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安全防護制度

某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安全防護制度

2024-07-18 閱讀 4159

1.建立安全制度

1.1根據“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233-20**)”,制訂本實驗室的安全標準操作程序(S-SOP),該程序應適用于現有的實驗條件,并與實驗室其他規定相一致。

2.人員管理和培訓

2.1實驗室主任應了解所有工作人員。在安排工作區域時,要根據人員的工作種類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對實驗室環境做安全檢查。

2.2新調入人員、外來合作、進修和學習的人員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經過實驗室主任的批準。非實驗室人員和非實驗室物品不得進入實驗室。

2.3嚴格執行實驗室工作人員年度采血檢測HIV抗體和備案制度,工作人員血清應長期保留。

2.4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經過HIV檢測技術和實驗室安全培訓,包括上崗培訓和復訓,并接受實驗室管理人員的監督。實驗室的安全責任人要對工作和環境的安全負責,所有工作人員都有責任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5必須告知新上崗人員實驗室工作的潛在危險,進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單獨工作。

3.安全保障措施

3.1皮膚受損、患病都會增加感染的危險。皮膚的傷口和擦傷都應以防水敷料覆蓋。

3.2進實驗室前要摘除首飾,修剪長的帶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3.3進入實驗室應穿隔離衣,戴手套。如果接觸物傳染危險性大,則應戴雙層手套和防護眼鏡。

3.4離開實驗室前必須脫去隔離衣并洗手。

3.5嚴禁在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內進食、飲水、吸煙和化妝。

4.帶入和帶出實驗室的物品

4.1對所有帶入實驗室的物品都應進行檢查。含有測試樣品的包裹應在安全柜或其他適當的裝置內打開。

4.2將HIV測試樣品轉送其他實驗室時,應防止對人員和環境的污染。護送樣品的人應明確接收地點和接收人,實驗室負責人或其指定的人員應及時確認樣品已送達指定的實驗室,被轉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處理。

4.3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帶出實驗室前應進行消毒。

4.4用于國際空運的樣品要按照國際空運協會(IATA)的規則進行包裝和標記,并提交相應的資料。

5.減少利器的使用

5.1盡量避免在實驗室使用針頭、刀片等利器,最好不使用玻璃器皿。如果必須使用,在處理或清洗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刺傷或劃傷,并應對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5.2盡量使用安全針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針,自毀性針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觸血液和刺傷的危險性。應將用過的針頭直接放入堅固的容器內,消毒后廢棄。

6.實驗室意外和事故處理

發生意外事故時,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6.1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沖洗,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劑消毒傷口。

6.2皮膚污染: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部位,并用適當的消毒劑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膚消毒劑。

6.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污染部位。

6.4衣物污染:盡快脫掉污染的衣物,進行消毒處理。

6.5污染物潑濺:發生小范圍污染物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進行消毒處理。發生大范圍污染物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通知實驗室主管領導和安全負責人到達事故現場查清情況,確定消毒的程序。

7.意外事故登記:

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須進行登記,內容包括:

7.1意外和/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詳細經過。

7.2處理方法和經過,包括專家或領導赴現場指導和處理的情況。

7.3隨訪檢測的日期、項目和結果。

8.報告和檢測

8.1發生重大事故時,在緊急處理的同時要立即向主管領導和專家報告。同時抽血檢測HIV抗體,暴露一年內要定期檢測。

8.2發生小型事故時可在緊急處理后立即將事故情況和處理方法報告主管領導和專家。

篇2:(HIV)艾滋病病毒初篩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1、上崗工作人員應是經過崗前安全與技術培訓,取得合格證,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人員。

2、進入實驗室應穿隔離衣、戴手套,必要時(如對篩查陽性標本進行復測或檢測高危標本)要戴防護眼鏡,防止污染暴露的皮膚和衣物。

3、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操作過程中,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觸摸暴露的皮膚、口唇、眼睛、耳朵和頭發等。

4、操作時可能發生的觸電、失火、玻璃割傷、針頭刺傷、燒傷、不慎中毒、傳染性標本的污染,有應急處理的方法,有關工作人員均應熟悉。

5、操作中手套破損,應立即丟棄,洗手后戴上新手套繼續操作,不慎發生瀉漏,應立即按照《發生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措施》,進行處理。

6、防止腐蝕、灼傷、中毒、火災和爆炸等事件發生。

7、實驗操作完畢后,應按照實驗室清理與消毒程序,進行善后處理。同時記錄相關資料與數據并存檔。

8、工作結束后,應先洗戴手套的手,然后脫去手套丟棄,再脫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后離開實驗室。

9、注意安全,隨手關門,做好水,電,門的安全保衛工作,防火防盜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