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設施安全檢維修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生產設備正常運行,避免發生意外設備事故和其他傷害,保證檢維修過程的安全和高效率、高質量,制訂本制度。
二、職責與分工
主管部門:(安全科或安全部)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
相關部門:公司各部門、廠、車間負責在日常工作中貫徹執行本制度。
三、內容與要求
(一)檢修前準備
1、編制檢修計劃應做到內容詳細、責任明確,措施具體,應包括對安全裝置、設施的檢修。凡是具有二人以上參與的檢修項目,必須指定一人負責安全。
2、檢修部門負責人要對檢修中的安全負責,在對參加檢修人員交待好任務的同時,書面交待好安全措施。
3、.檢修負責人在檢修前,要組織人員對檢修過程進行風險評價,做好檢修機具準備和周密檢查,做到機具齊備,確保安全可靠。
4、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的設備時,必須進行清洗置換和有效隔離,并落實現場安全監護人方可作業;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5、清洗置換的設備,必須進行分析檢驗,取樣要有代表性,確保清洗置換有效合格。
6、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和蒸汽設備管道檢修,必須切斷物料(包括惰性氣體)出入口閥門,并由設備所屬生產車間加設盲板。
7、檢查設備管道與運行中設備管道連接時,中間必須加隔盲板,在抽堵有毒氣體盲板時,應戴好防毒面具。
8、設備檢維修負責人要對移交檢修的設備置換處理負責,移交前要查電氣、查物料處理,確認合格方可辦理移交。
9、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經兩次啟動復查證明無誤后,在電源開關處掛上禁止啟動牌或專人監控,方能檢修。
(二)檢修安全規定
1、檢修人員要對檢修項目進行檢查,符合危險作業的項目辦理審批手續;檢修前準備工作符合檢修要求方可進行檢修。
2、一切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相關安全管理規定。
3、凡槽罐、設備、管線檢修,要在已切斷的物料、管道、閥門上懸掛警告牌。進入內部檢修,要辦理相關的危險作業票證審批。
4、在受限空間、容器內及不通風處作業,應采取臨時通風措施,或使用空氣呼吸器等,并設專人監護確保作業安全。
5、凡檢修用的臨時照明,應使用36V或者12V電壓的安全行燈,絕緣要良好,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線。
6、拆卸有危險的管道,應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松螺絲時應先松外面的,防止中毒和灼傷等傷害。
7、遇有易燃、易爆的設備,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嚴防產生火花。
8、設備內檢修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并與檢修人員保持有效聯絡。
9、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可能危害檢修人員時,必須立即撤出設備。再次檢修時必須重新辦理危險作業票證審批。
10、較大型設備內檢修應根據設備具體情況搭設安全梯及架臺,并配備救護繩索,確保應急撤離需要。
(三)竣工驗收
1、檢修竣工后,檢修部門要細致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機械設備內,并將搭設的工作架臺、拉設的臨時電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2、檢修移交驗收前,不得拆除懸掛的警示牌和開啟切斷的物料、管道閥門。經驗收后,對檢修前所堵設的盲板和切斷的管線等要責成專人檢查處理。
3、竣工驗收時,生產和檢修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質量是否全部符合檢修標準,安全裝置是否恢復齊全。
4、生產單位自己檢修的,單位負責人要親自到現場檢查驗收。
5、檢維修設備(設施)竣工驗收單,簽字驗收后;交由設備(設施)管理人員存檔備案。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所屬各單位設備、設施檢維修的安全管理。
篇2: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修制度
1.設施、設備的管理制度
1.1設施、設備管理工作在總經理的統一指揮下進行。
1.2安全部負責設施、設備的計劃、購置、安裝、調試、驗收等全過程的管理工作。
1.3設施、設備管理工作實行責任制,各單位負責本部門設施、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指定專人負責,所負責人員要定期檢查其在用狀況,對于重點設施、設備要每日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
1.4設施、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測,確保能夠正常使用及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
2.設施、設備的維護制度
2.1使用部門負責對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到"三好"、"四會",并遵守"四項要求"。
2.1.1"三好":對設備要用好、管好、維護好;
2.1.2"四會":對設備要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2.1.3"四項要求":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2.2使用單位應制定計劃,對安全設備進行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一保、二保完成后都應記錄在維護保養記錄上。
2.3對重點安全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應實行四定:定使用人員,定檢修人員,定維護操作人員,定維修方式和備品備件,并嚴格執行使用維護相關要求。
2.4安全設備使用單位應對每臺設備制定維護保養規程,操作人員嚴格按規程執行。
篇3:居民燃氣設施維修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室內燃氣設備設施管理,更好的完成室內燃氣設備設施日常維修、更換等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戶內燃氣設備設施維修、更換管理。
第二章人員及維修要求
第三條人員要求
(一)室內燃氣設備設施管理日常維修、更換等操作服務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即取得該工種崗位操作證)后上崗、并應參加定期業務培訓;
(二)維修服務人員入戶服務必須熱情、周到、文明;
(三)維修服務人員在完成室內燃氣設備設施維修、更換等服務后,按要求客觀真實的填寫維修紀錄,必須請用戶在記錄上簽字,并反饋給相關部門。
第四條維修要求
(一)室內燃氣設備設施日常維修實行報修制。各單位設置24h報修服務電話,并向社會公布。同時,配備專業維修服務人員,提供24h服務;
(二)客服值班人員接到用戶報修,應立即填寫《維修任務單》,并組織安排維修服務人員及時趕赴維修現場;
(三)維修服務人員應嚴格按戶內燃氣設備設施維修、更換等有關要求進行維修操作;
(四)在維修完成后,客服人員應及時進行室內燃氣設備設施維修服務回訪,室內有燃氣氣味、報警器報警等情況應100%回訪。其他回訪率不低于30%,回訪工作應在當日21時前完成;
(五)對21時以后的用戶報修,適宜維修的應予以維修;如維修過程中涉及單元以上用戶停送氣時,為保證安全,當晚關閉引入管(立管)閥門,同時關閉戶內閥門,次日及時維修,并恢復供氣。
第四章戶內燃氣改管
第五條為更好的方便用戶使用燃氣,減少和避免用戶私自改管造成安全隱患,在規范允許的條件下,各單位為用戶提供改管服務。
第六條改管須由用戶向屬地公司提出申請,經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核定符合改管條件,現場制定改管方案后,按有關收費標準和工作程序辦理改管手續。
第七條改管須由專業人員按照改管方案進行改管。
第五章燃氣表更換
第八條為確保用戶燃氣表具正常工作、計量準確,維護燃氣公司與用戶雙方的利益及用氣安全,燃氣公司為用戶提供換表服務。
第九條當用氣方對天然氣計量裝置的準確度有異議時,應及時通知供氣方,雙方委托法定計量檢測機構檢定。經檢定,天然氣計量裝置符合標準的,檢定費用由用氣方承擔;不符合標準的,檢定費用由供氣方承擔。只對當天的用氣量根據檢驗結果進行調整。
第十條因用戶的原因造成燃氣表損壞的,由用戶承擔燃氣表及更換費用,燃氣公司安排專業人員負責更換。
第十一條當抄表員懷疑燃氣表有異常(快慢表、不工作表、漏氣表、損壞表等)或用戶提出更換燃氣表申請時,應由專業人員現場驗表,確認符合更換條件的燃氣表,制定換表方案予以更換。
第十二條報廢表集中更換應提前24h通知用戶,異常表更換按約定時間進行。
第十三條更換燃氣表時,用戶與換表服務人員應核實原燃氣表與新換燃氣表底數,并在《維修任務單》上簽字確認,避免發生燃氣費糾紛。
第十四條更換燃氣表時,換表服務人員必須按照制定的換表方案進行操作。
第十五條燃氣表具應嚴格按有關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第六章戶內燃氣腐蝕管段更換
第十六條為保證室內燃氣設施正常運行,確保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燃氣公司為用戶提供戶內燃氣腐蝕管段更換服務。
第十七條用戶報修或安檢人員發現室內燃氣管道腐蝕時,應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鑒定,符合更換條件的,制定換管方案予以更換。
第十八條室內燃氣腐蝕管段更換應提前24h通知用戶,緊急情況除外。
第十九條更換室內燃氣腐蝕管段時,換管服務人員必須按照換管方案進行操作。
第七章戶內入戶切斷閥更換
第二十條為確保室內入戶切斷閥安全使用,保護用戶生命財產安全,對室內出現運行故障及失靈的入戶切斷閥應予以更換,更換前應制定更換方案。
第二十一條更換室內入戶切斷閥應提前24h通知用戶,緊急情況除外。
第二十二條室內入戶切斷閥更換應嚴格按照更換方案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