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司機安全作業指導書
1目的規范汽車司機職業健康安全行為,使運輸活動都能在安全條件下進行,確保工作場所內所有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2適用范圍適用于對車間運輸和其他活動運輸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3員工崗位安全生產職責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采取可能的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因生產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在作業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3作業流程運輸作業流程
4作業準備(1)安全及技術組織準備:在作業前,作業人員要熟悉現場情況及作業技術。掌握各工種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派現場安全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汽車司機崗位應持相應的操作證上崗。(2)安全防護措施的準備: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及檢查設備設施狀況。5主要設備康明斯、客貨車、小轎車、依維克、叉車、升降車6崗位現場作業重點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6.1崗位現場作業重點危險源辨識編號危害性(事件)重點危險源消減風險措施1酒后駕駛交通事故嚴禁酒后駕駛2行車加油時吸煙交通事故行車、加油時,嚴禁吸煙及明火3疲勞駕駛交通事故保持精力充沛,頭腦冷靜4超速行駛交通事故按照路段限速要求行車7.2危害性事件的嚴重性等級劃分:嚴重等級等級說明事故后果說明Ⅰ災難性的人員死亡或系統設備報廢Ⅱ嚴重的人員嚴重受傷,嚴重職業病或系統設備嚴重損壞Ⅲ輕度的人員輕度受傷,輕度職業病或系統設備輕度損壞Ⅳ輕微的人員傷害程度和系統設備損壞程度都輕于Ⅲ級,
篇2:鏟車司機安全作業規定
1、鏟車司機在鏟車行走之前,必須認真觀察周圍的情況,在確保行進路線及附近沒有人和障礙物的情況下,方能行駛。
2、鏟車司機在行進過程中,不得抬高舉臂,要確保前方視線良好,同時注意觀察周圍情況,避免碰到周圍的人和物。
3、鏟車司機在靠近料倉時,必須在得到上料輔助工許可手勢后,方能將車駛入卸料區,并開始舉臂卸料。
4、卸料完成后,應認真觀察后方情況,在確保無人的情況下,方能將車駛出。
篇3:電瓶牽引車司機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1、應由專人駕駛。駕駛員必須經過公司有關部門訓練和考試合格發證,方能駕駛。嚴禁無證人員動用。
2、工作前應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
3、開車前要檢查剎車、喇叭、轉向機、信號燈等主要裝置是否齊備完好,不完好可須進行維修更換,完好后方可開車;電瓶車啟動前或啟動后必須按規定鳴喇叭;運行時,要嚴格按照井口信號指示燈行駛;行車中不準吸煙、飲食和閑談。
4、嚴禁超重、超長(車身前不得超出、后不準超一米,超車件要加拖掛車)、超寬(車身左右0.2米)、超高(從地面算1.8米)。滾動物件或零星小件,必須捆綁牢固或裝入箱槽內。影響視線或環境復雜,應由人為司機引路;嚴禁超速行駛,運行速度控制在10km/h之內。
5、駕駛室,不準超員坐人,無扶手或攔板的車廂嚴禁載人。車輛在行駛中,嚴禁任何人爬上、跳落。嚴禁跟車人員(不得超過兩人)坐在車廂梆扳和鏟桿托架上。
6、停車后離開車,要取鑰匙,并要加鎖。
7、司機離開電機車時,應帶走反向手柄,并按順時鐘方向轉動制動手輪,使電機車處于制動狀態。下次上車操作時,首先應將手輪制動處于緩解狀態,再進行上述操作程序。
8、電機車在運行中如發生故障,應將主手柄迅速退回“零”位,以免損壞設備。
9、電機車運轉部件如有不正常聲響,各軸承部位有異常發熱現象,應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10、電機車在運行時如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車,檢查各電氣設備(包括連接導線),若發現絕緣有損,應停止使用,另派電機車將其拉回車庫修理。
11、電機車需要制動停車時,必須操作司機控制器的手柄置于“制動”位減速再采用氣制動或手輪制動(這時應將主手柄置于零位)、嚴禁采用開倒車的辦法來制動。電機車若需要反向運行時,也必須待電機車制停后,方可操作反方向運行,以免損壞設備。
12、嚴格限制機車每次牽引的礦車數。
13、機車或礦車掉道不得用機車硬拉復位。
14、蓄電池組放電時終止電壓嚴禁超過1.75V×電池數,到達終止電壓時,或放電容量達80%時應及時充電,擱置時間不應超過6小時。
15、熔斷器損壞,不得換用與規定不符的熔段絲或銅絲代替。
16、電源裝置蓋上嚴禁防止任何物件,對掉落到蓋上的異物應及時清除,以防箱蓋變形,造成電池短路。
17、工作完畢后,對車輛各部必須認真檢查和清掃,發現問題時,要及時修理和排除。要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