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一、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1、車輛檢查:設備運輸前必須檢查運輸車輛的完好情況,如車輛有問題必須進行更換;
2、檢查巷道情況:巷道管線是否影響,軌道是否被壓壞擠寬,是否上好卡軌器,枕木是否壓爛,雙軌平面是否平整,巷道前方兩側的障礙物是否進行清理,等所查問題進行排除完善后方可進行提運工作。
3、檢查綁車情況:檢查設備或配件綁車是否牢固可靠,檢查平板車運輸方向是否合理,平板車上攜帶的固定支架螺絲是否齊全,使用花架車裝大件前后必須用圓木擋好,且將圓木用鉛絲與花車綁牢。
4、物件檢查:檢查物件是否超高、超寬(高度不超1.8米,寬度不超過1.3米)且車輛承載是否平衡,易損物件是否有防護措施。如有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5、檢查各部絞車:絞車固定情況,按鈕、信號、離合器
及剎車是否靈敏可靠,鋼絲繩有無斷股,連接繩頭、繩卡、繩皮是否齊全,如有問題立即處理。
6、檢查連接件:連接件(連環與貫銷)是否完好,聯車銷必須是專用銷。
7、同一輛車裝多件設備或器材時,應用1~2cm厚的木板夾在之間或兩邊捆牢、絞緊;對不平整的設備或器材要在平板車上墊方木,使其平衡并進行加固。
8、地面裝車時,必須由專用起吊車將支架安放于平板車上,對準平板車固定孔,用專用螺絲擰緊,經詳細、反復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準備掛繩啟運。
二、運輸時的注意事項
1、運輸重車,一次只準運一輛,必須堅持使用好護箱繩。主井運輸支架必須使用專用慢速絞車。
2、車輛在提升或下放時,無論是經上坡或下坡,車的兩側及下坡方向嚴禁有人。
4、運輸中途需要停車時,水平巷道必須在車輛前后上好雙軌阻車器,傾斜巷道必須將絞車閘把剎緊,然后,在車輛下方上好雙軌阻車器。
5、絞車司機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并持有有效合格證的人員擔任。
6、絞車司機必須注意力集中,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必須要立即剎車,停車處理。嚴禁離崗作業。
7、跟車工必須清楚各個信號、道岔的位置。
注意:在上坡時應跟在車輛的前方,下坡時要跟在車輛的后方一旦發生運輸異常要立即打點停車,進行處理。
8、每段運輸完畢后,要將絞車收繩并停電,并將車輛支好。
三、車輛運輸安全措施
1、車輛掉道處理措施:
重車一旦掉道,必須立即將絞車停車。兩輪掉道時,先將未掉兩輪用雙軌阻車器支好,再用長杠桿將掉道方抬起上道。如四輪全掉,則用長杠桿一端一端上。先上好一端后支好車再上另一端。如用杠桿無法上道,則必須用導鏈起吊、起道器或頂溜器上道。在上道時,車輛兩側嚴禁站人。如處理支架掉道時,要在支架兩側打設防倒柱。
2、組織管理措施:地面及井下必須各設一名小組長。組長職責:進行詳細檢查設備裝車情況、車輛運輸情況、巷道行人情況,并指揮作業,一旦遇意外情況能解決的及時解決,如不能解決的及時匯報。
3、安全注意事項:
(1)嚴禁車前車后跟人,嚴禁人員站兩側或下側,防翻車傷人。
(2)嚴禁人員站兩側推運車,防止造成出軌、跳道、擠壓等事故。
(3)嚴禁爬車、踩車。支架內的空間嚴禁放其它物件。
(4)正常運輸時應設好警戒,嚴禁行人,并使用好語言聲光信號和擋車器。
(5)在提升時,嚴禁人員站在有余繩接頭處,防止被套住或其他傷害。
(6)捆綁必須使用新繩,直徑不小于15.5mm,并在前后左右捆綁牢固。
(7)嚴禁使用舊繩或腐朽、磨損嚴重的鋼絲繩進行捆綁。
(8)必須有專人負責裝卸、捆綁;捆綁好用絞桿絞緊。
(9)各班運輸組長全面檢查,確認車輛穩定牢靠后,方可操作運行。停電或下馬背時嚴禁急剎車,防止斷繩跑車。
(10)經過道岔時,要緩慢行駛,防止車輛掉道。
篇2:道路危險運輸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查維護制度
一、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精心維護是保證設備完好率,長周期安全運行的
重要環節。設備管理要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并重”的原則。
二、實行設備包機專責制,做到每臺設備、設施都有專人負責,及時做好設備、設施的防塵、防潮、防凍、防凝、防腐、防火等工作。
三、操作人員要用好、管好、維護好設備,對所用設備必須做到“四懂”(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使用、會維護、會排除故障)。
四、嚴格執行設備潤滑制度,做到“五定”(定點、定人、定質、定時、定量)、“三過濾”。
五、由安全小組成員牽頭,由相關技術人員參與,每月至少一次對安全生產設施、設備等進行檢查維護工作。
六、天氣變化時,對車輛或安全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并即時更換相應的器件,保證安全作業。
七、對安全設施、設備的使用性和損壞性行進評估和維護,主要注意防塵、防潮、防腐蝕、正常使用性等情況進評估和維護。傳動設備按要求定期盤車;按要求定期維護,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八、消防栓、滅火器、車輛牽引鏈等設施能否正常使用,不能使用,即時修理、充裝或更換。
九、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嚴禁超速、超載運行。并做好如下工作:
十、操作人員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匯報。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原因未查清、故障不排除、不準盲目開車。
十一、維修人員要做好下列工作:
1、定時檢查,并主動向操作人員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2、發現設備存在問題要及時消除,做詳細記錄,逐步掌握設備運行規律,做到心中有數,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掌握設備特性。
3、不能消除的缺陷及存在的技術問題,要查明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措施。在停車檢修中及時處理。
4、步采用便攜式儀器對主要設備進行點檢,逐步開展狀態監測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延長設備運行周期。
5、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維修任務,不斷提高設備維護水平。
十二、要經常檢查停車區域的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發現腐蝕、下沉、裂紋、破損,應做好記錄和標志,并報告公司安全小組。
篇3:綜采工作面設備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設備重量及體積大,運輸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為了確保運輸過程中人員安全及機組設備的完好,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所有參與運輸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遵照執行。
一、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1、對沿途經過的巷道及軌道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巷道斷面能夠在裝車的情況下使機組的各部件能順利通過,軌道的狀況要保證在運輸過程中不會使機組部件碰撞到巷道內敷設的管道及其他物件。
2、對擔負運輸提升任務的絞車和鋼絲繩及連接部件進行一次詳細檢查,要保證絞車安裝牢固,安裝方位正確,絞車、鋼絲繩及連接部件質量合格。
3、確保運輸線路的信號暢通。
4、各單位應負責好運輸線路上各段運輸工作,派專人負責,三班開好進班會,分工到位,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做到安全運輸。
5、設備裝車前必須選擇好相應的平板車(材料車),對擔負運輸平板車(材料車)進行檢查,輪對靈敏并固牢可靠、輪沿完好無缺陷、整車平穩、無變型、確保完好,并采用相應專用的固定裝置固定牢固,使其不能前、后、左、右竄動。
6、行車、吊車等起吊設備時必須認真檢查好所有起吊設施是否安全可靠,且起重物下嚴禁有人員作業。
7、副井罐籠內阻車器要根據綜采設備車輛尺寸重新定位,使設備車進罐后不能竄動。或加塞長木楔,并要箭緊箭牢。確保不能竄動。
8、嚴格按副井管理制度進行配重,兩側罐籠差重不得大于4噸。嚴禁超高、超寬、超長設備進罐,進罐設備外型尺寸不能超過4.25米(長)*1.6米(寬)*2.9米(高)。
9、設備起吊時,要嚴格檢查起吊支點及起重設施,做到絕對安全可靠。平板車前卡、后卡、邊卡必須齊全,固定螺栓要緊固好。
二、運輸過程中注意事項:
1、大巷運輸時,電機車與支架車輛的連接要使用專用的聯接裝置,并連接牢固,且電機車各種安全設施齊全,鏈環插銷符合要求。前方、后方兩側嚴禁有人。
2、所有絞車司機、信號掛鉤工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的熟練司機。絞車信號裝置必須有聲光指示及信號語音功能,沿途要設躲避硐室,語音信號必須安裝在躲避硐室內,擔負運輸的單位安排好人員在躲避硐室內觀查設備在絞車道運行狀況如有特殊情況及時打信號通知絞車司機停止提升,絞車道安全系列化裝備齊全。
3、所有絞車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可靠、鋼絲繩、老鉤、插銷、有專人檢查,及時更換不合格的配件。嚴禁超掛。
4、嚴格執行絞車道管理制度,堅決做到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支架提升到上平臺后,必須先關閉安全檔,才能摘除車輛。絞車司機開車前必須先發出開車預警信號,并相互確認回復開車信號,無誤后方可開車。
5、各斜巷的運輸設備及安全設施,使用單位和任何單位,必須每班檢查,確保正常。
6、機電一隊每班必須派鉗工跟班,對專用絞車,鋼絲繩、絞車剎車裝置,老鉤,壓頂等進行檢查,機電二隊必須派電工跟班,檢查信號裝置聲、光、語音是否正常,運輸隊應有釘道工三班跟班,配合運輸工作。出現故障及時處理。
7、絞車司機開車前,有余索時必須收緊后,方可下放,下放時嚴禁不帶電,嚴禁放飛車。
8、運輸中如出現掉道現象時,嚴禁用絞車強行提拉上道,應采用葫蘆起吊上道,打道時應收緊余索,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
9、沿途沿線絞車司機必須集中精力關注絞車運行情況,密切注意提升負荷,若負荷突然增大出現異常現象,必須立即停車,待檢查后確認正常,方可開車。
10、支架掉道后,在處理前,應檢查工作段巷道及支護情況,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開始作業,由干部現場統一指揮,以確保安全,絞車司機開車時不得善自離開工作崗位,絞車必須剎緊。
11、提液壓支架時副井提升機速度限制為2m/s。
12、機電一隊應密切關注副井絞車安全運行情況,加強對副井提升系統檢查,確保提升安全。
四、各相關單位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做到文明施工,確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