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轉盤車輛調向安全技術措施

轉盤車輛調向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5521

一、說明:我礦引進規格為長*寬*厚=2.4*2.4*0.2m的新式轉車平臺,為確保穩固、使用中安全可靠,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技術要求:

1、轉車平臺穩固牢后保證,與搭接軌道上面持平,旋轉底座在巷道平面以下。

2、轉車平臺鋪在巷道中部,松軟地點底部墊實。

3、轉車平臺水平鋪設,誤差不大于2度。

4、轉車平臺與軌道搭接地點如意,軌道要插入轉盤鐵板的連接槽,上下錯茬不超過2mm,軌縫不大于5mm。轉車平臺連接螺栓齊全,螺栓上滿扣。

5、轉車平臺,四角使用M24×1.5m細扣錨桿穩固牢。

6、轉車平臺穩固牢后,保證轉動靈活。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轉車平臺穩固安全技術措施

1、開工前,班(組)長組織每名員工做好開工認證工作。班(組)長必須對工作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工人進入施工地點施工。

2、穩固轉車平臺使用工具規定:起吊可用4分及以上的鋼絲繩繩扣或40T溜子大鏈。使用前,各種工具必須檢查,如不完好禁止使用。繩扣不得有彎曲嚴重、銹蝕。斷絲、斷股、壓扁、磨損嚴重等現象,如發現不得使用。40T溜子大鏈環環檢查,發現磨損嚴重,嚴禁使用。專用連接沙勾使用前檢查不得有裂紋、顯著變形;不得有焊補、缺陷、鉆孔等。

3、穩固轉車平臺順序:首先在穩固平臺位置底板上挖一個長×寬×高=2m×2m×0.15m的坑,轉車平臺底盤使用M20的螺栓連接牢固,把“轉車平臺底盤”放到挖好的坑中調平,然后把“轉車平臺圓盤”放到“轉車平臺底盤”上組裝好,最后使用水平尺調平,打地錨穩固。

4、當是煤底時,直接鍬鎬清挖,當是巖石底時,使用風鎬臥底,清出來的煤桿,除驗鐵板外,剩余的裝車運走。

5、采用風鎬臥底時按照如下規定執行:

⑴安裝風管時,必須用合格U型銷連接各處接頭,嚴禁用鉛絲等代替。使用管接頭時,接頭兩側使用雙股12#鉛絲擰緊,且兩端的連接扣必須連鎖;一端使用鉛絲時,也必須和另一端連鎖。

⑵接風管時,必須關嚴相關管路,放凈管路中的余風,再接風管,接完管后,必須將新接管路用風吹干凈,然后接風鎬、試風鎬,保證設備完好。

⑶使用前,現場班長必須對施工范圍的頂板,支護情況進行確認并指定專人檢查風動設備完好以及與風管連接是否可靠。班組長在開工前指定專人對軟管以里的管子接頭及分風器、考克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好后方可使用。

⑷使用風動設備時,嚴禁戴手套,袖口扎緊。

6、使用鍬、鎬清臥時,注意前后人員安全,相互照應,作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工作。

7、安裝“轉車平臺底盤”時,必須將安裝地點底部墊實。兩塊底盤對接時,人員的手腳嚴禁在鐵板之間、鐵板下面,避免擠傷、壓傷,確認無誤后,方可上底盤連接螺栓,底盤組裝好后再入位。

8、“轉車平臺底盤”組裝或放入穩固位置后,需要調整時,使用不小于1.5米釬子,嚴禁直接用手撥對。

9、起吊轉車平臺使用4分及以上繩扣,注意調整使用長度,起吊時,用繩扣穿過“轉車平臺底盤”的起吊孔或“轉車平臺圓盤”的起吊環起吊,起吊過程中,堅持試吊制度,找準平衡和重心后,再正式起吊,起吊過程中,設專人觀山,看好起吊梁和件的情況,如有異常,立即停止起吊,處理好后再起吊。

10、在臺棚下起吊時,打專用起吊梁起吊,起吊梁用3.0*0.18*0.16方子木在兩端各打牢兩棵單體柱,單體柱必須放在見底板的柱窩或柱鞋中,不得打在浮煤或浮矸上,單體柱要迎山有勁,并用12#鉛絲雙股與排鋼拴牢,然后將40T溜子大鏈拴牢在∏鋼上。將千不拉掛在40T溜子大鏈上。

11、起吊時,起吊物的下方嚴禁站人。起吊時,所有人員躲開彈鏈三角區、起吊梁的下方以及起吊梁可能歪倒的地點。

12、轉車平臺安裝好后,使用水平尺調平需要往平臺下墊小板時,操作人員的手腳嚴禁放到平臺下面。

13、打錨桿穩固時,人員嚴禁戴手套,錨桿上好錨桿盤,螺絲上緊扣。

(二)車輛在轉車平臺調向安全技術措施

1、車輛運到轉車平臺之前,轉車平臺的閉鎖裝置處于關閉狀態,用絞車將車輛運輸到轉車平臺圓盤上后,絞車司機停止絞車運轉,閘牢閘把,車輛停穩后,把鉤人員將調向車輛前后車輪使用專用三角形楔子擋牢,防止車輛下滑,放楔子時,人員嚴禁站在車的兩端。

2、調向車輛擋牢后,換掛另一臺牽引絞車的繩,然后再調向,不掛好另一臺絞車繩,禁止調向。

3、絞車繩換掛好后,將轉車平臺轉盤閉鎖裝置打開,然后人力調向。調向時,2-5T的車輛2人推動調向,5T以上的車輛4人推動調向,人力調向時,操作人員必須提前聯系好,相互打好招呼,精神必須集中,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推車調向時,操作人員手必須伸直,頭部不許超過手臂,不得用背靠的方式調向。

4、調向時,只能人力推車,不得拽車,推車過程需要緩慢,速度不得過快。人員不得站在車的兩端推車,推車時,人員嚴禁將手或身體任何部位放在設備物件與車輛之間、鏢杠、鏢繩處,避免推車時滑動擠傷。推車時,手放在距車兩端不小于100mm距離的位置。

5、車輛調向時,必須設專人觀山,觀山人員站在距轉車平臺不小于3米的安全地點,觀察巷道的支護情況,車輛的運行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通知停止調向,處理好后再調向。

6、車輛調向時,任何人不得到巷道的傾斜下方操作。

7、調向前,先將轉車平臺的閉鎖裝置打開,在轉車平臺人力推車調向推車時,人員必須躲開繩道,不得跨繩推車。車輛調好向后,在車輛停穩不動后,由把勾人員用專用鉤子把車輛運行方向的車輪專用楔子拿掉,如果是下運,則絞車繩必須適當繃緊,拿楔子時,人員嚴禁站在車的兩端。

8、車輛調向時,需掛牢絞車繩后,方可調向車輛。絞車不許運轉,然后,由班長統一指揮,不少于3人共同操作,人員要一起使齊勁,做好自主保安、相互保安,距巷道幫不少于0.7m。

9、使用過程中,必須保證轉車平臺完好,轉動靈活。

10、轉車平臺5m范圍內嚴禁存放其它物件。

四、其他嚴格執行其它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其它相關規定。

篇2:轉盤鉆孔機:安全操作技術交底

1.鉆孔機作業區內應無高壓線路。作業區應有明顯標志或圍欄,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2.安裝鉆孔機前,應掌握勘探資料、并確認地質條件符合該鉆機的要求,地下無埋設物,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施工現場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符合規定。

3.安裝鉆孔機時,鉆機鉆架基礎應夯實、整平。輪胎式鉆機的鉆架下應鋪設枕木,墊起輪胎,鉆機墊起后應保持整機處于水平位置。

4.鉆機的安裝和鉆頭的組裝應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豎立或放倒鉆架時,應有熟練的專業人員進行。

5.鉆架的吊重中心、鉆機的卡孔和護進管中心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鉆桿中心允許偏差為20mm。

6.鉆頭和鉆桿連接螺紋應良好,滑扣時不得使用。鉆頭焊接應牢固,不得有裂紋。鉆桿連接處應加便于拆卸的厚墊圈。

7.作業前重點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安裝緊固,轉動部位和傳動帶有防護罩,鋼絲繩完好,離合器、制動帶功能良好;

2)潤滑油符合規定,各管路接頭密封良好,無漏油、漏氣;漏水現象;

3)電氣設備齊全、電路配置完好;

4)鉆機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

8.作業前,應將各部操縱手柄先置于空擋位置,用人力盤動無卡阻,再啟動電動機空載運轉,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

9.開機時,應先送漿后開鉆;停機時,應先停鉆后停漿。泥漿泵應有專人看管,對泥漿質量和漿面高度應隨時測量和調整,保證濃度合適。停鉆時,出現漏漿應及時補充。并應隨時清除沉淀池中雜物,保持泥漿純凈和循環不中斷,防止塌孔和埋鉆。

10.開鉆時,鉆壓應輕,轉速應慢。在鉆進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情況和鉆進深度,選擇合適的鉆壓和鉆速,均勻給進。

11.變速箱換擋時,應先停機,掛上擋后再開機。

12.加接鉆桿時,應使用特制的連接螺栓均勻緊固,保證連接處的密封性,并做好連接處的清潔工作。

13.鉆進中,應隨時觀察鉆機的運轉情況,當發生異響、吊索具破損、漏氣、漏渣以及其他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開鉆。

14.提鉆、下鉆時,應輕提輕放。鉆機下和井孔周圍2m以內及高壓膠管下,不得站人。嚴禁鉆桿在旋轉時提升。

15.發生提鉆受阻時,應先設法使鉆具活動后再慢慢提升,不得強行提升。如鉆進受阻時,應采用緩沖擊法解除,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鉆進。

16.鉆架、鉆臺平車、封口平車等的承載部位不得超載。

17.使用空氣反循環時,其噴漿口應遮攔,并應固定管端。

18.鉆進進尺達到要求時,應根據鉆桿長度換算孔底標高,確認無誤后,再把鉆頭略微提起,降低轉速,空轉5~20min后再停鉆。停鉆時,應先停鉆后停風。

19.鉆機的移位和拆卸,應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在轉移和拆運過程中,應防止碰撞機架。

20.作業后,應對鉆機進行清洗和潤滑,并應將主要部位遮蓋妥當。

21.遇有雷雨、大霧和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時,應停止一切作業。

篇3:轉盤鉆孔機:安全操作規程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鉆孔機作業區內應無高壓線路。作業區應有明顯標志或圍欄,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2.安裝鉆孔機前,應掌握勘探資料、并確認地質條件符合該鉆機的要求,地下無埋設物,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施工現場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符合規定。

3.安裝鉆孔機時,鉆機鉆架基礎應夯實、整平。輪胎式鉆機的鉆架下應鋪設枕木,墊起輪胎,鉆機墊起后應保持整機處于水平位置。

4.鉆機的安裝和鉆頭的組裝應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豎立或放到鉆架時,應有熟練的專業人員進行。

5.鉆架的吊重中心、鉆機的卡孔和護進管中心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鉆桿中心允許偏差工業區20mm。

6.鉆頭和鉆桿連接螺紋應良好,滑扣時不得使用。鉆頭焊接應牢固,不得有裂紋。鉆桿連接處應加便于拆卸的厚墊圈。

7.作業前重點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安裝緊固,轉動部位和傳動帶有防護罩,鋼絲繩完好,離合器、制動帶功能良好;

2)潤滑油符合規定,各管路接頭密封良好,無漏油、漏氣、漏水現象;

3)電氣設備齊全、電路配置齊全;

4)鉆機作業范圍內無障礙物。

8.作業前,應將各部操縱手柄先置于空檔位置,用人力盤動無卡阻,再啟動電動機空載運轉,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

9.開機時,應先送漿后開鉆;停機時,應先停鉆后停漿。泥漿泵應有專人看管,對泥漿質量和漿面高度應隨時測量和調整,保證濃度合適。停鉆時,出現漏漿應及時補充。并應隨時清除沉淀池中雜物,保持泥漿純凈和循環不中斷,防止塌孔和埋鉆。

10.開鉆時,鉆壓應輕,轉速應慢。在鉆進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情況和鉆進深度,選擇合適的鉆壓

和鉆速,均勻給井。

11.變速箱換檔時,應先停機,掛上檔后再開機。

12.加接鉆桿時,應使用特制的連接螺栓均勻緊固,保證連接處的密封性,并做好連接處的清潔工作。

13.鉆進中,應隨時觀察鉆機的運轉情況,當發生異響、吊索具破損、漏氣、漏渣以及其他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開鉆。

14.提鉆、下鉆時,應輕提輕放。鉆機下和井孔周圍2m以內及高壓膠管下,不得站人。嚴禁鉆桿在旋轉時提升。

15.發生提鉆受阻時,應先設法使鉆具活動后再慢慢提升,不得強行提升。如鉆進受阻時,應采用緩沖擊法解除,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鉆進。

16.鉆架、鉆臺平車、封口平車等的承載部位不得超載。

17.使用空氣反循環時,其噴漿口應遮攔,并應固定管端。

18.鉆進進尺達到要求時,應根據鉆桿長度換算孔底標高,確認無誤后,再把鉆頭略微提起,降低轉速,空轉5~20min后再停鉆。停鉆時,應先停鉆后停風。

19.鉆機的移位和拆卸,應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在轉移和拆運過程中,應防止碰撞機架。

20.作業后,應對鉆機進行清洗和潤滑,并應將主要部位遮蓋妥當。

21.遇有雷雨、大霧和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時,應停止一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