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體燃料烘爐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氣體燃料烘爐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4 閱讀 7578

1、煤氣管道及其配件,應按照焦爐加熱用管道及配件的安裝、試壓的技術條件進行驗收和檢查,保證其管路系統的嚴密性。

2、烘爐點火之前,煤氣應做爆發試驗,爆發試驗合格后,方能往爐內送煤氣點火。

3、烘爐開始后,當分煙道吸力小于30~50Pa時,應立即進行調節。

4、機焦兩側煤氣管道壓力小于500Pa時,應關小各爐灶的小支管旋塞。當采取這一措施后,煤氣壓力繼續下降時,可以停止加熱。

5、烘爐期間,更換煤氣大小孔板之后,應做火把試驗,檢查其嚴密性。

6、每次點火之前應先準備好火把,預先將火把點燃,放在煤氣出口處,然后再開煤氣旋塞。

7、發現烘爐小灶火焰外噴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必要時應停止加熱。

8、計器人員發現計器儀表導管及膠管脫落時,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閉器進行修理。

9、在接通煤氣之前,應先排放冷凝液,正常操作時,應定期排放冷凝液。

10、應該準備一定數量的防毒面具,各級烘爐人員應懂得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操作。

11、若發現操作人員有頭痛、惡心等中毒現象時,應立即將其送往醫務所進行救護。

12、處理煤氣設備的故障或更換部件時,如更換孔板、旋塞、火把試驗操作均需有兩名以上人員在場。

13、全爐?;鸷忘c火時,在爐灶或煤氣管道附近的一切修建和安裝工作,一律停止作業。

14、根據工作特點和崗位情況,擬定安全技術規程。

15、清掃加熱煤氣管道時,應先用蒸氣進行吹掃,將剩余煤氣從放散管處攆出,其余雜物可從冷凝液排放管處排除。送煤氣時,也必須先通入蒸汽,在放散管處放散,然后用煤氣攆蒸汽。

16、在煤氣區域的其他一切作業應按照煤氣作業的有關安全規定進行。

篇2:固體燃料烘爐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烘爐期間,非有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爐臺及煙道走廊。

2、烘爐棚內,在一般情況下不準動火和吸煙。

3、機焦兩側風雨棚不能距小爐灶過近或過低。

4、在焦爐爐頂和機焦兩側操作臺的工作人員禁止隨意往下扔東西。

5、當爐頂有施工作業時,不準在下面行走。

6、參加施工及烘爐的所有人員必須佩帶好勞動保護用品。

7、在爐頂行走時,不準踩踏裝煤孔蓋及看火眼蓋。

8、煤場和灰場應相隔一定的安全距離,禁止混雜在一起。

9、煤場的灰場均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10、煤場和灰場的排水設施要良好,運輸道路平坦而暢通。

11、由爐臺運輸至灰場的熱灰渣應及時進行消火。

12、不許任何人靠近運輸皮帶機,并嚴禁乘坐皮帶運輸機。

13、不能用工具或其他器具碰壞封墻和火床。

14、燒火工在向小爐灶內添加煤時,注意不能碰壞擋磚。

15、掏出的灰渣不能堆放在爐柱附近,也不能扔到操作臺下面,而應運到指定地點。

16、測溫撥管時要戴好石棉手套,防止高溫鐵管燙傷手腳。

17、測溫時要防止雨、雪濺在溫度計上。

18、打開看火眼蓋時,應站在上風側,防止熱氣流燒傷面部。

19、測溫打開看火眼蓋應使用安全火鉤,不得使用其他不安全的工具,防止金屬雜物掉入火道內。

20、用熱電偶測溫時,要經常檢查套管絲的松緊,防止其掉入立火道內。

21、熱修瓦工在各部位工作時,要注意防止耐火泥漿濺入眼睛。

22、在炭化室封墻或蓄熱室封墻刷漿時,應使用安全梯子進行操作,禁止踏在烘爐小灶或廢氣閥上。

23、各個工種的各種操作工具應放置整齊,操作時嚴禁碰到明電線上。

篇3:液體燃料烘爐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油槽在安裝完畢后,一般要進行充水、充氣試壓,試漏合格,充壓試驗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水壓試驗一般是充水后20min無滲漏即為合格。

2、臨時油泵試運轉合格,泄漏率合格,壓力表、接地線齊全好使。

3、輸油管線的試壓,一般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25~1.5倍。

4、燃油管線要和高壓電線、易燃易爆的管線、高溫地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5、油泵正常運轉時,要防止油槽抽空。

6、要嚴格要求燃燒用油的質量,特別是水分和雜質,含水分易汽化使燃燒火焰中斷,有時甚至產生爆炸,雜質易于堵塞噴嘴。

7、預熱油的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不超過90℃,要嚴防沸騰現象的發生。

8、要選擇合理而適當的風油比,保證安全燃燒。

9、燃油設備出現事故時,如油頂冒頂跑油、管線和法蘭處漏油等要及時進行處理。

10、油槽貯油量不能太滿,一般應留有一定的空間高度,貯油槽接地良好,一般要求接地電阻不大于5~10Ω。

11、冬季要注意管線、閥門的防凍防凝工作,當發生凍凝現象時,禁止用明火處理,只能用蒸汽或其他安全措施處理。

12、在燃油設備上和管道上要進行明火作業時,要嚴格執行動火手續,并同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如用蒸氣吹掃、冷水沖洗、通風處理、防火物的覆蓋等措施。在確認無燃燒爆炸的危險后方可動火,動火時必須有專人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