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工程部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物業工程部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2024-07-22 閱讀 2610

物業工程部設備運行管理制度:安全用電

1)嚴禁各部門私接或移動電氣設備和設施。確因生產或改善服務質量需要,應經所在部門經理批準,報請工程部核實,并由工程部登記注冊;各部門需架設臨時線,應由工程部派電工安裝。使用結束后應立即通知工程部拆除。臨時線路應符合"低規"要求,時間一般不超過一星期。如使用后確需長期固定,在安全和不損害美觀條件下,由工程部派電工正式安裝,并登記備案。

物業強電系統維修時,應該根據不同的危險程度,分為全部停電、部分停電和不停電工作三類。電氣檢修人員工作時,應遵循下列三項要求:

a)根據工作內容和需要,填寫工作票。

b)除特殊情況外,原則上應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在一起工作。

c)應有完成保證工作人員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2)安全技術措施

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時,必須完成下列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a)斷開電源。在工作場所必須斷開電源的設備,包括需檢修設備的帶電部分的電源、工作范圍安全距離小于0.7m(10Kv)的帶電部分及工作人員后面或兩側無遮欄或其他可行安全措施的帶電部分。在斷開電源時,必須使檢修設備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高壓柜的手動機均處于斷開位置時,都應用鎖鎖住。

b)驗電。檢驗電氣設備上有無電壓時,必須使用合格的驗電器,驗電應在電氣設備的兩側的各相分別進行。

c)裝設接地線。將檢修設備的三相短路并接,可以放掉檢修設備的剩余電荷,這也是防止突然來電,保護工作人員安全的唯一可行安全措施。裝、拆接地線必須由兩人進行,若僅有單人值班,則只允許用接地開關接地。

d)懸掛指示牌和裝設遮欄。在工作點四周應安設標示牌和遮欄,有關的操作開關手柄上應懸掛"禁止合閘"標示牌。

3)安全組織措施

a)工作票制度。在對物業各類電氣設備進行檢修時,應根據工作需要,填寫工作票。工作票的簽發人應為電氣主管工程師,且簽發人應對工作票內容、工作必要性、工作執行者的業務程度進行全面的考慮。

b)工作許可制度。在高壓電氣設備上進行檢修工作,須經過許可手續。許可人應對工作票上的有關內容及安全措施進行檢查,并會同工作負責人到現場核對。

c)工作監護制度。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后,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向工作者交待工作現場的情況和有關安全措施,并應始終在現場進行監護,及時糾正錯誤或違反安全的操作。監護人一般不得參加工作班工作(全部停電除外)。

d)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在電氣設備檢修工作間斷或工作人員暫時撤離現場時,所有安全措施應保持不動,工作票仍由工作負責人執存。間斷后可繼續工作,無需重新通過許可。

e)工作轉移是指同一連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幾個地點工作,開工前的安全措施可一次做完,但工作負責人在轉移工作地點時,應向工作人員交待新工作點的有關情況和注意事項。

f)在檢修工作完成后,應清掃現場后撤離。由工作負責人會同運行值班人員共同檢查,并交待檢修項目、發現問題、檢修結果和存在問題,然后在工作票上注明工作終結時間,雙方簽字后方可辦理工作票終結手續。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將檢修設備送電運行(因檢修工作需要試運行者除外)。

篇2: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制度

第1條所有設備都必須嚴格按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完好標準進行使用與維護。單位分管技術人員,應經常檢查其運行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信息。

第2條貫徹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維護,并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應行包機制,設備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設備操作規程和巡回檢查維護等工作,設備均應有運行記錄。

第3條各種主要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合理使用設備。

第5條使用中的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防爆設備不失爆,并應定期檢查、實驗,做好記錄。

第6條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確保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經濟運行。

第7條加強潤滑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制度。

篇3:工作面設備運行維修保養制度

一、設備的合理使用:

?1、根據生產特點與生產任務合理配置設備,設備的功率要與區隊的生產任務相適應,既要避免“大馬拉小車”,負荷不足。也要避免“小馬拉大車”超負荷運作現象。

?2、安裝設備的場地要符合規程要求,如果發現凸凹不平、積水、淋水等現象必須進行妥善處理,達到規定標準后再進行安裝。新安裝的設備必須經過檢驗、調試、試運轉后才能移交使用。

?3、為確保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人員,必須經上崗前技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4、要為設備運轉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要搞好文明生產,設備清潔。還要安裝必要的防護、保安、防潮、防凍、通風、散熱等裝置,并按照規定適時加注潤滑油油脂。

二、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1、提高安裝質量,為生產與檢修創造條件。在安裝設備前,應認真做好設備的檢查、試驗工作,達到要求后方可下井安裝。設備安裝好后,要認真履行交接手續,并按照設備完好標準嚴格驗收,凡達不到規定標準要及時修理與更換,避免設備帶病投入運轉。

?2、正確處理生產與檢修的關系,既要保證生產的需要,又要保證檢修的人力、物力,以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3、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調查研究,掌握設備運轉時的磨損規律,加強設備的早期診斷與維護保養,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同時做好設備的班檢、日檢、月檢工作,做到有計劃的檢修。

?4、合理使用設備,堅持正規循環作業。要根據設備的性能與使用條件合理使用,嚴禁野蠻操作。要通過科學手段組織正規循環作業,及時進行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兩班生產的隊組檢修時間不少于2小時,三班生產的隊組檢修時間不少于4小時。交接班時要安排一定的檢修時間。

?5、實行責任操作制度,單人操作的設備實行單人單機制,多人操作設備實行機長負責制。操作人員要按照規定的保養期限、保養項目和作業范圍進行設備保養。

?6、實行巡回檢查制,由專人對設備的重點部位和易損部位進行巡回檢查。

?7、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上班人員要對下班人員交待設備運轉狀況及注意事項。

?8、實行事故分析制,對發生的機電事故要進行分析,查出原因,采取措施,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9、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技術業務素質和操作水平,確保設備檢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