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調車員冬季保安全預防措施

調車員冬季保安全預防措施

2024-07-18 閱讀 8665

1.要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禁止穿非勞保鞋。

2.冬季作業,固定車組和小運轉調車組都嚴格執行停穩上下的規定,上下車時,一是要檢查確認好車梯及扶手上是否有冰,二是要選擇適當的位置。

3.冬季穿戴棉帽子,調車員在行車中,要精力高度集中,時刻注意站場廣播和鄰線機車車輛的動態。

4.冬季無線列調易發生故障和電池電量不足的現象,在使用前要做好檢查、測試工作,使用中若發生故障,要及時停止使用,進行處理,不得帶病作業。

5.煤線、原料廠貨位時常出現不合格現象,要做好進車前的貨位檢查,嚴格執行《關于對部分特殊貨位的補充規定》,做到貨位不合格,禁止進車。

6.冬季車輛連接器容易發生凍結,要做好發車前的簡易試風和檢查工作。

7.砂石站細砂料倉、白家咀站10道等細砂列車經過的線路旁,結冰現象多,在站場行走時,要注意防滑。發現細砂偏載、超載、泥水大等不符合裝載要求的現象,禁止掛車。

8.進入冬季,站場(新站、白沙窩、冶煉站、渣場、三礦道口、選-新干線、白-新干線、龍首裝礦線道口)閑雜人員行走和偷煤等物資的人員比較多,要控制好車速,做好動車前的檢查確認工作,避免路外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9.要嚴格執行大門前、貨位前、野道岔前一度停車的規定。

10.現場配車時,一旦發現有人在車輛未完全配到位就搶越上車的現象,調車員要立即停車匯報,待相關單位處理完畢后再配車。

11.調車員、檢車員要嚴格執行互檢互保、聯保聯防,在翻車過程中調車員要監督檢車員掛好防扣鏈,并站在檢車員同一側的身后,監督翻車作業。發現未按要求掛防扣鏈、翻車作業不規范或民工翻車的現象,必須立即制止。對不監督翻車作業的調車員按違規處理,沒有監督翻車作業發生扣斗事故的,調車員按嚴重違章處理。

12.在白家咀兩條磅秤線同時有機車作業時,禁止調車員在兩條磅秤線之間站立。

13.認真做好徒工冬季作業的安全防護工作,徒工作業必須在師傅的監護、可控下進行(眼看到、手能抓到)。

篇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質量通病以及預防措施

(一)鋼筋的銹蝕與混凝土裂縫

由于鋼筋的氧化銹蝕伴生體積膨脹,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產生裂縫。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強度低,失水太快也會引起開裂。混凝土內部水分由邊緣向中心移動,形成壓力也將引起軸向裂縫。

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氯鹽的摻量。按照"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1%,基本鋼筋就不銹蝕。

2、限定量的氯鹽摻入時應充分溶解或攪拌均勻,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鋼筋銹蝕。3.控制水泥質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轉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縫產生。

(二).結構疏散與水分轉移

水分轉移及結構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黃色,砂漿骨料結合脆弱,聲音空啞等為特征。同時由于混凝土內部壓力差、溫度、濕度差,使水分自邊緣向中心移動造成空隙。

預防措施:

1、適當摻用以防凍劑-減水劑-早強劑-引氣劑組成的復合外加劑,減少水灰比,采取重復振動,加壓振動,提高結構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濕水性均為有效。

(三)表面起灰

所謂"表面起灰"是以砂漿和粗骨料相脫離,表面起灰,骨料裸露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離析,泌水嚴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養護溫度低,水泥水化趨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離,導致表面起灰。

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水灰比,延長混凝土混合物攪拌時間,表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水

(四)結晶腐蝕-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種外加劑溶液通過毛細管的作用滲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則逐漸蒸干,此種情況還將影響混凝土與飾面層的結合。

預防措施:

1、適當控制外加劑的用量(最好不要超過水泥重量5~7%)

2、外加劑充分溶解后適當延長攪拌時間。

3、混凝土澆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蓋1~2層薄膜塑料。嚴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篇3: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質量通病以及預防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質量通病以及預防措施

(一)鋼筋的銹蝕與混凝土裂縫

由于鋼筋的氧化銹蝕伴生體積膨脹,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產生裂縫。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強度低,失水太快也會引起開裂。混凝土內部水分由邊緣向中心移動,形成壓力也將引起軸向裂縫。

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氯鹽的摻量。按照"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1%,基本鋼筋就不銹蝕。

2、限定量的氯鹽摻入時應充分溶解或攪拌均勻,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鋼筋銹蝕。3.控制水泥質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轉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縫產生。

(二)結構疏散與水分轉移

水分轉移及結構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黃色,砂漿骨料結合脆弱,聲音空啞等為特征。同時由于混凝土內部壓力差、溫度、濕度差,使水分自邊緣向中心移動造成空隙。

預防措施:

1、適當摻用以防凍劑-減水劑-早強劑-引氣劑組成的復合外加劑,減少水灰比,采取重復振動,加壓振動,提高結構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濕水性均為有效。

(三)表面起灰

所謂"表面起灰"是以砂漿和粗骨料相脫離,表面起灰,骨料裸露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離析,泌水嚴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養護溫度低,水泥水化趨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離,導致表面起灰。

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水灰比,延長混凝土混合物攪拌時間,表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水

(四)結晶腐蝕-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種外加劑溶液通過毛細管的作用滲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則逐漸蒸干,此種情況還將影響混凝土與飾面層的結合。

預防措施:

1、適當控制外加劑的用量(最好不要超過水泥重量5~7%)

2、外加劑充分溶解后適當延長攪拌時間。

3、混凝土澆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蓋1~2層薄膜塑料。嚴防混凝土水分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