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直取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及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燃料油船車直取安全操作要求,適用于燃料油貨物船車直取作業。
2?貨物理化特性
第3.3類,高閃點液體。黑褐色液體或粘液,具有焦油或原油味。不溶于水。液體與蒸氣可燃。
毒性特征: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無資料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無資料
閃點:>60℃爆炸極限范圍:1.0%-5.0%
飽和蒸氣壓:無資料?引燃溫度:無資料
臨界壓力: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
熔點:無資料?沸點:>177℃
相對密度(水=1):0.90-1.10相對蒸汽密度(空氣=1):無資料
穩定性:穩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配物:氧化劑?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
3?裝卸工藝
船舶→軟管→直取架→罐車
3?一般作業要求
3.1天氣要求
3.1.1作業前,調度室應確認碼頭區域的天氣預報。
3.1.2作業期間,碼頭附近出現雷電天氣可能影響作業安全時,應立即停止裝卸貨作業。
3.1.3當風浪或潮差可能對裝卸軟管造成過度應力時,應停止貨物作業,必要時應將裝卸軟管拆開。
3.1.4其它氣象條件可能影響作業安全時,應及時停止作業。
3.2裝卸設施
3.2.1操作部應對泊位電器、靠泊設施、裝卸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滿足靠泊和作業安全要求。
3.2.2調度室要對裝卸管道及軟管檢測情況進行驗證。軟管使用前,操作部要對其外觀進行檢查,保證軟管符合作業要求。
3.2.3操作部接到船舶靠泊計劃后,要對作業所需的直取架、防爆照明、靜電裝置、人身防護用品等作業及安全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適用。
3.3照明
3.3.1夜間作業期間,操作部要保證作業區域照明良好。
3.3.2碼頭作業區域內的照明設備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3.4通訊
3.4.1在碼頭區域內使用的通訊設備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3.4.2現場操作人員、安調員應隨身攜帶防爆型手提式對講機。
3.5人員保護
3.5.1操作部現場配備的安全裝備、急救設備、防毒面具以及其它的人員保護設備應保存在易于接近并有明顯標志的適當處所,妥善保管,以便隨時取用。
3.5.2操作人員戴安全帽,穿防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戴安全防護眼鏡。可能接觸高濃度蒸氣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3.6安全警戒
3.6.1消防隊要嚴格門衛管理,杜絕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對進入人員及車輛必須符合防爆、防靜電管理要求。
3.6.2操作部要在灌裝直取作業區域50米范圍內劃定安全警戒區。作業期間,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域。
4?操作要求
4.1作業前準備
4.1.1操作人員在作業前掌握貨物的理化特性、應急處置和急救知識。
4.1.2調度室接到船舶靠泊指令后,及時安排作業機械并通知操作部。操作部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4.1.2.1作業人員要將配備的木屑或沙子等防污用品運往作業現場。
4.1.2.2操作部組織進行作業管線連接、直取架的安裝和調試,同時對架上活動護欄用繩索進行連接,并做到繩索拉緊,護欄緊固。作業人員上直取架時要小心謹慎,扶好扶梯。
4.1.3船舶靠妥后,調度室根據監護需要通知消防隊安排消防車監護。操作部組織船岸軟管對接,并對作業管線密閉性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做好直取架與船、岸之間的靜電連接和接地,操作部對船岸靜電接地和罐車導電引線進行逐一檢測,確保靜電導電電阻值小于10Ω,并在“液化品作業備妥單”上記錄檢測結果。
4.2作業要求
4.2.1操作部根據直取架裝車使用管口數確定灌裝作業人員,保持每個鶴管有一名液化工操作,每班次作業架上要確定一名主控人員,對各灌裝口協調操作進行統一指揮。作業人員上架后要確認閥門開關是否靈活,并按照指揮人員的要求確認閥門關閉或打開。
4.2.2直取作業場地設一名監護人員,具體負責以下工作:
a.向車輛駕駛員核實罐車上次裝運貨物的名稱及理化特性,確認是否具備灌裝條件;
b.檢查罐車防火帽是否完好;及時有效連接和拆除車輛靜電接地線;
c.維持現場車輛與候裝車輛之間保持不少于20米的安全距離;
d.督促等候罐車做好灌裝準備,嚴禁駕駛員進入灌裝區域內;
e.檢查罐車卸貨口的閥門是否關閉到位。
4.2.3直取貨物在1#、2#泊位作業時,船邊設監護員一名,負責船岸管線監護;在其他雜貨泊位作業時可由灌裝現場監護人員負責。
4.2.4船舶靠妥后現場安調員要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控制船方貨物溫度。若直取貨物為可燃液體,閃點在80℃以下,凝固點在10℃以上時,原則上卸貨溫度不得超過30℃。
4.3輸油臂操作要求
4.3.1操作人員要將輸油臂插入槽罐底部,上好鶴管固定銷。
4.3.2使用輸油臂在灌裝過程中,要隨著槽罐液位的上升,逐步提起輸油臂,并要保持油臂管口潛入貨內,盡量避免油臂粘連大量油污導致場地的污染。
4.3.3輸油臂每次灌裝罐車完畢,操作人員要關閉輸油臂閥門,同時開啟輸油臂上的放空小閥,使油臂內的貨油快速流入罐車。提起輸油臂后,要立即關閉輸油臂上的放空小閥,懸掛小桶。并且在下一車灌裝打開輸油臂閥門前,必須檢查放空小閥是否關閉。
4.4灌裝車輛對位要求
4.4.1現場監護人員和罐裝操作人員要上下呼應,指揮司機對好車位。
4.4.2灌裝車輛在進出直取架時,現場監護人員要及時連接和拆除靜電連接線,指揮車輛緩慢前行,防止車輛刮碰直取架。
4.5開泵作業
4.5.1船舶具備作業條件后,現場安調員與船方、貨主商定卸船作業壓力、聯系方式等安全作業事項,并簽訂“碼頭/罐區/船方裝卸作業協議書”,操作部進作業前安全檢查,填寫“操作部值班主任崗位工作規范”,現場安調員按照作業前的各項準備要求進行檢查驗證,填寫“現場安調員作業崗位規范”,并組織業務相關方、貨主在“液化品作業備妥單”上簽認,各方備妥后,安調員下達開工令。
4.5.2初始壓力控制在0.1MPa以下,操作人員要及時查看管線各接口是否有滲漏,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作業正常后,按照安全流速控制裝車速度。
4.5.3每車灌裝開始,操作人員要控制好初始流速;裝車過程中操作指揮人員要指揮各卸油口交替開關、相互避讓,避免同時關閥致使船方壓力驟升或船方停泵。
4.5.4灌裝時,操作人員要時刻觀察槽罐液位變化,當液面距槽罐口底沿約20厘米時,及時調整閥門,降低流量,同時先要求開啟備裝油臂閥門,并報告主控人員。當裝至貨物液面距槽罐口底沿10cm時關閉閥門,并報告主控人員。
4.5.5現場安調員負責作業過程的安全監督檢查和與船方、貨方溝通協調,控制作業壓力和裝車速度。
4.5.6現場安調員要隨時對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及時掌握船方作業進度,并及時將臨近作業結束情況通知操作人員。
4.6作業結束
4.6.1裝完每批車輛和全船完貨時,要預留一輛空車以備吹掃管線。
4.6.2管線吹掃前,操作人員要進一步檢查鶴管固定銷是否拴好,并使鶴管離開貨物表面。
4.6.3管線吹掃干凈并泄壓后,操作人員拆卸管線,用盲板封堵管口,調度室安排機械,操作部將直取架送到化工碼頭固定存放位置,并清理作業現場。
篇2:燃料油直取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及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燃料油船車直取安全操作要求,適用于燃料油貨物船車直取作業。
2?貨物理化特性
第3.3類,高閃點液體。黑褐色液體或粘液,具有焦油或原油味。不溶于水。液體與蒸氣可燃。
毒性特征: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無資料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無資料
閃點:>60℃爆炸極限范圍:1.0%-5.0%
飽和蒸氣壓:無資料?引燃溫度:無資料
臨界壓力: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
熔點:無資料?沸點:>177℃
相對密度(水=1):0.90-1.10相對蒸汽密度(空氣=1):無資料
穩定性:穩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配物:氧化劑?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
3?裝卸工藝
船舶→軟管→直取架→罐車
3?一般作業要求
3.1天氣要求
3.1.1作業前,調度室應確認碼頭區域的天氣預報。
3.1.2作業期間,碼頭附近出現雷電天氣可能影響作業安全時,應立即停止裝卸貨作業。
3.1.3當風浪或潮差可能對裝卸軟管造成過度應力時,應停止貨物作業,必要時應將裝卸軟管拆開。
3.1.4其它氣象條件可能影響作業安全時,應及時停止作業。
3.2裝卸設施
3.2.1操作部應對泊位電器、靠泊設施、裝卸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滿足靠泊和作業安全要求。
3.2.2調度室要對裝卸管道及軟管檢測情況進行驗證。軟管使用前,操作部要對其外觀進行檢查,保證軟管符合作業要求。
3.2.3操作部接到船舶靠泊計劃后,要對作業所需的直取架、防爆照明、靜電裝置、人身防護用品等作業及安全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適用。
3.3照明
3.3.1夜間作業期間,操作部要保證作業區域照明良好。
3.3.2碼頭作業區域內的照明設備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3.4通訊
3.4.1在碼頭區域內使用的通訊設備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3.4.2現場操作人員、安調員應隨身攜帶防爆型手提式對講機。
3.5人員保護
3.5.1操作部現場配備的安全裝備、急救設備、防毒面具以及其它的人員保護設備應保存在易于接近并有明顯標志的適當處所,妥善保管,以便隨時取用。
3.5.2操作人員戴安全帽,穿防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戴安全防護眼鏡。可能接觸高濃度蒸氣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3.6安全警戒
3.6.1消防隊要嚴格門衛管理,杜絕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對進入人員及車輛必須符合防爆、防靜電管理要求。
3.6.2操作部要在灌裝直取作業區域50米范圍內劃定安全警戒區。作業期間,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域。
4?操作要求
4.1作業前準備
4.1.1操作人員在作業前掌握貨物的理化特性、應急處置和急救知識。
4.1.2調度室接到船舶靠泊指令后,及時安排作業機械并通知操作部。操作部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4.1.2.1作業人員要將配備的木屑或沙子等防污用品運往作業現場。
4.1.2.2操作部組織進行作業管線連接、直取架的安裝和調試,同時對架上活動護欄用繩索進行連接,并做到繩索拉緊,護欄緊固。作業人員上直取架時要小心謹慎,扶好扶梯。
4.1.3船舶靠妥后,調度室根據監護需要通知消防隊安排消防車監護。操作部組織船岸軟管對接,并對作業管線密閉性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做好直取架與船、岸之間的靜電連接和接地,操作部對船岸靜電接地和罐車導電引線進行逐一檢測,確保靜電導電電阻值小于10Ω,并在“液化品作業備妥單”上記錄檢測結果。
4.2作業要求
4.2.1操作部根據直取架裝車使用管口數確定灌裝作業人員,保持每個鶴管有一名液化工操作,每班次作業架上要確定一名主控人員,對各灌裝口協調操作進行統一指揮。作業人員上架后要確認閥門開關是否靈活,并按照指揮人員的要求確認閥門關閉或打開。
4.2.2直取作業場地設一名監護人員,具體負責以下工作:
a.向車輛駕駛員核實罐車上次裝運貨物的名稱及理化特性,確認是否具備灌裝條件;
b.檢查罐車防火帽是否完好;及時有效連接和拆除車輛靜電接地線;
c.維持現場車輛與候裝車輛之間保持不少于20米的安全距離;
d.督促等候罐車做好灌裝準備,嚴禁駕駛員進入灌裝區域內;
e.檢查罐車卸貨口的閥門是否關閉到位。
4.2.3直取貨物在1#、2#泊位作業時,船邊設監護員一名,負責船岸管線監護;在其他雜貨泊位作業時可由灌裝現場監護人員負責。
4.2.4船舶靠妥后現場安調員要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控制船方貨物溫度。若直取貨物為可燃液體,閃點在80℃以下,凝固點在10℃以上時,原則上卸貨溫度不得超過30℃。
4.3輸油臂操作要求
4.3.1操作人員要將輸油臂插入槽罐底部,上好鶴管固定銷。
4.3.2使用輸油臂在灌裝過程中,要隨著槽罐液位的上升,逐步提起輸油臂,并要保持油臂管口潛入貨內,盡量避免油臂粘連大量油污導致場地的污染。
4.3.3輸油臂每次灌裝罐車完畢,操作人員要關閉輸油臂閥門,同時開啟輸油臂上的放空小閥,使油臂內的貨油快速流入罐車。提起輸油臂后,要立即關閉輸油臂上的放空小閥,懸掛小桶。并且在下一車灌裝打開輸油臂閥門前,必須檢查放空小閥是否關閉。
4.4灌裝車輛對位要求
4.4.1現場監護人員和罐裝操作人員要上下呼應,指揮司機對好車位。
4.4.2灌裝車輛在進出直取架時,現場監護人員要及時連接和拆除靜電連接線,指揮車輛緩慢前行,防止車輛刮碰直取架。
4.5開泵作業
4.5.1船舶具備作業條件后,現場安調員與船方、貨主商定卸船作業壓力、聯系方式等安全作業事項,并簽訂“碼頭/罐區/船方裝卸作業協議書”,操作部進作業前安全檢查,填寫“操作部值班主任崗位工作規范”,現場安調員按照作業前的各項準備要求進行檢查驗證,填寫“現場安調員作業崗位規范”,并組織業務相關方、貨主在“液化品作業備妥單”上簽認,各方備妥后,安調員下達開工令。
4.5.2初始壓力控制在0.1MPa以下,操作人員要及時查看管線各接口是否有滲漏,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作業正常后,按照安全流速控制裝車速度。
4.5.3每車灌裝開始,操作人員要控制好初始流速;裝車過程中操作指揮人員要指揮各卸油口交替開關、相互避讓,避免同時關閥致使船方壓力驟升或船方停泵。
4.5.4灌裝時,操作人員要時刻觀察槽罐液位變化,當液面距槽罐口底沿約20厘米時,及時調整閥門,降低流量,同時先要求開啟備裝油臂閥門,并報告主控人員。當裝至貨物液面距槽罐口底沿10cm時關閉閥門,并報告主控人員。
4.5.5現場安調員負責作業過程的安全監督檢查和與船方、貨方溝通協調,控制作業壓力和裝車速度。
4.5.6現場安調員要隨時對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及時掌握船方作業進度,并及時將臨近作業結束情況通知操作人員。
4.6作業結束
4.6.1裝完每批車輛和全船完貨時,要預留一輛空車以備吹掃管線。
4.6.2管線吹掃前,操作人員要進一步檢查鶴管固定銷是否拴好,并使鶴管離開貨物表面。
4.6.3管線吹掃干凈并泄壓后,操作人員拆卸管線,用盲板封堵管口,調度室安排機械,操作部將直取架送到化工碼頭固定存放位置,并清理作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