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宿舍物業設備設施維護維修服務內容技術措施
(一)設備運行的管理
1、各類臺帳記錄完善,有真實數據可供參照。
A、主要臺帳有:宿舍維修登記本,宿舍維修清單,設施設備保養卡,設施設備維修記錄,日常巡檢登記表,高低壓抄表記錄、電梯月巡檢表等。
2、高低壓配電房
A、門:外開,門洞有防鼠防小動物裝置、門扇有通風百葉,門內側裝有防火自動垂簾(或其他防火隔斷措施)。
B、防火門及金屬門應保持完好。門外應有明顯的標識:"高、低壓配電室"或"非值班工作人員嚴禁入內"。
C、在距離配電柜50CM處用黃色油漆劃上10-15CM寬的警戒線。在操作范圍內鋪上對應電壓等級的絕緣膠墊。
D、對穿過樓板的母線槽、電纜橋架必須做好防水浸的攔水基。
E、設備外觀干凈完整,各類標示清晰,各類指示燈完好無缺,各類儀表完好、指示正確。
F、各級開關工作正常,高低壓開關柜的前后門鎖完好無損。直流屏工作正常,電池保養正確。
G、補嘗電容柜能正常投入運行,各電容器組完好無損。
H、高壓操作工具齊全,且有檢驗合格證。
3、(中央)空調系統
A、在對外部可能形成噪聲影響的機房,應在門、墻及天花做好吸音隔噪措施。
B、地面宜做防塵的油漆處理、并應做好疏水、防水處理。
C、冷卻系統、冷凍水系統的管道上應噴上明顯的字樣,并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其介質流向。
D、所有閥門應掛上用比較耐用的材料做成的標示牌,標示牌內應有對應設備的有關技術數據和在系統內的功能、正常狀態下的規定狀態等內容。
E、風機機座和風管支撐件均要防潮防腐處理。
4、自給排水系統
A、所有的水泵房,減壓閥房,排污泵房,管井房等門口應有房間功能標識牌。
B、水泵房內應有系統圖懸掛墻上。系統內所有水泵、閥門、管道要掛上或標上標識。
C、自給排水系統的運行管理的內容主要是進行巡檢管理。
D、運轉檢查:系統內所有的水泵運轉情況,包括有無雜聲,有無漏水現象。
E、電氣檢查:所有水泵控制箱的自動手動投入情況是否正常。電氣接線端口有無松脫。液位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
F、閥門檢查:所有閥門的狀態情況,是否按標識牌標識所示狀態。
G、管道檢查:特別是供水壓力管道,要定期檢測管壁厚度,排水管保持暢通,不漏水,特別地漏位置。
5、消防系統
A、消防水泵房加壓水泵、氣壓罐、濕式報警閥底座無松動,無泄漏,泵體、氣壓罐身、地腳螺絲無生銹,無脫漆。懸掛標有技術參數的標示牌。
B、閘閥:明桿加黃油,無滲漏,無生銹。閘閥懸掛標有"功能、狀態、技術參數、上級閥門位置"等內容的標示牌。
C、管道:油漆無剝落,標有工作介質流向指示。
D、控制箱:無積塵,外表無缺陷,無生銹。功能標識清楚,指示燈、電流表、壓力表無故障,表面清晰便于抄讀。箱內走線有序,不凌亂。
E、室外消防栓等設備水泵接合器房門:無破損,門鉸無松動,門鎖完好,門外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標示牌。
F、水泵接合器:無滲漏、配件齊全,防腐油漆無剝落,接合器懸掛供水樓層范圍標示牌,設備房內嚴禁堆放雜物。
G、室外栓:防腐油漆無剝落,配件齊全,四周3米范圍內不應有阻擋物和障礙物。
6、電梯系統
A、電梯機房的天花、墻身刷白漆,無漏水、滲水現象,地面采用專用地板漆油漆(灰色)或鋪防潮、防滑地磚。
B、控制柜、主機周圍劃分黃色警戒線。
C、門外開,并有鎖緊裝置,門上應有明顯標志:"電梯機房"、"機房重地,閑人免進"。
D、機房內不應存放無關的設備、雜物和易燃性液體,并應設置手提滅火裝置。機房內應有良好通風,保證室內最高溫度不超過40℃。
E、主機上方的承重吊鉤不應有銹蝕現象,涂黃色油漆,并在吊鉤所在的承重梁上用永久的方式標明最大允許載荷。
F、電梯機房內應設有詳細說明,指出當電梯發生故障時應遵循的拯救操作規程,包括電梯困人的解救的步驟。
G、當同一機房內設置有數臺曳引機時,各主開關與照明開關均應設置標明各開關所對應的電梯編號及對應控制設備名稱的標牌。
H、轎廂照明正常,天花及地板清潔無破損。
I、風扇運行可靠且無噪聲和異常振動,操作面板、電話、對講機、CCTV監視器、應急燈、警鈴、超載報警等均使用良好。
J、轎廂掛應有標有本梯限載的標識牌、安全使用電梯規則,并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有效的年檢合格證。
K、廳門和轎門地坎的導槽應保持清潔、無雜物、無沙礫。
7、監控系統
A、門外應有"控制中心機房"或"非值班人員,嚴禁入內"等標示牌,室內應有"室內禁止吸煙"或禁煙標示牌。
B、使用專用防靜電地板的機房,地板下應無施工時期遺留的痕跡,并且無滲水、潮濕等現象,地板下敷設的管線應分別用標牌標識標明,線管內的各類信號線、電源線應整潔有序。
C、墻身及天花無滲水、漏水的痕跡。室內及所有機柜內禁止放置無關的雜物。室內按規定配備消防滅火器。
(二)設備運行的保養
1、月度維護保養項目
A、高低壓配電系統
a、各種照明、指示燈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檢修地下層排風機和送風機運行狀況,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發電機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中央)空調系統
a、空調機房的運行情況。使其可以正常運行。
C、自給排水系統
a、公共設備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記錄減壓閥壓力,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檢修自給排水泵的運行狀況,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D、消防系統
a、各類消防器材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E、土、木工程系統
a、各樓層衛生間和廁所門,樓梯的檢修。一旦發現有損壞及時維修。
F、監控系統
a、各類監控設備的接口線路檢查、除塵。
2、季度維護保養項目
A、高低壓配電系統
a、明暗接線的線路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地下層送風機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各類配電房的清潔與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中央)空調系統
a、機房設備的檢修和清潔,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自給排水系統
a、自給排水泵清潔管道、泵房、控制電箱、測試水泵故障自動轉換、檢查泵房和設備是否完好,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減壓閥清潔管道、檢查泵房和設備是否完好,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D、消防系統
a、消防栓泵和噴淋泵的檢修,能夠確保正常運行。
b、防火門的檢修,能夠確保正常運行。
E、土、木工程系統
a、各樓層門牌的檢修,一旦發現有破損的地方及時維修。
F、監控系統
a、對電梯轎箱攝像頭進行檢查線路接口、除塵、調校,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3、半年度維護保養項目
A、高低壓配電系統
a、各配電箱、低壓配電柜的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中央)空調系統
a、空調管井和各層排風扇的檢修與清潔,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自給排水系統
a、自給排水泵檢查水泵軸承運行有無異響、測試電源故障、水泵故障、水位溢流中控室報警顯示,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糞池、管道和閥門涂除銹油漆。
c、自給排水閘閥螺桿打黃油和加潤滑油。
D、消防系統
a、常用消防器材、設備的保潔與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E、土、木工程系統
a、修補各衛生間地面和瓷磚,一旦發現破損及時維修。
b、修補各樓梯間地面和墻壁,一旦發現破損及時維修。
F、監控系統
a、監控室設備全面檢修,除塵緊線。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4、年度維護保養項目
A、高低壓配電系統
a、各配電箱、配電柜涂除銹油漆。
b、變壓器房、配電房、發電機、地下送風機等的檢修與清潔,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中央)空調系統
a、更換冷凍水和冷卻水,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涂除銹油漆,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修補設備保溫層,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d、機房設施設備的檢修與清潔,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自給排水系統
a、自給排水泵控制箱接線口緊線、電機緊線、檢測運行電流,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減壓閥清洗減壓閥Y隔濾網,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c、給排水泵水泵軸承打黃油,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d、水泵、減壓閥和管道涂除銹油漆。
D、消防系統
a、各類消防器材、設備的保潔與檢修,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E、土、木工程系統
a、修補屋面、設備層墻壁和地面,一旦發現破損之處及時維修。
F、監控系統
a、各類設施設備全面檢修,除塵緊線,能夠確保每日正常運行。
b、電腦數據備份。
(三)宿舍維修管理制度
1、報修人須到維修辦公室或各學生宿舍樓值班室填寫《學院宿舍維修登記表》,詳細填寫房號、聯系人、聯系電話、報修內容等。
2、正常工作日的日常維修一般在24小時內完成。報修人須在約定時間內在宿舍等候;維修完畢后,報修人須在維修單上注明維修效果、使用維修材料和維修時間等。如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在約定時間內在宿舍等候的,須提前聯系維修人員,并另行約定維修時間,避免維修人員長時間等候,耽誤維修任務的完成。如果因為報修人不在而耽誤維修時間的,維修人員需要在報修單上注明不在的時間段。
3、維修時間由維修人員與報修人商定,報修人應在報修單上注明哪個時間段有空,以便維修。如確因工具、材料等因素一時無法完成維修任務的,維修人員須向報修人做好解釋工作,并另行約定維修時間;如因技術等原因無法處理的,則在向報修人解釋清楚后,及時向后勤處反映。
4、維修人員每日應認真填寫《學院學生宿舍維修情況日報總表》,并將結果于次日上午10:00報后勤處。
5、乙方保證公共設施設備的維護、正常運行,水電工每巡查1次以上,每月定期保養,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維修及時率、維修完好率達95%以上。
6、制定物品賠償制度,定期檢查設備設施,發現人為損壞的情況,追究使用者責任,并由使用人承擔修復費用(需修復恢復至原狀),報甲方備案,必要時由甲方協助。
7、所有零維修項目均需通過后勤報修系統統一報送、確認,如果屬于小修理,更換物件的規格、型號、品牌等應與原來的保持一致,且修復恢復至原狀。上述小修復指每次單項維修費用(包含人工材料費用)在1000元以下的修理活動(設施設備在質保期內的,由質保施工單位承擔其質保責任,具體維修事宜由乙方組織,甲方配合)。1000元以上的修理,須事先報甲方同意,維修經費按學?,F有的定價標準由學校承擔。
篇2:礦用設備設施器材使用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為確保我礦用設備、器材的使用管理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及行業其它相關標準、規范,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1條礦用設備、設施、器材使用管理
1、礦需要購置設備器材時,由使用單位填報購置申請審批表,報礦分管職能部門(生產設備機電器材為機電科,通防器材為通防科,支護材料為生產科)審核選型后經礦分管領導批準,并經礦主要領導簽批后由供應科組織使用單位、機電科或審計科共同簽訂采購合同。
2、設備器材選型應在礦分管領導主持下進行,應注意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節能化,選定的設備應是經國家權威部門鑒定的、三證(生產許可證、檢驗合格證、產品合格證)齊全的、有煤安標志及防爆合格證的。
3、所有生產用設備(器材)都必須嚴格按照設備(器材)操作維護規程和完好標準進行使用與維護。
4、貫徹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維護,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包機制,日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檢修制度。
5、防爆設備(器材)入井必須遵守入井許可證制度。
6、對主要生產設備的安裝使用,機電科應參與編制操作規程和安裝質量標準。安裝完畢后,應由機電科組織安裝、使用單位的有關人員參加驗收,進行試運轉并辦理移交手續后才能投入使用。
7、有關職能科室分別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按照檢查獎懲條例,定期進行檢查,下達整改通告單,監督整改,保證在用設備、器材,保持完好狀態。
第2條礦用設備、器材使用前檢測、檢查
1、購置設備(器材)到貨后由審計科質檢組牽頭組織供應、機電科(通防科、生產科)等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或投入使用。驗收要嚴格按照合同及有關標準進行,不得徇私舞弊,否則嚴肅追究驗收人員的責任。
2、驗收后將全部圖紙、使用維護說明書、質量檢查、試驗驗收報告等技術資料移交機電科資料室進行整理、建檔登記保管(技術資料復印2份,原件交礦檔案室存檔,復印件1份交機電科資料室,1份交使用單位)
3、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對三環鏈、主要鋼絲繩、皮帶、電纜及通防儀器、支護、器材委托具有國家主管機關認證檢測中心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大型設備系統改造、安裝,按程序報上級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3條設備、器材使用中的檢驗
1、設備(器材)使用中的檢驗由分管職能科室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編制實施計劃,注明檢驗標準、周期、方法,指定取得相應資質的檢驗單位。
2、由職能科室對所管理的設備(器材)按實施計劃組織落實,派技術員參加現場測試或送檢。檢驗不合格的要提出整改建議,報礦領導協調解決,要保證在用設備(器材)的性能達到生產要求。
3、由職能科室對所管理的設備(器材)的檢驗報告存檔管理。復印若干份供其它單位借閱存檔。
第4條礦用設備(器材)的維護、更新和報廢
(一)維護
1、機電科是礦生產設備(器材)日常修理的管理部門,負責修理全過程的管理工作。
2、各單位負責對本單位使用范圍內的設備的日常維護和小修。
3、設備的中修和大修一般由礦機廠承擔,機廠無力承擔修理的設備,由機廠寫出書面報告交機電科核實并簽字蓋章,上報分管設備領導批準,經主要領導同意,由機電科、審計科聯合辦理外委修理。
4、機電科負責每年年初,根據有關規定組織編制設備年度大修理計劃。上報分管領導批準后,監督實施。
5、主提升、運輸系統每天保證2小時的檢修維護時間,采掘設備每天要保證不少于4小時的檢修時間。
6、每月月底為固定停產檢修日(特殊情況除外)。每月20日由機電科組織各設備使用單位召開檢修預備會議,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和生產情況認真編制停產檢修計劃,報分管領導批準后下達檢修任務書并監督實施。
7、設備檢修完畢,由機電科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并在驗收報告上簽字,不合格不準投入使用。
?(二)更新、報廢
1、設備更新改造規劃及年度計劃,由機電科負責按照國家頒布的設備更新目錄和規定的更新時間組織編制,經礦分管領導審批,報主要領導批準后機電科組織實施。
2、由礦分管設備領導組織機電科、財務科、審計科等部門組成鑒定小組,提出報廢意見,按下列規定執行:
①凡已提完折舊的老舊設備,由公司分管設備領導審批。
②凡未提完折舊確需提前報廢時,由公司總經理審批。
③凡提折舊達80%以上,單臺設備原值不足3萬元的設備,確需提前報廢時,可按①項辦理,其余值攤入成本。
④綜采設備雖未達到使用年限,但出煤量已過國家有關規定的,并提完折舊者,亦可申請報廢。
⑤礦用器材性能達不到生產要求,維修改造費用超過原值50%或社會上推出新型替代產品性能顯著提高的,可申請報廢,采購新型器材。
3、待報廢設備(器材)在未批準前,應妥善保管好。已批準報廢的設備,應將其中可利用的部分,折價入帳,入庫保管。
4、已批準報廢的設備,應由礦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寫出報告,上報縣國資局批準后辦理報廢沖賬手續。報廢設備的殘值收益,應用于設備的改造與更新。
篇3:煤礦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制度
(一)為加強煤礦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工作,防止電氣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
(2016)第4條“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各種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制度,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做好記錄”的規定以及《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中對機電、運輸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設備檢修嚴格執行煤礦下達的年、季、月及大、中、小修計劃,按規定周期進行,達到預防性檢修的目的。
(三)檢修類別按內容和工作量,分為日常檢修,一般檢修和大修三種。
1.日常檢修(小修):按定期維護檢修內容和日常檢查(點檢)發現的問題、部分拆卸零件進行檢查、修整、更換或修復少量磨損件,基本上不拆卸設備的主要部份,通過檢查、調整、緊固機件等技術手段,恢復設備使用性能。
2.一般檢修(中修、項修、年檢):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態,對設備精度、功能達不到工藝要求的項目,按需要進行針對性檢修,一般要部分解體修復或更換磨損機件,必要時進行更換油質、校正坐標,以恢復設備的精度和性能;更換電機個別線圈和部分絕緣,進行涂漆、烘干,在檢修過程中,充分利用鍍、噴、鑲、粘等技術手段,恢復其精度。
3.大修:對設備進行全面修理,使設備完全恢復精度和額定功率,需要對設備進行解體,對所有零部件進行清洗檢查,更換或加固重要的零部件,恢復設備應有的精度和性能。調整機械和電器操作系統,處理設備基礎或更換設備外殼,配齊安全裝置和必要的附件,重新噴漆或電鍍,按設備大修標準進行驗收。
(四)設備檢修前,必須做好設備的原始記錄,詳細記錄設備的技術狀況(尤其是缺陷),使用情況,各項技術性能,精度參數,檢修部位等,以備在下次檢修中參考。
(五)屬于中修以上的設備檢修,其項目負責人必須是區隊主要領導。
(六)每一工作地點工作結束后,設備一律出井檢修,不得搬往其它工作地點繼續使用,特殊情況需經機電管理部門同意。
(七)綜采工作面的生產設備檢修要統籌安排,超前強化檢查,實行設備檢修質量責任制。每班對檢修工必須定項目、定任務、定質量,檢修班帶班隊長負責檢修項目質量的監督及落實工作。
(八)機電維修隊應按要求檢修足夠數量的常用易損設備或部件(防爆開關、油包、立柱、減速箱等)以備用。
(九)設備檢修后,要做好設備檢修記錄,詳細記載檢修時間、內容、參加人員,有項目及技術負責人簽字,作為設備以后檢修時參考及處理事故的依據。
(十)檢修后的設備,必須由機電管理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嚴格按《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進行逐項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