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汽崗作業指導書
1.目的
規范操作行為,確保配汽系統正常運轉。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新材公司加氣車間配汽崗位。
3.職責
3.1依據待蒸養產品的工藝狀況,做好升壓、恒溫、降溫等時間調整。
負責恒溫期間溫度調節控制。
3.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本崗位的各項工作。
3.3持證上崗,遵守勞動紀律,精心操作,不脫崗、不睡崗、不準干私活。
3.4做到勤監視,勤調整,勤維護,保證壓力、水位、溫度正常,保證供汽、供熱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3.5保持配汽室內外衛生清潔。
3.6積極參加技術業務學習和本崗位練兵活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3.7增強質量意識,提高工作質量。
3.8有權正常操作、保養蒸汽管線和設備。
3.9有權指出工作中的違規操作。
4、配汽崗操作規程
4.1崗位工藝簡圖
調壓、降溫→關閉釜門→抽真空→升壓→恒壓→降壓
4.2主要設備
真空泵、出水閥、高壓分汽缸、減壓閥、蒸汽閥、蒸壓釜、蒸壓釜控制柜、控制盤、水處理裝置、換熱機組。
4.3班前準備
4.3.1檢查蒸壓釜、主汽閥設備壓力是否正常,安全閥是否安全可靠。
4.3.2檢查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
4.3.3檢查各類閥門是否漏汽。
4.4工作順序
4.4.1將蒸汽調壓、降溫至工藝要求的數值。
4.4.2與進釜工序配合,關閉釜蓋。
4.4.3啟動真空泵,并打開抽真空的閥門。
4.4.4蒸壓釜壓力為-0.04Mpa時,關閉抽真空釜的閥門和真空泵。
4.4.5將減壓釜的閥門接通升壓釜的閥門進行倒汽。
4.4.6當升壓釜的壓力達到0.3Mpa時停止倒汽,減壓釜的蒸汽排入空中。
4.4.7當釜內壓力升至0.3Mpa時開啟釜兩端通向釜端密封圈的閥門,關掉頂墊氣源閥門,由蒸壓釜內壓力控制密封圈。
4.4.8打開分汽缸通向升壓釜的閥門,送汽大小按工藝規定操作。
4.4.9升壓速度應低于0.8Mpa/時,待壓力升至1.0Mpa時,關閉蒸壓釜的汽源閥門進行恒壓養護。
4.4.10隨時觀察釜內壓力變化,若壓力低于1.0Mpa時需補充蒸汽,若壓力高于1.12Mpa且經調解后繼續升高時,應立即通知班長處理。
4.4.11達到工藝要求的恒壓時間后,打開通向大氣的閥門(或倒向升壓釜)開啟降壓釜的閥門,按工藝要求緩慢降壓。
4.4.12釜內壓力降至零時,通知釜門工出釜。
4.4.13按工藝要求,向預養窯供汽。
4.5注意事項
4.5.1蒸壓釜在蒸養時,必須進行三次排污。
第一次,釜內壓力達到0.3Mpa時。
第二次,釜內壓力達到1.0Mpa時。
第三次,降壓釜內壓力降到0.3Mpa時。
4.5.2按時詳細、準確無誤地填寫蒸養記錄,每隔60分鐘記錄一次(抽真空、升壓、降壓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
4.5.3抽真空開始要緩慢,以后要均勻。
4.5.4降溫時要緩慢降溫,不得急速降溫。
4.5.5抽真空時,如果壓力將不下,應檢查是否有漏汽部位。
4.5.6當降壓釜壓力歸零,確認無余氣時,應通知開釜工檢查疏水閥門關閉,嚴防釜與釜之間發生截門不嚴,竄氣或制品未拉出,再次產生升溫升壓問題
4.5.7配汽工要經常檢查分汽缸各閥門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
4.5.8真空泵要勤注油,泵內不能缺水,抽真空時用通汽大氣閥來控制抽真空速度。
4.5.9如發生壓力表失靈或安全閥失靈時,應立即停止供汽通知有關人員修理、更換,嚴禁壓力容器帶病作業,更不能超壓運行。
4.5.10操作工有權拒絕危及安全的違章指揮和操作命令。
4.5.11交接班時,應把設備運轉情況及蒸壓釜供汽排汽運行記錄交接清楚,并檢查蒸壓釜情況,接班人員應進行全面檢查后在進行接班。無特殊情況不得代交接班。
4.5.12本崗位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獨立操作。
4.6交班要求
4.6.1交班前應將設備情況及注意事項記錄好并交清。
4.6.2講衛生清理干凈。
4.6.3將有關設備擦拭干凈。
4.6.4將本班發生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和下班可能出現的問題交清。
4.6.5記錄準確無誤。
4.6.6發現的設備缺陷匯報班長并填寫《設備缺陷記錄》,交事業部分管領導或直接與檢修聯系處理。
5、配汽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1配汽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通過考核后才能上崗操作。
5.2上崗前穿戴好本崗勞保用品。
5.3凡從冷態投用的管道,開始投用時,必須保證及時順暢疏水,在使用中可能產生冷凝水的設備必須疏水。
5.4閥門法蘭處不得大量漏汽,加壓盤根,緊固螺絲等檢修時,嚴禁帶壓操作。
5.6為防止配汽工誤操作,配汽房應設有“升壓”、“橫壓”、“降壓”、“有人工作”的標牌各兩塊并由配汽工及時把與釜的狀態相應的標牌懸掛在每條釜的配汽閥門上。
5.7制品入釜、釜門關好通知后,應進行檢查,釜門是否按規定關好,釜齒是否完全嚙合,安全排汽手柄是否鎖好,確認完好時,方可供汽。
5.8待釜內壓力達到工藝要求的壓力以后,關閉送汽閥門和頂墊閥門,打開通往釜內的頂墊管路閥門,使頂墊汽壓與釜內汽壓均衡,達到頂墊密封效果。
5.9嚴格控制釜內壓力,如果出現壓力超過1.2MPa,及時通知當班班長。
篇2:配汽站安全操作規程
一、配汽站的工作涉及蒸壓釜、分汽缸等壓力容器的使用安全,操作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
二、蒸壓釜額定工作壓力為1.3MPa,實際控制工作為1.1~1.2MPa。其他用汽設備工作壓力為0.2~0.4MPa。
三、嚴禁使用超壓、超溫運行,配汽站人員必須具有壓力容器操作證,持證上崗,非本崗位人員嚴禁操作。
四、蒸養過程:按工藝要求進行。
五、操作規程
1.接到入釜完畢通知后,在蒸壓釜進汽前必須檢查釜兩端的釜門是否關合到位,機械安全連鎖裝置手柄是否處于正常位置,機電安全連鎖裝置、壓力表、溫度計指示是否正常,釜端釜座滾桿處是否清理干凈。并了解入釜坯體切割尺寸,根據規格大小和容器級別確定蒸養恒壓時間。
2.經檢查無誤后,應關閉排汽閥、放汽閥。打開吹蒸壓釜密封圈的閥門,用蒸汽將密封圈吹開,封閉釜門,防止釜門漏汽,打開真空泵冷卻水管,啟動真空泵,再打開抽真空進汽閥的兩道閥門,開始抽真空,抽真空25分鐘,真空度為-0.05~-0.06MPa。當真空度達到后,即可關閉真空泵兩道閥門,停泵再關閉冷卻水管。
3.抽真空結束后,打開進汽閥向蒸壓釜內送汽,當釜內壓力升到0.4~0.6MPa時應關閉密封圈的供汽閥門,打通釜內閥門,用釜內蒸汽密封釜門。
4.保溫階段的壓力不應低于1.1MPa,低于1.0MPa時應向釜內補汽,同時檢查該釜圈是否有漏汽現象,蒸壓養護過程中每半小時觀察記錄壓力、溫度一次,要觀察釜兩端壓力表指示是否一致,疏水閥是否正常工作和有無其他情況,如發現問題應做好記錄,并通知有關人員待出釜后修理。問題嚴重影響蒸壓釜安全運行時,則立即放汽停止使用,并及時上報有關領導。
5.每釜恒溫階段結束,應盡可能倒汽,即將要降溫放汽的蒸壓釜內的廢汽經配汽站閥門的操作,倒入已抽過真空需要升溫的蒸壓釜中,當兩條釜壓力達到平衡時,將倒汽閥門關閉,升溫釜送入好汽繼續升溫,降溫釜對空放汽或作它用,同時打開排污閥,排污放汽。
6.當壓力降至零表壓時,打開手動安全連鎖裝置手柄,排放余汽。余汽排完,安全連鎖裝置開鎖,才能進行開門操作。
7.蒸壓釜運行中,配汽應經常檢查蒸壓釜運行情況,發現有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停汽,采取排汽降壓措施。
A.蒸壓釜的釜門密封圈損壞,有嚴重的漏汽情況。
B.蒸壓釜的法蘭處、釜體上有裂紋、鼓包、漏起現象。
C.蒸壓釜釜內壓力超過允許值。
D.壓力超過工作壓力安全閥啟跳。
六、蒸壓釜的壓力表每年校驗一次,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七、發現壓力表、安全閥、安全連鎖裝置有不準、損壞等情況應及時報告、及時修理、校驗。
八、因誤操作造成制品損壞的,視情況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按質量事故處理,造成設備損壞的按設備事故處理。
九、崗位責任制
1.經常檢查各蒸壓釜及配汽站工作情況,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2.嚴格按照工藝操作規程操作,認真執行有關蒸壓釜安全運行的規章制度,掌握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并做好值班記錄和交接班。
3.配汽員在送汽之前,應對釜門閉合再做一次復驗,以免出現設備及人身安全事故。做到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
4.要經常查看供汽閥門、疏水閥門、安全閥門及排汽閥門是否正常工作,若有漏汽現象,及時通知維修工進行維修。
5.遵守勞動紀律,搞好崗位環境衛生,確保良好的工作環境。
篇3:配汽崗作業指導書
1.目的
規范操作行為,確保配汽系統正常運轉。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新材公司加氣車間配汽崗位。
3.職責
3.1依據待蒸養產品的工藝狀況,做好升壓、恒溫、降溫等時間調整。
負責恒溫期間溫度調節控制。
3.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本崗位的各項工作。
3.3持證上崗,遵守勞動紀律,精心操作,不脫崗、不睡崗、不準干私活。
3.4做到勤監視,勤調整,勤維護,保證壓力、水位、溫度正常,保證供汽、供熱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3.5保持配汽室內外衛生清潔。
3.6積極參加技術業務學習和本崗位練兵活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3.7增強質量意識,提高工作質量。
3.8有權正常操作、保養蒸汽管線和設備。
3.9有權指出工作中的違規操作。
4、配汽崗操作規程
4.1崗位工藝簡圖
調壓、降溫→關閉釜門→抽真空→升壓→恒壓→降壓
4.2主要設備
真空泵、出水閥、高壓分汽缸、減壓閥、蒸汽閥、蒸壓釜、蒸壓釜控制柜、控制盤、水處理裝置、換熱機組。
4.3班前準備
4.3.1檢查蒸壓釜、主汽閥設備壓力是否正常,安全閥是否安全可靠。
4.3.2檢查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
4.3.3檢查各類閥門是否漏汽。
4.4工作順序
4.4.1將蒸汽調壓、降溫至工藝要求的數值。
4.4.2與進釜工序配合,關閉釜蓋。
4.4.3啟動真空泵,并打開抽真空的閥門。
4.4.4蒸壓釜壓力為-0.04Mpa時,關閉抽真空釜的閥門和真空泵。
4.4.5將減壓釜的閥門接通升壓釜的閥門進行倒汽。
4.4.6當升壓釜的壓力達到0.3Mpa時停止倒汽,減壓釜的蒸汽排入空中。
4.4.7當釜內壓力升至0.3Mpa時開啟釜兩端通向釜端密封圈的閥門,關掉頂墊氣源閥門,由蒸壓釜內壓力控制密封圈。
4.4.8打開分汽缸通向升壓釜的閥門,送汽大小按工藝規定操作。
4.4.9升壓速度應低于0.8Mpa/時,待壓力升至1.0Mpa時,關閉蒸壓釜的汽源閥門進行恒壓養護。
4.4.10隨時觀察釜內壓力變化,若壓力低于1.0Mpa時需補充蒸汽,若壓力高于1.12Mpa且經調解后繼續升高時,應立即通知班長處理。
4.4.11達到工藝要求的恒壓時間后,打開通向大氣的閥門(或倒向升壓釜)開啟降壓釜的閥門,按工藝要求緩慢降壓。
4.4.12釜內壓力降至零時,通知釜門工出釜。
4.4.13按工藝要求,向預養窯供汽。
4.5注意事項
4.5.1蒸壓釜在蒸養時,必須進行三次排污。
第一次,釜內壓力達到0.3Mpa時。
第二次,釜內壓力達到1.0Mpa時。
第三次,降壓釜內壓力降到0.3Mpa時。
4.5.2按時詳細、準確無誤地填寫蒸養記錄,每隔60分鐘記錄一次(抽真空、升壓、降壓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
4.5.3抽真空開始要緩慢,以后要均勻。
4.5.4降溫時要緩慢降溫,不得急速降溫。
4.5.5抽真空時,如果壓力將不下,應檢查是否有漏汽部位。
4.5.6當降壓釜壓力歸零,確認無余氣時,應通知開釜工檢查疏水閥門關閉,嚴防釜與釜之間發生截門不嚴,竄氣或制品未拉出,再次產生升溫升壓問題
4.5.7配汽工要經常檢查分汽缸各閥門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
4.5.8真空泵要勤注油,泵內不能缺水,抽真空時用通汽大氣閥來控制抽真空速度。
4.5.9如發生壓力表失靈或安全閥失靈時,應立即停止供汽通知有關人員修理、更換,嚴禁壓力容器帶病作業,更不能超壓運行。
4.5.10操作工有權拒絕危及安全的違章指揮和操作命令。
4.5.11交接班時,應把設備運轉情況及蒸壓釜供汽排汽運行記錄交接清楚,并檢查蒸壓釜情況,接班人員應進行全面檢查后在進行接班。無特殊情況不得代交接班。
4.5.12本崗位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獨立操作。
4.6交班要求
4.6.1交班前應將設備情況及注意事項記錄好并交清。
4.6.2講衛生清理干凈。
4.6.3將有關設備擦拭干凈。
4.6.4將本班發生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和下班可能出現的問題交清。
4.6.5記錄準確無誤。
4.6.6發現的設備缺陷匯報班長并填寫《設備缺陷記錄》,交事業部分管領導或直接與檢修聯系處理。
5、配汽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1配汽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通過考核后才能上崗操作。
5.2上崗前穿戴好本崗勞保用品。
5.3凡從冷態投用的管道,開始投用時,必須保證及時順暢疏水,在使用中可能產生冷凝水的設備必須疏水。
5.4閥門法蘭處不得大量漏汽,加壓盤根,緊固螺絲等檢修時,嚴禁帶壓操作。
5.6為防止配汽工誤操作,配汽房應設有“升壓”、“橫壓”、“降壓”、“有人工作”的標牌各兩塊并由配汽工及時把與釜的狀態相應的標牌懸掛在每條釜的配汽閥門上。
5.7制品入釜、釜門關好通知后,應進行檢查,釜門是否按規定關好,釜齒是否完全嚙合,安全排汽手柄是否鎖好,確認完好時,方可供汽。
5.8待釜內壓力達到工藝要求的壓力以后,關閉送汽閥門和頂墊閥門,打開通往釜內的頂墊管路閥門,使頂墊汽壓與釜內汽壓均衡,達到頂墊密封效果。
5.9嚴格控制釜內壓力,如果出現壓力超過1.2MPa,及時通知當班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