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風動錨桿鉆機安全技術措施
1、錨桿鉆機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錨桿、錨索支護施工工藝及主要技術參數,具有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和自保、互保的意識和能力。
2、錨桿鉆機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地點環境,能夠熟練使用支護工具,熟悉鉆機性能、結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維護方法及有關安全規定。
3、鉆機操作時應設2名操作人員,1名負責操作鉆機,另1名負責錨桿鉆機的移動、傳遞物料和觀察頂板。
4、打眼前,必須檢查施工地點支護安全情況,嚴防片幫、冒頂傷人。
5、錨桿鉆機操作人員打眼時,必須將袖口、領口、衣角扎緊,嚴禁戴手套打眼,要注意觀察鉆進情況,如有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或迅速閃開,防止斷釬傷人,鉆機5m范圍內不得有閑雜人員。
6、巷道支護高度超過3m,或在傾角較大的上下山進行支護施工時,必須有腳手架或搭設工作平臺。
7、錨桿鉆機加載和卸載時,會出現反扭矩,操作者應注意站位,合理把持搖臂手把。
8、禁止鉆機平放于地面,以防通氣誤操作而導致氣腿突然伸出,造成意外。
9、鉆孔時,應均速加大氣腿推力,避免因推力不勻而造成的鉆進速度忽快忽慢、卡鉆、斷釬等事故。
10、嚴禁敲打、擠壓、扔放錨桿鉆機。
11、操作鉆機時,須雙腿叉開,握牢手把,衣服袖口要扎好,鉆前釬子下嚴禁有人,以防斷釬傷人。
12、工作完畢后,必須把機器撤至安全地點豎立放置穩固,并對機器檢查維護。
13、機器出現故障必須及時檢修,在井下無法檢修時要升井檢修。
14、打注錨桿前,操作人員必須對使用器具進行完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不得使用。
15、注錨桿過程中,一旦錨桿注入受阻,不得硬注。
篇2:錨桿鉆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范例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桿眼的施工作業。
二、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錨桿眼的布置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三、熟練掌握錨桿機的操作要領,了解錨桿機的工作原理。
四、工作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做好臨時支護。
五、做好防塵工作,嚴禁干打眼。
六、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七、搞好工種協調,聽從班組長安排。
篇3:液壓錨桿鉆機作業安全運行規定
(1)鉆機安設在炮掘工作面時,放炮時應注意將鉆機后移,以防砸壞鉆機。
(2)鉆機運到施工現場,把液壓泵站安設在距迎頭10~15米以外安全地點,進回油管按規定相應油口相連,注入上稠40~1稠化液或30號以上抗磨液壓油,接通電源,按標記校對電機正反轉,以防反轉。
(3)打開油箱出油閘閥,檢查有無泄漏、松動現象,檢查泵站油箱的油位是否正確。
(4)啟動電機,一名操作工扶起鉆機,站在操縱機構的右邊,負責將水管與切割機構的供水接頭座接好;另一操作工負責操作執行機構。
(5)裝好鉆桿、鉆頭、對準鉆孔,操作左手柄,啟動馬達旋轉,進行1分鐘的空載磨合試機,無異后方可開機鉆孔。
(6)鉆機使用時,要注意油箱油位不得低于最低油位線。嚴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液壓油混合使用,或使用非液壓油。
(7)鉆孔中發現巖石卡鉆或鉆桿彎曲,應立即回縮,重新調整推進速度,調整方法是:在電機停轉后,將泵站輸出的Φ10、Φ13接頭座堵死,然后短時(30S)啟動電機,并分別把泵站Φ10接頭座上面的壓力調整為8MPa,輸出Φ13接頭座上的壓力表調整為12MPa,調整完畢后再進行鉆進操作。
(8)鉆孔時,嚴禁電機、馬達反轉,以防齒輪泵,鉆頭損壞,操作機構左邊切勿站人。
(9)每次工作完畢,必須沖洗干凈鉆機上的巖塵,應妥善擺放,防止損壞,切割機構上油杯每天注黃油一次,以免軸承損壞。
(10)正常情況下發現鉆機速度緩慢時,檢查鉆頭的磨損程度,及時修磨,保持鋒銳。
(11)鉆孔時不準戴手套握鉆桿,鉆孔時應合理控制支腿推進速度,以免造成卡釬、斷釬、崩裂刀刃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