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物業區域公共建筑設施的保養程序
物業區域公共建筑設施的保養程序
1.目的:通過對建筑有計劃的保養,使建筑美觀耐用,保持完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2.原則:日常發現建筑有缺陷的,及時進行維修;并有計劃地對建筑物實行系統的保養。
3.職責:一般情況下,建筑物的清潔保養由外包的清潔公司按照社區環境部制定的相關標準負責執行,由管理處及公司職能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并填寫相應的記錄;其它保養內容由管理處委托的保養供方(以下簡稱供方)負責執行,填寫《公共設施保養記錄》。供方每年初根據公共建筑設施保養計劃標準,結合管理處實際情況,制定出《公共設施年度保養計劃》。
4.內容:
4.1屋頂。每2年對隔熱層進行保養一次。對面磚破碎或裂縫較大的應及時更換,并對面磚接縫處用白水泥勾縫。
4.2外墻飾面。每年對重點部位進行清洗;每3年進行全面清洗。發現有外墻飾面脫落的應及時進行修補,恢復原樣;對于外墻滲水的,請參考《維修服務》進行修補。
4.3內墻飾面。每3年進行全面保養。對粉刷面發現有裂縫的應修補;對磁磚面裂縫較大的應予以更換,對認為可疑部位用小鐵錘輕輕敲擊,發現有脫落或空鼓的地方,及時修補或進行更換。
4.4樓梯間。樓梯間踏步每3年進行保養一次,發現問題及時修理。樓梯間墻面每3年進行一次全面保養,日常發現有裂紋、龜裂、剝落等應及時粉刷修理;對粉刷內部有損壞的,用小鐵錘在可疑的地方輕輕敲擊,如發出空殼聲,則有起殼現象,確定起殼范圍后進行修補。
4.5門。每年全面保養一次。對生銹、掉漆或起皮部位應重新刷漆;對防火門及其它類型門每年對軸承上油一次。對防火門日常發現有生銹或掉漆的應及時修補;
4.6防盜網、花園圍欄。根據損壞程度確定重新刷油漆的周期,原則上每2年應刷油漆一次,最長時間不超過4年。
4.7窗。每年保養一次。對門窗框松動、翹曲,應將錨固鐵腳的墻體鑿開,將鐵腳取出扭正,損壞的應焊接好,并將門窗框矯正后,用木楔固定,墻清理干凈灑水潤濕后,用高強度水泥砂漿把鐵腳重新錨固,并填實墻洞,等砂漿強度達到要求后,撤去木楔,把門窗框與墻壁間的縫隙修補好。對斷裂損壞部位可按原截面型號用電焊接換。翹曲或損壞嚴重的門窗扇,應卸下進行矯正,焊接后重新安裝。每年對配件上油一次。
4.8公共地磚。每3年進行全面保養一次,發現地磚損壞或裂縫嚴重的應更換。日常發現地磚損壞的應及時維修。
4.9吊頂。每3年進行全面保養一次,揭開石膏板查看吊頂鋼絲,有生銹嚴重的應取下更換。日常對吊頂進行檢查,發現有破損的應及時更換,
4.10人行道、車行道。每年保養道路一次,對表面起砂的應先用榔頭把酥松起砂的部分敲松,然后用高壓水槍沖刷干凈后,用高強速凝水泥砂漿修復。日常發現有損壞的人行道、車行道應及時修補。
4.11管道。原則上管道每3年應全部刷油一次,但對重點部位,有必要時可以增加次數。如室外一樓地面的管道可以每年刷油一次;對室內管道,嚴重污染的應隨時刷油漆。
4.12污水井。每年揭蓋檢查清理污泥一次。
4.13擋雨篷。每年全面檢查一次,對螺絲部位進行加固,對脫膠部位進行補膠。在大雨或臺風等天氣來臨前,應視情況增加保養次數。
4.14玻璃幕墻(包括玻璃門)。每年對玻璃幕墻進行一次全面清洗及保養,對玻璃幕墻(玻璃門)的玻璃膠進行檢查,發現有脫膠的應補膠,對玻璃門軸上油一次。
4.15在臺風、大雨等天氣來臨前夕,應對窗戶、玻璃幕墻、廣告牌及外墻懸掛物等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免發生意外。
5.相關文件及記錄
5.1公共建筑設施保養計劃
5.2公共建筑設施保養記錄
附:公共建筑設施保養計劃標準
序號
公共建筑設施名稱
保養周期
備注
01
屋頂
每2年
及時更換破碎的隔熱層面磚
02
外墻飾面
每3年
每年對重點部位進行清洗
03
內墻飾面
每3年
對于裂縫較大的及時予以更換
發現有脫落的及時修補
04
樓梯間
每3年
對粉刷墻面損壞的及時修補
05
門
每1年
對生銹或掉漆的門應及時修理
06
防盜網、花園圍欄
每2-4年
根據損壞情況確定刷油漆時間
07
窗
每1年
08
公共地磚
每3年
發現損壞或裂縫嚴重的應更換
09
吊頂
每3年
發現有破損的應及時更換
10
人行道、車行道
每1年
發現有損壞應修補
11
管道
每3年
有必要時可以增加刷油漆次數
12
污水井
每1年
13
擋雨篷
每1年
在大雨或臺風來臨前應增加保養次數
14
玻璃幕墻(玻璃門)
每1年
在大雨或臺風來臨前應增加保養次數
篇2:給排水設施設備維修保養規程
一、目的
規范給排水設備設施保養工作,確保給排水設備設施各項性能完好。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處轄區內給排水設備設施(含消防供水機組)的維修保養。
三、職責
1、物業經理負責審核《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并檢查該計劃的執行情況。
2、機電維修部主管負責組織制定《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并組織、監督該計劃的實施。
3、維修管理員具體負責實施水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
4、服務中心主管負責向有關用戶通知停水的情況。
四、程序要點
1、《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的制定:
(1)每年的12月15日之前,由機電維修部主管制定《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并上報物業經理審批。
(2)制定《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的原則:
a、給排水設備設施使用的頻度;
b、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狀況(故障隱患);
c、合理的時間(避開節假日、特殊活動日等)。
(3)《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應包括如下內容:
a、維修保養項目及內容;
b、備品、備件計劃;
c、具體實施維修保養的時間;
d、預計費用。
2、管理員對給排水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時,應按《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年度計劃》進行。
3、小區內主供水管(DN100以上加壓管)爆裂、主供水管上閘閥拆換、以及控制柜內變頻器、PC中央處理器的維修保養由外委完成,其余維修保養由機電維修部主管負責。
4、水泵機組維修保養。維修部管理員每年的4月、10月份應對小區內所有水泵機組進行一次清潔、保養。
(1)電動機維修保養:
a、用500V搖表檢測電動機線圈絕緣電阻是否在0.5MΩ以上,否則應烘干處理或修復;
b、檢查電動機軸承有無阻滯或異常聲響,如有則應更換同型號規格軸承;
c、檢查電動機風葉有無碰殼現象,如有則應修整處理;
d、清潔電動機外殼;
e、檢查電動機是否脫漆嚴重,如脫漆嚴重則應徹底鏟除脫落層油漆后重新油漆。
(2)水泵維修保養:
a、檢查水泵軸承是否靈活、如有阻滯現象,則應加注潤滑油;如有異常磨擦聲響,則應更換同型號規格軸承;
b、轉動水泵軸,如果有卡住、碰撞現象,則應拆換同規格水泵葉輪;如果軸鍵槽損壞嚴重,則應更換同規格水泵軸;
c、檢查壓盤根處是否漏水成線,如是應加壓盤根;
d、清潔水泵外表;
e、如水泵脫漆或銹蝕嚴重,則應徹底鏟除脫落層油漆,重新刷上油漆。
(3)檢查電動機與水泵彈性聯軸器有無損壞,如損壞則應更換。
(4)檢查水泵機組螺栓是否緊固,如松弛則應擰緊。
5、控制柜維修保養。管理員每年的5月、11月應對小區內水泵房的控制柜進行一次清潔、保養。
(1)用壓縮空氣、干凈干抹布清潔柜內所有元器件,清潔控制柜外殼,務必使柜內無積塵、無污物。
(2)檢查、緊固接線對,對于燒蝕嚴重的接線頭應更換。
(3)檢查柜內所有線頭的號碼管是否清晰,是否有脫落現象,如是則應整改。
(4)交流接觸器維修保養:
a、消除滅弧罩內的碳化物和金屬顆粒;
b、清除觸頭表面及四周的污物(但不要修銼觸頭),燒蝕嚴重不能正常工作的觸頭應更換;
c、清潔鐵芯上的油污及臟物;
d、檢查復位調簧情況;
e、擰緊所有緊固件。
(5)自耦減壓啟動器維修保養:
a、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應不低于0.5MΩ,否則應進行干燥處理;
b、外殼應可靠接地,如有松脫或銹蝕則應在除銹處理后,擰緊接地線。
(6)熱繼電器維修保養:
a、檢查熱繼電器上的絕緣蓋板是否完整無損,如損壞則應更換;
b、檢查熱繼電器的導線接頭處有無過熱痕跡或燒傷,如有則整修處理,處理后達不到要求的應更換。
(7)自動空氣開關維修保養:
a、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應不低于100MΩ,否則應烘干處理;
b、清除滅弧罩內的碳化物或金屬顆粒,如果滅弧罩破裂則應更換;
c、自動空氣開關在閉合或斷開過程中,其可動部分與滅弧室的零頭應無卡住現象;
d、檢查觸頭表面是否有小的金屬顆粒,娟則應將其消除,但不能修銼,只能輕輕擦拭。
(8)中間繼電器、信號繼電器維修保養:對中間繼電器、信號繼電器應做模擬試驗,檢查兩者的動作是否可靠,輸出信號是否正確,如有應更換型號的中間繼電器、信號繼電器。
(9)信號燈、指示儀表維修保養:
a、檢查各信號燈是否正常,如有不亮則應更換相同規格的小燈泡;
b、檢查各指示儀表指示是否正確,如有偏差則應作適當調整,調整后偏差仍較大的則應更換同規格同型號的儀表。
(10)遠傳壓力表維修保養:
a、檢查表內是否有積水,如有則應干燥處理;
b、檢查信號線接頭處是否腐蝕,如腐蝕較嚴重則應重新焊接;
c、偏差很大或信號線腐爛的遠傳壓力表應拆換。
6、閘閥、止回閥、浮球閥、液位控制器維修保養
(1)閘閥維修保養:
a、檢查密封膠墊處是否漏水,如漏水則應更換密封膠墊;
b、檢查壓黃油麻繩處是否漏水,如漏水則應重新黃油麻油;
c、對閘閥閥桿加黃油潤滑;
d、對銹蝕嚴重的閘閥(明裝)應在徹底鏟除底漆后重新油漆。
(2)止回閥維修保養:
a、檢查止回閥密封膠墊是否損壞,如損壞則應更換;
b、檢查止回閥彈簧彈力是否足夠,如太軟則應更換同規格彈簧;
c、檢查止回閥油漆是否脫胎換骨落花流水,如脫落花流水嚴重則應處理后重新油漆。
(3)浮球閥維修保養:
a、檢查浮球閥密封膠墊是否老化,如老化則應更換;
b、檢查浮球閥連桿是否彎曲,如彎曲則應校直;
c、檢查浮球閥連桿插銷是否磨損嚴重,如磨損嚴重則應更換。
(4)液位控制器維修保養:
a、檢查密封圈、密封膠墊是否損壞,如損壞則應更換;
b、清除壓力室內污物,疏通控制水道;
c、檢查控制桿兩端螺母是否緊固,如松弛則應擰緊;
d、緊固所有螺母。
7、潛水泵或排污泵維修保養
(1)用500V搖表檢測潛水泵或排污泵絕緣電阻是否在0.25MΩ以上,否則應拆開潛水泵或排污泵,對線圈進行烘干處理。
(2)檢查密封圈是否已老化,如已老化則應更換。
(3)檢查軸承磨損情況,如轉動時有明顯的異常聲響或有阻滯現象,則應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軸承。
(4)清潔潛水泵、排污泵外殼、如銹蝕嚴重則應在表面處理后重新油漆一遍。
(5)檢查潛水泵、排污泵上所連接的軟管是否牢固,如松弛則應緊固。擰緊潛水示、排污泵上的所有螺母。
8、明裝給排水管理維修保養(每年10月進行一次)
(1)檢查支持托回是否牢固,否則應加強。
(2)檢查流向標示是否鮮明醒目,否則應整改。
(3)檢查保護漆是否完好,如脫漆較嚴重則應重新油漆一遍。
(4)檢查各連接處是否有漏水現象,如漏水則應處理(更換膠墊)。
9、每次給排水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時間計劃不允許超過8小時,如必須超過8小進,則應由機電維修部主管填寫《申請延時維修保養表》經主管經理批準后方可延時。
10、對于計劃中未列出的維修保養工作,應由機電維修部主管盡快補充至計劃中;對于突發性的設備設施故障,先經機電維修部主管口頭批準后,可以先組織解決而后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物業經理。
11、管理員應將上述維修保養工作清晰、完整、規范地記錄在《
維修保養記錄表》內,并于每次維修保養后的3天之內由維修部主管整理成冊后存檔,保存其為長期。
12、停水管理。給排水設備設施因維修保養等原因需要停水時,應由機電維修部主管填寫《停申請表》,經物業經理批準后通知服務中心,由服務中心提前24小時通知有關用戶。如因特殊情況突然停水,應在恢復供水12小時內向有關用戶作出解釋。
五、記錄
六、相關支持文件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檢測制度
1、建立從安裝、調試、驗收,到運行、維護、保養、檢測等各環節的檔案,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測。
2、制定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檢測責任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3、操作人員須每天對自己所使用的機器做好日常保養工作,生產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
4、設備運行與維護堅持“設備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的原則精心維護,保證設備安全。負責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
5、維修人員,每兩周對生產設備進行檢查一次;每半年根據生產需要和設備實際運轉狀況,制定設備大修計劃;每年年底由公司主管領導、設備管理人員、部門經理、維修人員負責,按照事先規定的項目、內容進行檢查打分,評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繼續使用,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等。
6、認真做好設施、設備管理全過程中的記錄工作,每個環節的責任人都要填寫規定的記錄表格或圖表,負責人和主管領導簽名確認,存檔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