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振動給料機安裝要求
電機振動給料機安裝要求:
1.振動給料機中用于配料、定量給料時為保證給料均勻穩(wěn)定,防止物料自流應水平安裝,如進行一般物料連續(xù)給料,可下傾10°安裝。對于粘性物料及含水量較大的物料可以下傾15°安裝。
2.安裝后的給料機應留有20mm的游動間隙橫向應水平,懸掛裝置采用柔性連接。
3.空試前,應將全部螺栓緊固一次,尤其是振動電機的地腳螺栓,連續(xù)運轉3-5小時應重新緊固一次。
4.試車時兩臺振動電機必須反向旋轉,電流及噪音的穩(wěn)定性,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停車處理。
5.電機軸承每2月加注一次潤滑脂,高溫季節(jié)應每月加注一次潤滑油。
電機振動給料機維護與要求:
1.給料機在運行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振幅,振動電機的電流和電機表面溫度,要求前后振幅均勻,不左右擺搖,振動電機電流穩(wěn)定,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處理。
2.振動電機軸承的潤滑是整臺給料機正常工作的關鍵,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軸承加注二流化鉬2#潤滑脂,每兩個月加注一次,高溫季節(jié)每月加注一次,每半年拆修一次電機,更換內部軸承。
檔案管理制度
篇2:電機振動噪音原因解決措施
電機振動噪音的原因及解決措施一般評估電動機的品質除了運轉時之各特性外,以人之五感判斷電機振動及電機振動噪音的情形較多。而電動機產生的電機振動電機振動噪音,主要有:
?1、機械電機振動電機振動噪音,為轉子的不平衡重量,產生相當轉數的電機振動。
?2、電動機軸承的轉動,正常的情形產生自然音,精密小型電動機或高速電動機情形以外,幾乎不會有問題。但軸承自然的電機振動與電動機構成部材料的共振,軸承的軸方向彈簧常數使轉子的軸方向電機振動,潤滑不良產生摩擦音等問題產生。
3、電刷滑動,具有電刷的DC電動機或整流子電動機,會產生電刷的電機振動噪音。
?4、流體電機振動噪音,風扇或轉子引起通風電機振動噪音對電動機很難避免,很多情形左右電動機整體的電機振動噪音,除風扇的葉片或鐵心的齒引起氣笛音外,也有必要注意通風上的共鳴。
5、電磁的電機振動噪音,為磁路的不平衡或不平衡磁力及氣隙的電磁力波產生之電機振動噪音,又磁通密度飽和或氣隙偏心引起磁的電機振動噪音。一、機械性電機振動的產生原因與對策
1、轉子的不平衡電機振動
A、原因:
·制造時的殘留不平衡。
·長期間運轉產生塵埃的多量附著。
·運轉時熱應力引起軸彎曲。
·轉子配件的熱位移引起不平衡載重。
·轉子配件的離心力引起變形或偏心。
·外力(皮帶、齒輪、直結不良等)引起軸彎曲。
·軸承的裝置不良(軸的精度或鎖緊)引起軸彎曲或軸承的內部變形。
B、對策:
·抑制轉子不平衡量。
·維護到容許不平衡量以內。
·軸與鐵心過度緊配的改善。
·對熱膨脹的異方性,設計改善。
·強度設計或裝配的改善。
·軸強度設計的修正,軸聯(lián)結器的種類變更以及直結對中心的修正。
·軸承端面與軸附段部或鎖緊螺帽的防止偏靠。
2、軸承之異常電機振動與電機振動噪音
A、原因:
·軸承內部的傷。
·軸承的軸方向異常電機振動,軸方向彈簧常數與轉子質量組成電機振動系統(tǒng)的激振。
·摩擦音:圓柱滾動軸承或大徑高速滾珠軸承產生潤滑不良與軸承間隙起因。
B、對策:
·軸承的替換。
·適當軸方向彈簧預壓給軸承間隙的變動。
·選擇軟的滑脂或低溫性優(yōu)秀的滑脂,殘留間隙使小(須注意溫升問題)。
3、電刷滑動音
A、原因:
·整流子與電刷的滑動時的電機振動電刷保持器激振產生
B、對策:
·握刷的彈性支持、選擇電刷材質與形狀、抑制側壓引起的電刷電機振動及提高整流子的精度等。
二、流體電機振動噪音的產生與對策
電動機的流體電機振動噪音中,主要為冷卻用的風扇引起的電機振動噪音。此外,轉子鐵心的槽開口部接近靜止側的部份,變成顯著氣笛音,再則通風路等如存在共鳴空間,產生顯著的共鳴者。
1、風扇電機振動噪音的大小:
電動機一般求兩方向轉動,風扇的葉片為徑向直線葉片,效率不良,而且電機振動噪音大。電機振動噪音值約由下式來求。但測定電動機的軸中心高度,距離有1m的情形。
電機振動噪音dB(A)=70logD+50logN+
D:葉片的外徑(m),N:每秒的轉數,:常數32~36,
由上式,降低電機振動噪音位準,以減少風扇的外徑較重要。但吐出風量與風壓低下,與這些的配合變成重要。風扇在外框的內部時有減音或遮音效果。
2、風扇電機振動噪音的頻率依不同類型而有差異。
·壓力電機振動噪音,為風扇的葉片空氣受壓力沖擊產生。
·擾流噪聲,為葉片周邊空氣流動的擾亂起因者,徑向直線葉片的風扇,電動機的用途上可說不可避免。
·風扇與其它部份的干涉引起的氣笛音,為接近轉動葉片存在其它部份空氣如流通,產生激烈的氣笛音。
三、電磁電機振動噪音(感應電動機)
有關電磁電機振動噪音,其電磁電機振動噪音由耳朵的聽感感度良好頻率100HZ以上的頻率帶域,單一或復數的特定頻率音組成,特別與定子共振時變成顯著的電機振動噪音。感應電動機較DC電動機常有電磁電機振動噪音問題,因此以感應電動機為中心說明。電磁電機振動噪音感應電動機通稱“磁音”,對此種的研究,首先要了解正弦波電流的電磁電機振動噪音。
1、正弦波電流的電磁電機振動噪音:
因正弦波電流,感應電動機的氣隙產生的磁通,加轉矩產生的基本(主)磁通,存在高諧波磁通。這些的磁通使定子與轉子鐵心互相吸引的電磁力波作用,定子鐵心變形為多角形,轉軸彎曲移位產生電機振動。主要產生電磁噪聲之氣隙高諧波磁通原因者,有
A、繞線分布引起的磁動勢高諧波。
B、定子或轉子鐵槽產生的槽高諧波。
C、鐵心飽和產生的飽和高諧波。
D、偏心引起的偏心高諧波
E、電壓、線圈、磁路等不平衡引起的高諧波。
F、槽磁導高諧波等。
G、相帶高諧波,氣隙存在為數很多的空間高諧波磁與電源波形畸變等引起時間高諧波磁通。
2.電磁電機振動噪音防止對策:
A.由電機設計上
·適當槽數組合
·采用特殊槽
·斜槽化
·選擇線圈節(jié)距
·正弦波繞線
·采用分數槽繞線
·氣隙、齒、軛鐵部之磁通密度的適當化
·轉子槽部極與厚度的均等化
·采用磁性楔
·氣隙的擴大
B.由機械設計上
·消除靜的偏心,提高加工·裝配精度。
·對外力提高軸的彎曲剛性,裝配精密。
·全閉槽消除齒尖厚度不同,提高制造技術。
·磁路使不造成不平衡的構造以及制造,特別轉子導體的電阻,絕緣或軸的斷面形狀。
·定子、轉子避免與電動機構成部材料的共振。
·避免與電動機裝置機構產生共振。
·定子鐵心或軸承支持部的彈性、防振支持。
·由電動機外部的遮音或防音的構造。
C.在使用上,消除電源電壓的不平衡。
·電磁電機振動噪音的原因變成電磁加振力,這些的高諧波磁通因互相干涉產生電磁力波引起。
但并非所有電動機的電機振動噪音問題,皆由電磁力波所引起的。有些是因與定子或轉子的自然電機振動數一致或接近的情形形成共振狀態(tài)。所以電磁電機振動噪音產生的因素,不單單只因為電磁力波的頻率,我們還需要了解電動機各部份的電機振動體自然電機振動頻率
原因很多,有專門講振動的書籍
篇3:汽輪發(fā)電機組振動監(jiān)測方案故障預防措施
1.編制目的
為保證太倉電廠#2號機組順利投產,避免振動問題的發(fā)生,在收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特制定本措施。
2.編制依據
2.1《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guī)定》1996年5月
2.2《火力發(fā)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guī)程》1996年版
2.3《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2.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電力工業(yè)部
2.5《CLN600-24.2/566/566型汽輪機主機說明書》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2.6《機組運行規(guī)程》太倉電廠
3.調試質量目標
符合部頒《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1996年版)》中有關系統(tǒng)及設備的各項質量標準要求,全部檢驗項目合格率100%,優(yōu)良率90%以上,滿足機組整套啟動要求。
專業(yè)調試人員、專業(yè)組長應按附錄1(調試質量控制點)對調試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檢查、控制,發(fā)現問題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以便協(xié)調解決,保證啟動調試工作順利進行。
4.調試對象及簡要特性介紹
該汽輪機系哈爾濱汽輪機廠與日本三菱公司聯(lián)合設計、生產的超臨界、中間再熱,單軸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輪機,并配以哈爾濱電機廠生產的水、氫、氫冷發(fā)電機。本措施調試范圍為汽輪機高中、低壓轉子,發(fā)電機構成的軸系軸振監(jiān)測處理及軸瓦瓦振監(jiān)測處理。與振動有關的主要部件特性簡介如下:
4.1軸系構成
該機組軸系共由高中、低I、底低II、發(fā)電機四個轉子構成。高中壓轉子是無中心孔合金鋼整鍛轉子。帶有主油泵葉輪及超速跳閘裝置的軸通過法蘭螺栓剛性地與高中壓轉子在調端連接在一起,主油泵葉輪軸上還帶有推力盤。
低壓轉子也是無中心孔合金鋼整鍛轉子。
高中壓轉子和1號低壓轉子之間裝有剛性的法蘭聯(lián)軸器。1號低壓轉子和2號低壓轉子通過中間軸剛性聯(lián)接,、2號低壓轉子和發(fā)電機轉子通過聯(lián)軸器剛性聯(lián)接。
轉子系統(tǒng)由安裝在前軸承箱內的推力軸承定位,并有9個支撐軸承支撐。
4.2轉子臨界轉速
4.2表1轉子臨界轉速計算值(垂直臨界,單位r/min)
高中壓轉子低壓轉子低壓轉子發(fā)電機轉子
一階
二階
高中壓轉子支承在#1、#2瓦上,系可傾瓦,I號低壓轉子支承在#3、#4瓦上,#3~#6為具有自動就位功能的可傾瓦,發(fā)電機轉子支承在#7、#8瓦上,均為可傾瓦。
5.組織與分工
5.1人員組織
由調試隊組成振動監(jiān)測小組,設組長1人,成員3人,按三班配置參加啟動調試工作。
5.2分工
5.2.1振動監(jiān)測小組
5.2.1.1測試啟動升速過程中各軸承處(軸振、瓦振)振動隨轉速上升而變化的過程曲線,記錄各轉子臨界轉速和升負荷時各工況點振動參數,并打印記錄;
5.2.1.2隨時監(jiān)測各軸承振動情況,遇有振動超標或異常振動發(fā)生時,應及時向試運指揮組匯報,并發(fā)出預報;
5.2.1.3及時與控制室聯(lián)系,對照表盤振動儀指示數據,以確保測取數據準確性;
5.2.1.4負責擬定振動處理及動平衡措施;
5.2.1.5調試結束編寫振動監(jiān)測有關部分報告。
5.2.2控制室監(jiān)測人員
負責監(jiān)視機組原配置的振動監(jiān)測裝置,在升速或負荷變化過程中或出現振動異常時,除記錄好各振動參數外,還應該記錄好與振動有關的(膨脹、差脹、缸溫、油溫、瓦溫、真空等)各相應參數。
5.2.3現場安裝公司監(jiān)視人員
在啟動、升速過程中,負責測取原始彎曲,并測聽機組聲音,判斷碰磨情況是否發(fā)生。并有專人監(jiān)視、記錄振動、瓦溫、油溫、油位等參數,監(jiān)視缸脹、差脹等,分析機組是否跑偏或卡澀。
6.調試基本條件
6.1調試對象所有分部試運工作已完成,所有靜態(tài)試驗保護工作已完成,機組具備沖動條件;
6.2振動監(jiān)測儀器和傳感器已安裝完畢,并具備測試條件。
該機計劃采用兩套監(jiān)測裝置同時監(jiān)測,即:
6.2.1機組所帶TSI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的本特利3300系列振動監(jiān)測裝置及復合式振動傳感器,分別用于測量軸及軸承絕對振動及軸相對振動,此項工作由運行值班人員監(jiān)測。
6.2.2另用振動監(jiān)測裝置一套同時監(jiān)測,此項工作由測試小組負責進行。
7.調試啟動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本措施系調試、啟動過程中的對振動預防措施,由于振動是各種缺陷的集中表現,它與設計、制造、加工質量、安裝質量、運行操作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振動小組的工作,不僅是振動監(jiān)測,其關鍵在于預防措施。結合外廠處理經驗,現針對性地提出與各方面有關的重點防范措施:
7.1需要向制造廠方面征求的意見
7.1.1各轉子在制造廠的平衡情況,靈敏度系數;
7.1.2制造廠對預防頻發(fā)性振動的意見及措施。
7.2安裝方面振動防范重點措施
7.2.1嚴格控制對振動影響較大的重點部位安裝工藝;
7.2.1.1各聯(lián)結靠背輪中心嚴格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并保證聯(lián)結的鎖緊度;,
7.2.1.2嚴格控制密封瓦的橢圓度,并保證其自位調節(jié)性;
7.2.1.3嚴格控制密封油質,確保不因油中有雜質而發(fā)生碰磨振動。
7.2.2嚴格按制造廠要求進行標高調整和對中工作
7.3運行操作人員在啟動運行中的重點防范措施
7.3.1從監(jiān)視振動角度采來講,運行人員在升速和運行過程中,除重點監(jiān)視振動指標外,對汽缸膨脹、脹差、缸溫、汽缸溫差、瓦溫、密封油溫、氫氣溫度、真空等與振動有直接關系的參數應進行嚴密監(jiān)視;
7.3.2在密封瓦溫度不超限情況下,盡量維持密封油溫度在要求范圍內運行;
7.3.3升速和運行中密切監(jiān)視各軸瓦油膜壓力變化。
7.4振動監(jiān)測人員啟動和運行過程中對振動重點防范措施
7.4.1振動監(jiān)測人員在啟動和運行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及時監(jiān)測和記錄各有關振動參數,并及時與集控室聯(lián)系進行數據對比,以測得各軸承振動的準確值;
7.4.2在振動監(jiān)測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暖機,過臨界、定速、并網、,超速試驗、,甩負荷試驗、加負荷等工況的監(jiān)測工作。
8.質量檢查檢驗標準
8.1根據我國GB7064-86標準,3000r/min汽輪發(fā)電機軸承座三個方向雙振幅允許值分別為:垂直、水平方向不大于0.03mm,軸向不大于0.038mm;
8.2以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標準,即汽輪發(fā)電機軸頸處軸振雙振幅小于0.075mm為‘好’,達0.125mm“報警”,達0.250mm“停機”;
9.調試過程中記錄項目、內容和格式
9.1記錄項目:各軸承處的瓦振、軸振各參數
9.2記錄主要內容
9.2.1測量時間;
9.2.2測量時工況(轉速、負荷等);
9.2.3#1-9瓦垂直、,水平、軸向各測量工況下的工頻、選頻值;
9.2.69.2.4發(fā)生主要問題記錄(過程、工況變化情況、處理情況等);
9.2.79.2.5測量人簽名;
9.2.89.2.6交接班記事。
10.調試工作的安全措施
10.1在調試現場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
10.2設備安全措施
10.2.1在監(jiān)測工作中要嚴謹認真,遇有非常情況,立即預報和向上匯報;
10.2.2在監(jiān)測過程中,及時和現場巡視人員取得聯(lián)系,遇有現場碰磨振動冒火、冒煙、瓦溫超溫、劇烈振動等情況,及時匯報并停機;
10.2.3如遇過大振動發(fā)生,所擬定的消除措施,必須按程序層層簽字,并經啟動委員會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
10.2.4如需變更振動標準時,制訂出的界限值,必須經啟動委員會批準方可執(zhí)行。
10.3保證測試儀器的安全措施
10.3.1測振儀器由測試小組人員安裝使用,其它人員不得擅自操作;
10.3.2在機組停用時,必須切斷儀器電源,并裝箱保管,對傳感器、,電纜也應收好集中保管防止丟失和損壞;
10.3.3在測量時如遇交接班,交班人員對儀器完好狀況在交接記錄上應有交待,接班人員應對儀器和傳感器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無問題時方可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