限速器及使用周期達到2年時,應進行限速器動作速度校驗。
篇3:汽輪機超速軸系斷裂專項應急處置預案格式
(一)事故判斷
1.汽輪機發生超速和軸系斷裂事故時,運行值班人員應迅速解除對人身和設備的威脅,根據儀表指示和設備外部特征,正確地判斷事故原因,采取措施、縮小事故范圍,防止設備進一步損壞,同時應注意保持正常運行機組設備的安全運行,并匯報值長。
2.汽輪機的轉速超過額定轉速的110%~112%時超速保護拒動或轉速繼續升高時運行值班人員應立即緊急停機。
3.汽輪機軸承振動達保護動作值時,應緊急停機。
(二)運行值班人員的操作
1.按下汽輪機脫扣按鈕或在機頭將汽輪機脫扣手柄打至“脫扣”位置;
2.立即手動將廠用電開關切至備變供電;
3.啟動汽輪機潤滑油泵;
4.斷開發電機出口開關和勵磁開關,將發電機解列;
5.立即打開凝汽器真空破壞閥,停止汽輪機軸封系統,使機組盡快停轉;
6.停運真空泵,但要維持凝汽器真空在0.03MPa,否則啟動真空泵或關凝汽器真空破壞閥;
7.確認電動給水泵已運行,向鍋爐上水;
8.根據情況停止有關設備運行;
9.打開關閉的汽輪機本體及管道上的疏水手動隔離閥;
10.檢查汽輪機及管道疏水閥已開啟,各抽汽電動閥及逆止閥關閉;
11.調節凝汽器、除氧器水位;
12.副值記錄汽輪機惰走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盤車方式投入汽輪機盤車運行。
13.值長向中調匯報設備故障情況,按調令隔離設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