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作業通用控制措施范本

生產作業通用控制措施范本

2024-07-18 閱讀 6608

1.新職工及轉崗、復工、改職人員必須進行段、車間、工區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新職工、見習人員、干部在參加勞動、學習期間不準單獨頂崗。

2.特種作業人員、機械設備、工具操作人員,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持證上崗。

3.班前須充分休息,嚴禁班前、班中飲酒;嚴禁脫崗、私自替班或換班,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4.作業中應按規定著裝,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5.扛抬笨重物品時,每人負重一般不得超過50公斤。

6.橫越線路時,須執行“一站、二看、三通過”的制度。禁止從車輛下部或車鉤處通過。在停留列車、車輛前部或尾部通過時,應與其保持5m以上距離。

7.嚴禁搶越、鉆車或穿越兩車間隙,禁止在鋼軌、枕木頭和車輛下部休息;嚴禁爬乘機車車輛以車代步。禁止爬乘機車或列車,禁止從行駛中的機車或列車上跳上、跳下。

8.需乘坐機動車輛時,應乘坐段機動車輛或證照齊全的社會機動車輛。乘坐機車、列車、軌道車、機動車輛時不得將頭、手、腳或物品伸出車外,準備下機動車輛時,必須待機動車輛靠公路右側停穩,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從機動車輛右側門下車。

9.機動車輛駕駛員應加強對機動車輛的日常養護和維修保養,嚴禁駕駛機動車輛運行過程中撥打、接聽手機;嚴禁機動車輛超速、超載、超高和超長,嚴禁非專職司機駕駛機動車輛。

10.對帶有220伏及其以上電壓的信號設備進行工作時,一般應切斷電源或雙人作業。需要停電進行檢修作業時,須指派專人負責斷電,并在電源開關處懸掛警示牌?;謴凸╇姇r,應確認全體工作人員作業完畢,脫離帶電部件后,方可合閘,摘除警示牌。

11.對高于36V電壓的信號設備進行帶電作業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①使用帶絕緣的工具,穿絕緣膠鞋(室內應站在絕緣板上);

②不得同時接觸導電和接地部分;

③未脫離導電部分時,不得與站在地面的人員接觸或相互傳遞工具、材料。

12.檢修整流、變流及磁飽和等電源設備時:

①電壓高于220V的設備應關閉電源,并通過人工放電,釋放電容器電能后,方可開始工作;

②不準將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開路,以免產生高電壓擊穿設備和危及人身安全。

13.不得在機械室、辦公房、值班房、電焊房內存放易燃、易爆品(如香蕉水、酒精、汽油、油漆等)。

14.檢修工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經常保持完好,發現不良的,應立即停止使用。

篇2:電氣化區段生產作業控制措施

1.凡進入電氣化區段作業或者臨時進入電氣化作業的有關人員除必須嚴格執行站、場內作業生產控制措施外還應經過段組織的電氣化安全知識的培訓教育,考試合格后方準作業。以后每年定期進行考試,對不合格者應限期補考合格后方準作業。

2.所有接觸網設備,自第一次受電開始,在未辦理停電接地手續之前,均按有電對待。除專業人員按規定作業外,人身和所攜帶物件(如長桿、導線、工具等)與接觸網設備帶電部分,必須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與回流線有1米以上的距離。

3.在距離接觸網帶電部分不足2米的處所作業時,接觸網必須停電,由接觸網工區人員安設可靠的臨時接地線后,方可開始工作。作業時應有接觸網工區人員在場監護。拆除臨時接地線后,嚴禁再進行作業。

4.電務設備的地線必須連接牢固,接觸良好,接地電阻應符合要求。信號人員作業時應確認地線接觸良好。

5.進行生產作業時,應按規定使用耐高壓的絕緣防護用品,如高壓手套、絕緣鞋、絕緣墊等。

6.更換扼流變壓器、中心連板、軌道電路送、受電的扼流變壓器引接線、站內橫向聯接線等器材時,應按規定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證牽引電流暢通,方可進行作業。更換軌道電路絕緣時,應確認扼流變壓器聯接線各部聯接良好后,方準開始作業。

7.整修信號電纜時,應確認電纜外皮(全塑電纜除外)與電纜屏蔽地線聯接牢固,接觸良好,同溝數條電纜外皮焊接良好,方準開始作業。

8.禁止在接觸網支柱上搭掛衣物,攀登或在支柱旁休息。嚴禁向接觸網上搭掛繩索等物,一旦發現接觸網上掛有線頭等物時,不準接觸。發現接觸網導線斷落要遠離10米以外,并將該處加以防護,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派人處理。

9.電務設備(如高柱信號機、繼電器箱、組合架、控制臺、電源屏等)的安全地線必須牢固,接觸良好,接地電阻符合要求。信號作業人員作業時應確認各部地線接觸良好。

10.任何人不準登上機車車頂或翻越車頂(空平板車除外)和貨物頂部跨越鐵路。

11.通過鐵路平交道口的汽車等運輸工具裝載的貨物高度(從地面算起)不得超過4.2米和觸動道口限界門的活動橫板或吊鏈。裝載高度超過2米以上的貨物上禁止坐人。

12.禁止任何物體(如棒條、各種導線、水流等物)與接觸網的導線及聯接部件相接觸(接觸網特殊帶電作業除外)。

13.當接觸網的絕緣不良時,在其支柱、支撐結構及其金屬結構上,在回流線與鋼軌的聯接點上,都有可能出現高壓,因此,平時應避免與上述部件接觸。當接觸網絕緣破損時,嚴禁與之接觸。

14.用水或者一般滅火器澆滅離接觸網帶電部分不足4米的燃著物體時,接觸網必須停電;若使用沙土滅火時,距接觸網在2米以上者,可不停電。

15.雷雨、風雪天氣,在電氣化區段行走,要遠離線路為宜。

篇3:站場區間生產作業控制措施

1.上線作業人員必須按有關規定穿著明黃色防護服,攜帶有效的通信聯絡工具。工作期間嚴禁穿拖鞋(機械室內工作除外)、涼鞋(指露出腳指頭的款式)、高跟鞋、松糕鞋,嚴禁穿各類短褲、背心、裙子,按有關規定正確穿戴和使用符合國家或行業安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2.上道進行施工、檢修作業及設備檢查時,應實行雙人作業,按規定穿著防護服(飾),并應設安全防護員,實行專人防護。安全(聯絡)防護員,應嚴格執行段《安全(聯絡)防護員工作制度》和《安全(聯絡)防護員工作標準》,并在《施工、檢修作業記錄薄》中做好有關記錄,不得漏項。安全(聯絡)防護員不準兼做其他工作,應隨時預報列車運行情況,及時通知現場信號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及時下道避車。

3.站場內分片區進行天窗修或日常養護等工作時,應合理安排作業人員,盡量做到人員集中,不過于分散。每個片區應指定專人負責安全防護,堅持做到同去同歸。安全(聯絡)防護員必須待所有作業人員均回到信號樓或工區后方可結束安全防護工作。

4.信號機械室內必須保持清潔,禁止煙火,并做好以下防火工作:

①必須備有符合要求的報警和滅火設施,并保持其良好;

②電纜進出口應采用防火材料封堵,電力電纜不得與信號電纜同溝敷設;

③必須按日常養護周期巡視信號設備,發現溫升異常須及時處理;

④室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⑤嚴禁用汽油、酒精等擦拭設備的電氣接點。并不得用易燃油擦洗地面和設備。

5.使用的梯子、馬凳應牢固,無破損,擺放平穩,使用時須注意安全,防止摔倒;使用梯子進行高空作業(離地面高于2米)時,禁止上、下同時作業,并設專人進行安全防護。

6.懷南駝峰場使用叉車或其他非機動車輛運輸材料、工具、設備過道時,必須指定專人與駝峰樓值班員聯系要點,并負責安全防護。

7.穿越隧道必須攜帶照明工具,無照明工具禁止穿越隧道,在隧道內行走應順隧道兩側行走,禁止走道心和枕木頭;列車通過隧道、橋梁時,應及時到避車洞(臺)避車。

8.在橋梁上、隧道內檢修信號設備時,應設專人防護。嚴禁工具、材料侵入限界。

9.在提速區段作業時,室內安全聯絡員隨時與車站值班員聯系,掌握列車運行情況,并及時通知現場作業人員。現場作業人員接到安全聯絡員通知后應立即停止作業,下道避車;躲避列車時,應距線路3米以上距離,并蹲下身體。

10.雷雨或暴風時,禁止在信號機及點桿上作業;正在打雷時,禁止修理避雷器、地線。

11.冬季室外作業時,禁止用帽子、圍巾、護耳等將耳朵捂住,所戴防寒帽應有耳孔。

11.在高柱信號即上作業時,離開梯子或站在梯子外側工作,必須使用安全帶;禁止上、下同時作業;不得將工具、材料放在信號機上;不準上下拋遞工具、材料;列車通過時,禁止在該股道兩側信號機上停留;不準人扛、手提笨重物品攀登信號機。

12.雇傭民工(鐘點工)安裝、搬運信號器材或拆除舊信號設備、器材時,必須有正式職工帶隊,負責安全防護及管理。

13.對高柱信號機的拆除必須指定專人與信號樓聯絡后在施工停點或天窗點內進行。拆除、搬運或擺放的工具、器材、設備不得侵限。

14.挖坑、溝時,應了解地下設備情況,土質量松軟處所應有防護和加固措施,以防坍塌,坑、溝一般不得過夜,不得已時,須采取防護措施。

15.在區間行走,不論單線還是復線區間,嚴禁走道心和枕木頭,一律走路肩,禁止在鄰線和兩線中間躲避列車。

16.區間作業,應認真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夜間處理區間信號設備故障時必須由兩人(特殊情況可以請人陪同)及以上人員參加,其中應指定一人負責安全防護,與室內安全聯絡員保持有效地通信聯絡,堅持做到同去同歸。

17.人工立桿作業,應配足勞力(不得少于10人),并有專人負責指揮、分工明確,所有的叉桿、繩索等工具應檢查良好,作業前應設專職安全(聯絡)防護員進行安全聯絡防護,在電氣化區段立桿還應注意確定電桿與接觸網的安全距離,防止觸電,立桿后應加固。

18.檢修電動(電空、電液)轉轍機作業時,應打開遮斷器或使用安全電鈴;嚴禁將手或腳放在岔尖、桿件處;進行手動或電(空)動操縱道岔時,必須及時告知身邊參與檢修的有關人員。

19.進行信號設備故障處理或非正常情況下應急搶險時(如汛期、水災、塌方、冰雪等),應視具體情況,攜帶通信聯絡工具、口笛、照明工具、安全帽、安全帶、繩索、雨具、草鞋、安全電鈴、回流聯結線等,材料、工具和器材應擺放規范、穩妥、不侵限,并指定專人負責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