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工廠防塵技術措施

機械工廠防塵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4140

首先是改進工藝,結合技術革新,盡量做到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和管道化;使用無粉塵或低粉塵物料代替可產生粉塵或高粉塵物料。將粉塵物料(如水泥、砂土等)的運送由人力或半機械化輸送,改為全自動的皮帶或高壓空氣輸送。這些辦法不僅可顯著地降低生產場所空氣中粉塵的含量,而且還可以大大地減少操作工人接觸粉塵的機會。

其次,要大力推行濕式作業,若生產粉塵的干式作業改為濕式作業后,對產品質量和產量無顯著影響,都應盡可能采用濕式作業,這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還可采用密閉與吸塵相結合的辦法,凡是能產生粉塵的破碎、碾壓、過篩、拌料、包裝等工序,都應該安裝密閉吸塵裝置,把局部產生的粉塵,直接抽吸到降塵室后,經凈化處理,然后再排到大氣中去。有的工藝不能將發塵源全部密閉,可采用吸風罩抽氣排塵。

最后,要加強生產設備、通風和除塵設備、管道等管理和維修。室內經常清掃,清掃前或清掃時必須灑水,保持地面濕潤,避免粉塵飛揚。

篇2:化工廠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

篇3:工廠生產防塵防鼠防蠅控制管理規定

工廠生產防塵、防鼠、防蠅控制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有效防止鼠類、蟲類對食品的污染,保障我企業生產和產品安全及衛生,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內及周邊環境的防鼠、滅蟲、滅鼠的控制。

3.職責

3.1生產科(車間)負責定期對倉庫及生產車間內滅蟲的效果進行統計并評價。

3.2辦公室負責定期對公司辦公大樓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滅蟲、滅鼠效果進行統計并評價。

4.程序

4.1在生產區域內不允許有老鼠、昆蟲、蛇及其他害蟲。在每天開工前,檢查員將檢查車間及設備,以確保無害蟲,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每日衛生檢查表記錄中。

4.2預防措施

4.2.1日常工作中如發現蜘蛛網吊要及時清除,車間內部廢棄品日清日潔,廢棄物桶也每日清潔干凈。

4.2.2維護保養部門負責維護生產區所有門窗的牢實,在安裝設備或水管時,周圍墻壁如果造成裂縫或空洞將被及時修補。保持車間內空氣新鮮,通風口需有防蟲害設施。

4.2.3在工作區域內任何人不得隨意打開更衣室、衛生間等處門窗,裝有紗窗的除外。

4.2.4生產車間做好防鼠工作,派水系統暢通,排水口安裝網罩,車間內所有的下水口均設有鐵網,以防老鼠鉆人。

4.2.5廠區衛生間有沖水、洗手設備,平滑不透水,耐腐蝕,保持清潔,不孳生蟑螂及蚊蠅。

4.2.6廢棄物遠離車間,集中堆放,當天清理出廠,防止污染,廢水、廢氣按環保標準排放。

4.2.7車間的門窗由耐腐蝕的材料建成,門窗及其他進出料口有防蠅、防蟲和防塵設施。

4.2.8在衛生檢查時,要檢查紗窗、防護網等防護設施的狀態并記錄。

4.3控制措施

4.3.1依照季節和區域的劃分制訂一套滅鼠、消滅蟑螂等昆蟲的計劃并設施。

4.3.2在蚊、蟲、蠅大量孳生的季節,公司采用藥物噴灑的形式以維護廠區環境無害蟲,特別時垃圾池。廠區內不準飼養家畜及寵物。

4.3.3在廠區和生產區設置滅鼠點,見《滅鼠網絡圖》。在滅鼠點設置粘鼠板、捕鼠器,每周定期檢查滅鼠的情況,捕鼠的結果記錄在《防鼠蟲、老鼠執行情況記錄》中。

4.3.4車間內對蟑螂的消滅依據衛生監督的評價,采用集中定期的噴藥殺滅方式。

4.3.5在車間入口處安裝防鼠板。

4.3.6每月隊滅鼠和滅蟲的效果進行統計并評價記錄,商討原因以修訂計劃或更改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