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縫熱處理作業指導書

焊縫熱處理作業指導書

2024-07-18 閱讀 2609

一、目的

本設備采用中頻感應加熱原理對焊縫進行熱處理,達到消除高頻焊接后的缺陷,細化晶粒消除偏析,消除淬火馬氏體組織,降低內應力,使鋼管焊縫的組織和性能更加均勻,最終達到提高基體的機械性能、延長鋼管使用壽命的目的。

二、中頻感應加熱設備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功率

最高

處理溫度

鋼管

長度

鋼管

直徑

運行速度(Vma*)

中頻1

中頻2

中頻3

500KW

500KW

500KW

1000℃

6m-15m

φ114.3~φ355.6

40m/min

三、操作步驟

1、開機前啟動中頻設備冷卻循環水泵,先檢查內、外循環水,正常后檢查供氣是否正常;

2、將電控柜上的開關扳到ON的位置上,打開控制開關;

3、合上焊縫跟蹤系統標線噴印機電源,根據鋼管規格調節噴頭距離使噴頭距鋼管表面10~20mm;

4、按下標線噴印機STARTUP啟動開關,選擇INKEJECTION油墨噴出,待噴印機綠燈亮后,主軋啟動后標線自動噴印;

5、啟動攝像系統,根據鋼管規格調整攝像頭距離,拔出鎖定銷將攝像頭推到相應位置,調整跟蹤上下基線范圍及顯示屏亮度,使之達到理想狀態;

6、待軋機啟動后,調整感應圈與鋼管表面距離8~10mm,選擇SEAMTRACKINGMANUAL/AUTO到AUTO位置,中頻感應頭將自動跟蹤焊縫;

7、按下操作臺RESET復位按鈕,啟動HEATON,調節溫度控制旋鈕,按照工藝要求依次設定三臺熱處理設備溫度。

四、日常維護

1、每次開機前,首先檢查冷卻水箱水位高度,一旦發現水位降到接近警戒線時必須及時補充純凈水,否則,設備將報警并無法啟動。

2、開機前或關機后,必須及時清理感應圈上氧化物,避免短路打火損傷設備。

3、每天工作結束后,關閉標線噴印機上SHUTDOWN按鈕,啟動后噴印機將自動進行清洗,并擰下噴印頭上螺栓,移出噴印頭,用清潔劑清洗噴印頭;一周以上時間不用時,必須將噴印機內油墨取出。

五、注意事項

1、崗位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要求傳戴勞保用品。及時填寫崗位記錄。設備開啟前,檢查各控制開關是否合閘,水路閥門是否開啟,熱交換器水位是否正常,氣路是否開啟,氣壓是否正常,確定正常后才能開機。

2、加熱前,檢查各中頻感應頭滾輪螺栓是否緊固。

3、檢查感應圈與鋼管之間距離是否合適,有無碰觸、短路情況,并防止感應圈氧化鐵短路。

4、打開電源后,杜絕觸摸感應頭,禁止靠近電控柜,杜絕觸摸加熱的焊縫防止燙傷,操作人員應佩戴耳塞防止中頻噪聲影響健康。

篇2:EH油管道焊縫泄漏防范措施

截至目前,我廠未對EH油管道焊縫進行探傷或對系統進行過超壓試驗,在對EH油管道焊縫檢測前,為保證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制定該泄漏防范措施:

1、每天對EH油管道焊縫進行檢查,確保管道焊縫無泄漏;

2、在發現有滲漏的地方,在不嚴重的情況下,采取臨時處理措施進行堵漏(帶壓堵漏等);

3、盡量保持系統油壓穩定,壓力保持在正常值范圍內的低值;

4、泄漏點處若離高溫管道、設備等較近時,應進行臨時隔離,防止油管突然破裂時,發生火災,并在現場防止滅火器;

5、對滲漏的油,每天應進行擦拭,防止滲漏的油滲入附近高溫管道的保溫內,發生火災;

6、配合運行確保EH油壓低保護、OPC、危機保安裝置等正常投入,保證EH油管突然斷裂油壓低時,汽機可以安全穩定停機,不發生超速燒瓦事故;

7、配合運行定期對交、直流潤滑油泵做定期試驗,確保在事故情況下,可以正常投入;

8、做好頂軸油泵的定期工作,確保頂軸油泵可以正常投入;

篇3:埋弧焊縱焊縫終端裂紋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一、概述

在壓力容器制造中,當采用埋弧焊焊接筒體縱焊縫時,經常會在縱焊縫的端部或靠近端部處產生裂紋(以下簡稱終端裂紋)。對此問題已有不少人進行了研究,認為產生終端裂紋的主要原因是當焊接電弧接近縱焊縫終端時,焊縫在沿軸向膨脹變形的同時,還伴隨有垂直軸向方向的橫向張開變形;而筒體在卷制及制作裝配過程中也存在著冷作硬化應力和組裝應力;在焊接過程中,因終端定位焊縫及引弧板的拘束作用,在焊縫終端產生較大的拉伸應力;當電弧移動到終端定位焊縫和引弧板上時,由于該部位受熱膨脹變形,使焊縫終端的橫向拉伸應力得到松弛,拘束力減小,便使焊縫終端剛剛凝固的焊縫金屬受到較大的拉應力而形成終端裂紋。?根據上述原因分析提出了兩項解決的對策:一是增加引弧板的寬度以增加其拘束力;二是采用開槽的彈性拘束引弧板。但是我們在實踐中采取上述對策后,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如雖然采用了彈性拘束引弧板,但仍然會產生縱焊縫的終端裂紋,且在焊接厚度較小,鋼性較小而經強制裝配的筒體時也常有終端裂紋發生等;然而,當在筒體縱焊縫的延長部位帶有產品試板時,雖然定位焊等情況與未帶產品試板時相同,卻很少產生縱縫產生終端裂紋。經過反復試驗和分析,我們認為縱縫終端裂紋的產生,雖然與終端焊縫處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較大的拉伸應力有關,同時還與其他幾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有關。

二、終端級故產生的旅因分析

1.終端焊縫部位溫度場的變化

埋弧焊焊接時,當焊接熱源靠近縱焊縫的終端部位時,焊縫端部正常的溫度場將發生變化,越靠近終端其變化越大。因為引弧板的尺寸遠比筒體小,其熱容量也小得多,而引弧板與筒體之間只靠定位焊連接,故可視為大部分不連續。所以終端焊縫部位的傳熱條件是很差的,致使該部位局部溫度升高,熔池形狀發生變化,熔深也將隨之變大,同時熔池在高溫下停留的時間也變長,熔池凝固的速度變慢,尤其當引弧板尺寸過小,引弧板與筒體之間的定位焊縫過短、過薄時更為顯著。

2.焊接熱輸入量的影晌

由于埋弧焊所采用的焊接熱輸人量往往比其他焊接方法要大得多,因而熔深大,熔敷金屬量大,且有焊劑層的覆蓋,所以熔池大,熔池凝固的速度和焊縫冷卻速度都比其他焊接方法要慢,致使晶粒較粗大,偏析較嚴重,這些都為熱裂紋的產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另外,且焊縫的橫向收縮量遠比間隙的張開量要小,使終端部位的橫向拉伸力比其他焊接方法要大。這對開坡口的中厚板和不開坡口的較薄板尤為顯著。

3.其他情況

?如存在強制裝配,裝配質量不符合要求,母材中的S、P等雜質的含量偏高及偏析,也都會導致裂紋的產生。

三、終端裂紋的性質

終端裂紋按其性質屬于熱裂紋,而熱裂紋按其形成的階段又可分為結晶裂紋和亞固相裂紋。雖然終端裂紋形成的部位有時為終端、有時為距終端附近地區105mm范圍內,有時為表面裂紋,有時為內部裂紋,而大多數情況是發生在終端附近的內部裂紋。由此可見,終端裂紋的性質基本上屬于亞固相裂紋,也即在焊縫終端尚處于液態時,在靠近終端附近的熔池雖已凝固,但仍處于稍低于固相線以下的高溫零強度狀態,在終端復雜的焊接應力(主要為拉伸應力)的作用下產生裂紋,而靠近表面的焊縫表層因易于散熱,溫度相對較低,并已具有一定強度且塑性極好,故終端裂紋往往存在于焊縫內部而不能用肉眼發現。

四、預防措施

從上述終端裂紋產生原因分析可見,要克服埋弧焊縱縫終端裂紋最重要的措施是:

1.適當地加大引弧板的尺寸

人們往往對引弧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引弧板的作用只不過是將收弧時的弧坑引到焊件外而已,有時隨便找一段鋼板往筒體上一點焊就完事。也有的為了節約鋼材將引弧板做得很小,成為名副其實的“引弧板”,這些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引弧板有四大作用:

(l)將引弧時的焊縫斷部和收弧時的弧坑引到焊件外。

(2)加強縱縫終端部位的拘束度,承受終端部位產生的較大的拉伸應力。

(3)改善終端部位的溫度場,有利于導熱,不使終端部位的溫度過高。

(4)改善終端部位的磁場分布,減小磁偏吹的程度。為達到上述四個目的,引弧板必須有足夠的尺寸,厚度宜與焊件相同,尺寸應視焊件的大小及鋼板的厚度而定。對于一般的壓力容器,建議其長度和寬度最好不小于14omm。

2.重視引弧板的裝配及定位焊

引弧板與筒體之間的定位焊必須有足夠的長度和厚度,一般來說定位焊縫的長度和厚度以不小于引弧板寬度和厚度的80%為宜,且要求為連續焊,不能簡單地“點”焊,在縱縫兩側,對中厚板,應保證有足夠的焊縫厚度,必要時應開一定的坡口。

3.重視筒體終端部位的定位焊

在筒體卷圓后定位焊時,為進一步增加縱縫端部位的拘束度,在縱縫終端部位的定位焊縫長度應不小于100mm,并應有足夠的焊縫厚度,且不得有裂紋、未熔合等缺陷。

4.嚴格控制焊接熱輸入量

壓力容器焊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焊接熱輸入量,這不僅是為了確保焊接接頭力學性能的需要,而且對防止裂紋的產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埋弧焊焊接電流的大小對終端裂紋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焊接電流的大小直接與溫度場和焊接熱輸人量相關。

5.嚴格控制熔池形狀及焊縫成形系數

埋弧焊焊縫熔池形狀及成形系數與產生焊接裂紋的敏感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還應嚴格控制熔池的大小、形狀及焊縫的成形系數。

五、結語

埋弧焊焊接筒體縱縫時產生縱縫終端裂紋是極為常見的,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通過試驗與分析,埋弧焊縱縫終端裂紋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該部位存在著較大的拉伸應力和特殊的溫度場,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實踐證明:采用適當地加大引弧板的尺寸,加強定位焊的質量控制,嚴格控制焊接熱輸入量及焊縫的形狀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埋弧焊終端裂紋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