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化品庫房保管員作業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危險源辨識規范

?;穾旆勘9軉T作業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危險源辨識規范

2024-07-23 閱讀 8577

1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倉儲部?;穾旆勘9軉T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包括各類生產使用的批量?;繁9?不包括氣瓶庫保管崗位,車間少量化學品品存放點保管崗位、試驗部化學試劑和劇毒品保管崗位。

2術語和定義

2.1危險化學品:

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國務院令第591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2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國際上稱作化學品安全信息卡,簡稱MSDS(MaterialSafetyDataSheet),是一份關于化學品燃爆、毒性和環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應急處置、主要理化參數、法律法規等方面信息的綜合性文件。其安全信息包括:化學品及企業標識、危險性概述、成分/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個體防護、理化特性、穩定性和反應活性、毒理學資料、生態學信息、廢棄處置、運輸信息、法規信息、其他信息。

2.2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

是用文字、圖形符號和編碼的組合形式表示化學品所具有的危險性和安全注意事項的標簽,貼于化學品包裝物上;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內容、格式和制作等事項的內容如下:名稱、分子式、化學成分及組成、編號、標志、警示詞、危險性概述、安全措施、滅火、批號、提示向生產銷售企業索取安全技術說明書、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編、電話、應急咨詢電話。

2.3閃點

閃燃是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時間內(0~1s)重復出現火焰一閃即滅的現象;閃點是可燃蒸汽與空氣構成的混合物在與火源接觸時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因此,閃點越低,則火災危險性越大。

2.4燃燒條件

是指燃燒的基本條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劑)、著火源,通常稱為“燃燒三要素”。

2.5化學爆炸

是指由于物質的化學變化引起的爆炸,如燃氣泄漏遇到靜電、火花引發的爆炸,包括易燃易爆化學品爆炸、粉塵爆炸等。

2.6爆炸極限

是表征可燃氣體和可燃粉塵危險性的主要示性數。當可燃性氣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或氧)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遇到火源發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

2.7隔離貯存

在同一房間或同一區域內,不同的物料之間分開一定的距離,非禁忌物料間用通道保持空間的貯存方式。

2.8隔開貯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區域內,用隔板或墻,將其與禁忌物料分離開的貯存方式。

2.10分離貯存

在不同的建筑物或遠離所有建筑的外部區域內的貯存方式。

2.11禁忌物料

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物料。

3崗位安全作業職責

負責本崗位日常事故隱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處置;負責本崗位危化品入庫驗收、分類儲存、出庫等工作,在各項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安全操作,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負責本崗位涉及的庫區、庫房內相關設備設施的日常檢查,確保本崗位使用的設備設施及其安全裝置完好有效,本崗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修;負責本崗位事故和緊急情況的報告和現場處置。

4崗位人員培訓取證和能力要求

保管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安監部門頒發的危化品特種作業人員證書;保管人員應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本公司組織的?;分R和作業技能培訓,并考核合格;保管人員應參加倉儲部每季度組織一次的危化品保管人員日常安全教育,學習并掌握危化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相關知識、各類危化品的特性和保管要求、應急處置方法等。保管人員負責收集保存本人負責保管的?;返幕瘜W品特性說明書(MSDS),放置在庫房現場,并掌握其主要內容。

5?崗位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

作業活動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傷害

可能傷害的對象

?;啡霂旌万炇?/p>

?;啡霂煳催M行驗收,不合格的?;吩趦Υ鏁r引發事故

火災、中毒、腐蝕等事故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入庫時未識別?;沸再|,未根據特性分類分區儲存,導致不同特性的危化品發生反應

火災或中毒、腐蝕等事故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穬Υ?/p>

保管易燃易爆化學品,違章帶入明火,化學品泄漏未及時處置等,導致起火爆炸

火災爆炸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保管有毒化學品,不慎造成丟失,導致人員中毒;

中毒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危化品未分類儲存,或未實行禁忌儲存,導致?;钒l生劇烈化學反應,導致發熱或其他現象

火災或中毒、腐蝕事故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烦鰩?/p>

出庫未辦理手續,導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妨飨蛏鐣?/p>

火災、中毒、腐蝕等事故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出庫時未檢查出庫物資是否在有效期內,導致?;肥бl事故

火災、中毒、腐蝕等事故

操作人員和周邊人員

6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6.1作業人員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6.2搬運或分裝腐蝕性危化品時,應戴口罩、防酸手套、穿防護鞋。

6.3裝卸和分裝粉末狀危化品時,應戴防塵口罩;接觸有毒防塵的,應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

7入庫作業安全要求

7.1?;啡霂煊孟蚬趟魅SDS,并在庫房現場保存

7.2?;啡霂鞈M行檢查驗收,驗收的主要方法和內容包括:

核對品名、品牌、規格、等級、包裝單位、生產日期或批號、產品標準號、生產商名稱等。查看外包裝是否完好,無破損,?;钒踩珮撕炇欠駨堎N在包裝物上,且內容齊全、清晰;查看?;樊a品合格證,生產檢驗日期是否在規定的有效期內;瓶裝?;?檢查其瓶子是否泄漏;袋裝?;窓z查其是否破損;散裝的?;?檢查其容器是否完好,同時檢查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7.3各類危化品的容器和包裝均應封閉嚴密,完整無損,具體驗收內容執行附錄1《化學品內外包裝驗收標準》。

7.4各類?;返奈锲焚|量感官檢查,主要方法包括:

物品性狀、顏色、黏稠度、透明度均應符合產品標準。固體顏色正常、色澤一致、無可見雜質,無潮解、熔化、溶化、風化現象,顆?;蚍勰┧缮⒄R,晶體規則,無結塊或成團現象。液體澄清、透明、清晰,顏色正常,不混濁,無懸浮物、無雜質、無沉淀、無封口不嚴,無揮發和滲漏。

7.5危化品檢查驗收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

7.5.1?;窋盗可俚膽鸺轵?量大的至少應按入庫物品的1﹪開箱驗收;在驗收中發現有滲漏、冒煙等危及安全的物品,應當拒收,并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向庫房主管人員報告。

7.5.2檢查驗收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驗收、整修包裝需在庫房外安全地點或專門場所進行;撒在地上的物品要清掃干凈,集中存放,統一處理;驗收時應根據物品的不同性質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禁用鐵制工具開箱驗收易燃易爆危險品;雨天應拒收遇濕易燃品。

7.6檢查驗收情況,記錄在《危化品入庫檢查驗收記錄單》內,并有檢查人簽字;記錄單格式如下:

入庫

序號

入庫日期

?;访Q/型號

數量

MSDS

提供情況

安全標簽

驗收情況

合格證

驗收情況

包裝方式/完好情況

其他

情況

檢查人

8?;穬Υ姘踩?/p>

8.1崗位作業人員建立本崗位負責保管的危化品安全特性和儲存臺賬,具體的分類要求如下。

8.1.1本庫房的危化品包括以下類別:各崗位人員依據附錄2《危險化學品分類》,根據特性具體確定其項別。

易燃固體、自然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腐蝕品

8.1.2根據確定的類別和項別,建立危化品安全特性和儲存臺賬,并及時更新;臺賬格式如下:

類?別

項?別

最大儲存量

庫存危化品名稱/實際數量

儲存方式/庫位

8.2?;返幕緝Υ姘踩?/p>

危險化學品不應露天堆放。遇火、遇熱、遇潮能引起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潮濕、積水的建筑物內儲存。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爆炸、燃燒、分解、化合或放出有毒氣體的,其包裝和存放地點應采取避光措施。危險化學品不得與其禁忌化學品混合儲存,不同危險性質或不同滅火方法的物品應分類存放。

8.3根據危化品分類特性,具體確定儲存方式和庫位,具體要求如下。

8.3.1首先應按附錄3《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混存性能互抵表》,確定本崗位保管的?;分g的積極存儲要求,并符合以下要求:

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或有氧化性的酸類(特別是硝酸)接觸。易燃液體可同庫儲藏,但甲醇、乙醇、丙酮等應專庫儲藏。自燃物品應根據不同物品的性質和要求,分別選擇適當的地點專庫儲存,即使是少量物品也應與酸類、氧化劑、金屬粉末、易燃易爆品等隔離儲存。遇濕易燃物品專庫儲藏,嚴禁露天存放。金屬鉀、鈉及其氫化物可同庫儲存。鉀、鈉等活潑金屬絕對不允許露置空氣中,必須浸沒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滲漏。保險粉宜單獨存放。具有還原性的氧化劑應單獨存放。無機氧化劑與有機氧化劑必須分別儲藏,但硝酸銨、氯酸鹽類、高錳酸鹽、亞硝酸鹽、過氧化鈉、過氧化氫等必須專庫儲藏。有毒物品應與酸類和氧化劑隔離存放。不同種類有毒品要分開存放,性質相抵的禁止同庫儲存。嚴禁將有毒品與食品或食品添加劑混存。酸性腐蝕物品和堿性腐蝕物品要分開儲存。氧化性強的硝酸、高氯酸也不宜和其他酸性物質混存。氧化性酸應遠離易燃物。嚴禁硫酸與其他物品混存。酸類與氰化物、H發孔劑、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等不應混存。溴氫酸、碘氫酸要避光儲藏。漂白粉、次氯酸鈉溶液等應避免陽光的照射。有機腐蝕品儲存應遠離火種、熱源及氧化劑、易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

8.3.2根據確定的禁忌存儲要求,確定各類?;返膬Υ娣绞?包括隔離儲存、隔開儲存、分離儲存三種方式,并符合下表的間距、儲存量等要求:

貯存類別

露天貯存

隔離貯存

隔開貯存

分離貯存

貯存要求

平均單位面積貯存量,t/m2

1.0~1.5

0.5

0.7

0.7

單一貯存區最大貯量,t

2000~2400

200~300

200~300

400~600

垛距限制,m

2

0.3~0.5

0.3~0.5

0.3~0.5

通道寬度,m

4~6

1~2

1~2

5

墻距寬度,m

2

0.3~0.5

0.3~0.5

0.3~0.5

與禁忌品距離,m

10

不得同庫貯存

不得同庫貯存

7~10

8.3.3根據確定的儲存方式和儲存量要求,儲運部采購管理人員共同確定每類危化品的最大儲存量;最大儲存量,不得大于表的數量:

危險化學品類別

危險化學品存儲量

易燃液體

≤3t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1t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0.5t

有毒品(不包括劇毒化學品)

≤0.5t

腐蝕品

≤10t

8.3.4根據本庫區庫房分類和庫位,確定每類?;返拇娣艓煳?。

8.3.5最大儲存量和儲存方式、存放庫位填入本崗位的危化品安全特性和儲存臺賬,并及時更新。

8.4按照確定的最大儲存量和儲存方式、存放庫位,儲存保管各類?;?物品堆碼應符合以下要求:

物品應根據其包裝物和數量的不同分別采用垛堆法、架堆法、托盤堆碼法等不同的堆碼方法。危險化學品堆垛時要根據庫房地勢高低一般應墊15cm以上下墊物,貨棚不低于30cm。遇濕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吸潮分解的物品應適當加大下墊高度。爆炸品應鋪墊20cm左右的方木和墊板,絕不能用受撞擊、摩擦容易產生火花的石塊、水泥塊或鋼材等鋪墊。各種?;窇a行列式壓縫貨垛,做到牢固、整齊、美觀,出入庫方便。碼垛高度:大鐵桶液體立碼,固體平放,一般不超過3m;化學試劑木箱2~3m;袋裝3~3.5m。庫存危險化學品應保持相應的安全間距,即主通道應大于等于180cm;支通道應大于等于80cm;墻距應大于等于30cm;柱距應大于等于10cm;垛距應大于等于10cm;頂距應大于等于50cm。

9危化品在庫養護作業安全要求

9.1對?;返娜粘0踩珯z查要求包括:

每天對庫房內外進行安全檢查,檢查易燃物是否得到清理,貨垛是否牢固,有無異常,庫內有無過濃刺激性氣味。特別要注意危險品與非危險品以及性質相互抵觸的危險品有無混放堆存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必要時向本部門主管領導匯報。

9.2溫濕度控制,應符合以下要求:

應根據庫房面積的大小在庫房內設置1至4個溫濕度計,溫濕度計應懸掛在不靠倉庫門窗而空氣又能適當流通的地方,不要隨意挪移、震動,保持準確性。每天應檢查溫濕度計是否正常使用。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觀測庫房的溫濕度,發現超出規定范圍應及時調整,按所存?;匪枰臏貪穸纫狼闆r分別采用通風、密封、降溫、吸潮(生石灰、氯化鈣或硅膠)、除濕機降濕等辦法進行控制。各類危險化學品溫、濕度條件,見附錄4《各類危險化學品溫、濕度條件一覽表》。

10危化品出庫作業安全要求

10.1?;烦鰩鞎r,應認真核對出庫單上的品名、規格、數量,還應與提貨人進行復核。

10.2外單位提貨時,應驗看物品的提貨證明,避免誤出造成事故。

10.3?;烦鰩煲龅较冗M先出、易壞先出、接近失效期先出。

10.4出庫?;窇WC包裝完好,標識清楚完整。

10.5?;烦鰩鞎r,及時更新相關危化品臺賬。

11崗位應急要求

??;穾旆繎獔绦斜竟镜摹段;穾旆渴鹿尸F場處置方案》,并將預案主要內容制作看板,張貼在庫區;現場的緊急情況處置的基本要求如下:

11.1庫房發生設備和電氣線路漏電時,應立即關閉設備配電柜電源;如發生人員觸電,不得用肢體接觸觸電者,首先應關閉電源,來不及關閉時,應使用絕緣物體將帶電物挑開。

11.2庫區、庫房或周邊發生火險時,應立即立即停機斷電,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并同時報告車間當班帶班人員;處置無效時立即撤離現場,按現場疏散指示標識到工廠東北大門處集合。

11.3發生易燃氣體、液體泄漏時,應采取黃沙堵漏等方法,應立即報告當班帶班人員;不得在泄漏現場使用手機和其他產生靜電或火花的設備工具,并立即開啟通風裝置進行通風。

12附錄

附錄1《化學品內外包裝驗收標準》。

附錄2《危險化學品分類》

附錄3《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混存性能互抵表》

附錄4《各類危險化學品溫、濕度條件一覽表》

附錄1《化學品內外包裝驗收標準》

化學品內外包裝驗收標準

檢驗項目

內容

驗收標準

外包裝與襯墊物

非危險品

箱子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

爆炸品

木質箱子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

壓縮氣體和

液化氣體

鋼瓶防震膠圈齊備。

易燃液體

木質箱子或指定的紙板箱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

易燃固體、

自燃物品、

遇濕易燃品

木質箱子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

氧化劑和

有機過氧化物

木質箱子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強氧化劑(如高氯酸)填加褚石。

有毒品

木質箱子牢固、穩妥,內套塑料袋并鉛封,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

腐蝕品

木質箱子牢固、穩妥,襯墊物填妥并具緩沖作用。強腐蝕品(如硝酸、硫酸)填加褚石。酰氯類填加褚石并裝套桶。

內包裝

內外蓋

蓋嚴、壓嚴、擰緊,膠圈(帽)封口膠圈(帽)封口要套實。

劇毒、貴重產品

應有生產廠家專用封簽、封條(包括中包裝)。

見光易氧化、分解的產品

采用不透光的內包裝容器,透光的內包裝容器應采取避光措施,如:包黑紙、套黑塑料袋等。

燙(石膏)蠟的產品

封口均勻無氣泡。

雙氧水、次氯酸鈉類易膨脹品

瓶蓋要有出氣孔。

添加穩定劑產品

查看是否添加如:三硝基苯酚等應有不燃材料穩定劑;硝化棉:有無水乙醇濕潤,不可太干;過氧化苯甲酰:有水濕潤,不可太干;金屬鈉、鉀:浸入煤油,隔絕空氣;黃磷:浸入水,隔絕空氣。

氣體鋼瓶

安全帽完整擰緊,瓶壁無腐蝕、損壞、結疤、凹陷、鼓泡和傷痕。

壓力容器必須有壓力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

包裝使用期應在試壓規定期內,逾期不準延期使用,必須重新試壓。有油跡的氧氣氣瓶,應用四氯化碳擦拭干凈后方可入庫。

附錄2《危險化學品分類》

危險化學品分類

類?別

項別

爆炸品

有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

具有拋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

具有燃燒危險和較小拋射危險、或兩者兼有,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

無重大危險的爆炸物質和物品

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質

壓縮氣體和

液化氣體

易燃氣體

不燃氣體

有毒氣體

易燃液體

低閃點液體(閉杯實驗閃點低于-18oC)

中閃點液體(閉杯實驗閃點在-18oC至<23oC)

高閃點液體(閉杯實驗閃點在23oC至61oC)

易燃固體、

自然物品

和濕易燃物品

易燃固體

自燃物品

遇濕易燃物品

氧化劑和

有機過氧化物

氧化劑

有機過氧化物

有毒品

毒害品

感染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

腐蝕品

酸性腐蝕品

堿性腐蝕品

其它腐蝕品

附錄3《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混存性能互抵表》

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混存性能互抵表

化學危

險物品分類

小類

化學危險物品分類

爆炸性物品

氧化劑

壓縮氣

體和液

化氣體

自然物品

遇水

燃燒

物品

易燃

液體

易燃

固體

有毒性

物品

腐蝕性

物品

放射性物品

酸性

堿性

爆炸

及爆

炸性

藥品

其他

爆炸

一級無機

一級有機

二級無機

二級有機

劇毒

易燃

助燃

不燃

一級

二級

一級

二級

一級

二級

一級

二級

劇毒無機

劇毒有機

有毒無機

有毒有機

無機

有機

無機

有機

爆炸性

物品

點火器材

起爆器材

爆炸及爆炸性藥品

其他爆炸品

×

×

×

氧化劑

一級無機

一級有機

二級無機

二級有機

×

×

×

×

×

×

×

×

×

×

×

×

×

×

×

×

×○×

○×○

×

壓縮氣體

和液化

氣體

劇毒(液氨和液氯有抵觸)

易燃

助燃

不燃

×

×

×

×

×

×

×

×

×

×

×

×

×

×

×

×

×××分

×××消

××分分

×××分

○×○○

○×○

○○

自燃物品

一級

二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遇火燃

燒物品

一級

二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易燃液體

一級

二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易燃固體

一級

二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毒害性物品

劇毒無機

劇毒有機

有毒無機

有毒有機

×

×

×

×

×

×

×

×

×

×

×

×

×

×

×

×

分×

分×

×

×

×

×

分×

分×

消×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

×

××

分×

分×

消×

消×

消×

消×

消×

消分

消×

消分

分×

分消

分×

分消

腐蝕性

物品

酸性

無機

有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堿性

無機

有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射性物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明:“○”符號表示可以混存;

?“×”符號表示不可以混存;

?“分”指應按化學危險晶的分類進行分區分類貯存。如果物品不多或倉位不夠時,因其性能并不互相抵觸,也可以混存;

?“消”指兩種物品性能并不互相抵觸,但消防施救方法不同,條件許可時最好分存;

①明過氧化鈉等氧化物不宜和無機氧化劑混存。

?②說明具有還原性的亞硝酸鈉等亞硝酸鹽類,不宜和其他無機氧化劑混存。

?凡混存物品,貨垛與貨垛之間,必須留有1m以上的距離,并要求包裝容器完整,不使兩種物品發生接觸。?

附錄4《各類危險化學品溫、濕度條件一覽表》

各類危險化學品溫、濕度條件

類?別

品?名

溫度,℃

相對濕度,%

備注

爆炸品

黑火藥、化合物

≤32

≤80

水作穩定劑的

≥1

<80

壓縮氣體和

液化氣體

易燃、不燃、有毒

≤30

易燃液體

低閃點

≤29

中高閃點

≤30

易燃固體

易燃固體

≤35

硝酸纖維素酯

≤25

≤80

紅磷、硫化磷、鋁粉

≤35

<80

自燃物品

黃磷

>1

烴基金屬化合物

≤30

≤80

含油制品

≤32

≤80

遇濕易燃物品

遇濕易燃物品

≤32

≤75

氧化劑和有機

過氧化物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30

≤80

過氧化鈉、過氧化鎂、

過氧化鈣等

≤30

≤75

硝酸鋅、硝酸鈣、硝酸鎂等

≤28

≤75

袋裝

硝酸鋅、亞硝酸鈉

≤30

≤75

袋裝

鹽的水溶液

>1

結晶硝酸錳

<25

過氧化苯甲酰

2~25

含穩定劑

過氧化丁酮等有機氧化劑

≤25

酸性腐蝕品

發煙硫酸、亞硫酸

0~30

≤80

硝酸、鹽酸及氫鹵酸、氟硅(硼)酸、氯化硫、磷酸等

≤30

≤80

磺酰氯、氯化亞砜、氧氯化磷、氯磺酸、溴乙酰、三氯化磷等多鹵化物。

≤30

≤75

發煙硝酸

≤25

≤80

溴素、溴水

0~28

甲酸、乙酸、乙酸酐等

有機酸類

≤32

≤80

堿性腐蝕品

氫氧化鉀(鈉)、

硫化鉀(鈉)

≤30

≤80

其他腐蝕品

甲醛溶液

0~30

易揮發有毒品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苯胺、苯甲腈等

≤32

≤85

易潮解有毒品

五氧化砷、亞砷酸鉀、

氟化氫銨、氰化鉀等

≤35

≤80

篇2:道路運輸危險源辨識制度

一、危險源的辨識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識或確認高危性的物質。由政府主管部門和權威機構在物質毒性、燃燒、爆炸特性基礎上,制定出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通過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可以確定哪些是可能發生事故的潛在危險源。

二、危險源的評價

根據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進行危險源辨識和確認后,就應對其進行風險分析評價。

一般來說,危險源的風險分析評價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辨識各類危險因素及其原因與機制。

2、一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3、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

4、進行風險評價,即評價危險事件發生率和發生后果的聯合作用。

5、風險控制即將上述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檢查風險值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否則需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險水平。

三、危險源的安全報告

企業應對場所的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應對每一個危險源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四、危險源的安全報告

要求企業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辨識和評價的危害性的設施,則應在其投入運轉之前提交安全報告。安全報告應詳細說明危險源的情況,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以及前提條件,安全操作和預防失誤的控制措施,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現場應急預案等。

安全報告應根據危險源的變化以及新知識和技術進展情況進行修改和增補,并由政府部門經常檢查和評審

五、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危險源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負責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并且定期檢驗和評估現場應急預案和程序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時進行修訂。場外應急預案的目的是抑制突發事件,減少事故對工人、居民和環境的危害。因此應急預案應提出詳盡、使用、明確和有效地技術與組織措施。政府主管部門應保證將發生事故時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正確做法的有關資料散發給可能受事故影響的公眾,并保證公眾充分了解發生重大事故時的安全措施,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應盡快報警。每隔適當的時間應修訂和重新散發應急預案宣傳材料。收銀制度

篇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制度

1、目的

通過對危險源的正確辨識,系統地診斷車間、工藝過程或機械設備以及各種操作、管理和組織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約束、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生發展,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過到安全生產。

2、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1)詢問、交談。對于本組織的某項工作要主動與有經驗的人交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害。

(2)現場觀察。通過對作業環境的現場觀察,可發現其存在的危險源。

(3)查閱有關記錄。查閱組織以往的安全事故的記錄,從中吸取經驗,發現存在的危險源。

(4)獲取外部信息。從有關似組織、文獻資料等方面獲取有關危險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辨識本組織存在的危險源。

(5)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分析組織成員工作任務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識別出有關的危險源。

3、風險評價的內容

(1)設備、設施風險評價。如作業現場照明、樓梯護欄、手欄等防護設施是否完好,與裝配、操作、維護、修理和拆卸有關的設備、裝置、機械是否存在危險因素。

(2)危險物料。如工具、物料等從高處墜落、可傷害眼睛的物質試濟、可通過皮膚接觸和吸收而造成傷害的物質等。

(3)交通運輸。各種交通運輸機具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

(4)火災和爆炸。油庫、庫房(尤其是炸藥庫)各種安全措施是否完好。

(5)行為性。如在平地上滑倒或跌倒,人員從高處墜落、員工的暴力行為等。

(6)工程地質。對各項工程從圖紙設計到工程質量情況進行全面審查,了解其安全性,是否存在危險源。

4、風險評價的程序(風險評價計劃)

(1)全面細致地了解系統的功能、結構、工藝條件等有關信息,包括系統或同類系統發生過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

(2)收集與工藝系統有關的標準。

(3)按系統的功能、結構、系統安全性的因素及公認的安全要求,分析可能造成影響的部件、零件等。

(4)針對危險因素、提出相關安全要求及應達到的安全指標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