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廠通風采暖防塵毒危害
一般工業通風、采暖的原則和要求,大部分都適用于冶金工廠,但是冶金工廠是高溫作業,存在著粉塵和有毒氣體的危害,因而又有它特定的要求。
1.通風和采暖的—般要求
(1)冶金工廠各主要車間應根據工藝過程和固定工作地點的數量采取有組織的自然通風,不能進行自然通風時須考慮采用機械通風或混合通風。所有受熱輻射的工作地點應配備機械通風裝置(局部送風、空氣調節等),以通風采暖的方法保證工作地點的氣候條件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
(2)大量對流熱和輻射熱以及污染工作區的粉塵、有毒氣體等應首先采取下列工藝和建筑方面的措施:
①用擋板、隔離屏、水幕等減少工作地點所受的熱輻射;
②將放散粉塵和煙氣的生產過程密封,同時采用機械通風;
③在熱車間布置有主要散熱源的工段,應考慮用自然通風設施進行季節性調整,而不使用機械;
④建議將主要熱放散源放出的熱量,用于冷跨間的采暖和加熱全面通風換氣的進風;
⑤為了提高通風系統工作的可靠性,改善操作和減少人員,以采用集中送風和排風的通風系統為基本原則;
⑥通風系統的室外吸風點,應設置在所設計的工程項日范圍以內,并考慮到風向和避開污染源。在個別情況下允許將吸氣點延伸到距離污染源100~120m以外的地方;
⑦必須為冶煉機組和加熱爐使用的吊車和地面機械的司機室考慮隔熱措施并配備單獨的空調裝置;
⑧局部通風系統抽出的煙氣在放散到大氣以前應進行凈化處理。
2.采暖通風系統的能量消耗
鋼鐵廠采暖通風的主要用戶是煉鐵、煉鋼和軋鋼車間,包括它的主廠房及楚套輔助建筑。
在確定熱需要量時,必須詳細研究工廠的組成,因為主要車間的數目取決于所出產品的特性。
3.全面換氣通風
當車間內有散熱量時,全面換氣通風便靠室內外溫差形成的熱壓和作用于建筑物時的風壓來實現。車間內如果散熱量小,只能靠風力進行自然換氣。只有在車間內裝有能阻擋空氣自外墻流向廠房深部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風。
單跨和雙跨間的廠房在風力作用下產生穿堂風時,對車間內的氣候條件產生不利影響。在計算通風孔時,必須考慮風力作用,避免產生穿堂風。實際上通過確定進風和排風孔面積的比例和重新分配它們之間的熱壓,就能部分地或全面地得到解決。
在廠房內當熱和煙氣的主要污染源集中布置時,設計必須分段考慮。工藝布置和將放散污染物質的跨間與整個車間隔斷開,對有效地解決自然通風起著重要的作用。
建筑設計應保證清潔的室外空氣能夠進入廠房。因此在確定廠房位置時應考慮主導風向,并在建筑物之間留下必要的間距。
自然通風須采用結構簡單的不受風力影響的天窗,進風孔擋板應布置在操作方便的工作區內,這樣才能簡化自然通風操作并提高它的效率。
當全面換氣的自然通風不能保證氣候條件或工藝條件所要求的空氣參數和生產要求的空氣潔度時,才采用機械通風。
在金屬生產過程中,有時按工藝要求必須在整個廠房保持空氣高度清潔,而且在個別情況下全年還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參數。屬于這類生產過程的有純金屬合金、精密合金、精拋光帶鋼、刃具帶鋼、變壓器帶鋼等的生產。在上述生產過程中,全面換氣的機械通風是保證優質產品的工藝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廠房全面換氣機械通風的設計經驗和技術經濟分析證明:設置集中的通風系統是合理的,集中送風系統長期運行的可靠性、運行效率都比較高,維護檢修方便,管理人員可大量減少。
集中送鳳系統的關鍵是保持合理的分風和風量調節。
4.局部通風
局部通風的目的是將新鮮空氣直接送到工人的作業地點,改善作業環境,帶走工人身體表面的輻射熱,排除工作地點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固定工作地點只有在熱輻射強度超過300kcal/m2•h,才考慮采用局部機械通風。
局部通風系統主要由吸氣罩、管道裝置,廢氣凈化設備和風機組成。
吸氣罩是局部通風系統中控制煙塵擴散的部件。吸氣罩應安裝在產生煙、塵的塵源處,借助通風機在罩口造成的吸氣速度.有效地將生產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有害物質吸走,使其不在車間內擴散。它的設計安裝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著局部通風系統的效率。實踐證明,防止煙、塵擴散的最有效方法,是把產生有害物的工藝設備或塵源、毒源點完全密閉起來,使它限制在很小的空間內。這種密閉設備稱為密閉罩。
有時由于工藝或生產設備結構的限制,有許多設備或塵源點是無法密閉的,只能在它的頂部或側面設置吸氣罩,這些吸氣罩有的叫傘形罩,傘形罩的吸氣范圍增大,因此排風量要比密閉罩大得多。
還有些生產工藝的塵源、毒源,不能加以罩覆,只能采取在槽邊設置吸氣口,稱為槽邊吸氣罩?;诓圻呂鼩庹忠谡舭l面表面上造成一個不讓煙塵散發到室內空氣中去的速度場,因此,它需要更大的排風量。從以上簡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設計吸氣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密閉罩能有效地防止有害物的擴散,它能用較小的風量獲得良好的通風效果,因此,設計時要盡量采用密閉罩;
(2)局部排氣罩的吸氣方向應盡可能與有害物的運動方向一致;
(3)局部排氣罩的吸氣氣流不允許先經過人的呼吸區,再進入罩內;
(4)局部排氣罩應盡量靠近有害物的發生源,如果有害物源是移動的,排氣罩也要相應地做成移動的;
(5)局部吸氣罩的設置應不妨礙工人操作,同時要便于設備的檢修。
篇2:學校采暖通風工程施工方法
學校建筑采暖通風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
2、施工準備
2.1、圖紙會審:在總體上確保通風空調工程施工順利且質量得以保證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會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設計深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設計說明與圖紙是否一致,平面圖、剖面圖和系統圖的走向、標高、尺寸是否統一;暖通空調工程各系統的管道、設備布置上是否相碰等。
暖通空調與建筑、結構、電氣、給排水等專業圖紙是否配套、是否有矛盾;各專業圖上建筑軸線、門窗位置、層高、墻厚是否一致;各種管線是否交叉相撞;管線與梁、柱是否都有配套電源;砼結構上是否預留了風管孔洞;設備基礎位置、尺寸、形狀是否符合安裝要求。
2.2、施工準備和技術交底
根據工程質量、進度、安全要求進行勞動力的組織,并進行安全和技術上的相關培訓,使其能適應本工程的需要。
根據工程特點,組織相關施工設備進場,并根據進度進行設備的調配。
研讀施工圖,編出設備和材料進場表,并根據進度要求合理地組織設備和材料采購。
根據公司及項目制度,合理地進行任務的分配。
根據施工設計和有關施工規范并結合本工程特點,編制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并對作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技術交底。
3、現場預埋和預留
該段時間主要是配合土建施工,工作量相對來說不是很大,但極其重要,要引起施工和質量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因為一旦出錯將很難更改。
地下室人防的預埋,由于是在鋼筋砼的剪力墻上的施工,既要考慮預埋的位置又要考慮不得破壞剪力墻內的暗柱。
預埋金屬件的制作必須符合設計及要求。
4、預制加工、系統安裝和配合裝飾安裝
(1)這是暖通安裝過程中工作量最大,且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我們將根據施工特點分別闡述。
(2)一般來說,當土建結構到六至七層時,底下二至三層支模架已拆除,可以進行風管的預制和安裝。
風管預制和安裝隨土建進度而逐層跟進,結構工程結束后,需配合裝飾工程進行支管的制安和風口安裝。
風管預制安裝時應嚴格按設計、國家施工規范及公司的質量要求進行,確保工程的質量。
5、系統調試
系統安裝完畢后,在各項條件具備的條件下進行系統的設計,其主要內容有:設備單機試運轉、風量調試、風壓和噪聲的測定,及綜合性能的調試。
6、竣工驗收
在經過班組自檢、項目專檢和公司檢查合格后,提交業主和質檢站驗收。
3、主要施工方法
1、人防風管的制作安裝
(1)通風管道與密閉閥門應采用帶有密封槽的法蘭連接,其接觸面應平整;法蘭墊圈應采用整圈無執著口橡膠密封圈,不允許漏氣。
(2)工程測壓管在防護密閉門外的一端,應設有向下的彎管;另一端宜設在通風良好處。
(3)通風管內氣流方向、閥門啟閉方向及開啟度,應作標志,并應標示清晰準確。
(4)通風管的密閉穿墻套管,應采用鋼板焊接制作,其焊縫應飽滿、均勻、嚴密。
(5)密閉環應采用鋼板制作,鋼板應平整,密封環與密閉穿墻短管的結合部應滿焊。密封環應位于墻體厚度的中間,并應與周圍結構鋼筋焊牢,密閉穿墻套管短管的軸線應與所在的墻面垂直,管端面應平行,且伸出墻面應大于100mm。
2、鍍鋅鋼板風管的制作與安裝
(1)風管及其配件制作安裝程序
(2)鍍鋅鋼板板材的厚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矩形風管最大邊長或圓形風管直徑80-320340-630670---2000
送風、回風、新風
普通排風風管0.50.60.81.01.0
防排煙風管0.80.80.81.01.2
(3)金屬風管和配件的制作,其外徑或外邊長的允許偏差:當小于或等于300mm時為-1~0mm;當大于300mm時為-2~0mm。其法蘭內徑或內邊長尺寸允許偏差為+1~+3mm,平面度的允許偏差為2mm。矩形法蘭兩對角線之差不應大于3mm。
(4)風管與法蘭連接采用翻邊時,翻邊應平整,寬度應一致,且不應小6mm,并不得有開裂與孔洞。
(5)風管與配件的表面應平整,圓弧應均勻,咬口縫應嚴密、寬度應一致,并不得有十字交叉的拼接縫。
(6)當矩形風管邊長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溫風管邊長大于或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長度大于1200mm時,均應采取加固措施,對邊長小于或等于800mm的風管,宜采用楞筋、楞線的方法加固。當系統工作壓力在600-1500Pa,管段長度大于1200mm時,應采用加固框的形式加固。
(7)鍍鋅鋼板在制作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使鍍鋅層不受破壞,盡量選用咬口和鉚接形式,為保證拼接嚴密,可用錫焊配合咬口。
(8)風管法蘭表面應平整,加工精度和用料規格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法蘭螺孔要具備互換性,螺孔和鉚釘孔的間距不應大于150mm。
(9)風管系統安裝要點
1)做好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其內容主要包括:
進一步熟悉施工圖和制作安裝實測草圖,了解土建和其它專業工種同本工種的相關情況,核實風管系統的標高、軸線、預留孔洞、預埋件等是否符合安裝要求;
核對相關施工條件,確定本工種所需要的安裝條件是否具備;
編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根據工程特點,組織勞動力進場;
預制加工的成品、半成品運至安裝地點;
備足安裝用各類輔助材料;
準備好吊裝機具和安裝用的其它工具;
風管系統的劃線定位。
2)支架敷設是確保風管安裝質量的重要一環,支架的選形要合理,要根據現場情況和風管的重量確定用料規格和型式,要達到既要節約鋼材,又要保證支架強度的要求;
支、吊架可安裝在墻、柱、梁板等比較堅固的建筑結構上,一般采用預埋構件和膨脹螺栓進行固定,在磚墻上固定支架時也采用打洞直埋的方法;
支、吊架的安裝位置要正確,做到牢固可靠;
支架的間距應不大于2.5-3m;
支、吊架位置按風管中心線確定,其標高要符合風管安裝標高的要求,支、吊架位置要錯開系統風口、風閥、檢視門和測定孔等部位;
保溫風管,其管壁不能直接與支、吊架接觸,中間應墊上堅固的隔熱材料,厚度與保溫層相同。
3)風管的組對
將預制好的風管、配件、部件運至安裝地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檢查和復核,再按編號進行排列,風管系統的各部分尺寸和角度確認準確無誤后即開始組對工作。
風管各管段之間的連接一般采用法蘭連接,接口處要求嚴密不漏風,法蘭盤之間的墊料按設計要求選用。
(10)一次吊裝的風管的長度要根據建筑物的條件、風管壁厚、吊裝方法和吊裝機具配備情況確定,組對好的風管可把兩端的法蘭做為基準點,以中間法蘭為測點,拉線測量風管的連接是否平直,偏差大時要進行調整,風管連接質量直接影響到安裝質量,必須高度重視。
(11)風管吊裝
吊裝前要再一次檢查支、吊架的位置是否正確,安裝是否牢固。吊裝所采用的機具、材料要經過計算后選用,吊裝機具的支、吊點一般設在梁柱的節點處,也可設在堅固的樓板上,要盡量擴大其接觸面積。起吊前,要仔細檢查把桿、滑輪、繩索等是否固定、綁扎可知并要清除吊裝范圍內的各種不安全因素。起吊時,要首先進行試吊,當離地200-300mm時,停止起升,再一次對吊裝機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繼續起升到所需高度。把風管固定在支、吊架上之后,才能解開繩索,拆移吊裝機具。
(12)水平干管經找平找正并固定在支、吊架上后,就可進行支管的安裝。立管可在水平干管安裝前進行安裝,支架間距不應大于4米,每根立管固定件不應少于二個。風管水平安裝,水平度的允許偏差每米不應大于3mm,總偏差不應大于20mm。
(13)通風部件的安裝,要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其安裝位置要正確,要便于操作,方向不能裝反,接口要嚴密。
3、風管部件的安裝
(1)風口規格應以頸部外徑或邊長為準,其尺寸的允許偏差值應符合下表:
矩形風管尺寸允許偏差(mm)
邊長800
允許偏差0~-10~-20~-3
對角線長度500
兩對角線之差≤1≤2≥3
(2)風口外表裝飾應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
表面積(m2)<0.1≥0.1,且<0.3≥0.3,且<0.8
平面度允許偏差(mm)123
(3)風口表面不得有明顯的劃傷、壓痕與花斑,顏色應一致,焊點應光滑,且安裝應與裝飾面平整。
(4)風口安裝時應與裝飾配合,且與燈具、探頭、噴頭及其他器具綜合分布,以確保工程的美觀。
(5)風閥的結構應牢固,調節應靈活、定位應準確、可靠,并應標明風閥的啟閉方向及調節角度。
(6)風閥閥板與殼體間隙應均勻,不得碰擦,多葉調節閥的葉片間距應均勻,關閉時應相互貼合,搭接應一致,大截面的多葉調節風閥應提高葉片與軸的剛度,并宜實施分組調節。
(7)電動調節閥的執行機構及連動機構及連動裝置的動作應可靠,其調節范圍及指示角度應與閥板開啟角度相一致。
(8)防火閥及排煙閥(口)的制作應符合相應的消防規范,且在失火時框架、葉片應能防止變形失效,其板材厚度不應小于2mm,閥門關閉動作可靠,并應轉動靈活。
(9)防火閥及排煙閥(口)安裝時應單設支吊架,且將易熔件裝在迎著氣流的方向。
4、風管的系統測試
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本工程中的風管安裝后保溫前應做漏光試驗,抽檢率不得少于5%,風管每10m接縫,漏光點不應超過2處,且100m接縫平均不應大于16處為合格。
5、風管的保溫
根據設計空調系統中所有回風風管均采用EPDM橡塑保溫材料,吊頂內排煙風管均保溫,材料用鋁鉑離心玻璃棉,密度為48kg/m3,厚度為30mm。所以在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風管上膠水應涂抹均勻,橡塑板應與風管粘接應密實且不得有遺漏處。
(2)橡塑板與木托搭接處應不留縫隙,法蘭處應用雙層橡塑板,以確保保溫的密實。
6、系統的調試
調試的主要步驟如下圖:
系統風量的調整:系統風量的平衡與調整關系到空調房間內能否獲得預定的氣象條件及空調系統能否實現經濟運行,系統總風量的過大過小都要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系統同量的平衡調節可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動壓等比分配法",從系統最不利的環路開始,逐步調向通風機。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和常用調整方法進行:
對送風狀態的調整;對室風空氣狀態的調整;對室內氣流速度越過允許值的調整;噪聲超過允許值的調整。
篇3:通風工程防排煙工程采暖工程施工方法
通風工程、防排煙工程、采暖工程的施工方法
2、風管的強度和嚴密性試驗
工藝流程:
風管制作→風管組裝→風管漏風試驗
技術要求:
(1)風管系統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嚴密性檢驗。
(2)風管的強度應能滿足在1.5倍工作壓力下接縫處無開裂。
(3)送風、排風系統管道均為低壓管道,低壓系統風管的嚴密性檢驗采用抽檢。抽檢率為5%,且不少于1個系統。采用漏光法檢測,檢測不合格時,按5%的抽檢率做漏風測試。
(4)加壓送風系統、排煙系統按高壓系統風管要求進行,全部系統均進行漏風量測試。
(5)在進行風管系統漏風測試時采用風管風漏風測試儀。在進行風管強度和漏風測試時,項目部要編制單獨的測試方案,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3、風系統部件安裝
工藝流程:
確定位置→測量標高→制作吊架→設置吊點→安裝吊架→法蘭對接→找平找正→檢驗
技術要求:
(1)各類部件的安裝應按照設計施工圖紙要求進行,數量、位置、規格、型號、參數、尺寸等要符合設計要求。
(2)安裝的閥體、消音器、罩體、風口等部件應檢查調節裝置是否靈活,消音片、油漆層有無損傷。
(3)各類風閥安裝在便于操作及檢修的部位,安裝后的手動或電動操作裝置應靈活、可靠,閥板關閉應保持嚴密。
(4)防火閥、排煙閥、排煙口的安裝方向正確,防火分區隔墻兩側的防火閥,距墻表面距離不大于200mm。防火閥大邊長大于等于630mm時,宜設單獨的支吊架。
(5)排煙閥、排煙口及手控裝置(包括預埋套管)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套管不得有死彎及癟陷。
(6)消音器安裝必須牢固,位置、標高和走向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方向正確,操作方便,需單獨設置支架。
(7)風口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牢固;邊框與建筑裝飾面貼實,外表面應平整不變形,調節應靈活、可靠。
(8)樓梯間加壓送風口及走廊排煙口安裝應與土建配合好。
(9)支吊托架不得安裝在風口、閥門、檢查孔等處,以免防礙操作,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蘭上。
(10)柔性短管的安裝,應松緊適度,無明顯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