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設備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一般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換好工作服,配戴好安全帽。
(2)生產現場或通道及鐵道沿線均須有良好的照明。
(3)廠內鐵路兩側1.5m以內不準堆放障礙物,影響機車的瞭望和通行。
(4)輸煤系統的各工作地點應有相互聯系用的信號或通信設備,信號和通信設備應完整好用。
(5)在輸煤設備運行中,禁止不停設備進行設備消缺、清理衛生等工作。
(6)禁止用吊斗、抓斗及鏟車載運人員。
第二節廠內鐵道及機車運行
1.廠內鐵道
(1)一切與調車作業無關人員,不得在線路內走行,不得在調車區內逗留。禁止在車輛下面或兩節車的中間穿過。
(2)須在鐵路附近施工時,應在開工前與分場取得聯系,經分場有關人員同意后,方可施工。
(3)各線路停放的車輛應放在警示標內。車輛應做好防溜措施。
(4)道口應有“小心火車”警告標志及司機鳴笛標志,當機車駛近時,車輛和人員不準搶過道口。
(5)道口要保持清潔,道床及軌面無雜物。
2.機車運行
(1)本廠運輸工作,均由調度員負責。一切與調車作業有關的事項,均須通過調度員的命令下達。
(2)調車作業計劃的編制力求節省鉤數,保證運行安全,促進調車效率的提高。
(3)對調車計劃不清楚,不明確時,機車可不開動,扳道員不扳道,連接員不提鉤,待詢問明確后方可進行作業。
(4)廠內調車速度最高不得超過1.5km/h。
(5)禁止在車輛運行中跑扳道岔,摘解排風。禁止溜放作業。禁止在高速運行中飛乘飛降及由一輛車跨躍到另一輛車上。
(6)煤溝貨位必須保證機車車輛通過時不刮車的腳蹬及車輪軸箱,線路中心的煤不得高于軸面。
(7)到卸煤溝摘掛車輛時,應先確認車門已關好,道眼清理完畢,煤車上下無人作業后,方可進行。
(8)通過電子軌道衡臺面時不能剎車,不能增速和加汽,車輛不允許停留在秤臺上。
(9)蒸汽機車不得進入油區作業。如用蒸汽機車取送車時應至少加掛兩節隔離車。連接油車前,應仔細檢查卸油管、加熱管是否已拆除。
第三節卸煤運行
1.人工卸煤
(1)機車向煤溝取送車作業時,卸煤人員不準靠近車輛,不準摳道眼,不準鉆車,不準扒車上下。
(2)機車在未解列、未離開調車現場前不準開車門。開車門前,應檢查車門上的插銷是否牢固,防止墜落傷人。
(3)卸煤時必須支上車門,冬季要將凍層捅開。卸凍煤時,不準對面輪鎬。砸大塊時,不準對面打捶,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
(4)車底清完后,不準把工具盲目地順車門扔下。要將車門關好,道眼清凈,道心煤不得超過軸高。
(5)卸煤時,發現的雜物應扔到走臺上,當班清理,嚴禁順篦子扔入卸煤溝。打掩用的木方應及時取出,防止車輛掉道。
2.機械卸煤
(1)開動卸煤機前,首先用電鈴發出信號。嚴禁卸煤機和卸煤人員在同一車箱內作業。
(2)絞車時應根據煤質逐步調整螺旋深度,發現機械有異音、異味時立即停車,找出原因,消除缺陷,經試車正常后,方可再工作。
(3)發現車箱有異物時,立即停止絞煤,用人排出異物后,方可絞車。
(4)禁止用卸煤機拔動車皮調正貨位。禁止用絞籠彈車箱。
(5)卸煤機在有人卸車的車箱上方不允許停留,防止發生意外。
(6)緊急情況下使用旁路開關時,只進行單項操作,如提升、行走,不得絞車。
(7)司機離開時,必須把絞籠提升到水平位置。各操作把手恢復零位。總電源拉開,車門關好并上鎖。
(8)卸煤機操作室的門窗應保持完好,窗戶應加裝防護欄桿,門應加閉鎖,以防行車中操作人員探頭或走出操作室。
第四節輸煤設備運行
(1)輸煤皮帶及各種有關設備旁邊的人行通道,應保持暢通,所有轉動部分及拉緊裝置均應有遮欄。
(2)輸煤皮帶的兩側人行道應裝設防護欄桿和事故停機的“拉線開關”,沿輸煤皮帶的各重要工作地點,應設有皮帶起動的預警告電鈴,通知工作人員離開。預警告電鈴聲響時間為30s。
在緊急情況下,任何人都可拉“拉線開關”停止皮帶的運行。事后,必須經過檢查聯系,方可再次起動。
(3)無論運行中或停止運行中,禁止在皮帶上或其他有關設備上站立、越過、爬過及傳遞各種工具。跨越皮帶必須經過通行橋。刮板機蓋板應完好,不許敞口運行。
(4)在運行的皮帶上用人工取煤樣或撿出雜物等工作,應采取安全措施。工作人員應站在欄桿外面,防止人員觸及皮帶或轉動部分。
(5)禁止在運行中人工清理皮帶滾筒上的黏煤或對設備進行其他清理工作。如需清理時,必須停止設備運行,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處理,現場必須保證兩人以上。
沖洗地面和皮帶架時,不準把水沖到電氣設備上,防止造成人員觸電及損壞電氣設備。
(6)禁止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在輸煤皮帶的通道及各種有關設備的室內通行或逗留。外人進入以上地點時,應先得到值班人員的許可,并遵守安全注意事項。
(7)現場各處照明必須良好。禁止在工作地點或通道外堆放雜物和易燃物品。
(8)對檢修中的設備,運行人員必須做好記錄,檢修后由運行人員檢查現場。在檢查人員同意后,進行設備的試轉。
(9)不準隨便揭開原煤倉篦子,更不許隨便進入原煤倉,如有特殊情況應匯報當班值長及分場等有關單位,在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10)刮板機運行時應監視D秤電壓U0不應小于0.3,若小于0.3時即可能為漂板,漂板后應及時通知刮板機司機處理。
(11)石灰石給料必須按規定配比數給料。應保證有煤有料、無煤停料、無料停煤。不得隨意調整石灰石給料擋板位置。
第五節清理煤溝工作
(1)清理煤溝工作必須有專人負責,并向工作人員講清楚工作項目和安全注意事項。開工前應制定安全措施,經批準后方可進行。
(2)煤溝南北兩端設圍欄,禁止調車作業。煤溝內的車輛應調出。
(3)應將煤篦子上的積煤全部清理干凈,卸煤機滑線電源切斷,并掛“禁止合閘”牌。
(4)在煤溝上部的工作人員,應先將斜坡處的積煤清理下來,防止塌方,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常工作。
(5)清理煤溝人員和開葉輪給煤機人員必須通過專人進行聯系,此人不能兼做其他工作。禁止給煤機運行時,人員在溝下部進行清理工作。
(6)禁止在同一貨位處工作人員在上部和下部同時進行清理工作。
(7)煤溝清理干凈后,應將工具和雜物全部帶出,將溝篦子封實,經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投入運行。
第六節燃料機械運行
燃料機械包括推土機、取料機、堆料機、料吊等。各種機械必須持證上崗,禁止無證操作。
1.推土機運行(以D85A為例)
(1)推土機起動后應在安全場所進行試車,應根據地形、地物選擇適當的速度,切不可緊急起步,停車和轉彎。
(2)應將推土鏟提高到離地面40~50mm處方可起步行駛。
(3)橫越鐵路道口時,應以低速檔行駛。
(4)遇有坡道時,應保持直線行駛,不得轉彎,不得換檔,不得在坡道上利用制動器緊急剎車,必要時可將鏟刀觸地進行停車。
(5)駕駛員必須就座操作,不得站立行駛。車輛行駛時,駕駛室以外任何部位禁止人員站立。
(6)車輛作業后,要停放在安全位置,不得停放在坡道上,必須將鏟刀放下著地,做好制動措施。
2.堆、取料機
(1)取料機運行時,堆料機應停放在指定位置,禁止堆料機、取料機在同一區域內交叉作業。
(2)堆料機、取料機應保證具有足夠的照明,電纜卷筒轉動靈活、好用,不得出現卡、磨現象。
(3)取料機輪斗取料時,料斗下方禁止站人,禁止輪斗在正常作業中反轉。
(4)堆料機懸臂架旋轉半徑內嚴禁有物體影響懸臂皮帶作業。煤場儲煤高度不得影響懸臂旋轉。
(5)當風速達到7級以上時,堆料機、取料機禁止作業。
3.料吊
(1)車體各照明均應良好,工作現場照明充足。大、小車限位器完整好用。
(2)抓斗應完好無裂紋。操作時應平穩,投料準確,嚴禁碰撞刮板機室。不得將料物堆積過高。
(3)運行中禁止用限位器停止大、小車及抓斗。小車機構室及平臺嚴禁留人。
(4)抓斗下方不得停留人,不得在人頭上方通過,防止墜落傷人。
(5)當風速超過7級時,料吊禁止作業。
第七節燃油設備運行
(1)進入油區應進行登記,交出火種,不準穿釘有鐵釘的鞋子進入油區。
(2)油區照明應采用防爆燈具,圍墻周圍應掛有“嚴禁煙火”等明顯的警告標示牌。油區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
(3)卸油工作:
1)卸油線應有足夠的照明。
2)機車調入未與油車解列時,不得隨意上下油車,不得進行各種作業。
3)卸油所用的工具應為木質和紫銅的,防止使用時出現打火引起爆燃。
4)開啟油車各種門時,必須站穩后方可工作,操作時應緩慢擰動絲扣,以防油門不嚴造成跑油。
5)卸油過程中應經常進行巡視檢查,防止跑、冒、漏現象發生。
6)不得從車上往下扔工具。
(4)供油:
1)保持油壓不低于2.5~3MPa。
2)汽壓不許超過0.8MPa,不許低于0.4MPa,溫度不高于230℃。
3)油泵冷卻水應保持暢通,油位正常。
4)運行中電壓應在360~400V之間。
5)號油罐最高油位不得超過8.5m。2號油罐最高油位不得超過5.5m。
6)備用供油泵出口門應全開,出口旁路門應稍開,保持泵體溫度在36℃以上處于聯動狀態。
7)供油泵軸承溫度不得超過70℃,振動不得超過0.05mm。
8)油系統正常運行為油罐溝解列運行,即溝罐聯絡門關閉,油罐為供油用,油溝為卸油用。
9)油泵房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及時排除可燃氣體。
10)燃油溫度必須嚴加監視,防止超溫。
篇2:燃料部煤管班司機工作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熱能制供公司燃料部司機的上崗條件、工作內容與要求、責任與權限、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應于能能制供公司燃料部司機的工作。
2上崗條件
2.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經《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培訓合格并取得相關車輛駕駛證后方可上崗。
2.2熟悉電力生產安全規程、從事車輛駕駛相關工作一年以上。
2.3能判斷車輛故障,能處理一般性車輛故障,能提出車輛的檢修申請,作好檢修車輛的安全措施和修后的調試驗收工作。
2.4能夠遵守公司及部門的各種規章制度,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團結同志,愛崗敬業,勝任本崗位工作。
2.5本崗位工作人員應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
2.6掌握《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部分和燃供部安全生產基本常識,車輛安全管理制度。了解燃料管理基本概況,掌握燃料管理制度。
3工作內容與要求
3.1負責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3.2負責每日入場煤的推驗工作。
3.3負責煤臺及煤臺道路的平整壓實工作。
3.4負責煤場存煤的轉配工作。
3.5負責車輛及區域內的衛生清潔文明生產工作。
3.6服從部門及班組工作安排。
3.7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規章制度安全駕車。
3.8司機在上班前不許喝酒,身體狀況不良時不能上崗,著裝要符合要求。
3.9司機必須參加由班長或組長主持的班前會,聽取生產任務的布置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項。
3.10做好事故預想,應認真了解車輛的運行情況,并對重點部位進行詳細檢查。
3.11按車輛維護制度定期對車輛更換機油、傳動油、液壓油、齒輪油。
4責任與權限
4.1責任
4.1.1按照部門管理標準和部門工作標準,努力完成部門領導及班組安排的工作。
4.1.2對本車安全運行操作、車輛維護保養、文明生產負有直接責任。
4.1.3對因本人失誤或失職造成的人身、車輛事故和工作負有直接責任。
4.1.4對入廠煤的推驗把關工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4.2權限
4.2.1對故障車輛和帶病車輛有權拒絕駕駛。
4.2.2在緊急情況下,有權按有關規定和運行規程進行故障處理,結束后匯報班長。
4.2.3在崗位職責內發生的任何有關違規、違法行為,有權提出處理意見和直接匯報部門。
4.2.4有權制止無關人員上車和靠近作業車輛。
4.2.5有權制止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的行為。
4.2.6司機有權對所屬車輛的檢修、故障處理進行驗收。
4.2.7有權監督煤臺燃煤接卸內的任何工作過程。
4.2.8發現煤質有問題時有權提出意義,并向有關領導反映。
5檢查與考核
5.1本標準的執行情況由部門領導和班長檢查。
5.2按本部門績效考核管理細則進行考核。
篇3:氣體燃料烘爐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煤氣管道及其配件,應按照焦爐加熱用管道及配件的安裝、試壓的技術條件進行驗收和檢查,保證其管路系統的嚴密性。
2、烘爐點火之前,煤氣應做爆發試驗,爆發試驗合格后,方能往爐內送煤氣點火。
3、烘爐開始后,當分煙道吸力小于30~50Pa時,應立即進行調節。
4、機焦兩側煤氣管道壓力小于500Pa時,應關小各爐灶的小支管旋塞。當采取這一措施后,煤氣壓力繼續下降時,可以停止加熱。
5、烘爐期間,更換煤氣大小孔板之后,應做火把試驗,檢查其嚴密性。
6、每次點火之前應先準備好火把,預先將火把點燃,放在煤氣出口處,然后再開煤氣旋塞。
7、發現烘爐小灶火焰外噴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必要時應停止加熱。
8、計器人員發現計器儀表導管及膠管脫落時,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閉器進行修理。
9、在接通煤氣之前,應先排放冷凝液,正常操作時,應定期排放冷凝液。
10、應該準備一定數量的防毒面具,各級烘爐人員應懂得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操作。
11、若發現操作人員有頭痛、惡心等中毒現象時,應立即將其送往醫務所進行救護。
12、處理煤氣設備的故障或更換部件時,如更換孔板、旋塞、火把試驗操作均需有兩名以上人員在場。
13、全爐停火和點火時,在爐灶或煤氣管道附近的一切修建和安裝工作,一律停止作業。
14、根據工作特點和崗位情況,擬定安全技術規程。
15、清掃加熱煤氣管道時,應先用蒸氣進行吹掃,將剩余煤氣從放散管處攆出,其余雜物可從冷凝液排放管處排除。送煤氣時,也必須先通入蒸汽,在放散管處放散,然后用煤氣攆蒸汽。
16、在煤氣區域的其他一切作業應按照煤氣作業的有關安全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