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常見問題及安全使用要點
起重機主要包括三大構件,是指吊鉤、鋼絲繩與制動器。這三大構件一旦出現問題,極易造成吊物墜落,甚至造成嚴重的傷亡事故。所以說這三大構建是起重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下面和大家解釋一下主要構件產生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吊鉤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千斤繩脫鉤,也就是當物體捆綁不好,千斤繩間的夾角超過120度,或吊運中鉤側向被碰,重物底部受擱時千斤繩會從鉤中拽出。另外,由于吊鉤系用灰鑄鐵或鑄鋼件材料制造,其脆性大,不耐碰,易破裂,因此,在吊物過程中,如果場地窄小或者操作者操作時大意,滑輪會因碰撞而受損。一旦滑輪受損,其輪緣破口會造成對鋼絲繩的切割,甚至切斷鋼絲繩而引發事故。如果操作者未及時給吊鉤滑輪加油,滑輪可因轉動不靈活而導致槽底磨損量超標,久之,滑輪會半裂開來,吊鉤就會在運行中發行事故。不僅如此,當槽底磨損量增大時,會使得鋼絲繩嵌入量國中深,增大磨擦阻力,從而導致鋼絲繩嵌入量加深,增大阻力,從而導致鋼絲拉毛而加速報廢。
鋼絲繩常見問題一般以人為因素較多。例如操作者在操作時,鋼絲繩與一些設備及建筑物經常磨擦、刮碰,導致鋼絲繩外層局部斷絲、變形;操作卷筒時,鋼絲繩在卷筒上多層卷繞混亂;吊鉤在空中經常打轉,鋼絲繩扭結;鋼絲繩長期缺油使其表面銹蝕;鋼絲繩經常受到高溫灼烤以及鋼絲繩碰到電力高壓線而燒損等也是引起事故的致因。
制動器常見的問題有:制動器主彈簧損壞或調節過松,制動力矩不足;制動閘瓦過度磨損露出帽釘,導致磨擦力不夠,制動器剎不住重物;制動器杠桿鎖緊螺母松動,杠桿竄動,或杠桿系統各關節被卡住等影響抱閘;制動閘瓦開度間隙不正常,有的制動器打開時,一邊閘瓦間隙多達2至3mm,而另一邊產加瓦還貼在制動輪上,使得閘瓦和制動輪的磨損加快,重載時則無法剎住車。另外,剎車太緊也是不利的,因為當制動器打開間隙小于正常值時,制動輪轉動的阻力會增大,往往會嗅到焦皮味,當磨擦發生熱膨脹時,反而會剎不住車而發生事故。
要保證起重機三大構件的安全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每一個起重機使用單位及操作者必須做到:
一,要保證吊鉤的防脫鉤裝置完好,吊鉤在使用時應防碰撞;要勤給各潤滑點加油;發現處裂紋、破口或磨損量超過標要及時更換滑輪。要勤檢查鉤身,發現裂紋和鉤口磨損量超過厚度的10%以及開口度變化時,應及時整改。值得注意的是,吊鉤缺陷不得補焊處理。
二,鋼絲繩在使用時,應避免銳角曲折。起重機的起(制)動、加(減)速度均需緩慢,防止鋼絲繩受力過猛二崩斷。起重機在電力線旁邊作業時,要注意與電力線保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鋼絲繩碰上電力線而燒損。當鋼絲繩與建筑物、設備的尖角接觸時,應墊上木塊。鋼絲繩應整齊排列在卷筒上,不得混亂,避免受壓損壞。在鋼絲繩邊不得燒焊,防止高溫電弧和焊渣灼傷鋼絲繩。在鋼絲繩過短時,不得采取長的辦法從新使用。要加強鋼絲繩的保養,經常用煤油等清洗劑洗去鋼絲繩上的污垢,并注意將潤滑油蘸浸入鋼絲繩。作業時,操作人員要每天檢查一次鋼絲繩,注意檢查鋼絲繩是否磨損、斷絲、腐蝕、直徑變化以及其它物理、化學變化,并注意檢查繩端的固定狀況。
三,起重機作業時,操作人員要認真檢查制動器的零部件是否運轉正常,是否卡塞,閘瓦間隙是否合適,制動倫表面是否良好,調整螺母是否緊固。對于制動器的潤滑每周應進行二次,但注意不要將潤滑油沾在摩擦部件上。若閘瓦、制動輪、小軸、心軸等處磨損量超標;主彈簧、輔助彈簧出現斷裂或塑性變形;制動等處出現裂紋;制動電磁鐵、電力液壓堆桿等出現故障時,因及時修理,不得帶病運行,確保安全。
篇2:塔式起重機升降:安全操作規程技術交底
1.升降作業過程,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看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拆裝螺栓。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平臺。操縱室內應只準一人操作,必須聽從指揮信號。
2.升降應在白天進行,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應有充分的照明。
3.風力在四級及以上時,不得進行升降作業。在作業中風力突然增大達到四級時,必須立即停止,并應緊固上、下塔身各連接螺栓。
4.頂升前應預先放松電纜,其長度宜大于頂升總高度,并應緊固好電纜卷筒。下降時應適時收緊電纜。
5.升降時,必須調整好頂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并應按規定使起重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機構制動住,當回轉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最后一處連接螺栓(銷子)拆卸困難時,應將其對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他措施。不得以旋轉起重臂動作來松動螺栓(銷子)。
6.升降時,頂升撐腳(爬爪)就位后,應插上安全銷,方可繼續下一動作。
7.升降完畢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扭力緊固,液壓操縱桿回到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升降機構電源。
篇3:建筑起重機械拆卸: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合肥科技職業學院新校區1#教學樓施工單位:安徽湖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拆單位:嘉興市華東建設機械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監理單位:安徽宏祥工程監理有限公司設備名稱:人貨施工升降機設備型號:SCD200/200注冊編號:BYE—0103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大綱:1、設備安拆現場應由施工和安拆單位聯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監理單位進行旁站監督,所有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必須交底到每個從事安拆或輔助工作的人員,由本人簽字且注明證件編號。2、設備安拆前應對設備及周邊環境進行檢查、考評,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后方可施工,安拆過程應嚴格按操作規程、安裝設計使用說明書和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安全交底內容:1、拆卸前拆卸負責人召集拆卸人員、使用單位負責人和使用單位參與拆卸人員(包括汽車吊或塔機司機)一起進行《產品使用說明書》、《拆卸工藝方案》技術交底,特別是施工升降機拆卸方面的內容,具體人員分工落實。2、要求使用方在拆卸前落實汽車進出道路暢通。拆卸現場滿足所必須的場地和空間要求,汽車吊停放位置堅實。3、在施工升降機基礎附近15米內設置足夠容量的專用配電箱。電源進線容量足夠。4、準備齊全拆卸工具用具、檢驗量具設備。5、拆卸時在施工升降機周圍20米范圍設置警戒并設專人監視,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拆卸現場。6、拆卸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子,穿工作服。拆卸時服從統一指揮。7、風力超過4級不能拆卸,雨雪天必須停止拆卸作業。8、交底人認為有必要交底的內容進行交底。交底人(施工和安裝單位簽字)施工單位:安拆單位:日期:被交底人(安裝人員和參與人員及證件編號):1、2、3、4、5、6、7、日期:簽字:旁站監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