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家園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家園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2024-07-18 閱讀 1674

社區文化文件

――陽光家園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1目的

確保陽光家園環境清潔衛生、消毒、殺蟲、滅鼠,為客戶創造安全、衛生、舒適的良好辦公環境。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陽光家園公共區域內所有清潔、垃圾清運、消毒、殺蟲、滅鼠等環衛工作。

3職責

3.1專職管理員負責陽光家園日常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及消毒、殺蟲、滅鼠工作的監督管理、檢查及考核并填寫《保潔工作檢查記錄表》《保潔檢查月扣分表》。設備維護組負責設備房的清潔衛生及消毒、殺蟲、滅鼠的實施與監督,管理處負責人抽查。

3.2綜合室抽查供方的業績評議記錄并進行實地驗證。

4管理要求

4.1陽光家園物業轄區保潔

4.1.1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具體操作由專業清潔公司實施,管理處負責監管或管理處自行實施。并落實服務承諾,完善質量跟進措施。

4.1.2設備層、設備房以及設備的清潔衛生由設備維護組負責。設備維護組制定出責任區域,規定保潔要求,由班組或個人自己完成,管理處主任定期檢查,其結果與考核掛鉤。

4.1.3業戶室內保潔由業戶進行,業戶垃圾由保潔員每日及時清理,避免室內垃圾過夜存放。業戶若有室內保潔要求,由管理員與業戶簽訂室內保潔《有償服務工作單》(合同有要求的除外),并嚴格按協議要求提供服務,室內保潔服務質量及滿意度最終由業戶評價。

4.2垃圾清運

4.2.1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開清運。

4.2.2生活垃圾必須做到日產日清,封閉轉運,杜絕二次污染。

4.2.3保潔員在操作時應避開電梯使用高峰時間,實行午間及晚間清運垃圾。

4.2.4建筑垃圾可不日產日清但必須統一堆放,由管理員負責與清運人員聯系清運。當值安管班長負責核定清運數量。

4.2.5每日巡視檢查保潔情況,發現問題現場協調處理。

4.3消毒、殺蟲、滅鼠

4.3.1由管理處根據情況選擇專業公司或自行組織進行。

4.3.2每兩個月對公共區域、男女洗手間、管井等死角進行消毒、殺蟲、滅鼠工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需要臨時進行消毒、殺蟲、滅鼠工作,以確保環境衛生。

4.4化糞池的清掏

4.4.1由管理處根據情況選擇專業公司或自行組織進行。

4.4.2每半年對陽光家園轄區內化糞池清掏一次。

4.5消殺工作的管理與檢查

4.5.1消毒、殺蟲、滅鼠工作由專業人員操作,管理員跟進,并對每次的消殺滅情況跟蹤、檢查和監督,并將消殺滅情況記錄在《陽光家園環境消毒記錄表》《陽光家園環境殺蟲記錄表》及《陽光家園環境滅鼠記錄表》內。

4.5.2在滅鼠藥投放后,管理員要督促實施人員對殺滅效果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括:

4.5.2.1藥物量是否有變化;

4.5.2.2周邊是否有死老鼠,如有要及時清除、消毒。

5分析改進

5.1由管理處對本工作制度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提出改進意見,由綜合室負責修改文件。

6記錄、標識

6.1《清潔工作檢查表》

6.2《保潔檢查月扣分表》

6.3《陽光家園大理石地面拋光打蠟工作記錄表》

6.4《有償服務工作單》

6.5《陽光家園垃圾清運登記表》

6.6《陽光家園環境消毒記錄表》

6.7《陽光家園環境殺蟲記錄表》

6.8《陽光家園環境滅鼠記錄表》

6.9《保潔工作巡視檢查記錄表》

篇2:S礦鉆井生產現場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第一條鉆井隊現場要合理劃定生產區域,設立防治污染標識,做到文明生產。

第二條井場必須實現清污分流,搞好土方工程和防滲處理。要安裝好各項環保設施,防噴設施必須達到井控技術要求。

第三條鉆井生產施工必須做到泥漿入池、污水入罐,防止污染外溢。泥漿、巖屑和含油鉆井廢液要分別存放,嚴禁混排。井場占地面積、鉆井液儲備池(罐)以及泥漿池容積應符合SY/T5466—2004《鉆前工程及井場布置技術要求》的規定。嚴禁在井場開挖土油池,就地焚燒原油、廢油品或其它廢物。

第四條鉆井廢棄泥漿、巖屑及井筒替出物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雙方要明確環保責任,提出具體進度、質量、驗收等要求,治理結束后由環保部門組織驗收。

第五條強化油井的現場管理,提高油田采出汛水回注率。現場要保持夾帶規范,做到無污油、污水、固體廢物。要加大現場巡查力度,防止污染發生,生產設備設施要做到無泄漏、無污染。

第六條油水周圍不得設排污土油池,生產確需排污的必須設專用的、具有防滲功能的儲存池,池內油水要及時回收,油泥全部清運到指定地點處理,嚴禁用土掩埋或直接排放。

第七條嚴禁隨意排放污染物。污水、污油池應設液位標記,防止溢流污染。油水氣井作業全過程要嚴格按設計執行。

第八條推行清潔生產,節約資源,提高系統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設計源頭入手,優化施工工藝,強化生產過程管理,減少廢物排放。優先采用節能、節水、低毒或無毒等環保產品,逐步淘汰高能耗、低效率、污染嚴重的設備設施。禁止引進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技術和設備。

第九條建立污染匯報制度和信息公報制度。發生井噴、泄漏等重大污染重大污染事故或造成生態破壞的,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污染治理,并在24小時內上報安全環保處。建立污染治理臺帳,重大環境污染的治理,要向安全環保處提出申請,由安全環保處審查方案,并組織驗收;未經環保驗收的,各級財務結算部門不予結算。

第十條要做好污染應急防治工作。制度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儲備充足的污染治理物資,定期組織預案培訓與演練,提高應急能力,防止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發生。

第十一條鉆井生產廢液要統一集中回收處理,嚴禁現場直接排放。強化污染治理設施管理,確保污水、廢液處理達標。

第十二條臨時存放于油泥砂貯存場,在規定期限內拉運至無害化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作業及事故現場產生的油泥砂必須收集后就近拉運至無害化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嚴禁現場掩埋,杜絕二次污染。油泥砂的登記、貯存、運輸和處置等必須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危險廢物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提高污染治理時效。污染面積500平方米以內的,在24小時內治理完畢;污染面積500-1000平方米的,在48小時內治理完畢;污染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二級單位環保部門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治理期限。現場污染治理時間一般不得超過72小時。

篇3:煉鐵廠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一、目的

為規范環境管理工作,確保公司環境綜合指標實施工作達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冶金工業環境實施細則》,依據滄州中鐵裝備制造材料有限公司正字【2009】04號《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2.1本規定適用于煉鐵廠涉及環境污染的各個操作崗位。

2.2本規定包括廠區環境管理、廠內環境設施管理,廠內環境監測管理、環境未達標考核內容。

三、環境管理

3.1廠部環境管理工作工作區域負責制,除塵崗位實行車間負責制

3.2各車間對公司下發的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文件傳達到每一位員工,認真填寫環保設備臺帳,環保設施使用及運行臺帳,環保設備點巡檢和維修記錄。

3.3各除塵崗位要對重大污染事故進行匯報,所在除設備的運行與維修,崗位工要及時匯報到生產科。

3.4公司每年要組織至少一次全員環境法律教育和宣傳活動,使每一位員工都能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每一位員工都要積極的參加。

3.5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或發生不合格項的,崗位工要及時上報,并采取預防措施上報安全科,對不落實的單位追究責任。

3.6高爐休風盡量在夜間,并縮短放散的時間,高爐短期休風對煤氣管道進行保壓,長時間休風時盡量縮短煤氣的放散時間,并對管道進行吹掃。

四、環境設施管理

4.1環保設施是公司固定資產,由設備部統一管理工作,設備科負責廠區內的除塵設備,不得任決停用或拆除,如必須停用,拆除或報廢向廠生產科、設備科匯報,拆除和報廢由設備科上報設備部審批,并經主管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

4.2各車間要做好日、月、季、年環保設備運行檢查臺帳,使環保各項指標落實全面、準確、無誤。

4.3環保設備啟動后,不得任意停車外,如發生設備故障或有特殊情況需要停車,應立即上報生產科,由生產科向公司安環部匯報,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恢復啟動。

4.4在啟動需要除塵和生產設備時,應提前10-15分鐘啟動除塵設備,生產設備停止5分鐘后,除塵設備方可停止運轉,并將停機原因報告生產科。

4.5環保設備要定期檢修,以達到除塵效果,每日做好對除塵設備的點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4.6除塵設備的運行管理

4.6.1每日檢查吸塵罩、管道清掃孔、法蘭連掃處以及器安裝的氣密性是否良好,防止密封不嚴漏風。

4.6.2定期檢查風管內有無積灰現象,并及時清掃。

4.6.3出鐵場除塵進口手動閥門,幾號鐵口出鐵開幾號進口,關未出鐵除塵口進口閥門。

4.6.4定期檢查箱體濾袋是否完好,注意清灰換袋。

4.6.5對布袋除塵器、靜電除塵器、文式除塵器的各類風機定期進行檢查,如在問題及時和理。

五、環保檢測管理

5.1生產安環部環境臨測站負責環保監測管理工作,定期監督檢查,各環保崗位積極配合檢測工作,為環保治理措施提供數據。

5.1.1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每月進行三次監測,各生產崗位要積極配合。

5.1.2廠界噪聲每月進行三次監測,各被檢測崗位要積極配合。

5.1.3廢氣檢測占不少于50%的覆蓋面,每月進行一次監測,被檢測進各崗位要積極配合,并提供相應的數據,以便更好的完成檢測工作。

5.2監測數據進行存檔,同時將檢測結果反饋各環保崗位。根據監測結果(不合格項)要分析原因提出整改預防措施,上報主管部門及主管領導。

六、考核

6.1凡公司建成投產并已驗收合格(或符合廠定標準)的環保設備,必須投入運行,污染物排放應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并對責任崗位人員進行考核。

6.2限期整改的污染治理項目或治理措施,整改完畢后對責任崗位進行考核。

6.3為保證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對廠區內環保設施的同步運轉率及完好率進行考核,并對崗位操作工進行考核。

6.4凡因污染問題被上級機關查出受到罰款的單位,其罰款金額合部由現任崗位承擔。

6.5生產安環部對污染點的考核,查明實際情況后對相應的崗位進行考核。

6.6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獎勵或表揚。

6.6.1對發現環保設備的重大隱患(包括:風機,電除塵、布袋除塵、管道等部位)積極主動地反映或及時解決的。

6.6.2對環保設備發現有人故意損壞者,不論損失大小,及時上報的;

6.6.3對環保設備的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用的;

6.6.4環境無污染,粉塵達標一個月內無黑、紅冒煙外溢現象的;

6.6.5對及時發現并予以制止環境重大事故發生者。

6.7、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500-3000元罰款。

6.7.1煉鐵廠爐前、出鐵場造成冒紅煙、黑煙等污染物的。

6.7.2外委施工清理粘包、粘罐作業,不聽分廠調度指揮的。

6.8、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200-300元罰款。

6.8.1布袋除塵器因損壞,磨損,未及時處理和匯報,并未按時修理的。

6.8.2對各吸塵點未做到時開,停時關,造成風量損失的。

6.9、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100-200元罰款。

6.9.1吸塵點聯鎖失靈不能及時修復的。

6.9.2任何情況停風機未匯報、未采取措施的。

6.9.3檢查,維護,保養,維修不到位的。

6.9.4收塵點的密封罩或門,隨意拆除或打開的。

6.9.5槽下、槽上吸塵罩損壞和槽上揚塵明顯外溢的。

6.9.6拉灰、拉塵泥、拉渣的車輛撒料、污染的。

6.9.7對于卸灰、塵泥口因清理不及時造成灰或塵泥大面積堆積的。

6.9.8清理轉運站、皮帶通廊不及時造成積灰、積料嚴重的。

6.9.9清理轉運站、皮帶通廊往下倒灰、倒料的。

6.9.10除塵設備出現故障,崗位工未及時匯報的。

6.9.11除塵設備出現故障,不及時安排處理的。

6.9.12維修人員未認真執行設備點巡檢制度的。

6.9.13除塵設備放灰未加濕造成二次揚塵的。

6.9.14除塵卸灰因輸送機、加濕機等設備故障造成二次揚塵。

七、附則

7.1本規定由生產科制定,并負責解釋。

7.2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實行。

煉鐵廠

2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