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加工廠里常見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機械加工廠里常見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2024-07-18 閱讀 4287

序號系統名稱危險潛在內容及危險程度造成危險原因控制措施1木型作業1)木工作業場地易發生火災2)木工機械易發生絞碾,刨手,鋸片碎裂崩傷3)釘子扎手扎腳4)手持電動工具易發生觸電傷害1)木料及木屑多,煙頭明火易引起火災2)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或拆卸3)對木料未進行檢查4)長期不檢查線皮露電1)嚴禁吸煙,不明火作業,配好消防器材2)安全防護裝置完好有效3)檢查時發現釘子及時拔出4)定期檢查,保證絕緣2原料2-11)原材料在堆放過程中易造成倒塌砸傷2)裝卸原材料時易造成物體打擊3)原材料選點不當易造成坍塌事故1)原材料擺放超高,不穩2)裝卸時超重或選鋼繩不當3)選點時不調查,不知地下情況1)按規定擺放,平衡整齊2)選合適鋼絲繩,不超載超重3)選點前嚴格勘察,看資料鑄件清理2-31)鑄件擺放超高易造成砸碰傷2)氣焊切割作業易發生火災和爆炸3)電焊機極易發生觸電事故1)鑄件擺放超高,不穩2)乙炔,氧氣膠管老化,沒清理現場3)電爐機接地接零不合要求,一二次線接線柱無護板1)嚴禁超高擺放2)備好消防器材,作業場所沒有易燃品3)按規定接線,定期檢查焊把線3熱處理1)油溫不當,油量不適,易發生火災2)易發生燙傷事故3)易發生砸傷事故4)發生觸電事故1)油溫過高,油量不足,加熱爐旁有易燃物2)取件不慎,過急過快3)裝卸工件超重,捆綁不當4)電爐通電前及拉閘后,不遵守規定,設備接地失靈。1)控制油溫,油量,配備消防器材2)配戴好護具3)物件捆牢,不超重4)按規定操作,定期檢查設備接地情況4焊接作業1)在電焊、氣割作業中易發生火災或發生爆炸2)吊運滑落傷人3)由于氣瓶口沾油,焊花濺落在油桶上等都易發生爆炸事故4)由于焊機等原因易發生觸電事故5)在電焊、氣割作業中易發生弧光、電熱傷害1)在易燃物上燒焊,乙炔、氧氣膠管老化、泄漏氣體遇明火爆炸、沒清理現場2)吊索具、鋼繩有缺陷3)氣瓶不按規定檢查,明火作業周圍有燃爆物4)電焊機接零接地不符合要求,一二次接線柱無護罩,手持電動工具,焊把線有裸露處5)對焊槍沒及時檢修,電流、乙炔氣等選量不當1)備好消防器材,明火作業遠離易燃品處2)經常檢查吊索具3)氣瓶按規定使用,油桶等物要遠離電焊、氣割場地4)焊機接零接地要符合規定,手持電動工具要定期檢查,定期檢查把線及手持電動工具絕緣情況5)定期檢查焊槍,各種工作參數要匹配,按規定佩戴好防護用品5粗加工1)式卡,刀具,工件裝卡不牢固,飛出砸人2)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缺陷,發生絞碾事故3)刀架與工件相撞4)金屬切屑飛濺燙傷或扎傷1)裝卡不牢固或不合理2)手接觸旋轉工件或(戴手套)3)未調整工件與刀架間距4)斷屑不好1)裝卡牢固,使用檔板2)嚴禁戴手套或接觸旋轉部位3)合理調整工件與刀架距離4)正確使用刀具6半精加工同精加工1)吊卸部件砸傷2)車床絞手或長發絞入3)長料甩彎傷人4)觸電5)刀具破碎飛出6)工件或卡盤爪(壓板)亂,絞衣物1)選繩不合理或捆綁不牢,超重歪拉斜拽2)手或長發接觸旋轉部位3)未采取防甩彎措施4)地線失靈或照明線裸露5)刀具爪或壓板超出夾盤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杜絕野蠻操作2)戴好防護用品,防止接觸旋轉部位3)合理應用頂尖,中心架,拖架及防護欄4)經常檢查,及時修復5)夾緊刀具,合理調整進刀量6)根據加工件尺寸合理選擇設備并加防護檔板序號系統名稱危險潛在內容及危險程度造成危險原因控制措施7試壓1)試壓機管路崩裂,造成傷害2)壓蓋崩起傷人1)管路老化或接點不牢固2)工作后沒放壓1)及時更換管路,檢查接點2)按規程操作,避免失誤8裝配1)在裝配超高產品時易發墜落事故2)裝配作業使用電動工具易發觸電事故3)熱裝或冷裝作業易發燙傷或凍傷事故4)動平衡作業時易發生絞傷事故1)高處作業不系帶,不掛網2)使用電動工具時電工接,拆線作業者不戴絕緣手套3)不配戴護品,,人體或手接觸另部件4)手或其它部位接觸運行工件1)系數安全帶,掛防護網2)電工接拆線,作業人員戴好護具3)配戴好護品,不得隨意亂放處理過的部件4)運行中無關人員不得接近平衡機,不準撫摸工作旋轉部位9試驗1)高壓水泵試車時易發高壓水噴出傷人2)油泵試車時易發生噴油導致火災事故3)測試儀器中的有害液體散落易發中毒事故4)試驗場地易發高處墜落或落入水池等傷人事故5)試驗大型產品時易發生滑落或傾倒事故1)試車前檢查不細,連接部位不牢2)試車場地流動吸煙,或有易燃物品3)儀表失靈或超壓操作,汞液噴出揮發4)作業場地防護網或防護欄失效5)吊索不合理或斷絲,超重1)試車前嚴格檢查水泵電機和其它機件連接是否牢固,嚴密2)嚴禁流動吸煙,工作場地清除易燃物,配備消防器材3)按規程操作,發現汞液噴出要及時收集,防止揮發4)作業場地防護設施必須完好,登高作業要戴好安全帶5)經常檢查吊具,不符合規定載重,不得超重10噴漆1)易發生火災2)易發生中毒窒息3)易發生觸電事故4)易造成環境污染1)作業處有明火或可燃物2)無通風設施,濃度超標,無人監護3)作業時所用照明線接頭過多,旦不采用安全電壓4)亂倒廢油液1)作業場地5M內無明火,不得有打磨作業,配備好消防器材2)作業場地通風設施良好,設專人監護,輪換作業,配戴好口罩或防毒面具3)電氣設備要整體防爆,使用安全電壓,照明線不得有接頭4)廢油廢液回收統一處理11入庫及發運1)產品在交庫存發運中易發生傾倒砸傷2)發運過程中汽車運輸易造成其它傷害3)產品吊卸時易發生物體打擊1)擺放不整齊,不平穩,多人搬運配合不當2)產品捆綁不牢,人員站住不當3)選繩不當或超重吊運,物件墜落

篇2:高速公路施工段:安全預防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段安全預防措施編號:施工單位警示:工程名稱分部分項工程工種交底內容:由于高速公路上諸如超載、超速等交通違法現象嚴重,再加上修建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會造成高速公路受到損壞。因此,高速公路經常需要養護維修,特別是對高速公路進行大的維修改造時,既要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施工改造,又要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這給我們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一、高速公路施工路段事故發生率高的原因(一)路面交通標志設置不合理。高速公路大修改造時,往往需要封閉半幅高速公路,且高速公路流量大、車速快、超載車輛多的特點,這就要求在施工路段較遠處開始設立多塊提醒、指示標志標牌,特別是夜間還要設立太陽能爆閃燈、箭頭燈、葵花燈等電子發光裝備提醒。但在實際的施工作業中,施工標志標牌的設置往往距離施工地點過近,特別是夜間有的施工點未設電子發光裝備,使駕駛員得不到應有的提醒,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有的施工路段在半幅通行路段的錐筒設置間距過大,而且沒有用彩線連接起來,導致有些車輛穿插錐筒逆向強行超車,也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二)施工路段過長,造成交通擁堵,引發交通事故。有些高速公路施工單位為了自己作業方便,要求封閉數公里甚至上十公里的高速公路,這樣容易造成施工路段淤積大量車輛,造成交通堵塞、降低通行效率、引發交通事故。(三)機動車駕駛員在施工路段的交通違法行為引發交通事故。施工路段由于限速的影響,往往施工路段易積壓較多的車流量、再加上施工路面情況比較復雜,而有些駕駛員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不遵守交通法規,不看施工現場交通標志標牌指示、警告標志或不按照現場安全員的指揮,另外一些小型車輛駕駛員為了趕時間,在施工路段超速行駛或者在施工路段違法穿越錐筒逆向強行超車,都會引發交通事故。(四)施工人員及施工車輛違反交通安全法規作業引發交通事故。一些道路施工人員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經常在施工區域違反交通安全法規作業,有的人員經常在通行車道來回走動、穿插施工,另外,一些施工車輛駕駛員駕駛車輛違法掉頭、逆行甚至不按規定停放等,這些違法行為都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發生,造成人員傷亡。二、預防對策(一)規范施工路段交通標志、標牌的設置。施工前,認真查閱施工方的施工審批手續,同時對他們準備的標志標牌、錐筒、太陽能爆閃燈等進行仔細的檢查,對未購置或者損壞的要及時通知施工方進行采購。在采取交通管制時,安排業務熟悉的民警到現場指導,在半幅雙向通行的施工改造路段,在出入口要設置完善的交通提醒標志,箭頭燈和葵花燈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在雙向通行的半幅路面,錐筒間的距離不超過三米,同時用彩線連接起來,不給車輛穿插超車的空間。(二)加強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管理。高速巡警應加大施工區域的巡邏密度,尤其是夜間的巡邏力度,做到“白天見警車,夜間見警燈”,這樣既可以對過往的車輛起到應有的提示作用,同時對途徑施工區域違法的駕駛員要加大處罰力度,增加他們的交通違法成本,杜絕他們的交通違法行為。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通過高速公路沿線電子顯示屏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切實處置好風、雨、雪、霧等各種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施工路段交通安全工作。(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教育與管理,向他們闡述高速公路施工作業的危險性及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四)縮短施工路段封道長度,實行分段施工。高速公路施工路段封道過長,容易造成交通擁堵,引發交通事故發生。為了既不影響施工方的工程進度,又不影響我們正常的安全管理,可以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縮短封道長度,確保交通暢通,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重點強調:交底人簽名現場副經理安質部長交底日期項目總工勞務隊工隊負責人簽名工班長簽名作業班組全體簽名:

篇3:OHS要素14: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14.1總則

建立并保持用來報告、調查與處理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故的程序。程序文件中應明確公司向執法部門報告事故的機制,規定事故調查的程序、處理的原則和方法,以滿足OHSMS的運行要求。建立并保持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對不符合進行調查和處理,采取措施減少由此產生的影響,避免產生新的不符合。

14.2職責

14.2.1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

a)OHS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協調、解決、監督公司的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工作;

b)安全處應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事故報告工作,負責組成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并負責提出事故處理意見;

c)各單位負責或參與本單位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故的報告、調查與處理,對公司級和公司以上級別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給予盡可能的幫助和支持。

14.2.2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a)安全處負責對體系不符合發出通知;

b)各單位負責糾正預防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14.3控制要求

14.3.1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的控制要求

a)安全處規定公司的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

b)重大事故發生后,OHS管理者代表負責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工作;一般事故,亦可由OHS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員負責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工作;

c)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OHS管理者代表;

d)重大事故發生后,在報告的同時應及時搶救負傷人員。值班長、工段長、調度室、安全處、OHS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接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擴大;

e)OHS管理者代表或安全處負責重傷或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按《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的要求形成調查報告。

f)任何事故的處理,均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安全處應建立事故檔案。

14.3.2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控制要求

a)安全處對審核和其它評審工作中產生的不符合分析確定產生不符合的主要原因,并出具“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

b)相關責任單位對出現的不符合,要采取措施減少其影響;

c)調查分析潛在和可能產生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實施預防措施,防止發生不符合;

d)安全處對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

e)糾正和預防措施涉及到的文件更改,執行本手冊4.10.3的要求。

4.14.4相關文件

…/—/…——1999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

…/—/…——1999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